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旧址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调查及综合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范学唯[1](2018)在《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矿产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人们过度的开采,越来越多的问题呈现出来,如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等,废弃矿区是见证了人类发展历程的特殊的景观。安源废弃矿区在近代史上不仅有着“江南煤都”的盛誉,在这片土地上还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革命事件,经过上百年的大量煤矿的开采,如今安源的煤炭资源已经枯竭,作为以煤矿工业带动发展起来城镇,安源目前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很多,亟待解决,安源废弃矿区的生态修复和旅游景观设计对于推动区域的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安源废弃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安源矿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以安源矿区的生态修复和旅游景观设计为研究目的,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安源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安源的人文历史,对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相似的成功案例经验,针对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为安源废弃矿区的生态修复和旅游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案。
吕新杰[2](2012)在《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政治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大地被数次重大自然灾害侵袭,不但对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而且严重影响了灾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显示了中国独特政治优势的巨大威力与魅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救灾力量凝成一股绳,齐心合力抗震救灾,使灾区人民生活逐步稳定,经济发展逐步恢复,有效解决了灾区的实际问题,消除了灾后负面影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立足于汶川地震以来三次重大自然灾害的灾情与特点,凸现中国处置自然灾害政治优势分析,落脚于中国处置自然灾害政治优势昭示的现实启示。本文共分前言与正文三大部分:前言。分析了研究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政治优势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学术界对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的政治优势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基本框架;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一部分,汶川地震以来中国三次重大自然灾害及其特点透视。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对2008年以来中国三次重大自然灾情分别进行了综述,深刻地分析了每次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是中国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的客观条件,为研究中国处置重大自然灾害政治优势作了铺垫。第二部分,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重大自然灾害政治优势的特点展现。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本文认为,中国处置汶川地震以来三次重大自然灾害展现的显着特点是:根本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党派合作共谋应急机制;关键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思想优势--中国处理自然灾害中党魂和国魂精神力量的双重作用。这是对中国处置重大自然灾害政治优势展现特点的理性认知,也本文研究此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三部分,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政治优势的现实启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落脚点。本文认为,中国处置汶川地震以来三次重大自然灾害展现的实现启示是:必须加强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坚持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这是研究中国处置重大自然灾害政治优势体悟到的深刻启示,也是本文研究此问题的根本落脚点。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的政治优势研究,体现于中国共产党的诸多重要文献之中,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本文在借鉴与归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重点运用了文献解读、归纳分析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其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一是通过对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的历史考察探析,从新的角度、新的思维,系统归纳梳理,探求中国处置汶川地震以来三次重大自然灾害所表现出来的政治优势价值,实现立题与内容构架的创新,这是本文的第一个创新点;二是通过对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彰显的政治优势特点透视,科学阐明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思想,进一步挖掘中国政治优势理论的精髓,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点;三是通过对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的政治优势现实启示的分析,进一步阐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政治优势的独特作用,这也是本文的第三个创新点。
邵顺义[3](2010)在《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中,有1/4的资源型城市集中在东北地区,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所占比重较大,数量居全国之首,共有十四个资源型城市,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国务院又分别予第一批、第二批将伊春、大兴安岭、七台河、五大连池市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到了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主要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发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一些资源型城市变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并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资源型城市如果单纯依靠比较优势,缺乏竞争优势,替代产业就难以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转型模式,立足比较优势,才能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数量及类型、自然资源、人口、国民经济的现状与特点,分析这些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充分研究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并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等条件与国际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所处各种有利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本文又分析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旅游资源、工业遗产资源的分布和完好状况,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开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并指出了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机遇、劣势和威胁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其意义。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符合本省省情的旅游开发措施,使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城市的领导者进行城市经济转型决策提供方法上的支持。在对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状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目标和形象定位,明确了七大典型资源型城市放游开发的“西部大庆、中部伊春铁力、东部四大煤城”的旅游功能分区,并提出组建资源型城市群的构想。对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和线路组合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资源型城市旅游近、中、远期目标市场和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熊鹰[4](2008)在《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空间,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人地矛盾加剧,资源过度消耗,由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对区域发展、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威胁越来越大,生态安全问题因此得到全球范围内的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区域安全的重要内容,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生态安全问题由此成为理论与实际都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理坐标介于108°47′~114°13′E,24°39′~30°08′N之间,国土面积21.18万km2,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人口6732.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18%。因地处长江中游,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维系整个长江中下游水系生态平衡,促进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该省地处全国3条易灾带的中部地带,为江南自然致灾强度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脆弱性。近年来,湖南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但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生态灾害频发,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湖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目前关于湖南省生态安全的研究还较缺乏,因此对该区域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迫在眉睫。开展生态安全研究对准确、科学地选择湖南生态建设的策略,把握区域生态安全的变化并及时做出控制和治理措施,以及实现区域与长江中游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也丰富了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完善和充实了该领域的理论体系。本研究利用调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植被状况及动态变化、水资源状况、湿地生态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现状研究,从中分析了影响湖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开展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提供背景支持。为了探究区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占用状况,应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湖南省1996~2004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定量测度,将湖南省资源利用的动态特征融入到生态足迹模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结果显示,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96年的1.2441hm2增加至2004年的1.637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4819hm2减少为0.4556hm2,生态赤字由此出现,并呈现不断扩大之势。表明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压力之下,并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况,自然生态系统受胁迫并处于不安全状态。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10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分析,湖南省生态赤字将呈扩大趋势。反映该区对生态系统的胁迫和压力不断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形势严峻。为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资源依赖型的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为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运用GIS和遥感技术,提取得到湖南省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以此为基础,应用Constanza提出的评价模型,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系数,评估分析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96年和2004年湖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32417.67×107元和31997.93×107元,期间减少了419.74×107元。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大量减少,林地、建设用地面有所增加。其中,大量生态价值系统较高的耕地、水域转化为生态价值系数较低的建设用地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着减少,表明这段时期区域人类活动,特别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造成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害,从而威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在对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了由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灾害、环境污染、经济社会条件四部分共28项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斐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确定权重的有效性。同时,在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时,建立了生态安全程度划分标准,明确区域生态安全的程度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安全度的综合体现,并将生态安全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对应于安全、较安全、预警、较不安全、不安全五种状态。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研究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采用多级加权求和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复合模型,以区域县(市)级行政区作为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单元,从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灾害、社会经济四个层面上,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定量化评价,并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区域内生态安全的地域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大致呈正态分布,但区域整体安全程度不高,处于第三(预警)、第四(较不安全)、第五等级(不安全)区的面积占到了全省面积的64.8%。生态安全状况形势严峻,须引起高度警觉与重视。生态安全度最好的区域是湘东区,其次是湘南地区;生态安全最差区域位于湘西区以及湘北洞庭湖区,其次是湘西南区。生态安全的总体空间格局,表现为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程度大体从东向西、西北逐渐降低,但局部区域有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洞庭湖平原地区,无论是自然环境条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都位居较好之列,但生态安全状况大多数为预警,部分为较不安全、不安全。其原因在于生态灾害影响大、环境污染强度高,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上的优势。从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特征可看出,自然条件决定了生态安全分布的大体趋势,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灾害状况和环境污染同样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和对区域生态安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技术规程》进行了湖南省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共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以及11个生态功能亚区。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洞庭湖平原丘陵生态功能区、湘东-湘中丘陵山地生态功能区、湘南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武陵山-雪峰山山地生态功能区。然后根据生态安全评价的结果和已有的资料对不同功能区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各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与发展方向。
刘抚英[5](2007)在《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废弃地是面临衰退的矿业城市危机与复兴的双重载体。一方面它是城市危机的承载对象,表现为对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诸多负效应;另一方面,因其所具有的再利用优势而有条件转化为促进城市复兴的积极因素。探求通过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推动矿业城市摆脱困境是研究的主要出发点。本文首先对作为研究背景的我国矿业城市概况进行解读,厘清了矿业城市的界定、分类、地区分布及空间结构,探讨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归纳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而,研究提出了工业废弃地的概念,剖析了其产生原因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内工业废弃地再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建立工业废弃地系统模型并对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协同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协同再生”的观点,构建了系统协同再生的研究结构。据此,本文对系统协同再生的目标进行解析,提出系统进化的总目标、各子系统进化目标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协同目标;探索系统协同再生的运行机制。研究中引用协同学中支配和控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产生协同作用的“序参量”的概念,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的“隐喻序参量”进行描述和辨识,提出了构成系统的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以及系统整体的隐喻序参量分别为“生态系统进化”、“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利益维系”和“发展循环经济”,并以此作为土地更新利用的框架,论述了四个框架下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的11种模式。进而,提出了土地更新利用的程序。其后,总结了大地艺术创作、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景观重构、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污染场地清理等工业废弃地场地与设施再生的方法。最后,在案例实证研究部分,分别针对“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矿区”和“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废弃地,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更新利用的对策。
李广信,张在明,沈小克,陈雷,刘松玉,魏弋锋,陈云敏,王育人,高大钊,卞昭庆,高晓军,介玉新[6](2006)在《岩土工程篇》文中研究说明一、岩土工程及其发展概述 (一)岩土工程学科认识的发展岩土工程被认为是由土力学、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以及相应的工程和环境学科所组成的。它服务于不同的工程门类、建筑、水利、水电、交通、铁路、航空机场、水运、海洋、石油、采矿、环境、军事,甚至航天等各个工程领域都离不开岩土工程。它对于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文华,张瑞琼[7](2004)在《单管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砂层加固、止水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就其他工艺在砂层的加固、止水工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提出了单管高压旋喷注浆技术 ,并通过一些工程实例证实此工艺的可行性
殷宝斌[8](2002)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旧址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调查及综合治理》文中指出介绍了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旧址地面塌陷区及地质灾害调查情况 ,重点叙述了制定治理方案的指导思想及方案内容 ,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多方面的验证
王则任[9](1998)在《“竭泽而渔”贻害无穷防患未然持续发展——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陷灾害的发生、危害及治理》文中研究表明江苏省苏锡常地区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发展模式对我国其它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苏锡常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在较大范围内造成了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锐减,以至濒临枯竭,地面沉陷);研究这些灾害的发生机理、危害情况、提出治理建议,是地质环境工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职责;本文主要阐述了苏锡常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引发的地下水资源减少、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危害,和当前地矿部门在治理工作中所做的贡献。
二、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旧址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调查及综合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旧址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调查及综合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 安源废弃矿区基本情况简介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安源废弃矿区地理区位与交通概况 |
2.2 安源历史演变与历史大事记 |
2.3 安源矿区内自然条件与文化风俗 |
2.4 安源矿区现状 |
2.5 安源矿区存在问题分析 |
2.5.1 煤矿粉尘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
2.5.2 地下水位下降和水体污染 |
2.5.3 矿区地面下沉,易发生塌陷 |
2.5.4 废弃煤碴堆积易造成泥石流 |
2.5.5 土壤养分流失 |
2.5.6 具有历史纪念性的建筑与景观面临倒塌与消失 |
3 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必要性分析 |
3.2 可行性分析 |
4 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设计的联系 |
4.1 生态修复是旅游景观设计的基础 |
4.2 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设计二者相辅相成 |
4.3 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设计之间相互影响 |
5 成功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 |
5.1 德国鲁尔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区 |
5.2 唐山南湖生态公园 |
6 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研究 |
6.1 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基本原则 |
6.1.1 道法自然原则 |
6.1.2 时空尺度分异原则 |
6.1.3 生态平衡原则 |
6.1.4 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 |
6.2 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方法 |
6.2.1 煤矸山修复 |
6.2.2 塌陷区修复 |
6.2.3 水污染治理 |
6.2.4 环保材料的利用 |
7 安源废弃矿区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 |
7.1 安源废弃矿区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原则 |
7.1.1 旅游景观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 |
7.1.2 以人为本原则 |
7.1.3 保护历史遗迹原则 |
7.1.4 尊重地域文化原则 |
7.1.5 情景交融原则 |
7.2 安源废弃矿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7.2.1 将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融为一体 |
7.2.2 设计中融入体验式设计 |
7.2.3 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再利用 |
7.2.4 矿区旅游景观设计中人文元素的融合 |
7.2.5 利用当地材料打造特色景观 |
7.2.6 根据自然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 |
7.3 本章小结 |
8 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8.1 总体布局 |
8.2 功能分区 |
8.3 道路分析 |
8.4 景观结构分析 |
8.5 重要景区景点设计 |
8.6 公共设施设计 |
8.7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政治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三、 基本内容和主要框架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部分 汶川地震以来中国三次重大自然灾害及其特点透视 |
一、 四川汶川地震及其特点 |
(一) 汶川地震灾情概况 |
(二) 汶川地震的特点 |
二、 青海玉树地震及其特点 |
(一) 玉树地震灾情概概况 |
(二) 玉树地震的特点 |
三、 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及其特点 |
(一) 舟曲山洪泥石流灾情概况 |
(二) 舟曲泥石流灾害的特点 |
第二部分 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重大自然灾害政治优势的特点展现 |
一、 根本优势:中国处置自然灾害中的政治制度支撑作用 |
(一) 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
(二) 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 |
(三) 党派合作:共谋应急机制 |
二、 关键优势:中国处置自然灾害中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 |
(一) 中共中央召开抢险救灾会议 |
(二) 国务院要求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
(三) 中央召开救灾表彰大会 |
三、 思想优势:中国处置自然灾害中党魂和国魂的双重铸造 |
(一) 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指导 |
(二) 抗震救灾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
第三部分 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政治优势的现实启示 |
一、 必须加强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
(一)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长久执政的基础 |
(二) 中国处置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促进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 |
二、 必须坚持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 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诠释 |
(二) 中国处置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 |
三、 必须坚持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
(一) 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
(二) 中国处置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凸显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的重要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的方法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2.1.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涵义 |
2.1.3 旅游的含义 |
2.1.4 旅游产业的概念 |
2.1.5 城市群的概念 |
2.1.6 资源型城市群的概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科学发展观理论 |
2.2.2 旅游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3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2.4 循环经济学理论 |
2.2.5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意义 |
3.1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类型、数量 |
3.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分布 |
3.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分布 |
3.1.3 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的地区分布 |
3.1.4 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分布 |
3.1.5 我国资源型城市按城市的行政级别分类 |
3.1.6 我国资源型城市按人口规模进行分类 |
3.1.7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类型和数量 |
3.1.8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和数量 |
3.2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3.2.1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 |
3.2.2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
3.3 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劣势和威胁因素分析 |
3.3.1 旅游业发展优势和机遇因素分析 |
3.3.2 旅游业发展劣势和威胁因素分析 |
3.4 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意义 |
3.4.1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 |
3.4.2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
3.4.3 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3.4.4 有利于改善城市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 |
3.4.5 有利于城市社会的稳定 |
3.4.6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的成功案例 |
4.1.1 德国鲁尔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遗产旅游 |
4.1.2 德国弗尔克林钢铁工厂的工业遗产旅游 |
4.1.3 英国铁桥峡谷的工业遗产旅游 |
4.1.4 日本夕张市的产业旅游开发的路径 |
4.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的成功案例 |
4.2.1 焦作现象 |
4.2.2 辽宁省阜新市和本溪市的旅游业与其他替代产业再嫁接的路径 |
4.2.3 铜川市的主题旅游 |
4.2.4 园林城市唐山 |
4.3 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与启示 |
4.3.1 增强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意识,正确认识工业遗产的价值 |
4.3.2 树立大旅游观念,统一规划、整合开发 |
4.3.3 因地制宜、突出遗产特色 |
4.3.4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
4.3.5 多元开发旅游产品 |
4.3.6 工业遗迹保护基础上的重建 |
4.3.7 政府主导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
4.3.8 有效的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发展成功的保障 |
4.3.9 要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 |
4.4 本章小节 |
5 黑龙江省典型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5.1 各典型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5.1.1 大庆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5.1.2 伊春市、铁力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5.1.3 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5.2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1 对工业旅游认识不足,工业旅游资源利用率极低 |
5.2.2 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旅游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
5.2.3 开发与营销缺乏整合 |
5.2.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
5.2.5 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规划缺乏控制 |
5.2.6 建设资金分散,项目经济效益差 |
5.2.7 旅游服务供应链欠完善 |
5.2.8 旅游产品和服务营销手段单一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典型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
6.1 典型资源型城市旅游开发的原则、目标 |
6.1.1 旅游开发的原则 |
6.1.2 旅游开发的目标 |
6.2 典型资源型城市旅游开发的总体布局 |
6.2.1 空间组合总体结构 |
6.2.2 旅游交通总体结构 |
6.2.3 旅游服务总体结构 |
6.3 各典型资源型城市的旅游开发模式及旅游功能分区 |
6.3.1 旅游开发的模式选择 |
6.3.2 旅游功能分区 |
6.4 旅游产品开发的措施 |
6.4.1 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旅游资源,适度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
6.4.2 规避传统工业城市形象,重塑旅游城市形象 |
6.4.3 丰富旅游产品、树立精品意识 |
6.4.4 突出联合营销、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
6.4.5 组建资源型城市群,推动区域一体化旅游联合开发 |
6.4.6 其他人文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4.7 开展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动 |
6.5 旅游市场开发措施 |
6.5.1 国内外旅游市场变化趋势 |
6.5.2 旅游客源市场前景评价 |
6.5.3 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目标定位 |
6.6 旅游开发的政策措施 |
6.6.1 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 |
6.6.2 制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开发旅游产品 |
6.6.3 健全法制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行为 |
6.6.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资源型城市群旅游知名度 |
6.6.5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旅游资源及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 |
6.6.6 制定资源型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
6.6.7 注重旅游教育和培训,加强行业管理 |
6.6.8 坚持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安全问题的提出 |
1.1.2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特点 |
1.1.3 生态安全的分类 |
1.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1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1.3.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
1.3.3 生态安全评价的技术与手段 |
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本研究选题意义 |
1.7 小结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库建立 |
2.3.2 遥感与GIS 技术的应用 |
2.3.3 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 |
2.3.4 综合指数分析法 |
2.3.5 模拟模型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湖南省概况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1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3.1.1 区域自然环境 |
3.1.2 区域社会经济 |
3.2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2.1 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现状 |
3.2.2 植被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
3.2.3 水资源状况 |
3.2.4 湿地生态环境状况 |
3.2.5 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6 环境污染状况 |
3.2.7 生态灾害状况 |
3.3 小结 |
第4章 湖南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
4.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4.2 生态足迹理论与计算方法 |
4.2.1 生态足迹概念及其理论构想 |
4.2.2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4.2.3 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 |
4.2.4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衡量 |
4.3 数据获取 |
4.4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现状分析 |
4.4.1 计算与结果 |
4.4.2 分析与讨论 |
4.5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
4.5.1 1996~2004 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分析 |
4.5.2 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分析 |
4.5.3 生态足迹与资源利用的效率分析 |
4.6 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分析 |
4.6.1 研究方法 |
4.6.2 结果与分析 |
4.7 生态足迹发展趋势预测 |
4.8 讨论 |
4.9 小结 |
第5章 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
5.1 研究意义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研究方法 |
5.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
5.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
5.3.3 敏感性指数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
5.4.3 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变化 |
5.4.4 敏感性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湖南省生态安全评价 |
6.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1 评价目标与评价单元的确立 |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6.1.3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设计 |
6.1.4 指标说明 |
6.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1 权重确定的基本原理 |
6.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6.2.3 权重的确定 |
6.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6.3.1 数据获取 |
6.3.2 数据处理 |
6.4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6.4.1 生态安全子系统评价模型 |
6.4.2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
6.5.2 生态安全状况及空间格局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的湖南省生态功能区划 |
7.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7.2 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与方法 |
7.2.1 分区原则 |
7.2.2 分区方法 |
7.3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 |
7.3.1 湖南在全国生态功能分区中的位置 |
7.3.2 生态功能分区结果 |
7.4 各生态功能区概述及发展方向 |
7.4.1 洞庭湖平原丘陵生态功能区(Ⅰ) |
7.4.2 湘东-湘中丘陵山地生态功能区(Ⅱ) |
7.4.3 湘南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Ⅲ) |
7.4.4 武陵山-雪峰山山地生态功能区(Ⅳ) |
7.5 生态功能分区的应用 |
7.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研究特点与创新之处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附录C 湖南省各县(市)生态安全评价值 |
附录D 要素层判断矩阵 |
(5)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矿业城市面临衰退的困境 |
1.1.2 工业废弃地作为矿业城市危机和复兴的双重载体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背景解读——中国矿业城市概况 |
2.1 矿业城市的界定与分类 |
2.1.1 矿业城市的界定 |
2.1.2 矿业城市的分类 |
2.2 矿业城市的地区分布 |
2.3 矿业城市的空间结构 |
2.3.1 矿业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2.3.2 矿业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
2.4 矿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2.4.1 矿业城市的形成 |
2.4.2 矿业城市的发展演化 |
2.5 矿业城市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2.5.1 存在问题 |
2.5.2 发展对策 |
第3章 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基本问题 |
3.1 工业废弃地的概念 |
3.1.1 工业废弃地定义 |
3.1.2 与相近概念比较 |
3.2 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产生原因 |
3.2.1 主导产业衰退 |
3.2.2 工业企业区位转移 |
3.2.3 沿用资源生产技术方法 |
3.3 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分类与特征 |
3.3.1 煤炭型工业废弃地 |
3.3.2 油气型工业废弃地 |
3.3.3 金属与非金属型工业废弃地 |
3.4 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3.4.1 利益偏好与冲突 |
3.4.2 法规政策滞后与缺位 |
3.4.3 发展模式单调趋同 |
第4章 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理论框架 |
4.1 工业废弃地系统及特征 |
4.1.1 工业废弃地系统 |
4.1.2 工业废弃地系统特征 |
4.2 协同再生理论观点的提出 |
4.3 协同再生的基础理论——协同学 |
4.3.1 协同学理论的起源 |
4.3.2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4.3.3 协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
4.4 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的研究结构 |
第5章 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目标与机制 |
5.1 系统协同再生的目标 |
5.1.1 子系统发展进化目标 |
5.1.2 子系统协同目标 |
5.2 系统协同再生的运行机制 |
5.2.1 土地更新利用主导机制 |
5.2.2 土地复垦经营管理机制 |
5.2.3 土地更新利用经济运行机制 |
5.2.4 人员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机制 |
第6章 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框架、模式与程序 |
6.1 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框架 |
6.1.1 环境子系统协同再生的隐喻序参量——生态系统进化 |
6.1.2 经济子系统协同再生的隐喻序参量——产业结构优化 |
6.1.3 社会子系统协同再生的隐喻序参量——社会利益维系 |
6.1.4 系统整体进化的隐喻序参量——发展循环经济 |
6.2 “生态系统进化”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 |
6.2.1 生态恢复模式 |
6.2.2 次生湿地维护模式 |
6.3 “产业结构优化”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 |
6.3.1 接续替代型工业模式 |
6.3.2 都市型工业模式 |
6.3.3 都市农业模式 |
6.3.4 文化产业模式 |
6.3.5 房地产开发模式 |
6.3.6 复合型旅游业开发模式 |
6.4 “社会利益维系”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 |
6.4.1 城市公共设施模式 |
6.4.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模式 |
6.5 “发展循环经济”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生态产业园 |
6.6 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实施程序 |
第7章 工业废弃地场地与设施再生方法 |
7.1 大地艺术创作 |
7.1.1 大地艺术的发展历程 |
7.1.2 大地艺术应用于工业废弃地改造 |
7.2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7.2.1 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回顾 |
7.2.2 工业遗产的构成 |
7.2.3 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层级及模式 |
7.2.4 我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上的工业遗产资源 |
7.2.5 我国工业遗产资源的认定和分级 |
7.3 景观重构——后工业景观设计 |
7.3.1 后工业景观的概念 |
7.3.2 后工业景观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
7.4 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 |
7.4.1 刚性模式 |
7.4.2 内部重构模式 |
7.4.3 外向拓展模式 |
7.4.4 组合模式 |
7.5 污染场地清理 |
第8章 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案例研究 |
8.1 案例研究1——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矿区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 |
8.1.1 唐山市古冶区城区概况分析 |
8.1.2 林西矿区工业废弃地系统分析 |
8.1.3 林西矿区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模式选择 |
8.1.4 林西矿区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经济对策 |
8.1.5 林西矿区人员安置对策建议 |
8.2 案例研究2——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 |
8.2.1 徐州市九里区城区概况 |
8.2.2 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工业废弃地系统分析 |
8.2.3 九里湖周边地区土地适宜性分析 |
8.2.4 九里湖周边地区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考察报告 |
附录B 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调研资料清单 |
附录C 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景观分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单管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砂层加固、止水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概 述 |
1 单管高压旋喷注浆技术 |
1.1 工艺原理 |
1.2 工艺参数 |
1.3 机具的选型配置 |
1.4 工艺技术特点 |
2 施工控制 |
2.1 工艺流程 |
2.2 定位 |
2.3 预成孔 |
2.4 下置旋喷钻具 |
2.5 浆液搅拌 |
2.6 喷射作业 |
3 工程应用 |
3.1 基坑止水 |
3.1.1 工程施工 |
3.1.2 测试结果 |
3.2 桥桩事故处理 |
3.3 大堤加固 |
①技术参数。 |
②加固效果。 |
3.4 地质灾害治理 |
①主要技术参数。 |
②加固效果评价。 |
4 几点体会 |
四、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旧址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调查及综合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安源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D]. 范学唯.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8(01)
- [2]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处置自然灾害政治优势研究[D]. 吕新杰.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01)
- [3]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邵顺义.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4]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 熊鹰. 湖南大学, 2008(12)
- [5]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 刘抚英. 清华大学, 2007(06)
- [6]岩土工程篇[A]. 李广信,张在明,沈小克,陈雷,刘松玉,魏弋锋,陈云敏,王育人,高大钊,卞昭庆,高晓军,介玉新.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
- [7]单管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砂层加固、止水工程中的应用[J]. 李文华,张瑞琼. 江苏地质, 2004(02)
- [8]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旧址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调查及综合治理[J]. 殷宝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2(S1)
- [9]“竭泽而渔”贻害无穷防患未然持续发展——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陷灾害的发生、危害及治理[J]. 王则任.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