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肩关节置换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肩关节,反置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半肩关节置换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芳,黄颖,鄢利芳,沈剑辉[1](2019)在《1例反置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文献报道,60岁左右的人群中,肩袖损伤患病率高达25.6%,其中巨大肩袖损伤占10%~40%,再加上慢性病程导致的肩袖组织萎缩、肩袖肌肉内脂肪浸润等因素,修复失败率可高达94%[1]。巨大不可修复性肩损伤(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s,IRCT)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发生IRCT的肩关节由于(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24期)
虞佩,庄澄宇,刘敬锋,叶庭均,张胤[2](2019)在《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解剖锁定钢板与半肩关节置换的疗效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解剖锁定钢板和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80岁)患者Neer分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Neer分型四部分高龄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15例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收集两组的年龄、性别和骨折类型。比较两组的局部骨量、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正规抗骨松治疗和康复训练。所有患者经过平均(26.3±14.3)个月的随访,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局部骨量都<1.4,解剖锁定钢板组为1.34±0.05,半肩关节置换组为1.35±0.05 (P=0.60)。术中探查肩袖发现75%的患者存在部分肩袖损伤。解剖锁定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16.5±32.0) min长于半肩关节置换组(93.3±14.0) min (P=0.01),出血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两组的VAS评分锁定钢板组(1.60±1.44)分;半肩关节置换组(1.27±0.59)分,(P=0.40);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Constant-Murley评分锁定钢板组(81.5±6.31)分略优于半肩关节置换组(78.4±3.38)分,(P=0.09)。锁定钢板组发生螺钉穿出1例,肱骨头坏死1例。结论锁定钢板固定和半肩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钢板固定并发症高于半肩关节置换。(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朱广伟,张新潮,张时超,葛喆[3](2019)在《半肩关节置换与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半肩关节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与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51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40例,平均年龄73.3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HA组(19例),PHILOS组(32例)。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花费、末次随访Neer肩关节评分、VAS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62个月,平均(31.0±13.2)个月。手术时间:HA组(91±13) min小于PHILOS组(104±1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失血量(212±45) ml小于PHILOS组(362±8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er评分:HA组(1.53±0.77)分优于PHILOS组(2.24±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HA组(85.20±7.50)分优于PHILOS组(79.8±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等待时间:HA组(4.4±1.9)天,PHILOS组(3.2±1.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HA组(16.2±5.0)天,PHILOS组(11.2±4.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花费:HA组(75624±16509)元,PHILOS组(43160±778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组和PHIL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PHILOS钢板内固定术,对于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HA住院时间较长、花费较多,但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可以获得较好的术后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吴晓明,蔡明,东靖明[4](2019)在《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并发症成因分析及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Grammont型反置式人工肩关节于1992年开始在欧洲应用于临床(DeltaⅢ,Depuy, Warsaw)。目前已经进入了中远期临床随访阶段。近30年欧洲多中心研究结论提示DeltaⅢ型反置式人工肩关节能可靠地缓解肩袖骨关节病患者疼痛,恢复肩关节上举功能,有效改善其活动范围。2003年美国FDA批准了反置式人工肩关节在美国应用。2008年Zimmer公司的Bigilani型反置式人工肩关节获准在中国使用。此外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能快速地恢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随着临床成功病例的增多,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的临床适应证也逐步扩展至肱骨近(本文来源于《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东靖明[5](2019)在《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并发症》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并发症可分为非特异性并发症和特异性并发症。非特异性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术中神经损伤等。感染对于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手术来讲是灾难性的后果。除要求术中无菌操作以外,确保伤口无张力、彻底止血、熟练掌握解剖精细操作是预防感染发生的关键。特异性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并发症包括肩胛盂切迹、假体不稳定或脱位、肩胛颈骨赘或异位骨化、旋转受限、肱骨侧假体的松动、假体脱出或断裂、肩峰或肩胛冈骨折、神经损伤、上肢过度外展、肱骨柄侧骨折、大结节溶解、假体产品设计上不足的并发症等。肩胛盂切迹在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其发生率在53%或67%,影响肩胛盂切迹发生的因素包括肩胛盂基座的位置、BMI较低的瘦弱患者、肩胛颈角度、肩胛颈长度、肱骨头后倾角、假体设计等。预防肩胛切迹的对策包括将肩胛盂基座下移、基座角度向下倾斜、旋转中心外移等。假体不稳定或脱位与假体周围肌肉力量不平衡或叁角肌肌力下降有关。对于急性期脱位应尝试闭合复位,复位后以肩关节外展支具固定,其有效率在30%~50%。对于迟发性脱位通常需要进行再次翻修手术。肩胛颈骨赘或异位骨化发生率约为75%,临床意义不明。旋转受限包括外旋范围受限和内旋范围受限。肱骨测假体松动发生率在1.25%~57.00%。肩胛盂侧假体松动主要与手术时假体位置不良有关,此外还与低毒性感染有关,无菌性假体松动罕见。因此在选择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时不能低估相关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范亚一,马蓓,李伟伟,周永春,刘军[6](2019)在《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2—2016-12诊治的87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65例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定钢板组),22例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关节置换组)。结果 8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6(12~44)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锁定钢板组骨折均愈合。与锁定钢板组比较,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半肩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陈剑,孙海飚,韩晓强,李光明,张子楠[7](2019)在《锁定钢板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中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锁定钢板(LP)及半肩关节置换(HA)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s)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集有关LP/HA治疗PHFs的各种对照研究,纳入标准: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行LP和HA治疗;年龄≥45岁;随访时间> 3个月;可提取到可靠的数据。排除标准:病例数少于10例;其他治疗方式;病例报告,综述,动物实验以及系统评价;多种原因不能耐受手术;病理性骨折或者肱骨近端陈旧性骨折;既往有肩关节外伤及手术病史。研究共纳入27项研究2 082例患者,对纳入的文献选择总并发症、常见并发症(肩关节不稳、关节僵硬、肩峰下撞击症)、术后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作为Meta分析的评价指标,采用STATA 14. 0分析,对于合并SMD或者OR,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结果表明两组总并发症[OR=1. 73,95%CI(1. 35,2. 21),P <0. 01]、肩峰下撞击症[OR=0. 25,95%CI(0. 11,0. 55),P <0. 01]以HA组较低;上肢肌力评分[SMD=1. 857,95%CI(0. 803,2. 912),P <0. 01]、肩关节活动度评分[SMD=2. 542,95%CI(1. 273,3. 811),P <0. 01]以LP组较优。两组CMS、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LP,两者均能获得相近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辰,韩青,陈炳鹏,王辰宇,张客松[8](2019)在《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下个体化定制半肩关节假体在肱骨近端重建肩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下个体化定制半肩关节假体在1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物失效造成肱骨近端缺损患者肩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为涉及关节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提供参考。方法:1例患者因左侧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断裂、肱骨近端塌陷坏死入院。双侧肱骨CT扫描获取数据进行叁维重建,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患者健侧与患侧肱骨光固化树脂模型;根据骨质破坏范围设计截骨长度;以健侧肱骨镜像图像为基础设计患侧个体化定制半肩关节假体外形,通过电子束熔融技术制造Ti_6Al_4V半肩关节假体。术前使用患侧模型进行模拟截骨,使用定制假体与残余模型进行模拟匹配实验;术中行近端肱骨截骨后,按照术前设计位置植入定制假体。术后1、3、6和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150min,术中出血量为290mL。术后1、3、6和12月分别复查肱骨X线图像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患者无感染(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脱位、神经损伤和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UCLA肩关节评分:术前和术中13分,术后1个月15分,术后3个月22分,术后6个月28分,术后12个月30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和术中21分,术后1个月28分,术后3个月61分,术后6个月65分,术后12个月70分。DASH上肢功能评分:术前DASH分为100分,术中100分,术后1个月63分,术后3个月50分,术后6个月44分,术后12个月25分。术后患肩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基本满意。结论:植入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下的个体化半肩关节假体可完成涉及关节骨缺损的解剖和功能重建,患者短期随访疗效明显。(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尧,曹烈虎,崔进,陈晓,周启荣[9](2019)在《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植骨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植骨与半肩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3型、4型)共60例,其中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植骨患者28例(A组),半肩关节置换患者32例(B组)。随访期间测量肱骨头高度、颈干角。患肩评价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3~18个月,A组平均(15.5±1.8)个月,B组平均(15.2±2.2)个月;末次随访A组在Constant肩关节评分、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高于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数少;术后肩关节疼痛VAS评分,B组更有优势;术后影像学评估,B组肱骨头高度丢失及颈干角变化与A组无明显差异;根据Paavolainen方法,A组优良率大于B组。结论同种异体腓骨植骨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术中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能有效支撑肱骨头,预防肱骨头塌陷及螺钉穿出,较半肩关节置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及更低的并发症。在解决疼痛方面,肩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覃波,张磊,汪国友,曾胜强,关钛元[10](2019)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的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肩袖关节病(cuff tear arthropathy,CTA),由Neer等~([1])于1983年首次提出,系指巨大肩袖撕裂的患者,同时伴有盂肱关节的结构性改变,如肱骨头的上方移位、肱骨大结节股骨化、喙肩弓髋臼化;是由于跨关节的动态力偶不平衡造成的结果。在最初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后,诸多文献研究显示疗效常常不佳,而且是不可预测的。为了获得更好地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及可预测性,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RSA)应运而生。RSA是指肩关节假体的球形关节面放置于肩关节(本文来源于《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半肩关节置换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解剖锁定钢板和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80岁)患者Neer分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Neer分型四部分高龄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15例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收集两组的年龄、性别和骨折类型。比较两组的局部骨量、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正规抗骨松治疗和康复训练。所有患者经过平均(26.3±14.3)个月的随访,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局部骨量都<1.4,解剖锁定钢板组为1.34±0.05,半肩关节置换组为1.35±0.05 (P=0.60)。术中探查肩袖发现75%的患者存在部分肩袖损伤。解剖锁定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16.5±32.0) min长于半肩关节置换组(93.3±14.0) min (P=0.01),出血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两组的VAS评分锁定钢板组(1.60±1.44)分;半肩关节置换组(1.27±0.59)分,(P=0.40);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Constant-Murley评分锁定钢板组(81.5±6.31)分略优于半肩关节置换组(78.4±3.38)分,(P=0.09)。锁定钢板组发生螺钉穿出1例,肱骨头坏死1例。结论锁定钢板固定和半肩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钢板固定并发症高于半肩关节置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肩关节置换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芳,黄颖,鄢利芳,沈剑辉.1例反置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9
[2].虞佩,庄澄宇,刘敬锋,叶庭均,张胤.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解剖锁定钢板与半肩关节置换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
[3].朱广伟,张新潮,张时超,葛喆.半肩关节置换与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
[4].吴晓明,蔡明,东靖明.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并发症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9
[5].东靖明.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并发症[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9
[6].范亚一,马蓓,李伟伟,周永春,刘军.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
[7].陈剑,孙海飚,韩晓强,李光明,张子楠.锁定钢板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中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Meta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8].陈辰,韩青,陈炳鹏,王辰宇,张客松.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下个体化定制半肩关节假体在肱骨近端重建肩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9].王尧,曹烈虎,崔进,陈晓,周启荣.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植骨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9
[10].覃波,张磊,汪国友,曾胜强,关钛元.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9
标签:肩关节; 反置式全肩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