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生丝抱合自动检测研究

基于虚拟仪器的生丝抱合自动检测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虚拟仪器的生丝抱合自动检测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纺织工程

作者: 孙鸿文

导师: 陈庆官

关键词: 生丝抱合性能,生丝直径变化值,摩擦,虚拟仪器,摩擦刀,型生丝细度仪

文献来源: 苏州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在虚拟仪器平台上开发研制了生丝抱合性能检测评价系统。论文涉及测量方法设计,摩擦方式选择,解决摩擦刀磨损缺口问题的方法,丝条循环摩擦装置关键部件的设计,丝条循环摩擦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性的论证,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的接口设计,抱合性能检测评价系统的软件设计,生丝抱合性能客观评价量化方法,以及生丝抱合性能客观评价与抱合次数的关系等。现将论文各章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第一章概述了国内外有关生丝抱合性能检测和评价及相关研究的现状,并介绍了国内外生丝检验仪器和短纤维纱线,化纤长丝及其织物的测试仪器的特点与发展,着重从抱合性能的检测装置和评价方法二方面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生丝抱合性能评定系统的不足之处。第二章讨论了生丝抱合性能的测量方法。文中从生丝结构参数与抱合性能的相关性上,分析了影响抱合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讨论了生丝抱合力的特点,生丝结构、加工工艺中影响生丝抱合性能的因素,生丝抱合性能在织造加工和丝织物质量中的作用,文中还从摩擦磨损机理方面分析了生丝摩擦的实质,为生丝抱合性能的测量方法的设计提供了依据。第三章讨论了织造中经丝所承受摩擦负荷的特征,论述了经丝的主要摩擦负荷是钢筘和综丝对经丝的摩擦和金属构件Duplan 摩擦刀板作为检测装置的摩擦部件的合理性。介绍了摩擦刀往复移动机构的设计,将摩擦刀与生丝的点接触改变成面接触,基本解决了摩擦刀因磨损形成的缺口问题,分析了摩擦刀往复移动造成的摩擦刀两端上下微幅振动,摩擦刀微幅振动的频率由摩擦刀往复移动的速度决定。第四章讨论了丝条循环摩擦装置关键部件的设计。文中详细论述了丝条循环运动机构中实现对丝条的有效传动的传动杆传动方式、结构尺寸设

论文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生丝抱合性能检测及其评价综述

1.1 抱合力的检测方法

1.1.1 丝与丝摩擦(日本式)

1.1.2 钢针摩擦(意大利式)

1.1.3 Duplan 摩擦板

1.2 国内外生丝抱合力性能评价方法

1.2.1 日本、韩国和我国生丝抱合性能评价方法

1.2.2 欧洲生丝抱合性能评价方法

1.2.3 客观评定生丝抱合性能方法

1.3 抱合性能的检测、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3.1 抱合性能检测仪器中存在的问题

1.3.2 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3.3 相关研究

1.4 国内外短纤维纱线,化纤长丝及其织物的测试仪器的特点与发展

1.4.1 国外纺织测试仪器的特点与发展

1.4.2 国产纺织测试仪器现状

1.5 生丝检验仪器的发展状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抱合性能测量方法

2.1 生丝抱合力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2.1.1 生丝抱合力的形成

2.1.2 影响生丝抱合力的因素

2.2 生丝结构参数与抱合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2.3 生丝抱合性能在织造加工和丝织物质量中的作用

2.4 丝胶的摩擦磨损机理

2.5 抱合性能测量方法

2.6 结语

第三章 摩擦方式和摩擦刀

3.1 摩擦方式选择

3.1.1 织造中经丝承受的摩擦负荷特征

3.1.2 主要摩擦负荷分析

3.1.3 选用的摩擦方式

3.2 刀片磨损机理

3.3 摩擦刀往复机构设计

3.4 摩擦刀往复运动时丝条受力分析

3.5 摩擦刀往复移动速度选择

3.6 结语

第四章 丝条循环摩擦装置

4.1 丝条循环摩擦装置的结构

4.2 丝条循环运动机构设计

4.2.1 电动机带动导丝杆 A 作顺时针转动

4.2.2 导丝杆 A 和 B 同时由电动机带动

4.3 导丝杆结构

4.4 导丝杆传动方式

4.5 初张力的确定

4.6 导丝杆材料选择

4.7 丝条循环摩擦装置上丝条的张力分布

4.8 导丝杆传动丝条的有效性分析

4.9 运动丝条的稳定性分析

4.9.1 导丝杆B 和定位导轮3 之间丝条的稳定性分析

4.9.2 导丝杆 A、B 间丝条的稳定性分析

4.10 结语

第五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生丝抱合性能自动检测分析系统

5.1 虚拟仪器平台

5.1.1 虚拟仪器

5.1.2 虚拟仪器的构成

5.2 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的接口设计

5.3 系统软件设计

5.3.1 虚拟仪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

5.3.2 I/O 接口驱动程序(NI-DAQ)

5.3.3 系统软件设计

5.4 结语

第六章 抱合性能的客观评价量化方法及传感器选择

6.1 抱合力客观评价量化方法

6.2 传感器选择

6.2.1 电容传感器检测细度

6.2.2 线阵CCD 检测细度

6.2.3 光电检测器检测细度

6.3 摩擦过程中丝条直径变化与抱合性能的关系

6.4 摩擦条件对生丝直径的影响

6.5 生丝直径变化与抱合次数相关性分析

6.6 结语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7.2 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附录

详细摘要

发布时间: 2006-03-24

相关论文

  • [1].新一代虚拟仪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的研究[D]. 汤宝平.重庆大学2003
  • [2].网络化虚拟仪器核心技术及其典型案例的研究[D]. 柏林.重庆大学2004
  • [3].基于人工智能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D]. 李增芳.浙江大学2004
  • [4].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D]. 金涛.重庆大学2005
  • [5].基于需求驱动的虚拟仪器软件自动生成研究[D]. 范永开.吉林大学2006
  • [6].基于虚拟仪器的船艇振动优化控制研究[D]. 张淑茳.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 [7].摩托车曲轴组件动平衡检测系统的研究[D]. 张雅丽.天津大学2005
  • [8].基于油膜模型的多点喷射汽油机瞬态工况控制研究[D]. 钟祥麟.吉林大学2007
  • [9].海底管线腐蚀检测与腐蚀预测的研究[D]. 胡舸.重庆大学2007
  • [10].面向测试系统的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研究[D]. 崔红梅.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标签:;  ;  ;  ;  ;  ;  

基于虚拟仪器的生丝抱合自动检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