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有所上升,女性感染者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一些地区女性性工作者感染率已超过1%。对于避孕套使用受限的群体,杀微生物剂可以作为她(他)们预防HIV感染的一种方法。目前,未见国内有杀微生物剂可接受性研究的相关报道。目的:1)了解开远市暗娼和嫖客群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病/艾滋病的知晓情况、危险性行为的认知和个人性行为的情况;2)了解开远市暗娼和嫖客群体对杀微生物剂的可接受性及其潜在的市场需求;3)探讨暗娼和嫖客群体中杀微生物剂可接受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娱乐场所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场所内的暗娼采取非概率随机抽样的方法,嫖客采取暗娼、嫖客和知情人介绍三种方式。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定性资料的分析采用整理、分类、归纳的方法;定量的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400名暗娼和200嫖客。具有以下特点的杀微生物剂易被调查对象接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HIV感染、有润滑作用、作用时间能长达24小时、价格在每次10元以下。81%的调查对象表示将来会购买并使用杀微生物剂。影响杀微生物剂可接受性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娱乐场所的层次、杀微生物剂的价格、性病/艾滋病的知晓,危险性行为的认知、杀微生物剂的有效性、男性的态度、剂型/使用方法/放置后的感觉、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因素。结论:1.本研究显示杀微生物剂在调查对象中接受性好,这提示杀微生物剂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上升快速的国家,杀微生物剂将有一个较好的潜在市场。这也使得需求安全、有效、可负担的杀微生物剂变得至关重要。2.杀微生物剂的提供者一定要告知使用者精准的信息,即告知杀微生物剂的真实有效性和它并不是安全套的替代品;同时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导向,让他们能正确地选择并采取预防HIV感染的相应措施。3.本研究表明在我国现阶段开展杀微生物剂可接受性研究是可行的。4.本研究探索出招募嫖客群体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暗娼介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J]. 军事文摘 2020(04)
- [2].微生物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及其应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04)
- [3].“微”故事——微生物的前世今生[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5)
- [4].微生物與感染2017年 第12卷(第1~6期) 总目次[J]. 微生物与感染 2017(06)
- [5].中国微生物组计划:机遇与挑战[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3)
- [6].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产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7(03)
- [7].微生物组:新机遇,新天地——“微生物组专刊”序言[J]. 微生物学报 2017(06)
- [8].微生物與感染2015年第10卷(第1~6期)总目次[J]. 微生物与感染 2015(06)
- [9].看不见的微生物[J]. 儿童故事画报 2019(44)
- [10].微生物:是敌还是友?[J]. 家庭生活指南 2020(03)
- [11].《微生物》[J]. 山海经 2019(09)
- [12].简论生活中的微生物[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4)
- [13].《寻找微生物》教学设计[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6(04)
- [14].微生物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科技视界 2020(16)
- [15].我国科学家绘制出地球微生物“社会关系”网络[J]. 新疆农垦科技 2020(07)
- [16].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研究[J]. 民营科技 2018(12)
- [17].有益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 2017(01)
- [18].低温微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智能城市 2017(04)
- [19].微生物是友还是敌?[J]. 人人健康 2019(16)
- [20].有害微生物对档案实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兰台世界 2010(S1)
- [21].生态进化视角的植物-微生物组互作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9)
- [22].微生物[J]. 小学生导刊(低年级) 2018(Z2)
- [23].微生物的特别贡献[J]. 小学阅读指南(一二年级版) 2011(03)
- [24].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微生物科学与技术应用[J]. 载人航天 2020(02)
- [25].珊瑚共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分析[J]. 南方农业 2020(15)
- [26].向《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的审稿专家(2017—2018年)致谢![J]. 微生物与感染 2019(01)
- [27].微生物在造林业中的应用[J]. 吉林农业 2019(10)
- [28].序言[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3)
- [29].微生物组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17(04)
- [30].人体微生物可用于身份识别[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