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景观格局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景观格局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论文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支持系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源。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已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构成国家安全、区域安全的重要内容。保持全球及区域性的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和人类的普遍共识。景观生态学方法是研究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景观生态学、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广泛应用于生态评价研究之中。山区是区域内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水源地,研究山区景观生态安全对于恢复山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整治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景观格局与景观安全格局的对比,分析环境的演变和现状,探讨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研究区生态环境整治的相关对策,力求为山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促进山区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在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山区生态安全与预警调控研究”(编号D2007000267)支持下,将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作为典型区,基于1987年和200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确定研究区的源,利用ArcGIS 9.0和ERDAS 8.6等软件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建立景观的最小累积阻力面。通过分析景观最小累积阻力面阻力值与面积的关系,确定生态安全的缓冲区,进而确定源间联结、辐射道与战略点,判别景观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分出生态安全的高度安全区域、过渡区域和低度安全区域。最后利用重心模型,对不同年份的景观安全格局进行时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高度安全区域的范围缩小381.9149 km2,年际变化-29.3781 km2,区域重心向北偏西移动2.07 km;(2)过渡区域的范围增大60.5418 km2,年际变化4.6571 km2,区域重心向南偏西移动3.99 km;(3)低度安全区域的范围增大321.3731 km2,年际变化24.7210 km2,区域重心向南偏西移动2.31 km。景观格局变化决定景观安全格局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景观格局和景观安全格局的特点,分析得出研究区整体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和遭受污染,虽然政府投入环境整治的力度在逐步加大,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经济发展使得人类对资源掠夺和污染没有减少,仍处于逐年加重趋势,需尽快采取必要措施,投入更大的资金、政策、人力和物力,控制环境污染,使得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最终达到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 1.3 基于景观方法的生态安全研究
  • 1.4 重心模型在景观方法中的应用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处理
  • 2.2.1 景观类型划分
  • 2.2.2 遥感影像解译数据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3.3 研究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区位行政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行政区划
  • 3.2 自然资源概况
  • 3.2.1 气候
  • 3.2.2 水文地质
  • 3.2.3 地貌
  • 3.2.4 植被
  • 3.2.5 资源
  • 3.3 社会经济概况
  • 3.3.1 社会概况
  • 3.3.2 经济概况
  • 4 景观格局与景观安全格局
  • 4.1 景观格局指数
  • 4.2 景观安全格局的概念
  • 4.3 景观安全格局的识别步骤
  • 5 景观格局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 5.1 景观格局分析
  • 5.1.1 景观类型面积分析
  • 5.1.2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5.2 景观安全格局判别
  • 5.2.1 源的确定
  • 5.2.2 阻力面的建立
  • 5.2.3 景观安全格局判别
  • 5.3 景观安全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 5.3.1 理论基础
  • 5.3.2 重心迁移分析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1.1 景观格局的变化
  • 6.1.2 景观安全格局的变化
  • 6.1.3 景观格局变化与景观安全格局变化的对比
  • 6.2 建议
  • 6.2.1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彻底转变观念
  • 6.2.2 严控工农业三废和生活垃圾任意排放,治理污染源
  • 6.2.3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降低资源消耗
  • 6.2.4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 6.2.5 提高植被覆盖率,整治水土流失
  • 6.2.6 加强政府职能,完善生态安全的预警调控机制
  • 6.3 不足之处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太行山区连翘嫁接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1)
    • [2].“慢火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04)
    • [3].太行山区柴胡新品种“冀柴1号”良种繁育及种子加工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4)
    • [4].太行山区苹果节水灌溉高效技术[J]. 河北果树 2020(02)
    • [5].太行山区连翘旱作育苗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6)
    • [6].感悟星星点点[J]. 当代人 2020(10)
    • [7].河南、山西·太行山区 浙江画院赴太行山区写生、采风[J]. 中国画画刊 2017(06)
    • [8].升级太行山区乡村旅游 助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J]. 乡音 2016(08)
    • [9].亚妮:“消失”十年,只为记载深山里的一段传奇[J]. 作文 2017(02)
    • [10].河北太行山区农家乐饮食英语翻译技巧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 2017(02)
    • [11].那些年,习近平探望过的困难群众[J]. 时代报告 2017(02)
    • [12].以太行山为主题的当代中国画作品评析[J]. 牡丹 2017(09)
    • [13].太行山区民间手工艺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研究[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14].河南省南太行山区贫困特征及其路径选择[J]. 现代化农业 2020(02)
    • [15].扶贫视角下河北太行山区村庄空间整合模式研究[J]. 江西建材 2016(10)
    • [16].不同土壤湿度资料在太行山区的对比[J]. 山地学报 2016(03)
    • [17].基于SWOT分析的太行山区产业发展战略选择[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23)
    • [18].高帆作品选[J]. 中国摄影 2015(07)
    • [19].套话、无言与问责[J].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9(10)
    • [20].“5S”技术在太行山区农业研究中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04)
    • [21].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1958—2016)[J]. 共产党员(河北) 2019(01)
    • [22].太行山区无公害桃肥水管理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18(05)
    • [23].太行山区豆面印花非遗文创服饰产品创新研究[J]. 艺术品鉴 2020(06)
    • [24].黎城[J]. 诗选刊(下半月) 2008(06)
    • [25].浅谈太行山区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园艺 2012(16)
    • [26].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探讨[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02)
    • [27].河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可行性分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
    • [28].地理区位视角下的太行山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对策[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 [29].南太行山区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护方法探索[J]. 现代园艺 2017(06)
    • [30].借力太行高速 助推旅游发展[J]. 乡音 2019(03)

    标签:;  ;  ;  ;  ;  

    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景观格局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