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用生白术治疗脂肪肝临证浅识(论文文献综述)
闫军堂[1](2018)在《“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标:1.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血、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水血同病”不同概念体系下的临床应用模式。3.厘清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的发展脉络,总结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及其应用体系的发展规律。4.总结提炼“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学术源流、发展特色,“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及“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以及基于“水血同治”的辨治规律和证治经验。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官方文献和影响力较大的医家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周学海、王清任等医家着作。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是全国统编第1-9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首先,明确该时期的主流思想,确定该时期的话语场。其次,以血、水为对象,探讨各时期的血、水概念关系,提炼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总结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含义。再次,比较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和含义,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区别,阐述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结果:1.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以前的血证重点关注出血性疾病,包括咳血、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宋以前医家认为血证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方面,主要有气、火、热等因素。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宋以前医家对血证形成原因的认识多集中在违背了大的自然规律,如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血证的治疗思路多从气、火、热等因素考虑。宋以前医家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是在大的自然规律前提下通过判断是否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而进行。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痛症、痹症、厥证等都可由瘀血导致。宋以前医家已经认识到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宋以前医家更重视从“象”上来判断是否有瘀血,进而治疗瘀血,临床多采用疏血气、通经络、散恶血、温则消而去之、导下等方法。宋以前的水证主要指水肿、水气、痰饮等疾病。宋以前医家主要是根据表现在外的部位、症状和特性对水证进行分类,同时,将水证纳入到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对水证形成机理的认识中,尤其强调气在水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治疗上并未完全由气、水等概念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诊疗过程。“水血同治”的情况出现较多,就其论述来看,多为该疾病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具体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水气病中兼见瘀血,临床中采用利水和祛瘀的中药共同组方。同时,痈肿成脓后“水血同见”时,也有水血共同组方治疗的情况。第二,月经病、带下与经血同见时,从治水、治血两个方面共同组方。第三,痰瘀同治。由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着作中的“痰”与后世的“痰”概念存在差异,因此“痰瘀同治”多为后世医家所总结。另外,痰、瘀多为致病因素,临床疾病中多有痰瘀同时出现、方剂组成中也多为治痰药与活血药联合应用。本时期的血证与水证之间并无过多的因果关系讨论,临床上多采用“随证治之”的治疗方法。“水血同治”多为在“随证治之”的前提下,疾病出现血证与水证兼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2.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金元时期,火的重要作用被医家重视,在血证的诊治理论中,火被突出强调。宋金元时期,医家逐渐开始从重视气、热、火等因素在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的地位,转而关注“气”“火”“热”等因素本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集中关注火邪在血证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宋金元医家将血证的论治集中到火上,但其观点主要是强调火的重要作用,而非以火为中心建立因果关系紧密的理论体系。宋金元时期的水证主要指水肿和水气等疾病。同时,痰饮、带下病、痈肿成脓流水的情况也多从水证的角度考虑。本时期对水证的分类除了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的分类方法,还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重构《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分类模式,并且提出了阴水和阳水概念,使水肿的辨治更加丰富。尽管对水证的形成原因多有发挥,但就水证的具体治法而言,宋金元时期基本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宋金元时期,“水血同治”多为疾病中血证与水证兼见时的共同治疗。但是,宋金元医家鲜有从血水相互转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血同治”。与宋以前医家不同的是,本时期尤其重视导致疾病的内生因素。内生之火、风、痰、瘀受到重视,很多疾病都是从这些因素出发进行探讨。因此,“痰”和“瘀”作为两种重要的内生因素,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着名医家朱丹溪倡导“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不断被凸显。在临床治疗中,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并未过多关注“痰”和“瘀”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当疾病中同时出现痰证和瘀血证时,多以痰瘀共同治疗为主。但是,当疾病中只出现痰证或只出现瘀血的情况时,则不会过多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宋金元时期的“痰瘀同治”与“水血同治”相似,多为痰证之中出现瘀血或者瘀血之中出现痰饮时,采取共同治疗的方法。3.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明清民国时期逐步构建了以“气水——血火”为核心的血证诊治理论,临床上也将气水血火定为血证的诊治关键,即血证的核心病机。在治疗上,重视火在血证中的关键作用,从火论治。同时,清末民国时期对于血证的论述也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医家对瘀血病症也非常重视,多在气的基础上论述瘀血证治。明清民国时期,在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讨论水证的基础上,重视从肺、脾、肾三脏治疗水证。在水证的诊治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医家重视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该时期医家多认为:气是导致水证的关键,气行则水肿自消。同时,将气与脏腑联系在一起,尤其重视肺气、脾气、肾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水证治法而言,多延续《内经》《金匮要略》中的论断,同时又有各自的发挥,尤其是补法和从肝火论治水证被该时期医家所强调。明清民国时期,“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尽管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水血同源”和“血汗同源”的论述,但在对“水血同源”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气在水血同源中的重要作用;就血汗关系而言,尤其重视气的作用,而对疾病中的水血之间的转化机制关注较少。因此,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在继承前辈医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4.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通过对历版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的分析后发现:当代学者构建了很多新理论和新概念,同时使用原有的词汇来表达新的理论,现代中医学者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学者更加关注血证和水证发生的病因和疾病演变的机制。同时由于更加关心疾病产生的病因及演化机制,血、水、痰、瘀等具体物质被现代中医学者所强调。这种转变使中医原本同时关注疾病的关键和产生机制,转为只关注疾病的机制。另外,当代中医的辨治思路与西医思维比较接近,可以说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较为深刻。同时,由于中医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一些概念被泛化后形成新的概念,如将水血共同治疗演化成“水血同治”,进而构建“水血同病”理论。当代学者构建的“水血同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水、血表示疾病的阶段或病证的范围,是抽象概括多种情况的概念,与构成人体的血和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水血同病”强调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水血同治”也是根据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第三,“水血同病”多是在临床具体疾病之上的大一统的理论讨论。构建“水血同病”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治,其讨论的重点多与具体疾病相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水血同病”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证解释“水血同病”的情况。5.“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谱系清晰,学术特色明显,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科研、学术、临床齐头并进,成为影响海内外各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首先,“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于“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等病症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系统梳理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独到认识和辨治规律,即:水血同源,生理攸关;水血同病,病理密切;水血同调,辨治精当;以及辨治要点,尤需注意等四个方面。治疗上,由血病水者,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由水病血者,治水为主,兼以治血;水血同病者,治水、治血并重。本论文梳理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临床常用的“水血同治”经验方34首,包括: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的柴胡活络汤、三草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柴胡鳖甲汤、宣络化瘀汤、珀朱六一汤、遂金丸、养阴活血利水汤。治水为主,兼以治血的苓桂茜红汤、三参苓桂术甘汤、柴胡解毒汤、三草柴胡解毒汤、三石柴胡解毒汤、白玉消胀汤、消胀除湿汤、加味黄连导赤汤、加减木防己汤、归芍温胆汤。以及治水、治血并重的荆防肾炎汤、加减旋复花汤、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味知柏地黄汤、滋阴潜阳汤、三草芍甘汤、柴胡排石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桃红温胆汤、丹桅温胆汤、金铃温胆汤、菖郁温胆汤、丹郁温胆汤、失笑温胆汤、百地温胆汤、黛蛤温胆汤。最后,列举了本学派三代传人(刘渡舟,王庆国,闫军堂)从“水血同治”辨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经验与临床案例,对临床有所裨益,可资借鉴学习。结论:本文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系统考察发现:各时期医家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认识不尽相同。在王庆国、李成卫团队前期973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在构建中医理论过程中,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要。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西方哲学在中医理论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两汉经学为例,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是影响宋以前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天人宇宙论强调各事物的归属及与天地、外界的联系,因此,该时期医家重视导致疾病的外因,而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并未受到重视。“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宋金元明清时期,经过两宋哲学家的发展,中国哲学进入了理学成为主流学说的时代。与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不同,宋明时期的理学强调“本体论”。因此,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是影响宋以后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宋明理学强调事物本身的作用,为此该时期医家重视自身导致疾病的因素,在此情况下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受到重视。由于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存在差异,尤其在因果关系的认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而并未形成“水血同治”,也并未由“水血同治”形成“水血同病”概念。自西学东渐以后,西方哲学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影响愈发加深。在西医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大环境下,中医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核心理论的构建。其中概念思维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深刻。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中医对病机概念理解的转变,促使当代学者重视“痰”“瘀”等内生因素构建“水血同治”,并基于“水血同治”构建了“水血同病”。
车军勇,方南元,何晶,陈广梅,邵铭[2](2017)在《邵铭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撷粹》文中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邵铭主任为已故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亲传弟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在发病机理、辨证施治、治疗方案、遣方用药等方面独具匠心。文章对邵铭主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杨艳[3](2017)在《参苓健脾胃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采用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后肝脏MDA、SOD和CYP2E1的变化情况,探讨分析参苓健脾胃颗粒对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190只,正常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50只),模型组(50只),参苓健脾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6周末开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予参苓健脾胃颗粒灌胃。低剂量组按1. 3g/kg体重每日灌胃一次;中剂量组按2. 6g/kg体重每日灌胃一次;高剂量组按5. 2g/kg体重每日灌胃一次。分别于4、6、8、10、12周末动态观察各组小鼠肝指数、肝功(ALT、AST)和血脂(TC、TG);肝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比色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测定肝组织CYP2E1 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肝组织CYP2E1蛋白表达。[结果]1、病理: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在4周末出现少量细小的脂滴空泡;6周末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视野下超过1/3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8周末部分严重者融合的脂滴空泡可将细胞核挤向胞膜下;10周末,肝细胞脂肪变的范围更加广泛,肝细胞胞浆疏松,甚至发生气球样变;12周末,肝细胞损伤在10周基础上更加严重,少数肝细胞出现核碎裂、核溶解等坏死现象。用药组肝组织损伤减轻,中、高剂量组好于低剂量组。2、参苓健脾胃颗粒对小鼠肝指数、血脂(TC、TG)、肝功(ALT、AST)的影响:肝指数、血脂(TC、TG)、肝功(ALT、AST)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用药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参苓健脾胃颗粒对小鼠肝组织MDA和SOD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肝组织MDA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升高,SOD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模型组相比,8~12周末用药组肝组织MDA降低、SO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参苓健脾胃颗粒对小鼠肝组织CYP2E1 mRNA相对表达量及CYP2E1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肝组织CYP2E1 mRNA相对表达量及CYP2E1蛋白表达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模型组相比,8~12周末用药组肝组织CYP2E1mRNA相对表达量及CYP2E1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第6周末时出现单纯性脂肪肝变,表明NAFLD小鼠模型复制成功。2、参苓健脾胃颗粒能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SOD,降低MDA、CYP2E1 mRNA相对表达量及CYP2E1蛋白表达水平,提示参苓健脾胃颗粒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对抗肝脏细胞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
王博[4](2016)在《大肠息肉的中医辩证分型及其与体质关系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肠息肉中医证型与体质的关系,为大肠息肉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根据流行病学方法,收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大肠息肉100例,并结合文献资料制订了患者临床资料登记表,收集患者临床信息。2.对收集到的100例病历资料,进行总结规律,并与传统的中医望闻问切结合,录入数据。3.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中医证型与体质关系。结果:在100例患者中,肝郁气滞证18例,肠道湿热证23例,脾虚湿困证35例,瘀血阻滞证16例,血虚肠燥证8例。在体质分类占比方面,气虚质及气虚倾向)阳虚质及阳虚倾向〉痰湿质及痰湿倾向〉湿热质及湿热倾向〉气郁质及气郁倾向〉阴虚质及阴虚倾向〉血瘀质及血瘀倾向〉平和质及基本平和质〉特凛质及特凛质倾向。本次研究显示,中医证型与体质有一定的关联,本次研究中,肠道湿热证与痰湿质及湿热质密切相关,脾虚湿困证与阳虚质、气虚质密切相关,肝郁气滞证与气郁质密切相关,瘀血阻滞证与血瘀质密切相关,血虚肠燥证与阴虚质密切相关。结论:结合研究结果,并以本病病因病机为基础,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可分为肝郁气滞证、肠道湿热证、脾虚湿困证、瘀血阻滞证、血虚肠燥证。不同中医体质分类在该疾病的分布存在差异。其中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及湿热质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两者间的关系,发现肠道湿热证与痰湿质及湿热质密切相关,脾虚湿困证与阳虚质、气虚质密切相关,肝郁气滞证与气郁质密切相关,瘀血阻滞证与血瘀质密切相关,血虚肠燥证与阴虚质密切相关。
李玉靖[5](2014)在《“益气排毒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脏病,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检验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提高,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许多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导致体内毒素蓄积,增加对肾脏功能的损害,从而迅速进入尿毒症期。尿毒症毒素蓄积,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庞大的治疗费用更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所以,探索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新方法非常有临床意义。益气排毒方是清远市中医院欧阳永红教授30余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主要应用于治疗有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的患者,即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收入清远市中医院协定处方,在改善患者精神状况、贫血、四肢乏力等症状,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蛋白尿、尿液潜血等方面效果显着。1992年欧阳永红教授提出使用“益气泻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011年王瑞等研究发现益气排毒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干预作用,可降低微炎症状态对机体的损害,改善营养不良;2012年“益气排毒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已列为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课题。为了阐明益气排毒方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机理,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论证益气排毒方在改善大鼠一般情况,保护大鼠肾功能,调节血脂和钙磷代谢,改善贫血等作用,并尝试探讨方剂的作用机理。目的:采用腺嘌呤毒害大鼠肾脏,建立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模型,观察益气排毒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对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脂、血液钙磷代谢等指标的影响,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对比尿毒清颗粒对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分析作用机制,探讨益气排毒方纠正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80-220gSPF级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给予固体饮食和自由饮水,规律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选取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0只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造模组,给予100mg/kg/d腺嘌呤灌胃,连续喂养21天造模成功后,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按照体重大小重新排序,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将已造模的大鼠,随机分配为三组:模型对照组、尿毒清组、益气排毒方组,根据正常成人和大鼠体重换算,其中尿毒清组按照按照4.0g/kg的比例,灌胃;益气排毒方组按照23.38ml/kg来灌胃,平均每只大鼠约4ml药液,连续给药28天。麻醉,取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电解质等指标,观察双肾病理改变。结果:1、造模结果:造模后,造模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精神状态差,反应迟钝,毛色灰白,活动减少。体重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模组之间,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随机抽取一只造模大鼠,心脏取血,检验肾功能提示,血肌酐和尿素氮显着升高,肾脏病理解剖见肾脏体积增大,颜色淡白,呈现“大白肾”,HE染色见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部分组织结构损坏。2、治疗结果:(1)一般情况。灌服益气排毒方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一般情况优于模型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好,反应敏捷,进食量多,毛发较有光泽,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与尿毒清组相比,益气排毒方组大鼠与其精神状态、反应灵敏度相当,但毛发较有光泽,说明益气排毒方组在改善CRF大鼠一般状况方面稍优于尿毒清组,但无差异。(2)改善体重方面。正常对照组、尿毒清组和益气排毒方组体重均逐渐上升,正常组上升幅度较大,尿毒清组上升较慢,空白组大鼠在实验第二周体重达到峰值,随即开始下降进一步加重。实验后,益气排毒方组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尿毒清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清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体重无差异(P>0.05),与益气排毒方组相比有差异(P<0.05),说明尿毒清在改善CRF大鼠体重方面效果不及益气排毒方。(3)对肾功能的影响:益气排毒方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血肌酐和尿素氮的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两指标均显着升高(P<0.01),益气排毒方与尿毒清相比血肌酐显着降低(P<0.05),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血脂的影响:益气排毒方组在TG和TC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差异(P>0.05),而与模型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尿毒清组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较益气毒方组显着升高(P<0.05)。(5)对血清钙、磷的影响:益气排毒方组血清钙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有显着差异(P<0.01),与尿毒清相比显着升高(P<0.05);调节血磷方面,益气排毒方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尿毒清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血红蛋白的影响:益气排毒方组血红蛋白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和尿毒清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在红细胞计数方面,益气排毒方组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尿毒清组相比,均有较大差异(P<0.01)。(7)肾脏病理观察:①肾脏外观观察上,益气排毒方组肾脏肿胀、薄膜增厚程度较模型对照组轻,表面颜色较模型对照组深,说明该方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②对肾重/体重比的影响。腺嘌呤至大鼠肾功能衰竭,出现肾脏肿胀,肾重/体重比值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益气排毒方能减轻肾脏损害水肿的进程,降低肾重/体重比值(P<0.01),这种作用优于尿毒清组(P<0.05)。③HE染色观察:益气排毒方组大鼠肾脏有少量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部分肾小管扩张,部分可见深黄色结晶,其肾脏损害的表现较空白组轻。结论:益气排毒方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具有改善大鼠体重降低,改善一般情况,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的作用。在降低血肌酐、血脂和调节钙磷代谢方面,与尿毒清相比疗效更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安晶晶[6](2013)在《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肝脏相关活性物质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给孕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麻黄素及灌胃中药混合液,检测并观察麻黄素和中药混合液对孕鼠和发育期仔鼠行为、体重、肝重、肝组织结构及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仔鼠肝组织中c-Fos蛋白和TGF-β1阳性表达的影响,探讨了麻黄素对孕鼠及仔鼠肝脏的毒性影响及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致孕鼠及仔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75例受孕小鼠(第3d开始),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麻黄素1,2,3组(45只,即2.0g/L组、4.0g/L组、6.0g/L组),中药组(15只)。麻黄素1,2,3组分别连续腹腔注射(0.2mL)2.0g/L、4.0g/L、6.0g/L麻黄素溶液到孕鼠分娩,仔鼠生长15d后停止注射;中药组孕鼠注射完6.0g/L麻黄素溶液1h后灌胃0.2mL中药混合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称量检测孕鼠及仔鼠体重和肝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孕鼠及仔鼠肝组织结构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T-AOC和GST活性、MDA含量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体视学检测仔鼠肝脏中c-Fos蛋白和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1.麻黄素和中药混合液影响孕鼠及仔鼠的行为活动和肝重、体重。孕鼠长期注射麻黄素出现跑圈、蹿起、跳动、异常兴奋,相互撕咬打斗,还出现竖尾、打颤等症状,饮水、饮食量减少。麻黄素组孕鼠及仔鼠肝重、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 <0.05或P <0.01),6.0g/L麻黄素组孕鼠在连续注射麻黄素25d后出现头部毛发脱落现象,产下死胎。中药组孕鼠及仔鼠肝重、体重变化与麻黄素组相比升高,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 <0.05或P <0.01)。2.麻黄素和中药混合液影响孕鼠及仔鼠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麻黄素对各发育期孕鼠及仔鼠肝脏中T-AOC、GST活性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 <0.05或P <0.01),且抑制作用随麻黄素剂量的增大而升高,麻黄素组MD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 <0.05或P <0.01),麻黄素剂量越大孕鼠及仔鼠肝脏中MDA的含量就越高。中药组T-AOC、GST活性高于麻黄素组,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 <0.05或P <0.01);MDA的含量低于麻黄素组,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 <0.05或P <0.01)。3.麻黄素和中药混合液影响孕鼠及仔鼠肝脏组织结构。麻黄素组孕鼠及仔鼠肝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中药混合液可改善麻黄素对孕鼠及仔鼠肝脏组织结构的损伤效应。麻黄素组孕鼠及仔鼠肝组织表现为肝血窦扩张,内皮细胞脱落,肝小叶界限紊乱,随着麻黄素注射时间的延长,肝组织极为疏松,细胞索断裂成小段,肝板萎缩,肝细胞呈杂乱团块状等现象;而中药组与麻黄素组相比肝小叶界限清晰、肝血窦扩张缩小、肝板萎缩程度减缓,未见内皮细胞脱落。4.麻黄素和中药混合液影响仔鼠肝脏组织中TGF-β1、c-Fos蛋白的表达。麻黄素组仔鼠肝组织中TGF-β1、c-Fos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0.05或P<0.01)。灌胃中药混合液后,中药组的仔鼠肝脏组织中TGF-β1、c-Fos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与麻黄素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0.05或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麻黄素可以使得孕鼠及仔鼠产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成瘾性,破坏机体的氧化系统,造成肝脏组织结构的损伤,脂质过氧化产物和自由基蓄积,引起孕鼠及仔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孕鼠注射麻黄素后对孕鼠肝组织结构造成损伤可能通过胎盘屏障或乳汁进入仔鼠机体内,部分麻黄素及代谢物滞留在仔鼠肝脏中,使仔鼠的肝脏组织中T-AOC、GST活性有抑制作用,MDA含量升高,造成仔鼠肝组织结构有不同程度损伤,且麻黄素剂量越高对肝脏的损伤越明显。同时,仔鼠肝脏中TGF-β1和c-Fos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增强,细胞凋亡程度加剧。中药混合液能提高孕鼠及发育期仔鼠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的人参皂苷、阿魏酸、甘草甜素等有效成份对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亚硝基都有强烈的清除作用,能有效的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而钩藤碱能消除对苯丙胺形成的位置偏爱,可调节苯丙胺依赖小鼠大脑内5-HT、DA含量。注射麻黄素后灌胃中药混合液使得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改善了麻黄素对孕鼠及仔鼠肝脏组织的损伤,使仔鼠肝脏中TGF-β1和c-Fos蛋白表达降低,表明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所诱导的肝损害有改善作用。
庄享静[7](2013)在《刘燕玲治乙肝肝硬化经验探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篇研究经由临床病例观察,探讨及分析刘燕玲治疗乙肝肝硬化的辨证证型与用药原则。[内容及研究方法]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文献的整理,回顾传统中医学及现代中、西医学对乙肝肝硬化的病因病机论点与诊断治疗原则;临床研究部分:收集刘老师在西苑医院肝病科46位乙肝肝硬化患者病例,分别在0、3、6个月时汇集其病历及随诊复查的肝功(ALT、AST. GGT、A/G)、血常规(WBC、HGB、PLT)、HBVDNA定量和B超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并对其辨证证型分析及用药原则探析。中医的辨证分型是依据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制定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证候诊断。[研究结果]病患46例中,男32例(失代偿期8例),女14例(失代偿期2例);男平均年龄为47.9±11.2岁,女为55.0±11.3岁,总平均年龄为50.0±11.6岁;26位可追溯肝病家族史。在32位确知罹患乙肝年龄病例中,从慢性乙肝转变为肝硬化的年数,最短为2年,最长为42年,平均年数为14.9±10.0年。46位患者主要证型之人数分布为肝郁脾虚证>肝脾血瘀证>湿热内阻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36位代偿病例以肝郁脾虚证最多,而10位失代偿者则以脾虚湿盛证居多。肝硬化病程中,代偿者以湿热内阻证患病年数最短,脾肾阳虚证最长;失代偿者则以肝郁脾虚证最短,肝肾阴虚证最长。乙肝肝硬化病程中,肝郁脾虚证和湿热内阻证是初期多见之证型,因为病情的发展与情志密切相关、水湿常是疾病发生的始发因素,加上湿热毒邪胶着难治,此二证型也存在于中、晚期中;中期多见之证型为肝脾血瘀证与脾虚湿盛证;而脾肾阳虚证及肝肾阴虚证则是乙肝肝硬化晚期多见之证型。对治湿热内阻证,刘老师多以小陷胸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而惯用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证;常应用黄芪茵陈五苓散加减于脾虚湿盛证;对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分别常以一贯煎、肾气丸加减施治:针对肝脾血瘀,则依病况运用活血三法。[结论]1.治疗乙肝肝硬化以辨证与辨病并重于各时期。肝郁脾虚证是乙肝肝硬化的基本病机,而血瘀贯穿整个病程,又湿热邪毒缠绵难解,故施治时须灵活运用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法于其中。2.依据病情的轻重,循序渐进巧用“活血三法”:活血养血法、活血化瘀法、活血软坚法,可以阻止乙肝肝硬化病情的进展。3.乙肝肝硬化晚期本虚标实,阴亏水停,而养阴与利湿互为矛盾,故病情险峻,选药需慎重,以柔养轻泻为法则;腹水顽固难治,病情易反复,故消除时应攻补兼施,着重祛邪固本。
李东[8](2011)在《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非常有幸成为王琦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受益匪浅,跟师过程中见证了其广博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体验了其治疗疑难杂病用方之灵巧,疗效之精准,深感名医大师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进一步提高自己并惠及他人的学习,发挥中医师承教育的作用,将王琦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尤其是其从体质出发,辨体治病,以及治疗男科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治疗内科杂症的临床用方思想和经验等,期望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疗效,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临床研究以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为例,探讨王琦教授的临床用方思想和经验。慢性前列腺炎为泌尿男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该病病因病理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体征不典型,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临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给患者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临床研究课题旨在运用中医药理论全面认识慢性前列腺炎,对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通过临床科学研究将其经验升华为科学性,从而为临床上更好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因属于师承学习,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首先回顾了指导老师的学术渊源,王琦教授并没有出身于中医世家,主要靠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系统的研究生学习,勤奋努力,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文章重点进行了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和研究,首先概述了王琦教授在体质学和男科学方面最重要的学术观点,如体质学上“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的理论;男科学上“阳痿从肝论治”;男性不育,应“补肾益精、活血化瘀、兼清湿热”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王琦教授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用具体实例探讨了王琦教授“辨体治病”的临床经验;男科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治疗内科杂病的临床经验,对其用方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概括为注重辨体用方、用方广博兼容、方剂小巧凝练、用方依理多发挥、重视合方思想、基于临床经验自拟方等,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了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在典型医案后面都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自己跟师学习以来的感悟和对指导老师经验的探讨和体会。最后进行了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多发性、复杂性以及王琦教授在慢性前列腺炎方面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治疗上用方的特殊性,进行了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12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每组又按证候分组为初中期和后期。治疗组根据王琦教授的临床经验,初中期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五草汤加减;后期以复元活血汤合(或)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照组按常规初中期以八正散加减;后期以少腹逐瘀汤加减。两组均以6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对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的变化以及前列腺指诊结果进行评价,对王琦教授论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通过对王琦教授学术思想的研究,探寻了中医名家的成才之路;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整理和研究,不仅提高了继承人的临床技能和理论水平,而且所总结出的名家临床经验,必定惠及广大的患者,使中医传承系列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中医传承教育的作用。临床研究结果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临床科学研究将王琦教授的临床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从而为临床上更好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临床研究总体疗效评定:治疗组60天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30%、40%、23.3%、6.7%;对照组分别为16.7%、25%、30%、28.3%(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的变化以及前列腺指诊结果进行评价,证明王琦教授“分期论治”,从“瘀浊”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说明王琦教授临床用方思想和用药临床疗效显着,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意义:跟师过程中见证了中医临床治疗疑难杂症的奥秘,及用方准确对于临床疗效的意义。观王琦教授临证擅用传统经方、名医名方,也自拟用方,难得的是每方必有大法,而法必明于理,用方灵活多变通,游刃有余。而我们作为中医临床师承学生,如果能很好的总结和提炼中医名师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临证用方用药经验,不仅能不断提高自已的疗效,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而且能更好的发挥中医传承教育的作用,使名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发扬光大,惠及后学者,为中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王琦教授擅治内科杂症,同时作为男科大家,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以点带面,总结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和临床经验无疑能丰富中医理论内涵,提高临床疗效,造福患者,为中医的学科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个人见解:三年的师承学习感慨颇多,先后经历了兴奋、困惑、顿悟、欣喜的不同阶段,首先成为名中医的弟子,能够与名家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感到无比的兴奋,随后中医管理局严格的考勤制度,书写经典学习笔记、跟师日记、撰写导师临床医案等众多要求与自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相冲突时,真是感到非常困惑和怀疑,老师严格的要求,更是使我无所适从。随着自己工作学习中对中医认识的进一步增强,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顿悟到师承学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也对自已经受磨练后的不断进步感到非常欣喜。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它可以进一步强化既往学习的不足,尤其是对经典学习的强化,对老师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感悟,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目的:总结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科学性。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评价王琦教授“从瘀浊论治”、“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不同于其他医家的治疗特色,用方思想,用药特色和规律,使老中医经验发挥其优势和特长,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丰富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为中医治疗学提供更全面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方法:根据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和特色,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每组又按证候分组为初中期和后期。治疗组初中期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五草汤加减;后期以复元活血汤合(或)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照组初中期以八正散加减;后期以少腹逐瘀汤加减。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每日1剂,煎取.600ml,分两次服用,每次300ml,早晚饭后各一次。两组均以6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对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的变化以及前列腺指诊结果,以及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IH-CPSI总分评分均有显着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NIH-CPSI总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无论是初中期还是后期,治疗组在改善疼痛程度方面、排尿症状方面、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王琦教授的临床经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从瘀浊论治”、“分期论治”、以及运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确能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以及改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情况、改善前列腺指诊情况,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从“湿热、瘀浊阻滞精室”认识具有其科学性,其治疗特色包括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相结合,采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三辨诊疗模式,紧密结合现代医学的病因病理,标本兼顾,同时各有侧重等具有高度的临床实用性和有效性;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擅用经方,活用名人名方,根据个人经验自拟方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尤其是其独具一格的用药特色,如谨守病机,慎重选择用药;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热毒与湿、瘀、浊互结的基本病机,选用清热解毒祛湿、活血化瘀、散结通络之品;用药忌一味苦寒清热,以防苦寒易助湿伤阳,造成疾病缠绵难愈;治疗疾病主张使用黄柏、乌药等药对;提倡白花蛇舌草、威灵仙等专药的使用等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更具有实用意义。
陈爱萍[9](2011)在《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周乃玉教授是全国着名的中医风湿病专家,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师从着名的老中医王大经教授,现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周师从医四十余载,在中医治疗风湿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尤其擅长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国家对中医继承工作加强扶持力度,对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深入整理和挖掘,力图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造福于更多的患者。现今对于周乃玉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尚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研究,仅停留于整理与归纳阶段,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因此,对于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科学地、系统地进行研究,是我们这些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干燥综合征是一组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等外分泌腺受损,也可累及多个脏器,引起血液系统受损、肺间质纤维化、肾小管酸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现代医学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存在着疗效不理想且容易复发、疗程长、用药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不足。而中医治疗本病可整体调节,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独特优势。周乃玉老师对SS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论治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经验,临床疗效显着,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因此,对于老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病机认识、辨证思路、选方用药特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科学地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目的:系统地、科学地、全面地总结周乃玉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内容:总结并分析周乃玉教授学术思想渊源;研究并全面总结周乃玉老师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经验并提炼其学术思想;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周乃玉老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进行临床深入研究,总结其用药规律,更深层次地挖掘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1学术思想渊源部分:通过对周乃玉老师的恩师王大经教授的学术思想研究以及通过中医古籍文献的检索和对导师学术思想形成影响较大的各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分析,进一步探求周乃玉老师学术思想渊源。2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部分:共分四个方面总结周乃玉老师学术思想:整体观思想指导临床;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辨病治疗相结合;扶阳理论贯穿于风湿病的治疗;辨明邪正关系,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同时结合部分病例,分别论述周乃玉老师治疗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辨治规律、组方用药特点的临床经验。3临床研究部分: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数据表,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总结周乃玉老师60例干燥综合征病例,收集处方240张,所有病例初诊症状及舌象进行归纳以得出主要证型;并对排序为前10位的症状进行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及主要化验指标比较以验证疗效;重点对所有处方进行分析,以单药出现的频次频率、各类药物出现的频次频率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为观察点,总结周乃玉老师的用药规律。结论:1学术思想渊源部分:周乃玉老师的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其恩师王大经教授,并精研中医经典古籍,同时受当时各家学派的影响,周老师将以上思想进行总结归纳,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及经验。2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部分:周乃玉老师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项:重视整体观念,并将整体观思想应用于临床;将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辨病治疗相结合;将扶阳理论贯穿于风湿病治疗始终;注意辨明邪正关系,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周乃玉老师的临床经验具有代表意义的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①用药特色:包括对周老师擅长应用的附子、虫类药及常用药对的总结与研究。②常用处方: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独活寄生汤、柴胡汤及风引汤的应用经验总结。③对几种常见的风湿病进行总结:益肾强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分期辨治痛风,并将泻浊化瘀贯穿于治疗始终;应用健脾益气法,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张脾肾阳虚为本病根本,温补脾肾为基本治法,急性期针对热痹要应用寒凉彻骨之品,针对寒痹要应用热血沸腾之药,慢性期化痰祛瘀,同时注重培补人体正气;产后风湿病注重从“虚”、从“瘀”论治,并注重情志在本病中的重要作用;银屑病关节炎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养阴解毒的基础上,认识到疾病影响关节,已经入骨入肾,更应重视益气解毒及温阳解毒;应用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论治风湿性多肌痛;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病机认识到卫分及气分有邪,肺肾两虚或肾虚肺有邪气,治疗法则在于宣肺、补肺、补肾,在补肺肾同时勿忘祛除肺之邪气;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初期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应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疾病渐进,伤及脾肾之阳,治疗上需温补脾肾之阳,晚期常有痰瘀互阻,治疗上要注意活血化痰、逐瘀通络;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温补脾肾、调和气血为法,并在补虚基础上应用祛风散寒、清热除湿、祛瘀解毒、化痰逐瘀。并对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临床经验。3临床研究部分:1)周乃玉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基本方为四君子汤加减,其常用处方核心药物共10味,处方如下:生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桂枝、白花蛇舌草、丹参、沙参、石斛、黄精。2)周乃玉老师治疗干燥综合征基本法则为健脾益气,在此基础上细分为健脾益气生津、健脾益气通阳、健脾益气解毒、健脾益气活血。3)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该病病位主要在脾,累及肺肾肝,病机为虚实夹杂。虚有气虚、阴虚、阳虚之别;实有湿毒、痰瘀。病程日久,则毒瘀更甚。同时注重肝在发病中的作用。4)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特点以健脾益气为本,应用味甘、性平或微温微寒之剂,不可过于苦寒或温燥。注重药物配伍,防止过于滋腻或温燥,注重阴阳双补。5)针对兼证加减用药。意义:本课题较为全面的总结了名老中医药专家周乃玉教授治疗风湿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使之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对于干燥综合征一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及中医辨病辨证治疗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治疗思路。以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
朱韦儒[10](2011)在《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FFA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药保肝消脂颗粒对肝郁脾虚痰浊血瘀证非酒精性脂肪肝游离脂肪酸的影响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初步探讨其机理,为本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痰浊血瘀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临床试验随机化方案,根据受试者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共8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选择水飞蓟宾为对照药。试验组服用保肝消脂颗粒。对照组服用水飞蓟宾服药过程中,禁止使用其他与试验药物效用相近的中西药物。服药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游离脂肪酸,上腹部B超等。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效果均显着,治疗组在症状,肝功能改善,B超检查结果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游离脂肪酸均有显着改善,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效率81.6%,统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保肝消脂颗粒及水飞蓟宾均可对肝郁脾虚痰浊血瘀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游离脂肪酸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血脂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二、重用生白术治疗脂肪肝临证浅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用生白术治疗脂肪肝临证浅识(论文提纲范文)
(1)“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一: “水血同病”及其相关概念的现代研究 |
1. “水血同病”的概念研究 |
1.1 “水血同病”源于“水血同源” |
1.2 “水血同源”的溯源研究 |
1.3 “水血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 |
2. “水”概念研究 |
3. “血”概念研究 |
4. “水血同病”概念研究的思考 |
4.1 “水血同病”的概念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
4.2 气、水、血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
4.3 水血同治、水、血概念未达成共识,造成水血同治理论的进一步混乱 |
4.4 历史追溯法是导致“水血同病”概念被认为一直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知识考古学及其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1. 知识考古学简介 |
2. 知识考古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3. 知识考古学的应用过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上篇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水血同病”理论的历史考察 |
第一章 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宋以前的“血证”研究 |
1. 从气血关系、五运六气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认识血证 |
2. “血瘀”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
3. 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与气血、运气、五行规律等相关 |
第二节 宋以前的“水证”研究 |
1. “水证”的分类 |
2. 水证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
3. 水证的辨证治疗 |
第三节 宋以前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气病、痈肿脓血同见与水血同治 |
2. 妇人带下与经血同治 |
3. 痰瘀同治初具雏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研究 |
1. “血证”关注的重点是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 |
2. 治血尤重治火逐渐成为宋金元时期医家治疗血证的共同认识 |
3. 更加重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
4. 瘀血论治独具特色 |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证”研究 |
1. 延续前代的水证分类方法 |
2. 重视从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治疗水证 |
3. 具体治法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又有新的发挥 |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血同治”多为水血同见时则“水血同治” |
2.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详实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研究 |
1. 逐步构建“气水——血火”理论结构 |
2. 气水血火逐步成为血证的诊治关键 |
3. 强调从气的角度论治“瘀血”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证”研究 |
1 五脏之中,肺脾肾三脏尤其受到重视 |
2 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
3.具体治法在延续《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上又有发挥 |
第三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血共同治疗 |
2. 血汗同源,辨治同法 |
3. 血汗之中当重气 |
4.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完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血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
1. 第一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
2. 第二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形成雏形 |
3 第三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
第二节 “水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
1. 第一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
2. 第二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
第三节 痰瘀等病理因素愈加受到重视 |
第四节 由“水血同治”构建“水血同病” |
1. 从阳气与阴精的角度,借鉴现代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2. 从互为根本、互相转化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3. 从水血同源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述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主要原因 |
1. 经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2. 理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3. 西方哲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思考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下篇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 |
一、开门启“源”,别树一帜 |
二、研经习业,“道”韵流长 |
三、成学者众,蔓延成“派” |
四、“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发展特色 |
五、“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
(一)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的理论阐释 |
(二)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湿证”的理论阐释 |
(三)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痰饮证”的理论阐释 |
(四)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人体“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
六、“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与辨治经验 |
(一) 水血同源,生理攸关 |
(二) 水血同病,病理密切 |
(三) 水血同调,辨治精当 |
(四) 辨治要点,尤需注意 |
(五) 临床治验,拓展应用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邵铭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撷粹(论文提纲范文)
基本病因病机 |
辨证分型特点 |
调中除湿降浊为治疗三法 |
非药物性干预 |
擅于运用“轻身”药物 |
(3)参苓健脾胃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饲料及药物制备方法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标本的采集 |
2.4 实验指标检测内容及方法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病理的动态变化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3.3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指数的变化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3.4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清肝功能(ALT、AST)的变化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3.5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TC、TG)的变化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3.6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丙二醛(MDA)的变化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3.7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3.8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 2E1 (CYP2E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3.9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 2E1 (CYP2E1)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4. 讨论 |
4.1 NAFLD小鼠模型的建立 |
4.2 NAFLD小鼠肝指数的变化 |
4.3 NAFLD小鼠血脂、肝酶和肝脏病理的变化情况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4.4 NAFLD小鼠MDA、SOD和CYP2E1的变化情况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影响 |
4.5 健脾方药在NAFLD中的应用情况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致谢 |
(4)大肠息肉的中医辩证分型及其与体质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大肠息肉的诊断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辨证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纳入标准 |
(三)病例排除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资料的收集 |
(二)质量控制 |
(三)调查人员 |
(四)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构成 |
(二)大肠息肉的发病部位 |
(三)大肠息肉患者的主要症状特点 |
(四)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 |
(五)体质分类特点 |
(六)证型与体质的关系 |
讨论 |
一.西医对大肠息肉的认识 |
(一)病因及危险因素 |
(二)大肠息肉的诊断 |
(三)西医治疗 |
二.中医对大肠息肉的认识 |
(一)中医对大肠息肉的认识 |
(二)病因病机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一)一般情况分析 |
(二)临床表现的讨论 |
(三)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型的关系 |
(四)结直肠息肉的体质分类 |
(五)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 |
(六)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益气排毒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研究现状 |
一、定义及沿革 |
二、病因病机 |
三、治疗方案 |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西医研究现状 |
一、定义 |
二、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
三、治疗方案 |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研究现状 |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 |
二、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动物实验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观察指标和方法 |
四、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结果分析 |
一、一般情况 |
二、体重情况(见表1,图一) |
三、对肾重与体重比值的影响(见表2,图二) |
四、对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影响(见表3,图三) |
五、对大鼠血脂的影响(见表4,图四) |
六、血清钙、磷情况(见表5,图五) |
七、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情况(见表6,图六) |
八、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见图七) |
第三节 讨论 |
一、动物模型的建立 |
二、益气排毒方的疗效 |
三、益气排毒方治疗CRF的理法分析 |
四、益气排毒方的方药分析 |
五、益气排毒方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六、对“肾为先天之本”的认识 |
七、对“脾为后天之本”的认识 |
八、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瘀”和“毒”的认识 |
九、益气排毒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分析 |
十、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实验观察表 |
附录2:HE染色病理检查 |
附录3:英文略缩语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肝脏相关活性物质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引言 |
1 麻黄素和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研究进展 |
1.1 麻黄素和苯丙胺类兴奋剂简介 |
1.2 麻黄素和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发展现状 |
1.3 麻黄素的合成 |
1.4 麻黄素及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代谢 |
1.5 麻黄素和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药理学作用 |
1.6 麻黄素和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病理学作用 |
1.6.1 麻黄素和苯丙胺类兴奋剂对肝脏的影响 |
1.6.2 麻黄素及苯丙胺类兴奋剂对其他脏器危害的研究 |
2 中草药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3 TGF-β超家族分子结构及信号转导 |
3.1 TGF-β分子结构 |
3.2 TGF-β/Smads 信号通路的转导 |
3.3 TGF-β1 的生理功能 |
4 原癌基因 c-fos |
4.1 即刻早期反应基因(IEGs) |
4.2 c-fos 的分子结构 |
4.3 c-fos 基因的功能 |
5 活性氧在细胞凋亡中的研究概况 |
5.1 活性氧的简介 |
5.2 活性氧与相关凋亡因子的关系 |
5.2.1 活性氧与转录因子 AP-1 |
5.2.2 活性氧与 TGF-β |
6 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作用 |
6.1 自由基简介 |
6.2 脂质过氧化作用与疾病关系 |
6.3 自由基对核酸、蛋白质、糖类的损伤 |
6.4 肝脏解毒的机制 |
7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行为、体重、肝重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1.2 实验动物及给药处理 |
1.3 行为学观察 |
1.4 肝脏重量和体重检测 |
1.5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行为的影响 |
2.2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体重的影响 |
2.3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肝重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肝脏 T-AOC、GST 活性及 MDA 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1.2 实验动物及给药处理 |
1.3 酶活性测定 |
1.3.1 考马斯亮蓝蛋白的测定 |
1.3.2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3.3 谷胱甘肽-S 转移酶的测定 |
1.3.4 丙二醛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肝脏 T-AOC、GST 活性及 MDA 含量的影响 |
2.1.1 孕鼠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2.1.2 孕鼠谷胱甘肽-S 转移酶的变化 |
2.1.3 孕鼠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2.2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仔鼠 T-AOC、GST 活性及 MDA 含量的影响 |
2.2.1 仔鼠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2.2.2 仔鼠谷胱甘肽-S 转移酶的变化 |
2.2.3 仔鼠丙二醛的变化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肝脏组织结构和 TGF-β_1、c-Fos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1 实验药品 |
1.2 实验动物及给药处理 |
1.3 光镜观察 |
1.4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
1.5 体视学观察 |
1.6 图像分析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2.2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仔鼠肝脏组织结构及 TGF-β_1、c-Fos 蛋白的影响 |
2.2.1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仔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2.2.2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仔鼠肝脏 TGF-β_1表达的影响 |
2.2.3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仔鼠肝脏 c-Fos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仔鼠肝脏 TGF-β_1表达的影响 |
3.3 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仔鼠肝脏 c-Fos 蛋白表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刘燕玲治乙肝肝硬化经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1. 传统中医学对肝硬化的认识与治疗 |
2. 西医学对乙肝肝硬化的认识与治疗 |
3. 当代中医学对乙肝肝硬化的认识与有效方剂探讨 |
4. 小结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病例病史 |
2. 病例辨证分型 |
3. 治疗 |
4. 小结 |
讨论 |
1. 乙肝肝硬化的常见病因 |
2. 乙肝肝硬化证型分析与探讨 |
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4. 乙肝肝硬化之治疗 |
5. 验案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7. 本研究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王琦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1 中医体质学的构建 |
2 中医男科学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
1 王琦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1.1 中医体质学 |
1.2 中医男科学 |
1.3 用方思想 |
1.4 师承教育 |
2 王琦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
2.1 发挥特长,治疗男科疾病 |
2.2 因人而异,辨体用方 |
2.3 谨守病机,活用方剂治疗杂病 |
3 跟师体会 |
3.1 注重辨体用方 |
3.2 用方广博兼容 |
3.3 方剂小巧凝练 |
3.4 用方依理多发挥 |
3.5 重视合方思想 |
3.6 基于临床经验自拟方 |
第三部分 王琦教授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慢性前列腺炎诊治概况 |
1 慢性前列腺炎病名及分类 |
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 |
3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概况 |
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设计方案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方案、盲法、对照方案 |
3.4 治疗方法 |
3.5 观察指标 |
3.6 疗效评价标准 |
3.7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纳入脱落情况 |
4.2 可比性分析 |
4.3 疗效评价结果 |
4.4 安全性评价 |
5 结论 |
6 讨论 |
6.1 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的认识 |
6.2 王琦教授临床治疗特色 |
6.3 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方思想 |
6.4 王琦教授治疗用药特色和规律 |
6.5 推新与发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部分 周乃玉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1 周乃玉教授简介 |
2 周乃玉教授学术思想传承 |
3 周乃玉教授学术思想理论渊源 |
4 其他名医对周乃玉教授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周乃玉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第一章 祖国医学对风湿痹病的认识 |
第二章 周乃玉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第三章 周乃玉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
1 周乃玉教授用药特点总结 |
2 周乃玉教授善用的特色方剂的经验总结 |
3 周乃玉老师善治疾病的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周乃玉教授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 |
第一章 干燥综合征的西医文献研究 |
第二章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总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FFA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概况 |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名的沿革 |
1.2 中医对肝脏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
1.3 病因病机 |
1.4 辨证分型 |
1.5 临床与实验研究 |
1.6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
2.1 现代医学对肝脏的生理认识 |
2.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 |
2.3 非酒精性脂肪肝游离脂肪酸的重要性 |
2.4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 |
2.5 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
2.6 西医对NAFLD的治疗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讨论 |
1. 简述非酒精性脂肪肝 |
2. 保肝消脂颗粒组方原理 |
3. 保肝消脂颗粒的现代药理研究 |
4. 保肝消脂颗粒对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重用生白术治疗脂肪肝临证浅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D]. 闫军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2]邵铭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撷粹[J]. 车军勇,方南元,何晶,陈广梅,邵铭.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11)
- [3]参苓健脾胃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D]. 杨艳. 云南中医学院, 2017(02)
- [4]大肠息肉的中医辩证分型及其与体质关系的探讨[D]. 王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5]“益气排毒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D]. 李玉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6]中药混合液对麻黄素孕鼠及仔鼠肝脏相关活性物质表达的影响[D]. 安晶晶.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7]刘燕玲治乙肝肝硬化经验探析[D]. 庄享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7)
- [8]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D]. 李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 [9]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D]. 陈爱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 [10]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FFA影响的临床研究[D]. 朱韦儒.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