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媒业遭遇“资本制造”(论文文献综述)
管雅月[1](2020)在《中国财经媒体市场结构研究》文中指出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伊始,中国财经媒体的发展便如火如荼,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形成庞大市场规模。至新兴媒体时代,以内容见长的传统财经媒体仍能逆势安守一隅,同时新兴的财经媒体平台异军突起。财经媒体是传媒产业举足轻重的样本,研究财经媒体市场结构演进,对探讨传媒产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媒体时代,中国财经媒体形成了三个维度的市场格局:在同一媒介之内,财经媒体市场呈现为寡头垄断格局;于不同媒介之间,财经媒体市场产生了不完全替代竞争;处不同地域层级,财经媒体则形成了伞形竞争格局。新兴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并全面重构了中国财经媒体市场结构。一方面,财经媒体市场在内容和平台两个环节均形成了明显的“赢家通吃”趋势;另一方面,财经媒体市场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方覆盖竞争,财经新兴媒体不仅面临其他新兴媒体平台的覆盖竞争,同时也对传统财经媒体及相关新兴媒体平台施加了覆盖竞争。管控制度、媒介技术与商业模式主导着中国财经媒体市场结构的演进。在传统媒体时代,管控制度奠定了基本竞争格局,商业模式对市场竞争有一定抑制,技术约束对市场竞争则存天然弱化。在新兴媒体时代,网络经济效应致使财经市场出现“赢家通吃”平台,市场扩容和技术革命激化了平台竞争,且管控制度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被逐步消解。而覆盖竞争格局的形成逻辑,则是在于争夺共同利润和交叉补贴策略的主导。媒体市场结构的影响不单在于经济意义层面,更是在于社会意义层面。新兴媒体时代,中国财经媒体市场结构的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促进内容环节竞争保障内容生产多样性;二是适用“技术中立”保障内容呈现均等性。
郑言[2](2020)在《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体育传媒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近代世界各国行使和构建其国际话语权力的过程中,体育传媒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各国体育话语权的外现形表现,又是贯穿整个世界权力格局的重要力量。作为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的功能又在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具体于体育权力而言,各国的体育制度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进而延伸至世界体育传媒格局中。中美两国的传媒体制有着根本性差异。随着我国体育传媒与新闻传媒融入世界,进一步的渐进式自由是大趋势,但在此过程中,作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略的关键作用,体育传媒应与中国新闻传媒一道,树立“差异不等于差距”的媒介自信的同时,吸纳美国体育传媒对美国世界话语权力行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辅助作用,全面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体育话语权、国家话语权。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体育传媒业,运用逻辑思辨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科学的方法及其它相关的方法丰富体育传媒业与国际政治相关话语权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对体育传媒在提升国家话语权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剖析,为进一步研究国家话语权的全面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结论主要有:1.当体育传媒作为当下一种能够更快突破国家间文化壁垒的传播介质对所属国家的国家话语进行影响、传播时,对中国新闻业核心理念的继承与弘扬,不仅将内部有形的进行统一、整合,还将形成更多、更完善、更有效的对于国家话语权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在于将我国的体育传媒置于由中宣部统一领导的“亼”字结构的综合型传媒矩阵之中,承担起践行国家话语权力构建的历史使命。2.在国际竞争领域,我国的龙头体育传媒们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合作共赢,应该主动融入国家话语权的构建之中并承担相应责任,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行业内的竞争——话语权竞争,通过融合变化本身的发展态势,实现真正的以竞争促发展。3.合理运用好体育话语权的显性组成和隐形组成,实现国家话语格局层面由体育话语“隐性+显性”的互相转化。4.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开创一条属于我国自身的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体育传媒国际输出之路,实现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这一“中国模式”。
张兰[3](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指出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张学霞[4](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谭俊洪[5](2015)在《公共与商业: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传媒业》文中提出莫斯可、丹·席勒等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别阐述了传媒商业化与公共性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分析他们对传播与经济关系的剖析,并结合当前中国的传媒生态,从融合化、集中化、跨国化三方面对中国传媒业发展提出了探索性意见。
史松明[6](2015)在《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传媒业因“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行政体制与产业体制交叉混合的二元体制。二元体制对于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组织方式、管理结构与制度设计具有根本性的巨大影响,构成无法回避的基本现状与特定管理情境。深入开展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采用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文献研究方法,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基本理论框架,运用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传播学理论及产业管理理论。通过对传媒产业化研究文献、中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的爬梳以及对电视传媒的案例分析,尝试构建二元体制下中国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与体系。中国电视媒体“二元体制”凸显“三重矛盾”典型特征——事业与产业间的属性碰撞、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博弈、官本位与职业化的冲突;二元体制对于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设计上,行政导向与市场导向“两极”摇摆;运行机制上,路径依赖与管理创新此消彼长;管理方式上,行政调控与市场配置相互交织。因此,以“二元体制”及其衍生的矛盾特性为基本立足点,探索并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电视媒体行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原则与路径,成为必然选择。研究发现,行政干预适度,对于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正面功能;媒体的政治属性,决定了行政行为的必然性;市场导向的前提是基于法规约束的传媒使命与职业精神。基于这一基本判断,本文分别运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匹配观、价值观、权变观、双层双元观,深入论述与尝试确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四项原则。即,塑造行政行为与市场导向共振管理模式;以价值创造作为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摒弃行政行为绝对化路径依赖,塑造多元管理模式:构建匹配电视传媒人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表明,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围绕以下四条优先路径展开:电视媒体主要负责人管理创新、电视媒体多通道岗位管理体系构建、电视媒体绩效量化考核机制构建和电视媒体多元化激励机制构建。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文章对上述四条优先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与阐述,提出了塑造企业家政府管理模式、岗位动态调整的路径与机制构建、绩效量化指标的三重依据、植入产业体制激励方式等可资借鉴的方案与路径。
吴昊天[7](2014)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文中提出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本文尝试对我国传媒产业的转型、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研究,为传媒产业管制体系构建以及提高产业运行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我国目前正处于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文化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传媒体制的改革同步进行。如何实现传媒业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变外部输血到自我积累,变行政垄断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构成了中国传媒业改革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同时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业融合引发的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数字化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几乎瓦解了传媒市场原有的市场秩序,不论是市场结构、市场格局还是政府规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媒市场的供求关系、传媒企业的运行效率也从根本上得到了优化和提升,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传媒产业还在发生巨变,甚至直接促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中国传媒产业的基本定位。在当下矛盾凸显期的中国,传媒业既要承担产业发展的重任,也要切实负起守望社会、公众,担负着分担改革风险和成本的特殊使命,作为改革的后发区域,中国传媒业面临重重压力和困难。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以产业融合为分析视角,探索中国传媒业的转型路径,探寻由传媒业、电信业及IT互联网业共同融合而成的大媒体产业的构建和发展。全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对论文写作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概述,这一章也包括了论文写作思路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内容的相关介绍;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和文献的述评,以构成全文分析的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提出问题,分别从技术、市场、企业等层面对传媒产业融合的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剖;第四、五章是分析问题,分别对国外、国内传媒产业的融合路径进行全面梳理,包括融合方式、融合起点和融合趋势,并着重分析了中国传媒产业当前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并希望借鉴西方传媒产业发展的经验为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第六、七、八章主要是解决和深化问题,其中第六章主要站在传媒业内媒体融合的角度,对传媒集团化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和经验总结,并提出媒体融合应注意的问题和选择的方向;第七章主要阐释在媒体融合的基础上如何构建大媒体产业的设想,并对“三网融合”等产业融合的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八章是站在国家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下,对中国传媒业和涉及产业融合的规制进行重新审视,由此提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媒产业融合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必要的管理框架的调整和创新是中国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需求和重要保证;第九章是全文的研究总结,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和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对中国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回答如下四个问题:其一,世界传媒业发展的趋势和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其二,在新兴技术的影响下,竞争性垄断市场的出现对中国传媒产业优化市场结构带来何种影响;其三,从媒体融合到大媒体产业的构建,其实现的步骤和路径是什么;其四,规制的重建和竞争的引入,政府如何通过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市场结构的优化。以上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产业融合是信息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时代,由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推动的产业融合,已极大的改变了传媒、通信等行业,与传统的工业时代相比,信息化时代的产业融合更为频繁,站在企业和市场的角度,不论是竞争压力使然,还是行业壁垒的变化,以及资产通用性的增强,由技术推动的产业融合在多方力量共同驱使下,从媒体融合再到大媒体产业的构建循序渐进,促使相关产业发展和繁荣。第二,我国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尚需优化,“媒体融合”的路径构成了我国传媒集团发展重要思路。经过十多年来的大规模集中化,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新闻集团、维亚康姆、迪斯尼、贝塔斯曼、威望迪等一系列超级媒体集团,经营模式以“跨媒体、跨行业、跨国经营”为特征,涵盖了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大型的媒体集团既是传媒业全球分工的领导者、实践者,也是传媒产业融合的市场主体。反观中国的传媒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集中度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融合度不高等问题,研判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路径,应着力调整市场结构,打破传媒产业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鼓励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兼并重组,培育少数规模大、实力强、业务广的大型龙头传媒集团,建立能够辐射全国的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体系;相关传媒企业进行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势互补和资源的整合,不仅是信息资源层面的融合,更包括了产权、人力、经营、管理、后包服务等方面的全面整合,这样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从而树立媒体品牌。第三,大媒体产业的融合一体化发展构成其未来趋势。世界的扁平化使融合成为一种趋势,随着IT技术和CT技术的逐步融合,融合制造与服务、内容与终端、硬件与软件的一体化才是适应市场需求获得超额利润的成功商业模式,跨界融合模式的逐步明朗也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以“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大媒体产业融合更应着力推动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放弃仅仅局限于传统传媒业和电信业之间的封闭融合,逐步引入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者,营造出大开放、大合作的开放式融合格局。第四,放松规制、建设融合性的规制体系构成了我国传媒产业规制改革的思路。面对当下中国传媒业有效制度安排不足、公共政策体系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构建一个面向全国和相关产业统一、开放、有效竞争的大媒体产业规制体系是极为必要的,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其规制重点应由结构性的规制转向行为规制,抑制垄断和放松管制同步进行,打破横亘在产业间的壁垒和障碍,创造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变行政干预到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的引导,刺激被规制的对象在竞争压力下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推动以“三网融合”为代表的产业融合进程。从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要求上来讲,我们还应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建立统一的规制机构,有力推动从纵向行业规制向横向分层规制的转变,严把内容关,探索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新模式,将宣传价值与公共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本文对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可能创新:第一,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分析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问题,拓展了产业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纵观过去对传媒产业尤其是媒体融合领域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从新闻传播领域的角度进行阐述,极少使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本文在第五章创新性地构建了中国传媒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中国传媒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提供了定量分析传媒产业的理论基础;同时,以中国20家上市传媒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TOPSIS法对中国上市传媒公司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改变了以往仅靠主观判断和定性描述的局面。第二,在探索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中,创新性构建了大媒体产业研究框架,提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未来趋势和现实路径。本文在第三章中,系统论证了大媒体产业融合的动因所在,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增强、资产通用性的加强、以及政府规制放松等方面的原因,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第七章对大媒体产业的技术形态、产业效应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景式的勾勒和展望,创新性的提出了大媒体产业的融合方向及策略,即加快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过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创新融合模式、以互联网的思维营造大开放、大合作的融合格局,实现传媒与相关产业资源的整合,提升大媒体产业长期竞争力。第三,注重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特殊管理政策,创新性提出我国大媒体产业融合规制建构的政策思路和具体措施。在研究传媒规制的过程中,本文在第八章重点分析了约束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阐明了分业规制在产业融合构建大媒体产业中所受到的挑战,以分析国际传媒规制变化趋势为依据和基础,结合我国的现实环境创新性提出了放松规制和抑制垄断并行、进行横向分层监管、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大传媒管理机构等循序渐进的改革举措。尤其是在传播内容监管方面,提出了在党委宣传部门的领导下增设“内容监管委员会”的建议,以期强化各终端内容的监管和控制,从而确保意识形态的安全。由于数据和文献资料的缺乏,本文研究尚且存在许多不足,这也构成了我们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作者将继续着眼于技术研究和规制研究,探索大媒体产业融合的最新进展情况。
郭海英[8](2013)在《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府规制探讨的是与市场资源配置相契合的权力规则的设定问题,规制体制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制职能定位、权力分配规则以及权力运行机制的设计与规范。对政府规制体制问题的思考直接回应的是来自媒介市场化进程中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和公众在公共舆论平台上的日益增加的表达诉求,以及对传统的媒介管控方式愈来愈表现出与经济发展与民众现实需求的明显的不适应性等问题的关注,讨论的焦点却是传媒业管理中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中国传媒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传播观念的变革,给传媒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媒介经历了从主要作为宣传工具到逐步过渡到凸显产业功能,从广电、电信、新闻出版等分业规制到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与对融合规制需求的逐步形成,从广电媒介占据行业传播主要地位到现在网络新媒介后来居上甚至大有取代传统媒介优势地位之势,等等。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从微观发展形态到宏观规制体制的整体性变革。在传媒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难题:来自制度变迁惯性与传统媒介管控方式造成了当前媒介功能的单一化与宣传僵化;政府规制职能定位不清与传统的“管办不分”造成了市场发展的迟缓;行政垄断扭曲了市场机制,造成了市场秩序混乱,效率不高。市场自主发展的诉求和政府依然严格的管控意志之间的不断冲突成为制约传媒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传媒业处在双轨运行的情势之下,一方面传播内容依然受到来自政府的严格管控,另一方面在市场化运作与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动扩张的意愿又在逐渐增强。这些矛盾都将焦点集中指向当前的媒介规制体制。从规制体制变革的宏观背景来讲,当前媒介规制体制变革主要面对的是三种力量:来自传统政治领域的制度控制惯性;源自市场领域的资本扩张动力;以及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对传统规制理念的挑战。政府、市场与技术三种力量的角逐成为推动传媒业规制体制变革的深层次推动力。中国传媒业的规制变革并非始自今日,在此前的多次改革中,除了在具体的管理运作等业务层面用力甚多外,也部分触及到规制体制的层面。但是,中国传媒业的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遇到体制性因素的约束。这些体制性的约束因素主要包括:第一,规制体制格局在横向配置上存在着规制主体众多与规制权力分散配置的突出特点。第二,规制权力在纵向配置中存在着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规制主体之间职能定位区分度不高的特点。第三,规制权力配置受到现有体制的约束性较强,在传媒领域内的单一市场化改革很难打破原有系统利益格局的约束。体制“刚性”成为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动的强约束性力量。并导致了目前传媒业政府规制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来自传统政治领域的制度控制惯性所造成的管控边界模糊以及意识形态宣传僵化等问题。第二,源自市场领域资本扩张需求与传统制度供给之间“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第三,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对传统规制理念的挑战与规制困境问题。综上所述,传媒业政府规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都集中呈现在体制本身的硬约束上。因此,论文的研究结论是:技术变迁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规制必须打破传统媒介规制的思维模式,要从全媒体角度考虑规制体制调整与规制权力配置问题。在数字化的浪潮中,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是整体融合或者整合的关系。只有从全媒体的角度理清媒体与规制对象的关系,才能制定全面有效的媒体规制机构和政策。未来我国传媒业政府规制体制也将努力适应媒介融合态势并加快改革步伐,建构适合本国国情且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规制框架。
强月新,熊燃[9](2011)在《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国内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传媒业发展稳中有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传媒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开始全面回暖,稳重有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传统媒体急须谋求一条变通之路,而新媒体在技术的日趋成熟下,盈利模式日渐明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信息产业发展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仍是媒介规制的主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应对更加从容、自信,而网络媒体的参与也越发积极。
蒋为民[10](2012)在《“颠覆电视”:媒介融合背景下SMG全媒体战略及实践的研究(2001-2011)》文中提出本文在媒介融合理论的研究背景下,选择上海东方传媒有限公司(Shanghai Media Group,缩写SMG)为案例研究样本。本次研究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将SMG从成立集团后的2001年——2011年间为时间轴,对该集团在产业愿景下的“全媒体战略”进行完整的历史发展梳理:以媒介产业融合、传媒企业管理和媒介产业创新三个维度,从产业融合发生的几个层面到融合导致企业内部的流程再造,由此归纳出这一场产业创新的若干特征,加以对“过程”的“深描”。笔者通过深度访谈、在场以及参与式观察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一方面总结出SMG在传媒产业转型期勇于否定旧我、积极发展新媒体的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之处;另一方面,从以往比较忽略的中层管理者角度对SMG这十年来在“全媒体”战略实践过程中进行了问题解剖——在同一个企业组织内选择全媒体战略的两种发展模式的利弊;在扩张过程中,从单纯的内容制播管理走向内容产业管理遇到的版权管理问题和流程再造问题;在快速发展阶段,快速重组、快速决策、快速盈利带来的矛盾与问题;传媒产业的发展要求和现行传媒规制之间的各种不协调问题。本文认为:在中国,SMG的全媒体战略是在媒介融合、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战略模式,它表明:基于新的传播技术为主导的全媒体时代为传统的传媒集团的产业扩张提供了新机遇;全媒体战略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定位是传媒集团创新成长的理性边界;而在企业、事业、机关混合属性的媒体集团中,强调公司治理,以管理创新克服旧体制的效率低下——是践行全媒体战略的首要选择;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克服以生产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是践行全媒体战略的唯一路径;而依靠融资手段,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是全媒体战略得以持续实施的重要财务基础。本次个案研究还试图指出:现阶段传统媒体进行跨产业、跨领域的媒介融合式发展普遍面临的结构性冲突、管理冲突和体制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全球化的媒介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创新可以借鉴的东西方经验和规避创新风险的可能性、必要性。需要说明的是:标题中的“颠覆电视”一词出自SMG总裁黎瑞刚的演讲,在本文的结论中,“颠覆电视”既不是以新媒体代替旧媒体的涵义,也不是以一种产业代替另一种产业的涵义,而是作为一种“自我否定”的思维方式的符号,体现了国有体制下“传媒精英”推动产业变革正是源于这样一种强烈危机感。在广电行业性的体制弊端尚未克服之前,真正的全媒体战略很难从任何单个的企业内部获得完全成功,正如SMG在其十余年不懈的改革获得阶段性成果之后仍将面临诸多瓶颈,未来还是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制变革结合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实践,才能建设成下一代融内容、互动、社交、服务于一体的、以人为本的全媒体。
二、中国传媒业遭遇“资本制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媒业遭遇“资本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财经媒体市场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财经媒体市场的竞争格局演化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财经媒体三维度竞争格局 |
一、同一媒介之内的寡头垄断格局 |
二、不同媒介间的不完全替代竞争 |
三、不同地域层级的伞形竞争格局 |
第二节 新兴媒体时代财经媒体两环节竞争格局 |
一、财经市场内容环节新竞争格局 |
二、财经新兴媒体的平台竞争格局 |
第二章 财经媒体市场的多方覆盖竞争 |
第一节 财经媒体面临的覆盖竞争 |
一、搜索引擎对财经媒体的覆盖竞争 |
二、社交媒体对财经媒体的覆盖竞争 |
三、在线应用对财经媒体的覆盖竞争 |
第二节 财经媒体施加的覆盖竞争 |
一、财经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覆盖竞争 |
二、财经垂直平台对门户平台的覆盖竞争 |
三、财经垂直平台对其他平台的覆盖竞争 |
第三章 财经媒体市场结构的形成逻辑 |
第一节 财经媒体传统市场结构的形成逻辑 |
一、管控制度对竞争格局的奠基 |
二、商业模式对市场竞争的抑制 |
三、技术约束对市场竞争的弱化 |
第二节 财经媒体平台竞争格局的形成逻辑 |
一、网络经济效应形成“赢家通吃”平台 |
二、市场容量的激增对平台竞争的加剧 |
三、技术对竞争的激化及对管控的消解 |
第三节 财经媒体覆盖竞争格局的形成逻辑 |
一、共同利润对覆盖竞争格局的主导 |
二、交叉补贴对覆盖竞争格局的主导 |
第四章 财经媒体市场结构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促进内容环节竞争保障内容生产多样性 |
一、市场结构对内容多样性的影响 |
二、促进财经内容环节竞争的建议 |
第二节 适用“技术中立”保障内容呈现均等性 |
一、财经市场可能的“技术中立” |
二、财经市场适用“技术中立”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体育传媒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传媒业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体育传媒业的狭义与广义范畴界定 |
2.1.2 体育赛事与体育传媒业共生关系的研究 |
2.1.3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研究 |
2.1.4 国家对外传播政策对体育传媒业的影响 |
2.2 国家话语权的研究概况 |
2.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研究概况 |
2.3.1 体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2 体育软实力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 |
2.3.3 增强体育国际话语权有利于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
2.3.4 中国体育话语权薄弱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概况 |
3.1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影响与问题分析 |
3.1.1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影响 |
3.1.2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问题分析 |
3.2 我国“井”字结构的传媒业布局对体育传媒业的影响 |
3.2.1 “井”字结构传媒业布局的由来 |
3.2.2 “伞形”与“井”字结构并存对体育传媒业的影响 |
3.2.3 向“亼”字结构转型期体育传媒业的机遇与挑战 |
3.3 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问题分析 |
3.3.1 网络传播时代对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冲击与影响 |
3.3.2 缺乏国际影响力的职业赛事对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制约 |
3.3.3 缺乏世界级明星效应与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滞后的关系 |
3.3.4 缺乏世界级传播媒体对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发展体育传媒业的关系 |
4.1 体育话语权对于提升国家话语权的意义 |
4.1.1 体育大国决定体育话语权的表相 |
4.1.2 体育强国决定体育话语权的内核 |
4.1.3 体育话语权的隐性形态与显性形态 |
4.1.4 体育话语权是国家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5 后冷战时期国家的体育话语权就是国家的世界话语权 |
4.2 发展体育传媒业对提升国家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
4.2.1 提升国家话语权是发展体育传媒业的最终目标 |
4.2.2 “体育传媒寡头”加重话语霸权的影响 |
4.3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中国体育传媒业的战略任务 |
4.3.1 发达的体育传媒业是中国话语权提升的显性表现 |
4.3.2 体育传媒业对社会流体层的形变作用 |
4.3.3 体育传媒业对新闻传媒业的继承与发展 |
4.3.4 体育传媒业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5 中美体育传媒业对于提升本国国际话语权的比较分析 |
5.1 美国体育传媒业对国家话语权构建的影响 |
5.1.1 美国国家传媒政策与体育传媒业发展现状 |
5.1.2 美国体育传媒业对美国国家话语权构建的意义 |
5.2 中美体育传媒业对比 |
5.2.1 美国ESPN对美国国家话语权的作用分析 |
5.2.2 央视体育与腾讯体育对中国国家话语权的作用分析 |
5.2.3 中美体育传媒业的异同对比分析 |
5.3 美国体育传媒业对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启示 |
5.3.1 体育赛事是刺激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原动力 |
5.3.2 平等、多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话语霸权 |
5.3.3 体育传媒业对国家话语议程的两次“伪装” |
5.3.4 树立“差异不等于差距”的媒介自信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中国体育传媒业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
6.2 我国体育传媒业应立足国际视野采取融合竞争 |
6.3 通过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反思中国体育赛事的发展方向 |
6.4 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明星效应为新的增长极核 |
6.5 争做体育传媒业的国际标准输出国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
1.4.2 解决措施 |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
2.2.1 场域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1.1 “认同”的概念 |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
5.2.1 新闻品质下降 |
5.2.2 职业失范频发 |
5.2.3 “离职潮”时现 |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
6.2 预备性研究 |
6.2.1 深度访谈法 |
6.2.2 扎根理论 |
6.3 实证检验 |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
7.2 变量的测量 |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
8.1 数据分析 |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
8.2 研究假设检验 |
8.2.1 相关分析 |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
8.3 管理建议 |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期刊论文 |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
二、对专家的访谈 |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公共与商业: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传媒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体商品化:对内容、受众、劳动的考察 |
二、批判与解构:信息产业本质与历程再现 |
三、中国传媒业发展:公共性与商业化的消长 |
四、融合化、集中化、跨国化:新媒体生态下传媒业的涅盘 |
(6)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方法与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二元体制: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一节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
第二节 “三重矛盾”凸显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复杂局面 |
第二章 确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 |
第一节 行政行为与市场导向实现“共振” |
第二节 树立价值创造的核心目标 |
第三节 塑造多元管理体系 |
第四节 匹配电视传媒人特征 |
第三章 创新电视媒体主要负责人管理模式 |
第一节 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
第二节 实行传媒职业经理人制 |
第三节 管理创新路径的初步构想 |
第四章 岗位多通道:改进电视媒体人员职位管理体系 |
第一节 多通道岗位管理实施之可能性 |
第二节 多通道岗位管理的基本程序 |
第三节 岗位任职资格设置的“三个维度” |
第四节 岗位动态调整的路径与机制 |
第五章 量化考核:优化电视媒体绩效评价机制 |
第一节 绩效量化考核的价值凸显 |
第二节 绩效量化指标的设置方式 |
第三节 权重与分值设置的三重依据 |
第四节 构建绩效量化考核制度 |
第六章 多元激励模式并存:完善电视媒体“奖惩”制度 |
第一节 优化行政体制激励方式 |
第二节 产业体制激励方式的借鉴 |
第三节 搭建行政与市场共同作用激励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7)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
1.1.2 论文写作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传媒 |
1.2.2 传媒产业 |
1.2.3 媒体融合 |
1.2.4 大媒体产业 |
1.3 论文写作的思路和基本框架 |
1.4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产业组织理论 |
2.1.2 产业结构理论 |
2.1.3 产业融合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传媒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2.2.2 国内传媒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2.3 主要结论 |
3. 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及融合动因分析 |
3.1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变革动因 |
3.1.1 传统媒体的演进 |
3.1.2 新媒体的出现 |
3.1.3 新的技术引发的产业变革 |
3.2 融合发展:市场和企业的选择 |
3.2.1 市场层面的融合动因 |
3.2.2 企业层面的融合动因 |
3.3 资产通用性促进了产业融合 |
3.3.1 资产通用性促进了传媒产业内部融合 |
3.3.2 资产通用性促进了传媒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
4. 国外传媒产业融合现状、趋势及启示 |
4.1 美国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1.1 美国传媒独有的强大实力 |
4.1.2 融合进程中的美国传媒产业结构 |
4.1.3 美国传媒产业并购融合历程概况 |
4.2 欧洲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2.1 英国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2.2 法国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2.3 德国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3 日本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3.1 高度垄断、激烈竞争的传媒市场 |
4.3.2 新媒体发展迅速、传统媒体转型加速 |
4.4 全球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及启示 |
4.4.1 风起云涌的兼并重组使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
4.4.2 产业融合进程中的数字化趋势 |
5. 国内传媒产业发展分析 |
5.1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特点 |
5.1.1 社交媒体持续活跃 |
5.1.2 电视媒体维持强势地位 |
5.1.3 报刊经营萎缩 |
5.1.4 资本运作加速 |
5.1.5 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
5.2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传媒产业竞争力分析 |
5.2.1 传媒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5.2.2 各地区传媒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5.3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传媒产业分析 |
5.3.1 市场结构分析 |
5.3.2 市场行为分析 |
5.3.3 市场绩效分析 |
5.4 基于变异系数的TOPSIS法对传媒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
5.4.1 改进的TOPSIS评价模型 |
5.4.2 上市传媒公司绩效评价分析 |
5.5. 主要结论 |
6. 媒体融合:媒介形态的变化 |
6.1 以媒体融合的方式发展壮大传媒集团 |
6.2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的三种路径 |
6.2.1 打造产业价值链:第一财经 |
6.2.2 区域多媒体集群:成都商报系 |
6.2.3 资本运营:浙报传媒等 |
6.3 我国传媒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
6.3.1 媒体融合背后的制度冲突 |
6.3.2 非完全产业化背景下的超常规发展 |
6.3.3 主导产业和多元产业发展 |
6.4 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下一轮扩张的突破选择 |
6.4.1 转换思路、转变体制做好新媒体 |
6.4.2 同质媒体、区域内的扩张转向跨媒体、跨区域的扩张 |
6.4.3 媒体生产流程融合创新 |
6.4.4 突破行业限制、实现大媒体产业融合 |
7. 大媒体产业的融合一体化发展 |
7.1 大媒体产业的融合格局及影响 |
7.1.1 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一体化 |
7.1.2 大媒体产业链条及竞争趋势 |
7.1.3 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影响 |
7.2 大媒体产业融合的重点领域 |
7.2.1 “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内涵 |
7.2.2 国际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 |
7.2.3 “三网融合”的主要应用 |
7.2.4 “三网融合”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
7.3 大媒体产业融合发展方向及策略 |
7.3.1 加快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 |
7.3.2 营造开放的融合格局 |
7.3.3 大数据+云计算创新融合模式 |
8 中国大媒体产业的规制思考 |
8.1 中国传媒融合发展的体制约束 |
8.1.1 中国传媒的双重属性 |
8.1.2 中国传媒面临的体制约束 |
8.1.3 传媒与政府的相互博弈 |
8.2 放松规制:产业融合时代的发展趋势 |
8.2.1 由单纯反垄断转为效率优先 |
8.2.2 从纵向到横向的统一规制 |
8.2.3 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
8.3 中国大媒体产业体制创新和融合规制设想 |
8.3.1 总体思路 |
8.3.2 推动传媒事业和企业的分离 |
8.3.3 建立适应产业融合需求的规制构建 |
9.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简要文献回顾与评价 |
一、政府规制与规制体制研究的文献回顾 |
二、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的文献回顾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性空间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性空间与不足 |
第二章 传媒行业规制体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 |
第一节 传媒行业规制体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二、基本理论 |
第二节 传媒行业规制体制研究的现实条件 |
一、“党管媒体”:传媒行业政府规制的基本原则 |
二、“喉舌论”:我国媒介功能的基本定位 |
三、“一体多面”:对媒介属性的基本认识 |
四、“三重身份”:我国媒介组织的基本特征 |
五、“自由与安全”:网络媒介规制的基本问题 |
六、“社会转型”:传媒规制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 |
第三章 中国传媒行业规制体制的变迁历程 |
第一节 传媒行业的形成与政府管制体制的初建 |
一、国家新闻出版管制体制的初建 |
二、国家广播电视管制体制的初建 |
三、电影体系的形成与管制体制的建立 |
四、对这一时期传媒行业管制体制的总结与评价 |
第二节 市场化改革中的媒介转型与体制调整 |
一、市场化起步阶段的媒介转型(1978——1992) |
二、市场化改革中的媒介发展与体制调整(1992——2003) |
三、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传媒规制体制变革(2003——今) |
四、对这一时期传媒行业规制体制调整的总结与评价 |
第三节 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下的规制体制变革 |
一、技术变革与网络新媒体的出现 |
二、媒介融合态势的形成对传媒行业规制体制的影响 |
三、中国政府网络规制体制的建立与规制内容 |
四、对互联网规制体制变革的总结与评价 |
第四节 对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变迁的总体性分析 |
一、规制体制变迁总体循渐进式改革路线 |
二、政治、资本与技术是推动规制体制变迁的三种力量 |
三、传媒行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四重矛盾” |
四、传媒行业规制体制进一步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格局分析 |
第一节 传媒行业规制体制的基本格局 |
一、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二、“两制二维三层”规制格局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我国传媒领导体制的构成分析 |
一、“党管媒体”:传媒领导体制的基本原则 |
二、“归口管理”与领导小组:传媒领导体制的核心部分 |
三、宣传部门对传媒行业的具体领导 |
四、传媒行业意识形态管控的其他部门 |
五、小结 |
第三节 传媒业政府规制体制横向构成分析 |
一、新闻出版业政府规制体制的构成 |
二、广播电影电视业政府规制体制的构成 |
三、网络媒介政府规制体制的构成 |
四、拥有规制权力的其他部门 |
五、小结 |
第四节 传媒业政府规制体制纵向构成分析 |
一、传媒规制体制纵向构成的基本特征 |
二、传媒规制机构的纵向设置与职责分析 |
三、小结 |
第五章 传媒行业规制的体制约束与规制困境 |
第一节 “制度惯性”与媒介管控 |
一、传媒规制体制中的“党政”因素与“制度惯性” |
二、媒介强意识形态特征与媒介功能单一化 |
三、对于传统政治宣传模式的依赖与实际宣传效果不佳 |
第二节 规制体制供给与市场发展的不平衡 |
一、政府职能定位宽泛与规制权力配置中的冲突 |
二、传媒角色定位的摇摆对产业发展的约束 |
三、行政垄断所造成的发展困境 |
四、市场竞争不充分与规制效力低下 |
第三节 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与规制困境 |
一、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媒介生态的变革 |
二、“三网融合”与“三网规制” |
三、小结 |
第六章 传媒行业规制体制变革的思路与模式 |
第一节 传媒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
一、传媒发展面临产业扩张与技术变革的双重压力 |
二、传媒发展呈现媒介融合与混业经营的基本态势 |
第二节 传媒行业规制体制变革的思路 |
一、适应媒介融合态势调整政府规制思路 |
二、顺应媒介市场化发展需求增加制度供给 |
第三节 传媒行业规制体制变革的模式 |
一、传媒行业规制体制的模式比较 |
二、我国建立传媒混业综合规制模式的可能性 |
三、具体的推进思路 |
结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规制体制变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颠覆电视”:媒介融合背景下SMG全媒体战略及实践的研究(2001-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TR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关于本次研究的方法和框架设计 |
一、本次研究的具体方法 |
二、论文框架设计:章节的逻辑与说明 |
注释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和背景综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一:媒介融合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媒介融合”的定义和解释具有多样性 |
二、“媒介融合”逐步成为实务应用范畴的学术课题 |
三、从受众文化角度的研究方向及其他 |
四、从媒介产业角度的“媒介融合”研究路径和核心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二:关于“全媒体”的研究综述 |
一、“全媒体”的定义理解 |
二、“全媒体”的价值特点 |
三、关于“全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概述 |
四、“全媒体”研究与“三网融合”的关联 |
注释 |
第二章 SMG全媒体战略实施的历史流变 |
第一节 元问题:SMG全媒体战略何以可能及可为 |
第二节 SMG的全媒体战略及其实践简史 |
一、2001-2002:“秣马厉兵”的筹备阶段 |
二、2003-2007:“跑马圈地”的拓展阶 |
三、2008-2009:“分分合合”的调整阶 |
四、2010-2011:“五大板块”的成型阶段 |
本章总结 |
注释 |
第三章 基于三个维度的全媒体实践之深描 |
第一节 从垂直发展到横向发展:媒介产业融合维度之深描 |
一、以技术与网络的融合突破产业界限 |
二、以市场与服务的融合拓宽收入结构 |
三、以资本与产权的融合超越规制局限 |
第二节 组织流程再造:传媒管理维度之深描 |
一、全面采用“公司化运营”体制 |
二、建立集团“矩阵式结构”管理 |
三、推行人力资源“企业化管理”系统 |
四、全面实施“品牌化经营”方式 |
五、注重业务流程的“科学化管理” |
第三节 技术引领变革:媒介产业创新维度之深描 |
一、全方位把握创新机遇:偶然的和必然的 |
二、以技术进步引领变革:塑造传媒新价值 |
三、多元化的目标市场选择:机遇和风险并存 |
四、以合作创新为主要形式:斜向整合与资本推动 |
本章总结 |
注释 |
第四章 SMG全媒体战略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梳 |
第一节 全媒体战略与组织机制之间的问题梳理 |
一、“版权管理”的难题:关于内部的制播分离和版权归属 |
二、“内容优势”的困惑:关于内容的价值和创新 |
三、“快比慢好”的质疑:关于速度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全媒体战略的两种融合模式的问题梳理 |
一、“第一财经”的“榕树”模式 |
二、新媒体板块的“竹笋”模式 |
三、“榕树”模式与“竹笋”模式的异同对比 |
四、“榕树”模式与“竹笋”模式的利弊分析 |
第三节 规制和体制局限的问题梳理 |
一、内容管控存在网、台双重执行标准 |
二、事企合一的传媒管理体制弊端重重 |
三、国资监管制度对产业创新的制约 |
四、广电、电信交叉进入的难度问题 |
本章总结 |
注释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第一节 “全媒体”的实施基础:业务流程和组织流程再造 |
第二节 “全媒体”的内部运营保障:高效的组织协同 |
第三节 “全媒体”的发展突破点:规制改革与资本撬动 |
结语:未来趋势的演化 |
注释 |
深度访谈名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传媒业遭遇“资本制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财经媒体市场结构研究[D]. 管雅月.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体育传媒业发展研究[D]. 郑言.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8)
- [3]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公共与商业: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传媒业[J]. 谭俊洪. 新闻爱好者, 2015(07)
- [6]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史松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7]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D]. 吴昊天.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D]. 郭海英. 南开大学, 2013(07)
- [9]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熊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1(00)
- [10]“颠覆电视”:媒介融合背景下SMG全媒体战略及实践的研究(2001-2011)[D]. 蒋为民. 复旦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