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中的农民──济南市大明湖湖民生活习俗(论文文献综述)
王玥[1](2021)在《近代济南城市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时期,古老的中国城市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之下开始了现代化转型的进程,新与旧的生活方式和空间形式更迭交替,新的空间范式不断涌现。鉴于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无法割断与历史特别是与近代时期的联系,彼时中国城市的转型问题一直就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各项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是近代时期城市现代化转型的有力见证,可以成为我们解析近代城市变迁的重要视角。这就促使我们以特殊时代背景下特定城市的公共空间为个案,探索其形态特征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希望可以以此为契机,为下一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和实践创造可能。济南作为山东地区的中心城市,一方面,是古代中国范围内众多成建制的封建府州县城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对其的转型分析更加具有普适性价值;而另一方面,城市独特的风貌特征以及自开商埠的特殊历史进程,对其的研究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既可以归纳出封建统治中心城市(传统府城)向近代化开放城市转型时期公共空间的演变方向,还能够看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城市空间营造的实践活动,以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博弈的过程,是近代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个案。本文首先基于对既有研究的梳理,了解前辈学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解读,理清“城市公共空间”这一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之中的演变,以此完成对传统城市公共空间、近代城市公共空间以及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三者之间的辨析,从而更好地对研究对象进行概念解读和范围界定。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近代时期社会背景的梳理,总结出近代济南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重影响因素,包括历时性的普遍性因素和近代时期的特殊性因素,从而更好地把握城市公共空间近代化转型的历时性进程,以此完成对近代济南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框架的建构,为后续具体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针对宏观层面的空间演变模式,本文从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延续、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近代化转型以及新式城市公共空间的产生这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在完成对具体空间案例的研究工作后,总结归纳出近代济南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主要包括济南城市公共空间在表层性物质层面的近代化转型,以及内在属性的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关系,并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本文希望借对近代济南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研究(包括形态分析、类型梳理、框架建构、内在深层性意义探讨等多方面),抛砖引玉,为日后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具体的空间实践提供理论性的建议,为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胡素娟[2](2021)在《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该论文以济南市的37家非国有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在阐述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兴起与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国家对于非国有博物馆的政策性扶持逐渐加强以及山东和济南的优秀历史文化都为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在对其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藏品真伪难辨、管理粗疏、归属不明的问题以及缺乏专业性人才、资金不足和监管不足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还是资金问题,资金问题解决了,其余问题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中扩展资金来源途径和探索多渠道合作之路对于解决资金问题比较有参考价值,完善制度建设对于解决藏品的管理和监管不足的问题都有一定的帮助,而发展博物馆集群则有利于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的可持续性发展。
连洁[3](2020)在《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文化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所大学,特别是水平较高的大学,会受所处城市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齐鲁大学是基督教差会在山东创办的唯一一所综合性的教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之一,各学院分散三地发展一段时间后,1917年齐聚于济南。济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自主开埠的省会城市,是传统与现代都比较明显的城市。以齐鲁大学与济南文化变迁的关系为例,观察中国近代化进程,对研究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中国近现代城市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与山东地方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齐鲁大学作为一所教会大学出现在济南,以积极的态度与济南城市文化开始彼此影响。齐鲁大学带着西方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带着与现代科学、现代社会有所隔膜的宗教。齐鲁大学一方面要保持自己基督教大学的纯粹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于中国的现实,满足学生和中国社会的需要,变成纯粹传播科学的场所,逐渐放松宗教控制。齐鲁大学师生对济南城市物质文化有所记录,调查主体是西方人,他们有在现代化比较完善的城市的生活经验,对济南这座嬗变中的城市有所评议,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到现代的距离有比较直观的感受,也有助于保存当时济南的城市样貌。齐鲁大学将先进的西方文化和教育方式带入济南,从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到社会教育,惠及面相当广。在学校教育方面,齐鲁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完善,偏向职业教育,学生的校园生活劳逸结合,重视健康和运动,在多种社会服务中树立起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为中国社会整体的进步埋下种子。尽管受到政治干涉,齐鲁大学的毕业生都具备了应有的知识和能力。社会教育方面,以社会教育科为首,开拓了市民的眼界、传播了先进文化与科学知识、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济南的知名度,吸引外来游客,对济南城市文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齐鲁大学对济南人的生活有所记录,保留下济南城市文化的断面的同时,也为济南的生活带去一点新风。更重要的是齐鲁大学对学生在生活方式方面的教育足以使学生从原理上理解现代的生活方式,这种影响会进一步扩散,传播现代的、科学的生活方式。齐鲁大学的教职工、学生以及附设的共合医院都尽力为济南提供服务,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压力,保护了整个城市。齐鲁大学也从实践中不断获得信心,汲取经验,发展出与当地的良好关系,推动了齐鲁大学本身的发展,使得齐鲁大学愈加与城市融合。深受教育的学生将使社会更大范围地受益。价值观念方面,面对中国近代复杂的思潮,齐鲁大学作为教会大学,肯定其中的启蒙思想,拒绝过激的行动,对政治敬而远之,同时试图推销基督教精神引导人们的行为。教会试图将基督教与母国的政治经济活动剥离,也尽力理解中国的排外情绪,但是本质上仍然缺乏对自身的反思,改变不了高高在上的态度。齐鲁大学发生的学工运动可以说是济南城市文化对齐鲁大学的影响。齐鲁大学在男女合校方面走在了极度保守的山东省的前列。学校对女性多有关怀,这种特殊保护实质上是对当时女性弱势身份的承认。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的影响力相互映衬,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扩散。
管其平[4](2019)在《城市新区建设中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 ——以济南市唐冶新区为例》文中指出空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从空间视角理解社会变迁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空间生产着重强调权力、资本等对空间的塑造以及新空间对社会的影响。它将空间看成社会的产物进行分析与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呈现出内部更新与外部扩张并存的局面,新城区建设不仅引起了城市地理范围增加,也引起了城市社会空间变化。空间所具有的性质、属性通过区域的社会变迁与发展得以呈现,空间可以通过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同时社会变迁也能通过空间形态得以展现。空间生产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是空间本身的生产,空间本身的生产着重强调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二是空间中的生产,空间中的生产主要是指对空间的规划、改造等,这主要表现在建筑等物质空间上。空间重构可以被看作是组成空间的各个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空间形态,这种形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用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空间变化既可以展现物质空间的变化,也能够表现社会空间的变化。物质空间中还蕴含着一个由行为模式、文化习惯、社会关系共同作用形成的社会空间。因此,本文以唐冶新区的空间为例,从空间实践、空间现代性以及再现性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唐冶新区的空间生产与重构,空间生产着重分析影响其空间更新与扩张的关键社会动力,空间重构着重分析空间生产之后其所引起的物质空间更新对其社会空间的影响,即空间的生产到社会关系的生产,生产与重构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生产导致重构,重构又是新空间生产的起点。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实地观察及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唐冶新区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以及这些物质形态所赋予的精神意义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研究认为,在空间实践中权力是空间生产的主导力、资本是空间生产的基础力、文化是空间生产的内生力,权力、资本、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空间生产与重构的关键社会动力。空间现代性是空间生产与重构的表征性空间,经过关键社会实践,居住空间、消费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的空间意义与效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再现性空间是空间生产到社会关系生产,唐冶新区经过空间生产与重构,其原有社会空间中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发生变化。社会关系方面,新空间的产生造成了居民心理隔阂增加、邻里归属感减弱,流动性增强、感知度增加。空间社会秩序方面,维持传统社会的秩序减弱,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凸显,同时,新的空间也造成了当地居民谋生方式与就业环境的变化,引起住区空间的差异,唐冶新区已经由一个传统的村落演变成现代性的城市新区。
王越[5](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莉莉[6](2017)在《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园林堪称世界艺术的奇观。中国园林美学反映并体现了园林中一切与“尽善”、“尽美”相关的认知,它离不开与审美实践的相互印证,其表现出来的哲学的、生态学的、美学的思想极具中国特色。其涵盖的自然写意、奥旷兼具、虚实相生、比德畅神等意境的发生,反映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综合性生态艺术形式。本文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出发,对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山水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和整理,并尝试融入到山水城市规划和营造实践经验中去,从而确立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促进了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理论在山水城市审美实践以及营造中的应用。凝练了山水城市的复合型概念,首先,山水城市重视山水景观、人工景观的搭建和城市特色的塑造。其次,山水城市是人居城市,城市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并且提炼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其三,山水城市是符合生态规律的高效和谐的新型城市,突出风格个性。其四,山水城市是大数据驱动的、高科技打头的智慧城市,利用科技及创新营造崭新的城市模式。其五,结合中国园林美学的研究,是营造的具有东方气质的山水城市必由之路。泉城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有的地域和文化优势使得古今名家流连忘返,整个城市可以说就是一座大型自然山水园林。营造特色独具的山水城市对于济南的建设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从济南城市的历史文化源流入手,根据济南城市所特有的地形地貌、山水特性和实际需求提出构建景观绿色廊道;完善绿地系统;提出符合济南城市特点的“星罗架构”;生活环境的融入等技术路径。使当代济南在恢复往日风貌的基础上,营造以文化为骨、科技为血、以意境为魂的山水城市。本文拟鉴古而通今,希望对于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研究起到少许推进的作用。
马双[7](2015)在《民国时期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济南以自开商埠为契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近代化进程。民国之后,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迁的背景下,济南文化娱乐业在沿袭传统、吸纳新质、杂糅中西的背景下,形成了以商品经济为导向的近代文化娱乐市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的曲折发展中,将各种文化娱乐样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清朝时期传统娱乐市场相比,民国时期济南的文化娱乐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民国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的分析,还原文化娱乐市场在组织构成、空间演变、竞争业态、政府管控等方面的基本概况,并分析其存在的价值以及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作为近代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文化娱乐市场的近代化转型是研究城市发展的一个独特的侧面。济南是山东首府,货物航运的重要码头,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的交汇点。凭借这重要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优势,济南的文化娱乐市场在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民主思潮传播和大众传媒普及的催化下,展示出不同于封建时期的新的时代风貌和历史特点。在民国济南的市场架构中,文化娱乐业逐渐发展成为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共同发展且相互独立的行业。娱乐机构、娱乐场所、观众和艺人是近代文化娱乐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益目标代替了传统的伦理、身份、等级的价值判断标准。封建社会中只有有特权的人才能享受文化娱乐的贵族文化消费模式,发展为以利益而非身份等级为决定因素的近代化文化娱乐消费模式。文化娱乐市场的中心活动空间逐渐朝着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完备的商埠区转移,最终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济南文化娱乐市场曾相当活跃,这与社会环境、政府主导意识密切相关。北洋政府、战前国民政府和战后国民政府通过注册备案、内容审查、场所管控、赋税征收等举措对文化娱乐市场进行管控,并初步建立起了文化娱乐行政管理体系。国民政府还建立了政府官员主导的半官方娱乐机构——进德会,试图运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引导民众进行正当娱乐。政府的每一种举措都经历了尝试、探索到定型的过程。虽然这其中不免有反复和倒退,但整体来看,政府对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管控职能、管控体系的探索过程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的。这都给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益。珍视、总结和汲取这些历史教益,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乃是本文写作的最终目的。
燕茹[8](2014)在《民国时期山东环境卫生问题考察(1912-1937)》文中认为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其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还会影响民众的健康状况。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的涌入虽然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及都市化进程,但也导致了城市人口急剧增多,给城市的环境卫生带来了巨大压力,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平衡。伴随工业的发展过程,原来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工业废渣堆积如山,工业废水污染水源,工厂区、矿区的工人和矿工劳动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等环境卫生问题。民国时期企业生存发展艰难,技术落后、设备简单,同时国内的剥削和国外市场的竞争,使得近代的企业只可能把目光盯在经济利益这一核心上,没有精力来解决环境卫生污染问题。都市化的进程,使人口日益增加与集聚,生活垃圾、粪便不断增多;尘土飞扬、垃圾遍布的街道、排水管道的不畅,都成为城市文明的恶疾;天灾人祸引起的死亡载道,城市乡村公用设施的破坏,水资源的污染等环境卫生问题不断呈现,并为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民国时期,卫生观念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民众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工业发展上基本没有采取环保措施。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根深蒂固的落后的卫生观念,使民众对脏乱差的环境卫生习以为常,并安之若素。随着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入,租界的示范作用,以及社会各阶层对环境卫生事业的大力倡导,开启了社会生活近代化的闸门,民众逐渐意识到环境卫生对个人及民族的重要性。政府颁布一些治理环境卫生的地方性法规,且目的明确,规定具体,但由于内外交困的民国时期政权不稳,经费不足等种种原因的限制,收效甚微。文章以民国时期山东环境卫生问题为研究对象,考察山东在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积增及天灾人祸中出现的环境卫生问题,及各阶层对产生的环境卫生问题的态度和应对措施。通过研究民国时期山东的环境卫生问题,为当代我国的环境卫生事业提供一定的启示。
胡晓娜[9](2014)在《民间艺术符号在济南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和稳定的增长,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维护以及建设的滞后,给当今城市居民生活、安全、归属感等各方面需求都带来很大压力。在当代国内高楼林立的各大城市中,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城市生态环境迫切需要循环、代谢;由于盲目照搬西方的文化和设计模式,对我国传统地域文化的忽视,使城市景观缺乏与市民的互动、共鸣和归属感,各城市涌现景观雷同现象,着眼于城市综合体的景观空间也同样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城市居民迫切需要可以调节生理、心里、精神需求的第三空间。如何设计出符合当代城市审美需求和人文需求,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综合体景观就成为我这次研究的重要任务之首。民间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民间艺术是文化地域性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唤醒了人们对本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唤醒人们的归属感,更贴近于本土大众生活。今天,民间艺术的生存土壤和社会人文环境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迈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存在逐渐消亡的趋势。如何使当代城市综合体景观成为民间艺术存活、体现、应用、发展的有机土壤,是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着手,梳理了符号、民间艺术符号、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等的相关概念,在依托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当前民间艺术与城市景观设计结合的现状与不足,并分析阐述了山东地区几种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和其基本特征,及民间艺术在城市综合体景观中存在的必要性,以济南盛和国际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为实际案例,通过民间艺术在综合体景观中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应用范围和手法进行论述,及对当代城市文化背景的探析,阐明了民间艺术在城市综合体景观中存在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运用民间艺术符号,创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当代城市综合体景观为目标,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及材料,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并在济南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得到表达。希望能为济南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如何将民间艺术符号与城市综合体景观结合,使民间艺术服务于现代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体现综合体景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及在济南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范围、设计手法、实现途径的论述,以改善、提升当代城市综合体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及综合体景观的文化价值和整体品质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
吴常燕[10](2013)在《近代山东旅游研究(1840-1937)》文中提出近代,在山东内部经济结构变动和外来因素影响推动下,山东的旅游活动日益兴盛,为民众所接受。近代成为山东旅游活动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时期,山东旅游正式成为一个行业。近代山东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近代山东旅游在整个近代中国旅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大的时代背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这一时期的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在很多方面发生着改变,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饭店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以上信息的分析,进一步考察近代山东旅游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的关系,探究近代山东旅游的特点、得以发展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等。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旅游业的灵魂。近代山东旅游资源丰富,分为传统旅游资源及新兴旅游资源两大类。这些旅游资源在近代山东大部分已被发掘并已充分发挥旅游功效,但仍旧有一部分旅游资源被埋没,并未引起时人的注意。近代山东旅游活动的开展主要从沿海城市及内陆开埠城市发展起来。沿海城市烟台、青岛、威海和开埠城市济南等较早接触外来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城市较早开始近代化建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邮电通讯、自来水、照明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近代山东旅游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各种直接和间接服务。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及旅游组织机构,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近代,山东经济的发展、外来因素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着近代山东交通运输业、住宿业等的发展,为近代山东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便利的旅游交通,可以提高当地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到来,进而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活动的开展。近代山东旅游交通便利,主要有水路、公路、铁路及航空运输,交通的发展解决了古代旅游行路难的问题,成为带动近代山东旅游活动开展的一大动力。饭店住宿业的发展可为外出游玩者解决住宿问题,解决人们食宿方面的顾虑。近代山东在传统客栈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饭店,这些新兴饭店的设施更加完备,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旅游者提供更加舒适、方便的服务。同时,近代旅游组织机构的出现,尤其是中国旅行社的出现,在近代山东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旅游业涵盖的层面很多,有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由于近代山东人走出山东省到外地旅游,可选择、可去的目的地很多,不好一一把握,文章主要针对近代山东入境旅游,人们踏入山东大地,到处参观游览,这些活动都带动着近代山东旅游业的发展。文章主要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剖析这些因素在近代山东旅游中的地位,重点分析他们对近代山东旅游活动的影响及促进作用。近代山东旅游活动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得以发展,达到近代最繁盛时期。旅游业作为一综合性的行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带动着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最后,文章对近代山东旅游活动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探析其对近代山东的整体影响。尽管近代山东旅游活动得到进一步开展,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城市中的农民──济南市大明湖湖民生活习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中的农民──济南市大明湖湖民生活习俗(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济南城市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近代济南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框架的建构 |
2.1 济南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进程 |
2.2 公共空间演变的普遍性影响因素 |
2.3 公共空间演变的近代特殊性影响因素 |
2.4 近代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式城市公共空间的产生:类型的突变 |
3.1 仪式性空间的产生 |
3.2 生产性空间的产生 |
3.3 生活性空间的产生 |
3.4 城市公共空间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持续繁荣:类型的延续 |
4.1 仪式性空间的延续 |
4.2 生产性空间的延续 |
4.3 生活性空间的延续 |
4.4 城市公共空间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近代化转型:类型的转变 |
5.1 仪式性空间的转变 |
5.2 生产性空间的转变 |
5.3 生活性空间的转变 |
5.4 城市公共空间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济南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 |
6.1 公共空间的演变 |
6.2 公共空间演变与城市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兴起与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非国有博物馆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济南市悠久的文化传承 |
第二章 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数量及分类 |
第二节 藏品情况 |
第三节 分布特点及开放状态 |
第四节 人员管理 |
第三章 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第一节 现存的问题 |
第二节 发展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文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与选题简介 |
二、意义、价值和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相关材料 |
(二)研究现状 |
四、学术要点 |
第一章 齐鲁大学落户济南 |
第一节 各差会联合办学的需求 |
一、山东各新教差会合作的意向 |
二、义和团加速各差会合作 |
三、差会重新选择学校位置的需要 |
四、教会联合大学分散办学的不便 |
五、国立大学对基督教的排斥 |
第二节 齐鲁大学在济南的成型 |
一、济南城市本身的优势 |
二、齐鲁大学的定位与目标 |
三、齐鲁大学与本地的互动 |
第二章 齐鲁大学对济南城市文化的记录 |
第一节 历史与地理 |
第二节 交通 |
第三节 城市管理 |
一、政府机构情况 |
二、市政服务 |
三、财务来源 |
四、新式监狱 |
五、人口情况 |
六、慈善事业 |
第四节 经济状况 |
一、银行与钱庄 |
二、商业情况 |
三、农业情况 |
四、工业情况 |
第五节 生活状况 |
一、生活水平 |
二、医疗状况 |
三、教育机构 |
四、宗教机构 |
五、日常休闲场所 |
六、卖淫业 |
第六节 建筑 |
第三章 教育 |
第一节 齐鲁大学教育的定位 |
一、基督教教育 |
二、与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齐鲁大学的课程设置 |
一、西方学科的引入 |
二、中国文化的发扬 |
三、政治影响下的课程设置 |
第三节 齐鲁大学学生的基本情况 |
一、学生入学情况 |
二、学生的在校生活 |
三、毕业生情况与校友会 |
第四节 齐鲁大学的社会教育科 |
一、广智院举办的活动 |
二、广智院产生的影响 |
第五节 齐鲁大学附属中学的情况 |
一、齐鲁大学建中学的理由 |
二、中学的发展和影响 |
第四章 生活方式 |
第一节 齐鲁大学在健康与运动方面的努力 |
一、济南的公共健康状况与齐鲁大学的努力 |
二、齐鲁大学提倡各类体育运动 |
三、齐鲁大学参与的各级运动会 |
第二节 济南城的节日与纪念日 |
一、中国传统节日 |
二、政治性纪念日 |
三、西方节日 |
第三节 战争中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
一、鲁豫战争中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
二、二次北伐期间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
三、中原大战中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
四、日本入侵阴影下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
第五章 公共服务 |
第一节 齐鲁大学附设的共合医院 |
一、医院简介 |
二、医院的作用 |
三、医院的扩张 |
第二节 齐鲁大学参与的社会服务与慈善工作 |
一、齐鲁大学相关的社会服务 |
二、齐鲁大学参与的慈善事业 |
第六章 价值观念 |
第一节 对中国各式思潮的观察和反应 |
一、各式启蒙思潮 |
二、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与加强 |
三、排外风潮与反基督教运动 |
第二节 齐鲁大学的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 |
一、齐鲁大学的学生运动 |
二、齐鲁大学的工人运动 |
第三节 齐鲁大学对女性的态度 |
一、男女合校 |
二、女性的专门通道 |
三、齐鲁大学重视女性所产生的影响 |
第七章 齐鲁大学扩散的影响力 |
第一节 齐鲁大学在济南本地的直接影响 |
第二节 齐鲁大学在济南以外的影响 |
一、其他省份对齐鲁大学的重视 |
二、齐鲁大学与其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
三、毕业生在外省的成绩 |
第三节 齐鲁大学向外国的推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4)城市新区建设中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 ——以济南市唐冶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唐冶新区 |
2.1.1 唐冶新区简介 |
2.1.2 唐冶新区进入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地观察法 |
2.2.2 文献研究法 |
2.2.3 深度访谈法 |
2.3 研究过程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思路 |
2.3.3 研究框架 |
2.4 理论基础与梳理 |
2.4.1 空间生产理论 |
2.4.2 城市增盟理论 |
2.5 概念界定 |
2.5.1 空间生产 |
2.5.2 空间重构 |
2.5.3 社会空间 |
第三章 空间内涵:唐冶的社会与空间 |
3.1 传统社会空间思想内涵 |
3.2 唐冶的物质空间构架 |
3.3 唐冶空间的社会性分析 |
3.3.1 村落:日常生活体验的空间 |
3.3.2 灵鹫寺:公共空间与精神依靠 |
第四章 空间生产:唐冶新区的空间更新与扩张 |
4.1 快速城镇化中唐冶新区的空间扩展 |
4.1.1 空间生产的城镇化逻辑 |
4.1.2 城市更新的地方建构 |
4.2 空间更新与扩张的关键社会动力 |
4.2.1 权力—空间生产的主导力 |
4.2.2 资本—空间扩张的基础力 |
4.2.3 文化—空间生产的内生力 |
第五章 空间重构:空间现代性的呈现 |
5.1 空间现代性意义的来源 |
5.1.1 物质空间的意义变化 |
5.1.2 意义与效用的相互变化 |
5.2 空间重构中的现代性呈现 |
5.2.1 居住空间 |
5.2.2 消费空间 |
第六章 再现性空间:空间生产到社会生产 |
6.1 空间社会关系的变化 |
6.1.1 心理隔阂增加、邻里归属感减弱 |
6.1.2 流动性意愿增强、空间感知度增大 |
6.2 空间社会秩序的变化 |
6.2.1 传统社会秩序减弱、法律秩序作用凸显 |
6.2.2 原有谋生方式改变、住区阶层差异显着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5)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时期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地域文化景观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条件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质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2.5. 水系条件 |
2.3 政治经济环境 |
2.4 社会文化环境 |
2.5 小结 |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
3.1. 自然本底 |
3.1.1. 山体 |
3.1.2. 水文 |
3.1.3. 植被 |
3.1.4. 土壤 |
3.2. 水利建设 |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
3.3. 农业生产 |
3.3.1. 农业发展 |
3.3.2. 灌区分布 |
3.3.3. 农田类型 |
3.3.4. 田制制度 |
3.3.5. 作物种植 |
3.3.6.耕作技术 |
3.4. 城乡营建 |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
3.5. 小结 |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
4.1. 临淄 |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
4.2. 青州 |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
4.3. 济南 |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
4.4. 淄川 |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
4.6. 小结 |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
5.2.1. 城池规模 |
5.2.2. 空间结构 |
5.2.3. 城防体系 |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
5.3.1. 内外贯通 |
5.3.2. 护卫城池 |
5.3.3. 泄水防洪 |
5.3.4. 便利民生 |
5.3.5. 营造景观 |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
5.4.1. 造园活动 |
5.4.2. 园林 |
5.4.3. 风景名胜区 |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
5.4.5. 景观构筑物 |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
5.6. 小结 |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2.1. 区域整体保护 |
6.2.2. 城市景观延续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2.1. 研究内容 |
7.2.2. 研究方法 |
7.3. 展望 |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中国园林及其美学研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1.1.2 山水城市研究的概况与成果 |
1.1.3 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城市形态研究和实践 |
1.1.4 作者对于山水城市理论的梳理 |
1.2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2.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重点 |
1.3.1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关系 |
1.3.2 山水城市的现代特征 |
1.3.3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 |
第二章 中国园林美学的流变 |
2.1 中国园林美学的文化溯源 |
2.1.1 中国园林美学的发端与形成 |
2.1.2 中国园林的分类及风格 |
2.2 中国园林美学的意境 |
2.2.1 中国园林的“意境说” |
2.2.2 中国园林意境表现的内涵 |
2.2.3 中国园林意境生成的规律 |
2.3 中国园林美学的生态性 |
2.3.1 山水泉石——艺术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
2.3.2 园林建筑——感通天地的生态建筑 |
2.3.3 树木花草——自然天成的绿色空间 |
2.3.4 天时季相——园林美的时空交感 |
第三章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营造 |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 |
3.1.1 “山水文化”的由来 |
3.1.2 山水审美观念的兴落 |
3.1.3 中国山水文化与中国园林、山水城市的关系 |
3.2 中国园林的审美活动与山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
3.2.1 中国园林的群体游园之风 |
3.2.2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 |
3.3 中国园林美学对于山水城市营造的启迪 |
3.3.1 集生态艺术之大成 |
3.3.2 人性归复的精神文化生态形式 |
3.3.3 园林美学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共通性 |
3.4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1 掇山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2 理水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3 中国园林建筑与布局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4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第四章 济南城市特色与生态环境发展脉络 |
4.1 济南城市的环境概况 |
4.1.1 济南城市自然环境 |
4.1.2 济南城市泉群分布及泉水成因 |
4.2 济南城市形成的历史踪迹 |
4.2.1 史料记载中的济南城市和园林变迁 |
4.2.2 济南园林发展的历史踪迹 |
4.2.3 济南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 |
第五章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特征研究 |
5.1 济南城市山水特色及文化解析 |
5.1.1 济南古城的山水特色 |
5.1.2 济南城市的山水文化特征 |
5.2 济南城市的山水格局空间构成特征 |
5.2.1 济南城市“山·城”特征 |
5.2.2 济南城市“水·城”特征 |
5.3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存在的问题 |
5.3.1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形态吻合度低 |
5.3.2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规模尺度失衡 |
5.3.3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开发建设冲突 |
第六章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策略 |
6.1 济南历史文化承载与保护策略 |
6.1.1 济南泉文化延续策略 |
6.1.2 文化资源保护策略 |
6.1.3 基于创造性意识与文化脉络融入济南山水城市营造体系策略 |
6.2 济南山水城市格局营造组织策略 |
6.2.1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功能组织策略 |
6.2.2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文脉传承策略 |
第七章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技术路径 |
7.1 济南城市的山水架构营造 |
7.1.1 山水架构的特色定位 |
7.1.2 济南“山城一体”架构的基本格局 |
7.1.3 济南“水城相依”架构的基本格局 |
7.1.4 济南“泉水聚落”架构的基本格局 |
7.2 济南城市发展“南联北跨,显山露水” |
7.2.1 城市总体发展“南联” |
7.2.2 城市总体发展“北跨” |
7.3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星罗架构” |
7.3.1 构成济南“星罗架构”的十二个景观核心 |
7.3.2 “星罗架构”的可视性与可达性 |
7.3.3 从中国园林美学视角出发将山水元素融入城市营造系统 |
7.4 基于济南山水城市生活环境的营造 |
7.4.1 济南山水城市与现代“慢生活”的融合 |
7.4.2 济南山水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趋势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创新点 |
8.1.1 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去思考山水城市的营造 |
8.1.2 分析山水城市中山水文化、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的关系 |
8.1.3 为济南量身定制山水城市营造的策略和技术路径 |
8.2 未来山水城市研究展望 |
8.2.1 新世纪的山水城市内涵 |
8.2.2 未来山水城市的营造展望 |
8.3 融合与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民国时期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 |
四、基本框架 |
五、创新点、难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济南文化娱乐市场概述 |
一、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的历史流变 |
二、济南文化娱乐市场孕育和发展的经济环境 |
(一) 铁路的开通,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交通便利 |
(二) 济南开埠,加速了近代化社会的转型 |
三、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 民主思潮的传播 |
(二) 近代大众媒介兴替下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二章 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的组织构成 |
一、机构 |
(一) 班社与剧团 |
(二) 学校与票房 |
(三) 行业组织 |
二、场所 |
(一) 茶馆及其品茗休闲 |
(二) 济南演出场所的变迁和沿革 |
(三) 党营电影院的经营状况 |
三、参与者 |
(一) 工人群体 |
(二) 人力车夫 |
(三) 娼妓 |
(四) 艺人 |
(五) 特殊的女性群体 |
第三章 文化娱乐市场的空间迁徙与发展 |
一、“湖”、“泉”中心时期(1904年以前) |
(一) 欣赏美景 |
(二) 喝茶会友 |
(三) 观看表演 |
二、文化娱乐市场的空间结构过渡(1904-1911) |
三、文化娱乐市场的空间结构转型(1912-1928) |
(一) 济南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文化娱乐市场的无中心化 |
(二) 文化娱乐市场空间的分散化布局 |
四、新的文化娱乐市场中心再次形成(1929-1949) |
(一) 文化娱乐市场新空间布局的形成 |
(二) 标志性的文化娱乐市场中心——大型综合商场 |
第四章 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的竞争业态 |
一、多样化的市场竞争 |
二、票价的变迁及其影响 |
三、文化娱乐业的广告 |
第五章 政府对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的管控 |
一、民国时期文化娱乐市场政府管控机构 |
二、文化娱乐市场政府管控举措 |
(一) 严格对娱乐机构等的注册备案审查 |
(二) 严格对剧本、剧目、唱词的审查 |
(三) 加强对演出秩序的维护及演出场所卫生的检查 |
(四) 加强对文化娱乐市场的赋税征收 |
三、文化娱乐市场政府管控的价值评析 |
(一) 北洋政府的文化娱乐市场管控评析 |
(二) 国民政府的文化娱乐市场管控评析 |
案例分析 |
进德会 |
结语 |
一、近代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的发展特点 |
二、民国时期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的历史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件 |
(8)民国时期山东环境卫生问题考察(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论证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学术要点 |
四、相关界定 |
第一章 民国前环境卫生回顾 |
一、清末新政前环境卫生 |
(一)夏商周时期的环境卫生 |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环境卫生 |
(三)秦汉时期的环境卫生 |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环境卫生 |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环境卫生 |
(六)两宋时期的环境卫生 |
(七)辽夏金元时期的环境卫生 |
(八)明清时期的环境卫生 |
二、清末新政时期的环境卫生 |
(一)机构设置的变化 |
(二)各城市环境卫生问题 |
三、小结 |
第二章 工业发展与环境卫生问题 |
一、民国时期工业发展状况 |
(一)纺织业、染织业 |
(二)皮革工业 |
(三)造纸厂 |
(四)其他行业 |
二、工业发展引发的环境卫生问题考察 |
(一)地面环境卫生问题 |
(二)水卫生问题 |
(三)空气污染环境卫生问题 |
三、社会各阶层对工业发展引起的环境卫生问题的态度及应对 |
(一)政府对环境卫生问题的应对 |
(二)名流阶层对环境卫生问题的态度 |
(三)普通民众对环境卫生问题的态度 |
(四)报刊、杂志对环境卫生问题的宣传 |
四、小结 |
第三章 人口变化、城市化与环境卫生问题 |
一、民国时期山东人口、城市化概况 |
二、人口增加、城市化引发的环境问题 |
(一)水环境卫生问题 |
(二)街道环境卫生问题 |
(三)住房卫生问题 |
三、社会各阶层对人口变化、城市化产生的环境卫生的态度及应对 |
(一)政府对环境卫生问题的应对 |
(二)名流阶层对环境卫生问题的主张 |
(三)普通民众对环境卫生问题的态度 |
(四)报刊对环境卫生问题的宣传 |
四、小结 |
第四章 天灾人祸与环境卫生问题 |
一、民国时期天灾人祸的状况 |
(一)自然灾害与环境卫生问题 |
(二)战争、兵灾、匪乱与环境卫生问题 |
二、各界对天灾人祸引发的环境卫生问题的态度及应对 |
(一)政府对环境卫生问题的应对 |
(二)名流阶层和社会力量对环境卫生问题的主张 |
(三)民众对环境卫生问题的态度 |
(四)报刊对环境卫生问题的宣传 |
三、小结 |
第五章 关于环境卫生问题的思考 |
一、环境卫生问题的情形及受到关注的原因 |
(一)外国人的评述 |
(二)西方国家的卫生 |
(三)租界的环境卫生示范 |
(四)社会各方力量的推动 |
(五)卫生教育及报纸宣传 |
二、民国环境卫生治理的成效及原因 |
(一)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 |
(二)民间社会力量对环境卫生治理的贡献 |
三、环境卫生管理的局限 |
(一)政治腐败,行政管理不周 |
(二)经费问题 |
(三)市政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
(四)市民的卫生意识 |
第六章 个案研究——济南环境卫生问题考察 |
一、济南的城市发展概述(1912—1937) |
二、环境卫生问题 |
(一)水环境卫生问题 |
(二)街道环境卫生问题 |
(三)空气污染问题 |
三、济南与广州环境卫生问题对比研究 |
四、济南环境卫生治理的特色及给后人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民间艺术符号在济南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的解读 |
1.4.1 民间艺术符号 |
1.4.2 城市综合体 |
1.4.3 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 |
第2章 山东民间艺术的概述 |
2.1 山东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
2.1.1 民间艺术的产生 |
2.1.2 民间艺术的发展 |
2.2 山东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 |
2.2.1 二维空间表现形式 |
2.2.2 三维空间表现形式 |
第3章 山东民间艺术符号与城市综合体景观之间的联系 |
3.1 山东民间艺术的符号特征 |
3.1.1 集体性特征 |
3.1.2 象征性特征 |
3.1.3 寓理性特征 |
3.2 城市综合体的景观特征 |
3.3 民间艺术存在于城市综合体景观中的必要性 |
3.3.1 情感的需求 |
3.3.2 文化的需求 |
3.3.3 传承的需求 |
3.3.4 审美的需求 |
3.3.5 彰显城市地域特色的需要 |
3.4 城市综合体景观对民间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4章 济南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城市的地域特点 |
4.1 历史文化背景 |
4.2 地理位置特点 |
第5章 山东民间艺术符号在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表达 |
5.1 济南城市综合体景观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
5.1.1 综合体景观缺乏与城市景观的联系 |
5.1.2 景观环境缺乏与人的互动 |
5.1.3 地域性及文化内涵的缺失 |
5.1.4 过于强调商业氛围艺术氛围的不足 |
5.2 民间艺术符号在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可应用范围 |
5.2.1 民间艺术符号在综合体建筑墙面上的应用 |
5.2.2 民间艺术符号在硬质景观中的应用 |
5.2.3 民间艺术符号在软质景观的应用 |
5.3 民间艺术符号在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
5.3.1 直接引用 |
5.3.2 造型重组 |
5.3.3 意的表达 |
5.4 实践案例探析 |
5.4.1 基地概况 |
5.4.2 设计定位 |
5.4.3 济南盛和国际综合体景观设计的目标 |
5.4.4 民间艺术符号在济南盛和国际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5.4.4.1 下沉广场 |
5.4.4.2 中心主要标志性景观 |
5.4.4.3 商业内街 |
5.4.4.4 主要入口 |
5.4.4.5 主体建筑外观及广场艺术连廊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10)近代山东旅游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由来 |
(一) 选题来源 |
(二) 选题简介 |
二、 选题论证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学术价值 |
(三) 现实作用 |
三、 学术史综述 |
(一)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
(二) 研究现状 |
四、 学术要点 |
(一) 选题切入点 |
(二) 新学理视点 |
(三) 学术考量重点 |
(四) 学术探讨难点 |
(五) 学术创新点 |
五、 相关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空间界定 |
(三) 概念界定 |
一、 山东的区位优势 |
(一) 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
1、 地理位置 |
2、 地形地貌 |
3、 气候 |
4、 河流 |
5、 湖泊 |
(二) 人文地理环境 |
1、 居民 |
2、 文化 |
3、 风俗 |
4、 经济 |
5、 交通 |
6、 名人 |
(三) 近代主要城市 |
1、 烟台 |
2、 青岛 |
3、 济南 |
二、 主要旅游资源 |
(一) 古迹 |
1、 古建筑 |
2、 古遗址 |
3、 古墓葬 |
(二) 山水名胜 |
1、 泰山 |
2、 千佛山 |
3、 趵突泉 |
4、 大明湖 |
5、 蓬莱阁 |
6、 毓璜顶 |
(三) 宗教圣地 |
1、 崂山 |
2、 昆嵛山 |
(四) 避暑胜地 |
1、 青岛 |
2、 烟台 |
3、 威海 |
(五) 传统娱乐场所 |
(六) 近代新兴旅游资源 |
1、 博物之所 |
2、 游乐场所 |
三、 旅游组织机构与景点宣传 |
(一) 各类协会、商会 |
(二) 中国旅行社山东分社 |
(三) 地方政府部门 |
(四) 旅游景点的宣传 |
1、 刊印小册子 |
2、 外来势力的宣传 |
3、 各类游记 |
四、 交通及公共事业与旅游 |
(一) 旅游交通方式 |
1、 水路 |
2、 公路 |
3、 铁路 |
4、 航空 |
(二) 公共事业的建设 |
1、 邮政事业的发展 |
2、 电讯事业的发展 |
五、 旅馆饭店与旅游 |
(一) 传统客栈、驿馆、会馆 |
(二) 西式饭店 |
(三) 中西式饭店 |
(四) 中国旅行社的招待所 |
(五) 公寓 |
(六) 中西饭店的比较 |
六、 旅游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 |
(一) 近代山东旅游发展的促进因素 |
1、 社会经济的发展 |
2、 交通通讯的发展 |
3、 外国势力的推动 |
(二) 近代山东旅游发展的社会效应 |
1、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2、 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3、 对人们旅游观念的影响 |
(三) 近代山东旅游发展的文化效应 |
(四) 近代山东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1、 经济发展缓慢 |
2、 基础设施落后 |
3、 思想观念保守 |
4、 外人享有特权 |
5、 发展不平衡 |
6、 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开发利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城市中的农民──济南市大明湖湖民生活习俗(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济南城市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王玥.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济南市非国有博物馆调查与研究[D]. 胡素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文化变迁[D]. 连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城市新区建设中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 ——以济南市唐冶新区为例[D]. 管其平. 济南大学, 2019(01)
- [5]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D]. 张莉莉. 天津大学, 2017(01)
- [7]民国时期济南文化娱乐市场研究[D]. 马双. 山东大学, 2015(12)
- [8]民国时期山东环境卫生问题考察(1912-1937)[D]. 燕茹.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民间艺术符号在济南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胡晓娜. 山东建筑大学, 2014(03)
- [10]近代山东旅游研究(1840-1937)[D]. 吴常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