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生态设计研究

上海世博会生态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为了摆脱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生态文化研究开始兴起,世界各地开始相继建立生态和环保机构,并渐次出现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新兴学科,旨在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根除非生态思维。而生态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其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一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以增强产品的竞争性;三是在产品设计中灌注循环经济理念,即要把符合循环经济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各种工程、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中,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提高绿色竞争力。生态设计的思想观念从宏观上看表现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人为本的长远设计观及设计、自然、环境、人等诸种因素整体和谐统一的设计构想。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即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于是,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及实践探索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迫在眉睫。世博会作为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交流盛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总结经验教训、展示科技成果、探讨发展之路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参展各国围绕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了城市文明的成果、交流了城市发展的经验、传播了先进城市的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了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动的例证。本文拟从上海世博会提倡的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主题思想入手,全面系统地分析上海世博会体现的生态设计理念,诸如构思巧妙的场馆设计、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园林绿化等项目,进而阐述生态设计的内涵及外延,展望生态设计未来的发展前景,并籍以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文化背景
  • 1.2 本论文的写作意义
  • 1.2.1 生态设计的必要性
  • 1.2.2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解析
  • 1.2.3 世博会与生态设计
  • 第二章 上海世博会生态设计项目分析
  • 2.1 世博会选址规划所体现的生态意识
  • 2.1.1 与世博会的主题相契合
  • 2.1.2 推动两岸产业结构调整
  • 2.1.3 场馆规划体现人文关怀
  • 2.1.4 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 2.2 上海世博会生态节能技术的运用
  • 2.2.1 太阳能发电
  • 2.2.2 生态绿墙
  • 2.2.3 新能源汽车
  • 2.2.4 非电空调
  • 2.2.5 雨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 2.2.6 直饮水项目
  • 2.3 世博环保再生新产品
  • 2.3.1 牛奶包装盒的回收再利用
  • 2.3.2 生物质材料的运用
  • 2.3.3 特殊面料的服装
  • 第三章 上海世博会生态建筑研究
  • 3.1 上海世博会国家馆生态设计研究
  • 3.1.1 中国国家馆
  • 3.1.2 西班牙馆
  • 3.1.3 日本馆
  • 3.1.4 芬兰馆
  • 3.1.5 印度馆
  • 3.2 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生态设计研究
  • 3.2.1 世博轴
  • 3.2.2 世博中心
  • 3.2.3 世博主题馆
  • 3.3 上海世博会企业组织馆生态设计研究
  • 3.3.1 石油馆
  • 3.3.2 万科企业馆
  • 3.3.3 国家电网馆
  • 3.3.4 远大馆
  • 3.3.5 日本产业馆
  • 3.3.6 上海企业馆
  • 3.4 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生态设计研究
  • 3.4.1 上海案例馆
  • 3.4.2 伦敦案例馆
  • 3.4.3 马德里案例馆
  • 3.4.4 德国汉堡案例馆
  • 3.4.5 阿尔萨斯案例馆
  • 3.4.6 法国罗阿案例馆
  • 3.4.7 成都案例馆
  • 第四章 世博水环境的生态修复
  • 4.1 白莲泾公园
  • 4.2 后滩公园
  • 第五章 余论
  • 5.1 上海世博会对生态设计产生的影响
  • 5.1.1 为生态产品设计起到示范作用
  • 5.1.2 为生态建筑、生态产品等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 5.1.3 给新能源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带来发展良机
  • 5.1.4 一次生态设计的思想教育课
  • 5.2 后世博时代,为保证世博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贯彻实施,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 5.2.1 加强宣传教育,让生态设计、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 5.2.2 制定相关条例法规,保障绿色环保行业快速发展
  • 5.2.3 提供相关政策或资金支持,扶植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
  • 5.3 世博会期间的"不和谐"现象
  • 5.3.1 世博会参观人数与场馆实际接受能力之差距严重影响参观质量
  • 5.3.2 世博旅游效应带动上海物价高涨,给游客带来不便
  • 5.3.3 世博门票假买假卖现象严重,仿冒世博会吉祥物随处可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世博的轻与重[J]. 时代建筑 2011(01)
    • [2].应对上海世博会 加快发展苏州现代服务业[J]. 特区经济 2009(12)
    • [3].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的核心资产该是什么?[J]. 发展研究 2010(07)
    • [4].中国零碳建筑的一次伟大实践——介绍2010年上海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J]. 住宅科技 2010(11)
    • [5].浅议上海世博会的消防安保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30)
    • [6].由上海世博会反思中国创意经济[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8)
    • [7].上海世博会视角下的城市和谐社区建设[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8].从上海世博会看数字图书馆发展[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11)
    • [9].揭秘上海世博会的智慧技术[J]. 中国信息界 2011(01)
    • [10].上海世博会携手公益创业进校园效果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2)
    • [11].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西展区的主题与展示解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08)
    • [12].台湾馆的特色展项与技术应用[J]. 演艺科技 2010(S1)
    • [13].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演艺中心设计[J]. 上海建设科技 2008(04)
    • [14].上海世博会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管见[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08)
    • [15].2010世博会: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法国巴黎八届世博会的借鉴[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8(10)
    • [16].建筑的“中国性” 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J]. 时代建筑 2011(01)
    • [17].世博会与我国公共外交[J]. 亚非纵横 2010(03)
    • [18].世博安保对政治工作实践的丰富及启示[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0(06)
    • [19].加强郊区建设 提高环境承载力——写在上海世博会召开之前[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0].浅析上海世博会的建筑艺术[J]. 四川建筑 2012(06)
    • [21].上海世博中的媒体公共外交——以《解放日报》世博报道为例[J]. 新闻世界 2011(11)
    • [22].挖掘优质演艺资源 活跃国内演艺市场——世博会演出项目的产业化发展探析[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2)
    • [23].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设计[J]. 演艺科技 2010(S1)
    • [24].上海世博会中的乐器[J]. 演艺科技 2010(12)
    • [25].标准化促进上海世博会信息化建设[J]. 中国标准化 2010(05)
    • [26].关于农民对上海世博会想像构建的研究[J]. 经济视角(下) 2009(07)
    • [27].从上海世博会看建筑新技术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0(33)
    • [28].后世博建筑思考[J]. 时代建筑 2011(01)
    • [29].空间生产:上海世博会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J]. 探索与争鸣 2010(05)
    • [30].从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看焰火科技的发展[J]. 演艺科技 2010(S1)

    标签:;  ;  ;  ;  ;  

    上海世博会生态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