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信息服务业是伴随全球范围的信息产业革命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对社会生产的巨大带动作用、与其他产业的高度关联性等特征,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产业,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际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的连接,先进丰富的通信应用终端的出现,行业融合趋势的增强,现代信息服务业得到飞速迅猛的发展。然而,当前信息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信息服务业发展中现存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模式与方向等问题迫切需要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理论来进行审视、指引和解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系统理论突出了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系统的协调运行与和谐发展。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作为一种认知观与研究方法,已经被应用到经济、教育、行政及新闻传播等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为了指导个人和社会组织与信息环境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信息管理及相关学界已将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引入信息活动领域,研究信息生态问题。信息生态已经成为人们在信息时代面临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并且跨越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信息生态理论与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生态学及信息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信息服务管理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的更为开阔的视野。信息生态学作为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活动为研究对象,用以指导个人和社会组织与信息环境的协调与和谐的学科,对于研究信息服务业的核心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将生态学与信息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信息服务管理研究领域,开展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研究。本文从运行与优化机制入手,力求从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生态主体定位机制、生态环境优化机制、信息流转机制、生态系统平衡机制五个方面揭示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核心本质,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研究体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章,探讨信息服务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与信息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提出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结构;详细分析信息服务生态主体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服务生态主体与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第3章,探讨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合理定位机制。简要阐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涵义与维度;探讨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宽度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其对信息服务机构的影响;探讨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重叠度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对信息服务机构的影响;提出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原则、方法与策略。第4章,探讨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机制。提出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的原则与途径。第5章,探讨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高效流转机制。在阐述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本质、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的方式与模型,探讨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效率的衡量标准与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信息流转效率的措施。第6章,探讨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机制。在阐述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与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机制、维持机制以及人工调控机制。第7章,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信息生态的研究
  • 1.2.2 信息服务生态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
  • 2.1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
  • 2.1.1 信息服务业的概念与构成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 2.1.3 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 2.1.4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 2.2 信息服务生态主体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
  • 2.2.1 信息服务生态主体的构成
  • 2.2.2 信息服务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2.3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
  • 2.3.1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的构成
  • 2.3.2 信息服务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2.4 信息服务生态主体与信息服务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
  • 2.4.1 信息服务生态主体与各信息服务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
  • 2.4.2 信息服务生态因子对信息服务生态主体的作用规律
  • 2.4.3 信息服务生态主体对信息服务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3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合理定位机制
  • 3.1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涵义与维度
  • 3.1.1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涵义
  • 3.1.2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维度
  • 3.2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宽度理论
  • 3.2.1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宽度的含义
  • 3.2.2 影响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宽度的因素
  • 3.2.3 信息生态位宽度对信息服务机构的影响
  • 3.3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重叠理论
  • 3.3.1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重叠度的概念
  • 3.3.2 影响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重叠度的因素
  • 3.3.3 信息生态位重叠度对信息服务机构的影响
  • 3.4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原则
  • 3.4.1 明确定位原则
  • 3.4.2 多维吻合原则
  • 3.4.3 宽度适当原则
  • 3.4.4 整体协调原则
  • 3.5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方法
  • 3.5.1 找准信息生态位的方法
  • 3.5.2 固信息生态位的方法
  • 3.5.3 调整信息生态位的方法
  • 3.6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策略
  • 3.6.1 合理定位,形成服务优势
  • 3.6.2 恰当错位,避免过度竞争
  • 3.6.3 协用同位,谋求共生互利
  • 3.6.4 善补缺位,创造新增长点
  • 3.6.5 适时变位,做到与时俱进
  • 3.7 本章小结
  • 4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机制
  • 4.1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的涵义与意义
  • 4.1.1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的涵义
  • 4.1.2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的意义
  • 4.2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的影响因素
  • 4.2.1 影响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的内部因素
  • 4.2.2 影响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的外部因素
  • 4.3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原则
  • 4.3.1 系统性原则
  • 4.3.2 动态性原则
  • 4.3.3 前瞻性原则
  • 4.3.4 效益性原则
  • 4.4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优化途径
  • 4.4.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信息制度建设
  • 4.4.2 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全面实现共建共享
  • 4.4.3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增强技术抗污能力
  • 4.4.4 健全信息伦理规范,创造良好道德环境
  • 4.4.5 构建信息安全体系,建立安全生态环境
  • 4.4.6 合理运用经济手段,规范信息流通环境
  • 4.4.7 提高主体信息素质,加强信息环境意识
  • 4.5 本章小结
  • 5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高效流转机制
  • 5.1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的结构形式—信息服务生态链
  • 5.1.1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
  • 5.1.2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本质
  • 5.1.3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类型
  • 5.2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的方式与模型
  • 5.2.1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的方式
  • 5.2.2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的模型
  • 5.3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效率的衡量标准与影响因素
  • 5.3.1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效率的衡量标准
  • 5.3.2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效率的影响因素
  • 5.4 提高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信息流转效率的措施
  • 5.4.1 完善信息服务生态主体功能,提高节点质量
  • 5.4.2 合理配置信息服务生态主体,优化节点组合
  • 5.4.3 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连接方式
  • 5.4.4 整合多种形态信息资源,加快信息流转速度
  • 5.4.5 鼓励主体之间适当竞争,保证信息流转质量
  • 5.4.6 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模式,降低信息流转成本
  • 5.4.7 加强主体之间协同管理,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6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机制
  • 6.1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与表现
  • 6.1.1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
  • 6.1.2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表现
  • 6.2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平衡实现机制
  • 6.2.1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层次作用机制
  • 6.2.2 信息服务生态个体的生态适应机制
  • 6.2.3 信息服务生态种群的冗余与反馈机制
  • 6.2.4 信息服务生态群落的竞合共生机制
  • 6.2.5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 6.3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机制
  • 6.3.1 信息生态位的合理分化有利于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 6.3.2 复杂的信息服务生态网有利于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 6.3.3 信息服务环境保障体系有利于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 6.4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人工调控机制
  • 6.4.1 信息服务生态个体调控
  • 6.4.2 信息服务生态环境调控
  • 6.4.3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结构调控
  • 6.4.4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规划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标准信息服务机构走向知识服务的实践与探析[J].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013(05)
    • [2].信息服务机构服务模式调查研究[J]. 办公室业务 2018(07)
    • [3].信息服务机构生态环境优化[J]. 情报科学 2010(10)
    • [4].Web2.0在信息服务机构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19)
    • [5].30年来国外大学信息服务机构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 图书馆建设 2009(09)
    • [6].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转型发展的思考[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09)
    • [7].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服务模式探析[J]. 创新科技 2013(12)
    • [8].公共信息服务机构核心能力动态演进及培育研究[J]. 图书馆 2015(11)
    • [9].科技信息服务与科技创新[J]. 图书情报导刊 2016(11)
    • [10].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息服务机构——中经控股[J]. 中国记者 2011(10)
    • [11].“创业联谊”的致富陷阱[J]. 农家科技 2009(08)
    • [12].大数据下的战略咨询——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J]. 科技展望 2015(33)
    • [13].科技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3(34)
    • [14].信息服务机构的知识管理[J]. 管理观察 2008(11)
    • [15].基于TAM的移动用户学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情报 2017(06)
    • [16].信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的思考[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7].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 内江科技 2019(02)
    • [18].信息服务机构防范“轮渡”木马的对策[J]. 情报探索 2010(03)
    • [19].台湾科技信息资源及其创新服务[J]. 亚太经济 2010(03)
    • [20].丽水高校图书馆如何为地方企业开展信息服务[J]. 丽水学院学报 2008(03)
    • [21].地市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服务模式创新探讨[J]. 河南科技 2010(09)
    • [22].浅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工作[J]. 硅谷 2009(09)
    • [23].提升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创新发展策略[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4)
    • [24].竞争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SWOT分析[J]. 图书情报导刊 2017(03)
    • [25].传统媒体进化刍论[J]. 声屏世界 2016(12)
    • [26].信息服务机构的诚信机制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06)
    • [27].高校图书馆实现“存在价值”的思考[J]. 河南科技 2013(02)
    • [28].高校图书馆实现“存在价值”的思考[J]. 河南科技 2013(05)
    • [29].基于RDF的FOAF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J]. 信息系统工程 2010(04)
    • [30].邓白氏I、SI商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分析和启示[J]. 情报杂志 2009(S1)

    标签:;  ;  ;  ;  ;  ;  ;  ;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