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样受体2及Toll样受体4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

Toll样受体2及Toll样受体4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

论文题目: Toll样受体2及Toll样受体4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耳鼻咽喉科学

作者: 刘颖

导师: 郑春泉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样受体,鼻粘膜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变应性鼻炎发病机理的研究虽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对于变应性鼻炎患病率的上升、可能的致病因素以及发病机理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及认识。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可以识别存在于众多微生物中的保守的病原相关性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等。TLRs通过识别PAMPS来识别病原体,快速地启动天然免疫应答的抗感染反应。不但如此,目前发现TLRs还能刺激活化T细胞。调节Th0细胞向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导致机体发生Th1型免疫反应或者是Th2型免疫反应。Th1型和Th2型免疫反应的失衡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起重要作用。因此假设TLRs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此假设如被证实则可能对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故本实验对Toll样受体2(TLR2)及Toll样受体4(TLR4)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全文共有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LPS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影响的初步观察 目的:研究LPS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方法:SD大鼠(n=40)随机分为4组。变应性鼻炎组(B组,n=10)于第1、2、3和11天经腹腔内注射200μg卵清白蛋白(OVA)(1ml OVA-Al[OH]3生理盐水混悬液)致敏,从第19天开始以10mgOVA溶于0.1ml的生理盐水滴入鼻腔,连续7天;正常对照组(A组,n=10)不加OVA,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干预;LPS刺激组(C组,n=10)以10μg LPS溶于0.1ml的生理盐水滴入鼻腔,连续5天;变应性鼻炎+LPS刺激组(D组,n=10)激发成为变应性鼻炎的大鼠,继续以10μg LPS溶于0.1ml的生理盐水滴入鼻腔,连续5天。观察各组滴鼻期间的症状变化,如喷嚏、骚痒、流清涕等。各组鼻粘膜行常规HE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行高倍镜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① 成功地制备出了大鼠变应性鼻炎的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LPS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影响的初步观察

第二部分 TLR4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关系的研究

实验一 TLR4mRNA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关系——RT-PCR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实验二 TLR4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关系——免疫组化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TLR2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关系的研究

实验一 TLR2mRNA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关系——RT-PCR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实验二 TLR2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关系——免疫组化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后记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敲除CCR3基因对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影响的实验研究[D]. 汪美群.南昌大学2017
  • [2].沈阳及周边地区变应性鼻炎血清过敏原特征及主要过敏原影响因素分析[D]. 褚彦玲.中国医科大学2018
  • [3].变应性鼻炎基因表达谱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 余少卿.第二军医大学2005
  • [4].重组激活基因-1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机理及药物干预研究[D]. 吴革平.第二军医大学2005
  • [5].变应性鼻炎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蛋白检测的实验研究[D]. 郎军添.第二军医大学2005
  • [6].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重塑的特点及地塞米松和普仑司特的影响[D]. 佘文煜.吉林大学2006
  • [7].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异同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D]. 张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8].变应性鼻炎iNOS-NO通路和外周血EOS-干细胞通路及其在药物治疗评价中的作用[D]. 张辉.山东大学2006
  • [9].变应性鼻炎患者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特征及其对尘螨变应原体内外刺激的反应[D]. 瞿申红.中山大学2006
  • [10].SB328437干预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实验研究[D]. 毛涌.复旦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神经生长因子与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D]. 谢志海.中南大学2003
  • [2].Toll样受体和β-防御素mRNA在鼻粘膜中的表达[D]. 王成硕.吉林大学2004
  • [3].Toll样受体2,4在大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 陈耿臻.汕头大学2004
  • [4].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上调内皮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及它们在介导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和药物干预研究[D]. 王虹艳.大连医科大学2005
  • [5].真菌变应原致变应性鼻炎豚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Eotaxin基因在上下呼吸道黏膜中的表达[D]. 张志明.中国医科大学2005
  • [6].变应性鼻炎基因表达谱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 余少卿.第二军医大学2005
  • [7].重组激活基因-1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机理及药物干预研究[D]. 吴革平.第二军医大学2005
  • [8].人胰腺组织Toll样受体4的表达分布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的研究[D]. 高宏凯.四川大学2005
  • [9].变应性鼻炎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蛋白检测的实验研究[D]. 郎军添.第二军医大学2005
  • [10].Eotaxin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 燕志强.第二军医大学2006

标签:;  ;  ;  ;  

Toll样受体2及Toll样受体4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