论文题目: 标准知识溢出规律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刘丽
导师: 卢凤君
关键词: 扩散溢出,标准知识,知识缺口,标准知识溢出网络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创新的保证。企业及时快速的提高标准化水平有利于主导市场的发展动向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然而很长时期,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实施标准化意识淡薄,企业标准化主要靠政府行为推进,效率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很多企业都进行了改制,原有的企业标准化推广方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新标准实施的标准知识锁定问题进一步地阻碍了企业标准化的进程。 标准知识的溢出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促进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持续快速的进行标准化。深入地研究探索标准知识溢出的规律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是从标准知识溢出的宏观层次、微观层次和综合层次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由于溢出的基本理论尚不多见,所以借鉴扩散的基本理论来研究标准知识溢出的时间规律;标准知识溢出的空间规律;标准知识在企业溢出的规律并对标准知识网络溢出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 首先,作者对普适性标准ISO9000从1989-2003年在全国各个省市的溢出状况进行了统计,一共统计到4709篇关于ISO9000的文章。经过分析发现,ISO9000标准知识在我国的溢出,在时间上符合Logist规律,在空间上具有混合性质即在各省之间符合空间扩散一溢出规律,在省区内部则符合递阶扩散—溢出规律。在微观层次上,进行了159个企业的质量管理问卷调查、177份个人溢出行为问卷调查、75个企业的标准知识溢出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企业标准知识溢出的空间规律不明显,主要依据网络来溢出,而网络的溢出规律主要依靠缺口,借助于递阶扩散—溢出来启动扩散—溢出的灯塔节点完成溢出过程。 其次,在前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标准知识在宏观层次上的溢出机制进行了模型刻画、验证、改进单缺口模型为多缺口模型,提出如下的三缺口标准知识溢出机制模型: 该模型说明,标准知识溢出不仅仅与它们的赋体有关,而且与知识传递缺口和需求缺口有关,在标准知识的溢出中至少要有供应者、传播者和接收者这三个主要的环节,即本文发现了标准知识溢出强度与标准知识的需求有关;与标准知识传递媒介有关,而这个传递媒介是知识研究单位,不能简单用知识缺口来度量所有的知识溢出。在微观层次上,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了企业标准知识溢出的动因,提出了产生扩散—溢出和接收溢出这两种企业类型的溢出动力机制模型。 最后,本文还对标准知识溢出的网络的特征、溢出网络管理的战略、组织和要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标准知识溢出网络进行管理的两种方法:即“产品”管理方法和“过程”管理方法。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扩散的基本理论
1.2.1 熊彼特扩散理论
1.2.2 空间扩散理论
1.2.3 递阶扩散理论
1.3 溢出的理论
1.3.1 什么是溢出
1.3.2 扩散与溢出
1.3.3 知识缺口
1.3.4 标准知识的扩散与溢出
1.4 标准知识与溢出
1.4.1 产业标准知识
1.4.2 标准知识的流动方式
1.4.3 标准知识体系与ISO 9000
1.5 国内学者的研究
1.6 本文的结构
1.7 技术路线
1.8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1.9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标准知识溢出的过程特征
2.1 样本的选取
2.2 ISO9000标准知识随时间的溢出
2.3 ISO 9000标准知识在各领域随时间的溢出
2.3.1 经济管理领域
2.3.2 工程技术领域
2.3.3 图书情报领域
2.3.4 教育科学领域
2.3.5 服务领域
2.3.6 农业领域
2.4 ISO9000标准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2.4.1 经济因素
2.4.2 贸易因素
2.4.3 创新因素
2.4.4 创新能力
2.5 小结
第三章 标准知识区域溢出的现象认识
3.1 区域差异
3.1.1 总体特征
3.1.2 各领域特征
3.2 溢出的变化
3.2.1 空间衰减
3.2.2 知识缺口
3.2.3 模型验证
3.3 小结
第四章 企业标准知识溢出的动因
4.1 引言
4.2 各种投入水平的溢出状况
4.3 企业标准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4.3.1 利润率
4.3.2 人力资源
4.3.3 企业标准的研发活动
4.3.4 企业标准化管理
4.4 学习动力
4.5 企业标准知识溢出动力机制
4.5.1 溢出组织标准知识溢出动力机制
4.5.2 溢出输入组织标准知识溢出动力机制
4.6 小结
第五章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系统的溢出规律
5.1 知识网络与溢出
5.1.1 知识网络溢出模型
5.1.2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系统定义
5.2 企业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实证考察
5.2.1 国内企业关系网络
5.2.2 国内企业标准知识溢出网络
5.2.3 国内企业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溢出
5.2.4 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的溢出
5.2.5 跨国公司标准知识溢出网络
5.3 市场竞争与溢出
5.4 小结
第六章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管理
6.1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一般特征
6.1.1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类型
6.1.2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系统具有势能
6.1.3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系统具有时空性
6.1.4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系统是多重非对称系统
6.2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系统动态特征
6.2.1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系统具有非线性动态演进性
6.2.2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系统演化的自组织
6.3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管理的核心问题
6.3.1 一般理论
6.3.2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管理层次
6.3.3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管理要素
6.3.4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战略管理
6.3.5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组织
6.4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管理的方法
6.4.1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产品”管理方法
6.4.2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过程”管理方法
6.4.3 标准知识溢出的过程和产品法实施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7.1 结论
7.1.1 标准知识溢出理论的提出
7.1.2 标准知识溢出的时间规律
7.1.3 标准知识溢出的空间规律
7.1.4 标准知识在企业的溢出规律
7.1.5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规律
7.1.6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的管理方法
7.2 标准知识溢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企业调查方案
附录2 调查企业名录
附录3 各个模式企业溢出类型划分
附录4 北京标准化机构名录
附录5 七个领域ISO9000论文发表时间
附录6 绿色产品消费需求调查表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6-13
相关论文
- [1].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D]. 陶锋.暨南大学2009
- [2].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 黄志启.西北大学2010
- [3].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机制及溢出效应测度研究[D]. 唐厚兴.江西财经大学2010
- [4].R&D、技术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D]. 黄凌云.重庆大学2002
- [5].企业技术标准竞争与标准战略研究[D]. 王成昌.武汉理工大学2004
- [6].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 周剑.复旦大学2005
标签:扩散溢出论文; 标准知识论文; 知识缺口论文; 标准知识溢出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