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730030
最近,在我校举办的高效课堂研讨课活动中,有位教师执教了《母鸡》这篇略读课文。这堂课带给我深深的思考:略读课文该怎样教呢?
一些老师认为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学习要求,没有作业练习,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他们认为略读课文不重要,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能说出主要内容即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略掉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略掉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略读课文一略而过。另一些老师则认为略读课文文质兼美,难以割舍,他们又太熟悉精读课文的教学积累,注重面面俱到,细细雕琢,一精到底,略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但纵观教材编排体系,我们不难发现:“略读”课文是实现教学的扶与放的必备文章。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的种种体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不需老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才是应用。”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的方法。
以下便是自己对略读课文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尝试。
一、立足导读提示
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更好地发挥略读课文的迁移功能。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珍珠鸟》前面的提示是:“通过普通的落花生,我们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从人和珍珠鸟的交往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启示呢?读一读下面的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结合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体会。”提示语为我提供了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默读思考——汇报交流——拓展延伸。
根据提示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默读自悟阶段。
本环节的要求是“学生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堂上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篇写______的文章。在学生概括出是“我”与珍珠鸟相互建立信赖的文章时,在并适时引导珍珠鸟从怕到信赖作者的文章大意。学生根据提示充分默读,读中自悟,解决问题。
第二环节:交流点拔阶段。
提示语中的“‘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这个承上启下的问题就可以作为贯穿全文的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是怎么做的得到珍珠鸟的信赖;二是从哪可以看出珍珠鸟对我是信赖的。学生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教材特点进行点拔,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从“怕人”到“信赖人”这一情感变化过程,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及生活体验,创编排比句式:信赖,______;信赖,______;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的设计指导运用“跳读”的方法,说明其特点与作用,便于学生应用实践,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抓住珍珠鸟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从中感受作者对珍珠鸟那份包容与接纳。通过读书批注,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鼓励独立思考。
此环节,从结合文本到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到后面的创编排比句式,从内容理解到创意表达,训练由浅入深,读写互补,达到工具与人文的有效统一。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阶段。
本环节主要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孩子围绕“这是一只_____的珍珠鸟。”为起始句,抓住珍珠鸟的特点,用“概具式”的方法讲述部分故事内容,并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这样的训练能在语言实践中训练学生的思维,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这样,简单的课堂结构使学生集中精力独立阅读,发挥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和拓展延伸功能。
二、关注学法迁移
略读课文是从学习转向运用的桥梁。学习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已有的阅读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并鼓励他们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对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性阅读,感知表达异同。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时,借助提示,我们可充分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丰子恺的《白鹅》与俄国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写法上有哪些异同;《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写的,在写法上、情感表达上又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将略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
三、适时主题拓展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大都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呈现,即每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围绕同一主题思想来组成。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互相补充,互相充实。根据这样的教材编排特点,我们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尝试进行主题阅读,让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的大量文章,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父母之爱”专题,在学习略读课文《慈母情深》时,推荐学生同时阅读《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没有锁上的门》、《最珍贵的废书》这样的文章,引导孩子们感受母爱的伟大。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通过自主的学习实践获得不同程度的语文进步,这就是略读课文教学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