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桃核承气汤对肾小球硬化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latt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4周后按血肌酐水平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桃核承气汤高、低剂量组和蒙诺组,相应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记录体重变化,并分别在第2、第4、第6、第8和第10周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给药第10周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血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血液流变学情况;肾组织匀浆测SOD、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肾组织常规固定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和Ⅲ型胶原。结果:模型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BUN、Scr、TC、TG、LDL、MDA、iNOS、TGF—β及C—Ⅲ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HDL、SOD、GSH-Px、cNOS则明显降低(p<0.01或p<0.05);桃核承气汤组和蒙诺组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或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能明显降低肾小球硬化大鼠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改善其肾功能和一般状态;影响肾小球硬化形成过程中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这一关键病理机制;减少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Ⅲ型胶原的含量,其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的具体机制包括抑制促肾小球硬化的关键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降低肾小球硬化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改善其脂质代谢紊乱、氧化—抗氧化系统、影响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肾小球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等方面。
论文目录
缩略语表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文献综述1. 桃核承气汤现代研究概况1.1 临床应用1.2 实验研究2. 肾小球硬化形成机制和进展因素的相关研究2.1 肾小球硬化形成机制2.2 加速肾小球硬化的相关因素2.2.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2.2.2 血流动力学改变2.2.3 细胞因子的作用2.2.4 蛋白尿2.2.5 脂质代谢紊乱2.2.6 氧化应激3. 中医药抗肾小球硬化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3.1 影响肾脏固有细胞表型转化3.2 影响相关细胞因子表达3.3 抑制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聚,促进其降解3.4 调节血管活性物质3.5 纠正脂代谢紊乱3.6 抗氧自由基损伤实验研究1. 实验材料1.1 实验动物1.2 实验用药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2 实验方法2.1 造模方法2.2 分组方法2.3 给药方法2.4 取材方法2.5 指标检测方法2.6 统计方法3 实验结果3.1 造模分组后各组大鼠肾功能3.2 大鼠一般状态及体重情况3.3 给药期间各组大鼠肾功能变化情况3.4 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3.5 各组大鼠脂质代谢变化情况3.6 各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SOD、MDA、GSH-PX情况3.7 各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血管活性物质变化3.8 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情况3.9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3.9.1 各组大鼠肾脏大体外观和光镜下病理变化3.9.2 各组大鼠肾小体面积、血管球面积、囊腔面积3.9.3 各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比较3.10 各组大鼠肾组织促肾纤维化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3.10.1 各组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3.10.2 各组大鼠肾组织Ⅲ型胶原讨论1. 桃核承气汤主治之下焦蓄血证1.1 下焦蓄血证之含义1.2 桃核承气汤之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1.2.1 桃核承气汤之病因病机1.2.2 桃核承气汤之证候特点1.3 下焦蓄血证(桃核承气汤证)的病位1.4 桃核承气汤组方分析2. 桃核承气汤用于延缓肾小球硬化研究的可行性2.1 桃核承气汤延缓慢性肾衰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基础2.2 桃核承气汤证与慢性肾衰(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3. 桃核承气汤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理3.1 改善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功能和大鼠一般状态3.2 降低肾小球硬化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3.3 调节肾小球硬化大鼠脂质代谢紊乱3.4 调节肾小球硬化大鼠氧化-抗氧化系统3.5 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血清及肾组织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3.6 改善肾小球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3.7 改善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组织病理3.8 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促肾纤维化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图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桃核承气汤论文; 肾小球硬化论文; 作用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