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三峡库区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能与环境相协调,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环境承载力反映了环境系统对经济规模的支持能力,研究环境承载力对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由于小城镇环境系统复杂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系统影响难以度量的特征使得环境承载力的量化具有一定的难度。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明确了小城镇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特征、功能,进而分析了小城镇环境承载机制并研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全面分析三峡库区小城镇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经济社会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因素,进而构建了小城镇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组成,其中具体指标共30个(D1、D2、…、D30),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各层次中诸因素的权重值(W)。利用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以及逻基斯蒂曲线,提出了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评价的两个概念模型;运用综合指数值的“乘法法则”构建了评价小城镇环境承载水平的量化模型;并按照一定标准将小城镇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ECSI)划分危机状态、警戒状态、一般状态和良好四个等级评价等级。根据产业结构、经济规模以及环境纳污能力的不同,在三峡库区选取了三个小城镇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白市驿镇经济快速发展但忽略环境治理,使得其规模已经超过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因此经济水平虽高,但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很低,仅为0.382,处于危机状态;龙潭镇尽管环境子系统承载指数相对较高,但由于其经济水平落后,使其综合指数为0.484,处于警戒状态;油溪镇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为0.605,处于一般状态。影响小城镇环境承载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地表水纳污能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水土流失治理度、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率以及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最后针对这些关键因素,结合各个小城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提高小城镇环境承载水平,最终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 概念的演化1.2.2 指标体系的研究1.2.3 评价方法研究1.3 研究目的1.4 研究内容1.5 技术路线2 小城镇环境承载力概论2.1 小城镇环境承载力本质2.1.1 承载体2.1.2 承载对象2.1.3 承载机制2.2 小城镇环境承载力的特征2.2.1 主客观的统一2.2.2 变动性2.2.3 资源性2.2.4 针对性2.3 几个重要概念区分2.3.1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2.3.2 生态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2.3.3 环境承载量与环境承载力2.4 环境承载力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 小城镇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3.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3.1.1 科学性3.1.2 系统性3.1.3 代表性3.1.4 实用性3.1.5 可比性3.1.6 一定适应性3.1.7 可操作性3.2 指标体系选择方法3.3 指标体系的构建3.3.1 小城镇环境系统的特征3.3.2 影响小城镇环境承载力的要素3.3.3 构建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3.4 指标解读3.4.1 土地资源指标3.4.2 森林资源指标3.4.3 水资源指标3.4.4 环境质量指标3.4.5 环境治理类指标3.4.6 人口指标3.4.7 生活质量指标3.4.8 经济水平指标3.5 指标赋权3.5.1 层次分析法3.5.2 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4 小城镇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4.1 评价目的4.1.1 小城镇环境系统结构评价的概念模型4.1.2 小城镇环境系统功能评价概念模型4.2 评价标准4.3 评价模型5 实例研究5.1 研究对象概况5.1.1 地理区位5.1.2 自然环境概况5.1.3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5.2 小城镇环境承载水平的计算5.2.1 各指标分值的计算5.2.2 计算小城镇环境承载水平5.3 小城镇环境承载水平结果分析5.3.1 自然资源承载水平分析5.3.2 环境子系统承载水平分析5.3.3 人文环境子系统承载水平分析5.4 提高环境承载水平的对策研究5.4.1 水土流失治理5.4.2 增大地表水纳污能力5.4.3 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5.4.4 农村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6 结论及建议6.1 结论6.2 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环境承载力论文; 小城镇论文; 三峡库区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