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主题,成为发达国家从农村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进而走向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迅速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与不发达状况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西部地区工业化作为新中国工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央政府的强大支持下实现了突变式的发展,不仅结束了在旧中国没有现代工业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布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极不合理的历史,而且还建立了一大批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建材、能源为主的、规模比较宏大、门类比较齐全、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工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多方面原因的相互制约和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目前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发展本身存在着工业总量明显偏小、工业结构比例失调、工业增长速度缓慢、产业组织结构失衡、创新能力相对低下及扩散效应相对不足等众多问题;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体制障碍突出、农业发展落后、城市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市场狭窄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使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全面推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跨越这些障碍,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和条件、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协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21世纪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艰巨而紧迫的历史任务。从世界工业化发展史来看,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或区情选择了不尽相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内涵各异的发展模式。由于工业化模式的有效性具有路径依赖,任何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复制它国或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模式将注定导致工业化成效低下甚至失败。因此,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区域,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寻求一条产业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相结合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些转型包括: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推动;从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企业为主体;从单一封闭发展转向对外开放发展;从资本密集战略转向科技创新战略;从忽视农村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从分散发展转向集聚发展。在实现战略转型的基础上,21世纪初期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培育重点产业集群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组织形式;通过发展城市群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通过自主创新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工业化的外联渠道。在工业化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途径是:第一,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彻底扭转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城市偏向”和“农村忽视”,高度重视工业产业链条向农村的拓展延伸、加快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的聚集扩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培育创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取向是组建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促进聚集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将培育产业集群当作当前工作的重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产业整合等手段诱导产业的区域聚集,促成生产要素在重点行业或产业的集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第三,强调产业支撑,发展城市群落。就是拓展城市发展的制度空间、培育城市化进程要素、以建设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为重点构建具有密切产业关联的城市发展网络、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第四,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网络建设。通过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和改善自主创新环境,使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和区域自主创新三个层级的自主创新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形成网络化创新优势,为工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第五,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通过普及更新发展理念、强化技术支撑、实行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等途径,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利用外部资源的步伐,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对西部地区的注入。通过以上这些发展途径,形成一条崭新的、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为确保工业化发展途径得以最终确立,要通过构建工业化发展的支持体系清除计划经济的体制障碍和传统经济的思维定式,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能力。新的历史时期,西部地区构建工业化发展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类制定法律制度,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来保障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之上,制定全面、科学的工业化发展规划并强化实施力度;提高行政管理能力,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初步建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体现开放性和多层次密切配合、适合客观实际与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的工业化政策;鼓励发展民营经济,要消除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及信息通讯基础建设,形成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综合运输体系、传输体系和通讯网络体系,以适应发展工业化的要求。在经济资源和市场化要素总体短缺的条件下,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要选择资源富集地带、经济发达地区和具有发展潜力地区作为推进重点,充分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和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确立分工合理、协作配套、优势互补的工业化重点发展区域。目前,西部地区要选择川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点区域,通过对这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突破式开发形成若干具有主导意义的增长极点,并通过增长极点生产要素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实现与其他区域的关联协调发展,最终通过经济核心区增长的乘数效应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工业化走上快速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的演进与结构变迁研究[J]. 民族学刊 2012(04)
- [2].加速江西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对策研究[J]. 金融与经济 2008(06)
- [3].西部地区工业化演进与路径选择[J]. 商业时代 2014(33)
- [4].民族地区工业化研究——以云南为例[J]. 学术探索 2015(08)
- [5].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评价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05)
- [6].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唐山地区工业化进程[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7].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制约与制度创新[J]. 社科纵横 2010(02)
- [8].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有效途径[J]. 经济前沿 2008(04)
- [9].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进程[J]. 科技创业月刊 2009(08)
- [10].西部地区工业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8)
- [11].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工业化进程演进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4(03)
- [12].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与发展方式转变[J]. 华东经济管理 2010(05)
- [13].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及发展战略初探[J]. 商业时代 2009(03)
- [14].后发展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研究——基于湖南省“十一五”期间统计数据的实例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 2010(03)
- [15].台湾地区工业化建筑技术进展[J]. 建筑技艺 2014(06)
- [16].七台河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4)
- [17].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评价研究[J]. 开发研究 2012(03)
- [18].上海地区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研究[J]. 住宅科技 2014(06)
- [19].云南省各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判定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 [20].提升漳州市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思考[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9)
- [21].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J]. 中州学刊 2008(05)
- [22].滇越铁路与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互动关系评述[J]. 红河学院学报 2010(01)
- [23].关于西部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6)
- [24].铜仁地区工业化进程分析与思考[J]. 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 2008(02)
- [25].基于多视角的新疆喀什地区工业化程度分析[J]. 山东纺织经济 2012(05)
- [26].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和转型策略[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7].进出口贸易对地区工业化的影响分析——基于甘肃的实证分析[J]. 网络财富 2010(21)
- [28].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思考[J]. 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 2010(05)
- [29].江西省工业化进程综合评价和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分析[J]. 当代财经 2009(08)
- [30].基于全球产业链的发展中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演进——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经济地理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