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让农村地区的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居住标准,是打破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因此大量农民新村在各村镇不断涌现,农民新村的建设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更新农村面貌等方面也有着极大推动作用。农民新村建设对农民居住方式、邻里交往同样产生深刻的影响。农民迁移到新村之后,由于居住形式由原来的散居转变为聚居,他们面临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包括生产方式的适应,生活方式的适应,尤其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的变化更为突出。长期以来,在农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主要以情感为纽带,农民的交往主要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自然交往,与大城市居民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合作与竞争的交往关系不同。然而现实的一些农民新村设计套用城市小区规划方案,这种建筑空间的组织方式缺乏深入的地域特色以及对地方传统交往方式的探讨,忽略其使用者——农民精神层面的需求,改变了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本和谐的邻里交往关系。本论文从特定人群(农民)入手,通过对传统农耕生活中农民心理行为和交往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农村面貌更新、农民居住生活条件改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地维护农民的精神场所,延续农民传统的交往空间,在农民新村建设中对农村传统交往空间进行设计转换,论文提出了农民新村设计中有利于促进农民交往的设计方案,使农民迁移到农民新村后,既能尽快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又能延续以往和谐的交往空间,以消除失地迁移农民的孤独感,为他们建造一个具有归属感的农民新村。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1.1 研究的背景1.1.2 邻里交往现状1.1.3 农村邻里交往的重要性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1.2.2 国内研究现状1.2.3 研究的不足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2.1 农民新村及其相关概念2.1.1 城乡一体化的涵义2.1.2 农民新村的涵义2.2 交往空间及其相关概念2.2.1 交往2.2.2 交往空间2.2.3 邻里交往2.3 理论依据2.3.1 交往空间理论2.3.2 领域理论2.3.3 场所理论第3章 交往空间分析3.1 交往心理3.1.1 交往的需求3.1.2 人在交往中的心理特征3.2 空间的暗示和引导3.2.1 空间的暗示3.2.2 空间的引导3.3 交往空间的营造3.3.1 住区的规模3.3.2 交通的可达性3.3.3 空间尺度3.3.4 空间层次多样性3.3.5 交往主体3.3.6 环境设施第4章 自然村落交往空间分析4.1 农民在交往中的行为心理特征4.1.1 农民传统交往的特征4.1.2 农民传统交往活动的特点4.2 自然村落交往空间形成的主导因素4.2.1 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4.2.2 风水观的影响4.2.3 宗族意识的影响4.2.4 传统习俗的影响4.3 自然村落交往空间分析4.3.1 近宅半私密性交往空间4.3.2 半开放性交往空间4.3.3 开放性交往空间第5章 传统交往空间在农民新村中的设计转换5.1 农民新村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5.1.1 需要促进积极交往5.1.2 以人为本5.1.3 营造具有归属感的居住空间5.1.4 注重文化的延续5.2 传统交往空间在农民新村中的设计转换5.2.1 近宅半私密性交往空间5.2.2 半开放性交往空间5.2.3 开放性交往空间第6章 调研与分析6.1 交往需求与交往状况问卷分析6.1.1 农民新村交往需求与交往状况调研分析6.1.2 自然村落交往需求与交往状况调研分析6.2 交往空间分析6.2.1 成都温江惠民社区交往空间分析6.2.2 成都黄甲八角村移民点交往空间分析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1附录2附录3图片索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民新村论文; 交往空间论文; 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