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之际遗民散文研究

宋元之际遗民散文研究

论文摘要

“遗民”是指易代造成的历史环境变动下,前朝士人遗在新朝,有着和故国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和记忆,在思想行为上与新朝政权或官方文化有一定疏离乃至抗拒的文化主体。宋元易代之际涌现不少遗民作家,本文选取其中七位宋末遗民文人,分别是谢枋得、谢翱、郑思肖、林景熙、邓牧、舒岳祥、戴表元。他们的散文,较能体现易代的风貌和文学特色。他们的行为活动和价值观念,也表现了遗民的生存世界。异族入侵、国家覆亡、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经济的动荡引起汉族士人地位的滑落,带给他们思想上的冲击,遗民文人有着强烈的正统意识,他们在公共政治领域没有活动的空间,于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民间性的文学创作活动上,其主要活动方式是交游、结社唱和、书信往来等民间交往形式。促进了文学活动的繁兴(诗、词、文等的大量创作),在思想交流中得到更广泛的共鸣;在社会上,他们高扬的爱国行为与激情,也对周围形成一种特有的范式和推动作用。从遗民散文家的生存境遇与创作心态,可对七位遗民作家进行爱国忠义、避世批判、矛盾与渐变(学官方式)特点的分析。而遗民散文所体现的精神特质,反映在王朝意识、怀乡意识、英雄崇拜与悲剧意识三个方面:宋遗民的爱国情怀,不仅是前代爱国表现和精神的总结高扬,更是后代的垂范。怀乡意识的产生,多与遗民所处身份和社会地位有关,因为战争而流离,或是亡国失意而居乡求隐。怀乡恋土的情结则是遗民散文最本真质朴的一曲协奏。宋末所出现的英雄志士们高贵不屈的言行,深深打动遗民文人的心灵,满足了他们追求道德完美的精神需要。而英雄的悲剧命运、时代的转折和个人的不幸,都造成他们的悲剧性体验。宋元之际遗民散文在南宋散文发展史上应该得到关注,作为历史上特殊的身份群体,遗民作家虽所未能与北宋散文大家匹敌,但他们的散文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与慷慨深沉的爱国情感。遗民作家有不少评诗论文的理论文章,体现了他们对诗文理论的认识及思考,也表明他们文艺观念上的研究探索:先是对宋季文坛的不振的批评,二是对诗文体之功用之阐释与重申。三是“文”、“道”再度探讨。他们在实际创作中,也积极履行他们所认同的文艺观念,加之糅合自身的气禀学识,遗民散文不仅形成具有忠愤气骨和沉凛忧伤的爱国感怀之共性风格,也体现了富于个性色彩的艺术气息。如谢枋得的书信体之精警有力,谢翱的游记体的自然深沉,郑思肖、林景熙、邓牧的杂文小品用字简洁,含哲理妙思以及舒岳祥、戴表元的序跋文等,在南宋散文史上具有一定的艺术地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宋元易代背景和遗民文人状况
  • 第一节 易代文化背景和遗民文人的传统价值观
  • 第二节 宋元之际遗民文人的结社与交游
  • 第三节 遗民散文家的生存境遇与创作心态
  • 第二章 遗民散文体现的精神特质
  • 第一节 王朝意识
  • 第二节 怀乡意识
  • 第三节 英雄崇拜与悲剧意识
  • 第三章 遗民散文艺术价值探讨
  • 第一节 文艺理论的研究探索、多样的艺术风格追求
  • 第二节 文体各有所长,文艺手法丰富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宋元之际遗民散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