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负极低温性能影响因素及改进研究

石墨负极低温性能影响因素及改进研究

论文摘要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功率、高比能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领域。但在特殊低温环境中,由于石墨负极性能恶化导致锂离子电池性能满足不了实际要求。本论文首先采用常规电解液(1 mol/L, LiPF6, VEC: VDEC= 1: 1)对石墨材料进行常低温下的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嵌锂比容量下降较大,-10℃时嵌锂比容量只有83.2 mAh/g。在不同温度下,石墨的嵌锂比容量和脱锂比容量基本一致,所以低温下循环时其可逆比容量主要是由嵌锂比容量决定。温度降低时Rct(界面电荷转移阻抗)和Re(与电解液的Li+扩散阻抗相关)急剧增大是影响石墨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而且Rct的影响程度更大于Re。虽然Rsei(Li+在SEI膜中的扩散阻抗)在低温下的数值是最小的,但Rsei、Rct不是独立变化的。其次,本文设计、配制了复合电解液,并测试了石墨负极在其中的性能。研究发现,复合电解液可以有效改善SEI膜的组成和结构,提高了石墨负极与电解液的相容性,使得石墨负极在室温时的首次可逆比容量提高到334 mAhg-1。采用复合电解液后,石墨在-10℃的可逆比容量达到了174.8 mAhg-1,提高较大,但在-20℃时可逆比容量仍然偏低。这说明单一采用复合电解液还不能完全解决石墨的低温性能。最后本文拟采用Li4Ti5O12包覆石墨(LTO-G)的方法来改善石墨负极的界面性能并提高低温性能。研究发现,采用原位聚合法时Li4Ti5O12是以颗粒态附着在石墨表面的,使得石墨表面形成一种较复杂的复合界面。当反应温度为60℃时,采用逐滴加入Ti(OC4H9)4的方式即可获得性能最佳的6#-LTO-G,此时包覆层Li4Ti5O12颗粒结晶度较高、尺寸较大。经过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测试,6#-LTO-G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最大,而且其界面Li+扩散阻抗和异相界面电荷转移阻抗均相比与原始石墨均有所下降。在常规电解液中,6#-LTO-G常温时的首次可逆比容量达到323.2 mAhg-1;在-10℃,可逆比容量达到171.8 mAhg-1,相比于包覆前提高了近一倍。但是在-20℃时,6#-LTO-G的可逆比容量只有29.2 mAhg-1,表明还需针对Li4Ti5O12包覆石墨做进一步的研究。

论文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 1.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1.1.3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 1.2 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研究进展
  • 1.2.1 负极材料低温性能改善研究
  • 1.2.2 低温电解液研究
  •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测试方法
  • 2.1 实验设计思路
  • 2.2 实验设计方案
  • 2.3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4 实验过程
  • 2.4.1 溶液法制备LTO-G
  • 2.4.2 低温电解液的配置
  • 2.4.3 极片制备
  • 2.4.4 模拟电池测试
  • 2.5 分析测试方法
  •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5.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HRTEM)
  • 2.5.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4 恒流充放电测试
  • 2.5.5 循环伏安测试(CV)
  • 2.5.6 交流阻抗测试(EIS)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石墨负极低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1 常规电解液中石墨负极的低温特性及其作用机理
  • 3.1.2 低温电解液中石墨负极的低温特性及其作用机理
  • 4Ti5012包覆石墨工艺及性能研究'>3.2.Li4Ti5012包覆石墨工艺及性能研究
  • 3.2.1 包覆方法的设计
  • 3.2.2 原料添加次序对LTO-G性能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对包覆的影响
  • 3.2.4 最佳包覆工艺下的LTO-G室温电性能研究
  • 3.2.5 最佳制备工艺下的LTO-G低温电性能研究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石墨石的提纯技术应用研究[J]. 山西化工 2019(06)
    • [2].全自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人发中16种稀土元素[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05)
    • [3].我国煤系石墨研究及资源开发利用前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01)
    • [4].国外石墨矿产开发利用趋势[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9(06)
    • [5].自动石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铅和镉[J]. 干旱环境监测 2020(01)
    • [6].福建煤系石墨鉴别方法探讨[J]. 中国煤炭地质 2020(01)
    • [7].石墨碎含量对阴极质量影响的研究[J]. 炭素技术 2020(02)
    • [8].低品位大鳞片石墨超声波辅助磨浮工艺研究——评《石墨深加工技术》[J]. 岩土工程学报 2020(04)
    • [9].我国煤基石墨资源与制烯潜力[J]. 煤炭科学技术 2020(S1)
    • [10].炭石墨材料结构缺陷研究进展[J]. 炭素 2019(04)
    • [11].封装用石墨模具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方法[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15)
    • [12].气缸套中D型石墨的生成与影响[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09)
    • [13].我国石墨资源特征与差异化应用进展[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02)
    • [14].“石墨技术与应用”专栏征稿启事[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07)
    • [15].“石墨技术与应用”专栏征稿启事[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08)
    • [16].《石墨行业规范条件》正式实施[J]. 铸造工程 2020(05)
    • [17].中间体法兰D型石墨的形成机理及孕育处理的重要性[J]. 铸造 2020(09)
    • [18].我国石墨资源、市场与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现代矿业 2020(08)
    • [19].影响气缸套内孔石墨裸露率因素的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18)
    • [20].全球石墨资源供需形势分析[J]. 国土资源情报 2020(10)
    • [21].某浮选石墨精矿化学提纯探索试验研究[J]. 湖南有色金属 2020(05)
    • [22].国内外石墨提纯进展述评[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12)
    • [23].石墨炔在锂/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J]. 应用化学 2018(09)
    • [24].中国石墨产业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建议[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05)
    • [25].石墨:能否再掀“黑金”浪潮?[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6(11)
    • [26].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烟叶中12种微量元素[J]. 热带作物学报 2017(09)
    • [2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石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J]. 商业经济 2015(11)
    • [28].浸锑石墨氧化及滑动磨损性能研究[J]. 河北工业科技 2016(01)
    • [29].金融支持我国石墨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J]. 黑龙江金融 2016(03)
    • [30].二维碳石墨炔的结构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06)

    标签:;  ;  ;  ;  

    石墨负极低温性能影响因素及改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