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虫》发人深省

《千年虫》发人深省

一、“千年虫”引人深思(论文文献综述)

赵天爱[1](2021)在《复古未来主义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木森[2](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李叶[3](2019)在《显化和隐化策略下《灾难之后》(节选)汉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源文本选自英文小说《灾难之后》的前两章。该小说以一场曾经真实发生在印度古吉拉特的地震为原型,讲述了救援工作者在灾后救援过程中遭遇的各种艰难险阻,却仍不放弃,最终挽救众多生命的故事。作者韦亚特·丁带领读者跨越时间和空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引人深思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个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小说中主人公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传播了正能量。原文节选内容讲述了地震发生后,救援工作者为救援工作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及具体的施救行动,属于信息型、表达型的复合型文本。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增加读者关注度,同时为了保持原作的简洁风格,平衡译文的篇幅,译者采用了显隐化翻译策略。报告中,对于显化策略的具体应用,译者主要从词、句、篇以及文化层面介绍。词汇层面包含大量的抽象名词,译者采用了解释说明的翻译技巧;句子层面包含大量插入语、从句等结构,译者采用重组的翻译技巧;语篇层面包含大量的逻辑关系和指示代词,译者采用了增译和解释说明的翻译技巧;文化层面涉及一些文化专有项和习语,译者采用了加注和解释说明的翻译技巧。隐化策略的具体应用,译者也从词、句、篇以及文化层面报告。词汇层面包含大量的次要信息和细节描写,译者采用了删除的翻译技巧;句子层面含有大量被动结构,译者采用了省译的翻译技巧;语篇层面包含大量人称代词和替代,译者采用了省译的翻译技巧;文化层面有一处文化专有项,译者采用了概译的翻译技巧。本报告展示了以显化和隐化策略翻译地震灾难小说的过程。翻译过程中,译者以显化和隐化策略为指导思想,这对翻译同类型的文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也为显隐化策略的运用提供一点借鉴。

李姝宏[4](2019)在《近三十年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形象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不仅被人类用来改造客观世界,也反过来变革人类自身。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以生物科技、电子科技、空间科技等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让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自然进化的历程成为可能,同时也让人类、动物、机器之间,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界限不再稳固。一种“自然+技术”的综合体呼之欲出。这类综合体在近三十年中国科幻小说中,表现为一系列全新的、意蕴丰富饱满的“后人类”人物形象。本文以中国科幻小说为选题范围,从信息科技角度出发,对近三十年作品中的“后人类”形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论文首先从现象学层面探讨了“后人类”形象的塑造方式,依据被塑造的信息科技方式及其外在特征的不同,将“后人类”形象分为人工智能生产的机器人,基因工程制造的基因改造人和多种信息科技构建的赛博人。在此基础上,分别梳理现实世界中相关信息科技的发展,分析作家如何将信息科技与想象相结合完成“后人类”形象塑造,进而结合作家作品对其类型和塑造进行分析阐释。其次进一步梳理分析了“后人类”形象的主体性图景。依据“后人类”形象“后人类”主体意识的强弱将之分为“后人类”主体性的建构,“后人类”主体性的认同和人类主体性的增强。总体而言,“后人类”形象的“后人类”主体意识均不强烈,对自身主体性的诉求非常薄弱,“后人类”形象技术层面与文化层面的错位较为明显。最后研究了“后人类”形象背后所蕴含的象征寓言。“后人类”形象所反映的重点并不是令人奇异叫绝的后现代景观,而是蕴含复杂社会矛盾的表征,折射出了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现代社会的问题与危机。寓言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危机;二是个人精神世界危机;三是社会人际危机。鉴于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日益繁荣以及当下研究的缺陷,本文希望以此弥补国内对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后人类”形象研究的不足,同时希望通过对“后人类”形象的解读,将其作为映射现实的“问题文本”,反思当代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丁琳[5](2017)在《勒索病毒敲响网络安全警钟》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5月15日"拔网线"成了很多办公一族上班后要做的第一件事,这都是Wanna Cry勒索病毒惹的祸。攻击凶猛"史无前例"2017年5月12日晚,Wanna Cry勒索病毒(中文名"想哭")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有近4万家公共和私人机构受到了攻击。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称,受害者包括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涉及教育、银行和信息技术等

姜文[6](2017)在《科幻电影的技术恐惧及伦理反思》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底,微软阿尔法围棋(AlphaGo)人工智能程序对战人类顶尖高手,以60胜0负战绩绝对优势宣告胜利。2017年初,代表中国人工智能最高水平的“百度大脑”挑战“最强大脑”,在图像和语音识别等领域一决高下,最终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获胜。可以说,人工智能大爆发时代已经来临,以往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中讨论的人与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关系问题已经走进我们现实生活。不仅是人工智能,随着核武器研制成功、克隆生物诞生、转基因推广,近几十年来技术的扩张与膨胀让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技术物的包围之中,由此对技术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往的倾慕技术拥抱技术转而开始警惕技术抵制技术,技术恐惧作为一种非主流的社会现象出现,成为技术社会和技术人的一种常态反应,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反省、研究。科幻电影不仅是对科学技术的遐想,更多的是科学技术与人类关系的怀疑、恐惧和反省。以科幻电影为突破口,通过科幻电影题材梳理,对其中“技术恐惧”思想分类归纳,对技术恐惧的由来、表现和消解展开探讨、分析,进而对与此相关科技异化与科技伦理问题研究,提出可资借鉴的技术发展人性化方向、路径。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界定科幻电影及技术恐惧定义,概括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通过对科幻电影的主题研究,提炼出体现技术恐惧思想的生化危机、人工智能、生态灾难和专制社会四个方面题材分类。第三部分以技术恐惧的类型和文化背景为切入口对技术恐惧的由来及成因做了分析。第四部分通过技术与人的历史关系演变来看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异化表现,以此来反思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和其对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影响。技术恐惧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前技术的发展失控和对技术的过度滥用,同时也是人与社会、人与技术、技术与社会之间矛盾冲突所导致的,是技术物、技术环境、人三者之间的失衡结果。“解铃还须系铃人”,技术恐惧的消解也应该从科技发展的合理化和技术社会的健全化入手,而良好的技术社会建构应该满足如下几点价值准则:以加深修养为基础的文明,以正确舆论为导向的和谐,以约束发展为前提的自由,以缩小差距为目的的平等和以公众利益为根本的善良。

肖冰雪[7](2016)在《公益广告文本的概念隐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尝试以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在概念隐喻这一理论框架下,选取近年媒体及书籍报纸中的公益广告文本,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按照概念隐喻理论,从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这三个类别,对语料中的概念隐喻表达进行分析。本文也尝试分析了公益广告文本中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部分概念隐喻类型。通过研究概念隐喻在公益广告中的体现,一来能使公益广告充分发挥它的劝说、警戒作用,同时能够指导读者对于公益广告的理解和作者对用公益广告的创作,事半功倍的达到公益广告的效果;二来以公益广告语为载体,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广告实例来研究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不仅能够为认知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还能够充盈公益广告语言学研究这一分支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余晨[8](2015)在《焦虑与拯救—欧美末日题材电影的文化表征》文中指出匈牙利着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曾说“电影是唯一在我们时代和我们社会里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今,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场面宏大、效果震撼的末日题材电影层出不穷,不仅刮起一阵阵票房旋风,更引来社会的热议。可怕的末日灾难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人的生存焦虑和拯救意识。本文将对欧美典型的末日题材电影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蕴含在其电影艺术背后的的社会文化因素,解读此类电影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孙思[9](2015)在《《三联生活周刊》近20年的转型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媒介发展的冲击,使陪伴了人类几百年日常生活的传统纸媒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许多纸媒销量下滑或者消亡。作为中国生活类纸媒的代表之一,《三联生活周刊》从1995年创刊直至今天成为“中国第一周刊”,在中国生活类纸媒界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是新媒介环境下纸媒发展危机最为凸显的今天,销量仍保持在每月80多万份,成为业界翘楚。这与它不断转变自己的内容结构与风格直接相关。本文选择《三联生活周刊》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它从创刊以来的内容构成与风格的变化特点与规律,以期对当前同类纸质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缘起及研究价值,并对与论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是本文的基础铺垫。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三联生活周刊》前身——民国时期《生活》周刊的发展状况及它对后来《三联生活周刊》诞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新时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发展历程,旨在为研究其内容变化提供基础背景资料。第三部先是梳理了《三联生活周刊》创刊以来的内容栏目构成变化及特点;然后以《三联生活周刊》的代表性栏目——封面故事为例,统计了近20年封面故事的内容变化的特点,都旨在考察《三联生活周刊》栏目内容的变化。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三联生活周刊》三个不同阶段中的内容及写作思想的风格特点。第五部分主要探析《三联生活周刊》内容结构产生变化的具体原因,提出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新媒体环境下的连锁效应、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及读者趣味变化所致的观点。第六部分则是对《三联生活周刊》内容结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阐述这些演变对于同类乃至其他纸媒发展的启示,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观的深远的影响。

胡杨[10](2011)在《风险社会视域下媒介污名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9·11”恐怖袭击、非典型性肺炎、印尼海啸、汶川地震、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甲型H1N1流感……当今世界不断出现的种种灾难和意外将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风险无处不在。人类社会已然走过工业社会,进入了“风险社会”时代。而同时,当今的社会也是一个媒介化社会,大众媒介已远远超越了信息交流这一媒介功能,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价值观,重构着人们的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在人们高度依赖媒介的同时,媒介也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风险事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作用,不仅由事件的直接生物和物理影响决定,也由感知风险因子、媒介报道和信号价值决定。媒介的某些报道对报道对象造成污名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闻。在传统社会里,媒介的污名化对象一般都涉及具体的某个人或某一类人,而在风险社会里,污名化报道的对象已经由人转向各种事物。风险传播中的媒介污名将直接影响受众的风险认知,激发潜在风险、放大原有风险甚至导致新的风险,对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产生消极影响。本文将媒介污名化放在风险社会这样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视域下进行研究,将风险社会理论和新闻传播理论相结合,紧密联系当下的风险传播热点问题,探讨媒介污名化的路径。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在风险传播中,确实存在由于媒介的报道策略、报道方式、报道用用语等方面的失误而造成对报道对象污名的情况,有的甚至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客观上形成了对风险的社会放大,滋生新的风险。本文主要从媒介风险报道的选题、报道情感倾向和报道的单方观点等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相关的典型媒介风险报道案例,对媒介污名化报道加剧风险或产生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在对媒介污名化形成路径进行分析过后,本文又进一步追问其形成的原因,从社会学和新闻学两个学科角度对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挖掘发现,媒介污名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风险信息本身的不确定和风险社会中权威的缺失,以及当下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媒介从业人员自身的固有认知。经过这样的探讨,为媒介更好地进行风险传播提供借鉴,有利于受众进行正确的风险认知和风险决策,并对完善我国的风险管理体制有所裨益。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主要虽然对风险社会视域下媒介污名化的路径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却没有进一步深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应加强对风险社会中媒介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在风险传播中防范媒介污名化的发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千年虫”引人深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年虫”引人深思(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显化和隐化策略下《灾难之后》(节选)汉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After Disasters
    1.2 Project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1 Introduction to explicitation and implicitation strategies
    2.2 Th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xplicitation and implicitation strategies
    2.3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explicitation and implicitation strategi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After Disasters
Chapter 3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In-translation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4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Explicitation and Implicitation Strategies
    4.1 Explicitation strategy
        4.1.1 Explicitation in lexical level
        4.1.2 Explicitation in syntactic level
        4.1.3 Explicitation in discourse level
        4.1.4 Explicitation in cultural level
    4.2 Implicitation strategy
        4.2.1 Implicitation in lexical level
        4.2.2 Implicitation in syntactic level
        4.2.3 Implicitation in discourse level
        4.2.4 Implicitation in cultural level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report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4)近三十年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概念界定
    1.2 论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行文布局
第2章 “后人类”形象的塑造方式
    2.1 人工智能——机器人
    2.2 基因工程——基因改造人
    2.3 多种信息科技——赛博人
第3章 “后人类”形象的主体性图景
    3.1 信息科技时代下新的主体性问题
    3.2 “后人类”形象的主体性图景
        3.2.1 “后人类”主体性的建构
        3.2.2 “后人类”主体性的认同
        3.2.3 人类主体性的增强
第4章 “后人类”形象的寓言
    4.1 自然生态危机
    4.2 个人精神世界危机
    4.3 社会人际危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科幻电影的技术恐惧及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概述
    (一) 科幻电影及技术恐惧的定义
        1. 科幻电影的定义
        2. 技术恐惧的定义
    (二) 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
        1. 萌芽阶段
        2. 成长阶段
        3. 成熟阶段
        4. 高速发展阶段
二、技术恐惧类科幻题材研究
    (一) 生化危机题材
    (二) 人工智能题材
    (三) 生态灾难题材
    (四)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题材
三、科幻电影的技术恐惧思想由来
    (一) 技术恐惧的类别
    (二) 技术恐惧的文化背景
    (三) 技术恐惧的成因分析
        1. 技术的滥用
        2. 技术的威胁
        3. 技术的误读
        4. 技术的风险
        5. 技术的沉迷
四、科幻电影中技术恐惧的伦理反思
    (一) 从人机关系反思人与技术关系模式
        1. 人与技术关系的演变
        2. 从人机关系反思技术对人的影响
    (二) 技术恐惧所折射的现代技术两面性
        1. 技术的负面影响
        2. 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三) 技术价值和人道主义的冲突及消解
        1. 技术合理和伦理合情的冲突
        2. 技术发展应该人道化
参考文献
致谢

(7)公益广告文本的概念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隐喻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概念隐喻国外研究现状
        二、概念隐喻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公益广告文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公益广告文本国外研究现状
        二、公益广告文本国内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概念隐喻概述
        一、概念隐喻的定义
        二、概念隐喻的类型
        三、概念隐喻的特点
    第二节 公益广告概述
        一、公益广告的定义
        二、公益广告的类型
        三、公益广告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益广告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特点及功能
    第一节 公益广告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特点
        一、公益广告文本中概念隐喻的概念认知性
        二、公益广告文本中概念隐喻的言语创新性
        三、公益广告文本中概念隐喻的信息多元性
    第二节 公益广告文本中概念隐喻的功能
        一、公益广告文本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
        二、公益广告文本中概念隐喻的审美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益广告文本中的概念隐喻类型分析
    第一节 公益广告中的结构概念隐喻
        一、实物隐喻
        二、抽象概念隐喻
        三、逻辑关系隐喻
    第二节 公益广告中的方位概念隐喻
        一、“上”、“下”隐喻
        二、“前”、“后”隐喻
        三、“里”、“外”隐喻
    第三节 公益广告中的本体概念隐喻
        一、容器隐喻
        二、状态隐喻
        三、情感隐喻
        四、品质隐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成果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成果
    第二节 研究局限
    第三节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焦虑与拯救—欧美末日题材电影的文化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和创新之处
    1.3 术语说明
2 末日题材电影的“前世今生”
    2.1 类型电影和科幻电影
    2.2 欧美末日题材电影的发展脉络和概况
    2.3 欧美末日题材电影的模式特征
3 末日情结文化溯源
    3.1 哲学问题的引出
    3.2 宗教因素的影响
    3.3 历史上的末日论
    3.4 现代性焦虑的倾泻
4 焦虑与拯救——表征系统的建构
    4.1 末日的构成——多重要素的综合
    4.2 现实的镜子——文化意蕴的视觉呈现
    4.3 生存焦虑的宣泄和拯救意识的表达
5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三联生活周刊》近20年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关于新闻周刊的研究
        二、关于《三联生活周刊》的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论文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联生活周刊》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生活与趣味兼顾”的前身——《生活》周刊
    第二节 《三联生活周刊》的发展轨迹
        一、始创探索阶段(1993-2000)
        二、适应发展阶段(2000-2009)
        三、成熟创新阶段(2010-至今)
第二章 《三联生活周刊》内容结构的转型分析
    第一节 《三联生活周刊》栏目的阶段性变化
        一、早期《三联生活周刊》的栏目梳理
        二、《三联生活周刊》栏目变化纵向对比
    第二节 《三联生活周刊》阶段性内容结构变化——以封面故事为例
        一、封面故事的特殊地位
        二、封面故事的内容构成分析
第三章 《三联生活周刊》内容风格的变化分析
    第一节 以“文”会“友”的内容风格
        一、文化主导,文风小资
        二、眼光独到,影响生活
    第二节 从“文”转“闻”的内容风格
        一、以“文”转“闻”,杂而博专
        二、深度思考,关注社会
    第三节 重回“保守”的内容风格
        一、重回“保守”,培养性格
        二、个人关怀,追问不止
第四章 《三联生活周刊》转型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经济发展的综合促进
        一、政治环境的宽松让刊物内容结构更为丰富
        二、经济发展为刊物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引发的“连锁效应”
        一、多样媒介解放了阅读的自由空间
        二、信息传播特性促使其转向深度和厚重
        三、新闻娱乐化现象加深其深度思考与人文关怀
    第三节 读者的更新换代与阅读趣味变化的内在推动
        一、读者的更新换代使其转变风格理念
        二、读者的阅读趣味变化使其栏目设置不断求新
第五章 《三联生活周刊》转型的规律及启示
    第一节 《三联生活周刊》近20年发展规律总结
        一、顺应时代发展,反映时代生活
        二、贴合读者心理,坚持快慢结合
        三、活用历史品牌,化为现实价值
    第二节 《三联生活周刊》转型的启示
        一、紧抓社会时事,倡导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
        二、贴近受众心理,引导独立思考和睿智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风险社会视域下媒介污名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三章 风险如何被放大——媒介污名化路径
    一、选题强化污名
    二、情感强化污名
    三、观点失衡强化污名
第四章 "媒介污名化"根源透视
    一、来自社会学的解释
    二、来自新闻学的解释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四、“千年虫”引人深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古未来主义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赵天爱. 北京服装学院, 2021
  •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3]显化和隐化策略下《灾难之后》(节选)汉译报告[D]. 李叶. 燕山大学, 2019(06)
  • [4]近三十年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形象研究[D]. 李姝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勒索病毒敲响网络安全警钟[J]. 丁琳. 科学之友(上半月), 2017(07)
  • [6]科幻电影的技术恐惧及伦理反思[D]. 姜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公益广告文本的概念隐喻研究[D]. 肖冰雪. 黑龙江大学, 2016(03)
  • [8]焦虑与拯救—欧美末日题材电影的文化表征[D]. 余晨. 暨南大学, 2015(12)
  • [9]《三联生活周刊》近20年的转型研究[D]. 孙思.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10]风险社会视域下媒介污名化研究[D]. 胡杨. 西南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千年虫》发人深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