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路在何方(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文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其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以及党规党纪等教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素材。深入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题中之意。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概括,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目标、提出问题,整理思路,从学科发展、教学效果等方面确立本主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为指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比较研究等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融?”为基本思路,对本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首先,对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概述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一,从红色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特征来对红色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以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育功能进行分析。第三,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目标一致性,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思想教育的内容共通性,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示范功能相近性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联系。其次,分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第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三个方面阐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较,革命英雄榜样的塑造以及红色遗址的环境,分析红色文化“人、物、事、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借鉴。第三,红色文化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红色文艺作品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教学资源。最后,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建机制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教学内容,通过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突出以共产主义理想为主题的思想教育。用红色文化中的革命道德传统以及革命先辈们优良的作风来增强了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运用红色文化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讲纪律、重法规的光荣传统以及“讲规矩”的原则中突出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第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运用好“潜移默化法”“参照学习法”“红色旅游体验法”“红色文化传播法”等教学方法。第三,构建机制;构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决策的教学机制;健全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克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师资力量保障、物质经费保障来确保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
张海龙[2](2021)在《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建设现状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发组建的学生组织,是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本研究把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的建设现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类型规模、成员情况、社团活动、硬件设施、经费来源等方面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和对社团负责人访谈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为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接下来的建设建言献策。通过研究发现,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梳理出存在的问题:1、各类型社团发展不均衡;2、社团成员参与比例失衡,流动性大;3、社团自治能力不足,制度不够完善4、社团活动不规范,缺乏有力指导;5、社团活动场地不足;6、经费缺乏保障。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1、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质的提升,大学生参与社团积极性有所上升;2、形成了如冰雪轮滑社一样规章制度较完善、运行机制成熟的大学生社团,学校社团建设如火如荼;3、社团类型发展不均衡,学校非体育类大学生社团亟需学校、大学生的支持与鼓励;4、社团内部管理力量薄弱,自治能力有限,社团规章制度仍然存在笼统、没有针对性的问题;5、社团活动的开展在形式、内容上有一定创新,但力度不足,且活动不规范,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缺乏有力指导,有待进一步提升;6、我校体育场馆设施在数量上有一定优势,但多用于课堂教学、训练竞赛与对外经营,专门用于社团活动或者可供大学生作为社团开展活动的场地或教室有限,尚不能满足首都体育学院各类型社团活动开展的需要。根据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实际情况,结合对团委老师、社团负责人的访谈情况,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科学划分社团类型,鼓励非体育类社团发展;2、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3、提升社团自治能力,完善社团规章制度4、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加强对活动的指导5、实现场地器材共享,拓宽经费来源渠道6、明确社团定位,树立服务意识。
肖银[3](2021)在《自媒体时代网红道德责任培育研究》文中提出道德责任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普遍规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规定,它是个体对他人及社会价值链条的主观判断和行为选择。道德责任贯穿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始终,公民只有不断将道德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网红是互联网技术和社会经济相互交融和发展的产物,它是自媒体时代的一股新鲜血液,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而且给人民大众带来了全新多元的价值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红也引起了各种道德责任危机和社会问题,由于自媒体的传播迅速和影响范围广泛的特点,不良网红现象不断冲击着国家的道德底线,激化矛盾,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一共五个部分,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针对网红这一特殊的新兴群体,深入分析研究网红兴起泛滥所引起的一系列道德责任缺失现象,希望能为解决网红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思路。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道德责任思想理论研究的追溯,以及对国内外网红问题研究的现状分析,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并作好思路和方法上的思考和设计;第二部分从学术上对自媒体、网红和道德责任进行了概念性的厘定,从本质上归纳了自媒体、网红和道德责任的特点,从历史维度对讲述了自媒体的类型和网红的发展变迁,从理论上对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了区分,并归纳出网红道德责任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网红道德责任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大量的网红道德案例,对网红现象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揭示网红道德责任缺失对社会的危害;第四部分从网红主体道德责任意识不强、网红受众鼓动助长不正之风、网红背后资本对道德责任的裹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道德责任“把关人”作用的缺失五个方面剖析其道德责任缺失的成因;最后,依据前文对网红道德责任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网红道德责任的培育提升路径,具体是从网红加强自我规范、受众提高道德素养、媒体做好宣传引导、网红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和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五个方面实施,只有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责任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
安莉[4](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徐宇凤[5](2020)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研究 ——以山西省L市X村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集体资产总量不断积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明、权责不清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促进农村集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生产高效化、现代化,2014年以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相继启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有力举措,也是维护农民经济权益的必然要求。通过改革“小土地”进行了“大联合”,采取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于保护和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带动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山西省L市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着作中对于农民经济权益的相关论述作为理论渊源,剖析了X村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X村改革实践提出保障农民经济权益的对策建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经济权益的影响来挖掘二者的关联性,以期找到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保障农民经济权益的现实路径。具体来说,第一章是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经济权益保障进行理论梳理,为后续内容的展开作了理论铺垫;第二章介绍了山西省L市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做法,主要从资产核定、成员界定、股权设置及股权管理等环节对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成效进行了阐述;第三章着重论述了L市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本部分阐述了X村集体产权改革存在农民资产增值权益虚化、农民经营管理权益淡化、农民市场主体权益弱化等问题;第四章从政策法规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健全、经济权益保障意识不强等三方面解读了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受损的原因;第五章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农民经济权益的思路,包括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合作社管理制度,增强农民经济权益保护意识等。
张翔[6](2020)在《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成为焦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学习,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才能迎接好新时代的挑战?研究者通过知网进行检索发现: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文献有5747篇,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文献3017篇,关于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文献有12篇,现有的资料无法解决研究者的疑惑,因此展开了关于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问题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发现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对策。本研究从实践上引发硕士研究生对自身学习状态的反思,引起地方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对这类研究生学习问题的关注,促进高校的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建设与完善,使之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在研究过程中运用I-B-G模式,即:Information(信息)-Barrier(障碍)-Goal(目标)的模式来发现以及检验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真问题”。2.运用TTP+Bilingual+Methodology+SPMG+Global的模式来解决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过程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参考了全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编制的《全国研究生学习体验调查问卷》,结合学习过程的实际情况,从“学习目的”、“学习投入”、“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这四个维度编制了调查问卷,以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人文社科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样本,展开了调查。本研究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如下:1.学习目的以短期个人目的为主;2.学习投入的问题:投入不足、习得性无助;3.学习方法的落后:以模仿性学习为主,学习方法缺乏研究性;4.硕士研究生的习得性无助。结合访谈和分析得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1.市场筛选理论对硕士研究生价值观的误导;2.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原因:责任心的缺乏导致学习投入不足,专业能力欠缺引发的习得性无助;3.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后教育”,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与本科教育的趋同。针对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研究者提出并阐明了一下应对策略:1.建立研究生“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观;2.增强硕士研究生的责任心;3.硕士研究生以TTP+Blingual+Methodology+SPMG为标准开展学习;4.清除“本科后”教育模式,建立真正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措施有:(1)完善专业课程的建设,扎实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根基;(2)回归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进行研讨式教学。对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问题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得出的结论对于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有建设性作用。此外受到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能力、时间、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所采取的便利抽样方式,以及研究的样本不足都需要在以后改进。
张焕[7](2020)在《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研究》文中提出精神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特有现象之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一方面,随着物质财富极大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面临着诸多问题,道德意识低迷、道德情感淡薄、道德行为不良等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关注。另一方面,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文化自信”等话题也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密不可分。因此,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两方面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注都较早,在这一领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本研究主要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重点对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维度、理论基础、缘起、成效、策略以及启示进行探讨。当前美国高校主要关注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五个维度,包括精神生活追求、伦理关怀、普世世界观、镇定和慈善参与。美国高校推进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个人投资理论,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及其所生活环境的重要性;福勒与帕克斯的信仰发展理论,肯定信仰和学习之间的联系,定义四个相互关联的信仰组成部分——自我、他人、世界和上帝;与信仰发展理论相关的依恋理论,探讨人如何通过与上帝联系形成信仰。美国高等教育关注学生精神生活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殖民地学院重视传播教派的价值观、信仰、传统和文化遗产。南北战争后,美国高校越来越强调科学与专业知识,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相对弱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社会问题出现,尤其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教育受到多方面批评,尤其针对高等教育明显缺乏价值和事实、认知和情感、内在和外在共存的事实。由此美国社会开始探索高等教育和精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搭建平台。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策略主要包括:(1)倡导文化,通过明确大学使命、发扬学校传统、营造校园文化等方法创造支持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开放式文化;(2)设置课程,包括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和宗教课程;(3)开展活动,包括主题周活动、项目开展、研讨会和服务学习等。美国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教师、校园环境和多方合作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作用,这对我国高校相关实践具有以下启示:(1)以校园文化为路径,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包括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拓展校园文化观念,强化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2)以教职员工为主导力量,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包括更新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理念,创新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方式,提升高校教师的人格力量。(3)以校园经历为主要营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包括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增强大学生的高校教育。
潘甜[8](2020)在《《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文中研究表明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和价值多元时代,塑造时代特征鲜明并能引发广泛共鸣的青年榜样形象,对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采取良好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于2013年推出《新青年》专版,积极承担起塑造新时期青年榜样形象的重任。为考察《新青年》专版在青年榜样塑造中的得失,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着重分析《新青年》专版塑造青年榜样的基本框架及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受众的反馈进一步讨论应如何塑造新时代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闻框架是媒介形象建构的基本手段,一般包括宏观框架、中观框架和微观框架三重运作。具体而言,《新青年》专版在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上,偏向选择青年个人成长层面的报道主题,坚守青年立场;在中观层面新闻素材的重组与搭建上,灵活使用报道结构、报道篇幅、报道基调、新闻体裁、报道呈现形式、报道视角、时间框架;在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上,强调使用中立的标题基调客观揭示新闻内容,重视使用概括式导语、以事实为主的直接引语等。最终从政治、科技文化、经济法律、社会生态、青年个人成长层面呈现了多元化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青年》专版塑造的多元化青年榜样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这表明其新闻框架对受众的信息解读具有引导与制约作用。研究发现,《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主要有: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坚守青年立场,紧扣青年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声音。其缺点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存在模式化倾向;与官方意志高度匹配的报道主题,易与青年群体产生距离感;传播媒介与青少年媒介接触习惯错位等。针对问题,笔者从青年榜样报道思维、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增强受众互动、拓展传播渠道方面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升《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和说服力。
谢晨霞[9](2020)在《大学科研育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成为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场所之一,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许多高校都将科研水平的提升放在了学校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但是,在大学科研日益受到学校重视的背景下,却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大学科研与教学脱节,与人才培养渐行渐远。在科研过程中教师即使兼顾人才培养,也只注重要求学生做事,忽视培养学生做人;注重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科研能力,忽视对学生的科学道德、学术诚信以及政治、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针对以上问题,中央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1)中正式提出了“科研育人”,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央再次强调了科研育人,随后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关于科研育人的相关文件,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科研育人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依托课题“大学科研育人机理研究”(BIA180189),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大学科研育人的现状如何?(2)大学科研育人主要存在哪些问题?(3)大学科研育人存在问题的成因是什么?(4)大学应该如何做好科研育人?为了了解我国科研育人的现状,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四所不同类型高校的560名教师和86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四所学校的部分教师代表进行了访谈。问卷主要围绕大学师生科研状况、大学科研育人客观现实和大学科研育人主观看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科研育人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就学校方面而言,部分学校重视不够,政策缺失;科研育人环境不优,氛围不浓。第二,就教师方面而言,部分教师科研动机功利性较强;教师科研育人意识总体不强,要求不严;教师科研育人目标偏低,站位不高;教师科研育人的主动性欠缺,投入不足;教师对指导本科生科研不够重视,范围褊狭。第三,就学生方面而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程度不深,受教育时间受限;学生在科研团队中角色层次偏低,受教育机会不多。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研育人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社会层面来看,一方面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缺乏科研育人合力机制。从学校层面来看,受到大学“双漂移”现象的影响;学校面临自身生存和发展压力;科研管理的过度体制化。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师德师风的负面效应;教师科研育人的意识不足。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参与科研的主体意识淡薄,自身知识、能力不足。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体制机制、规章制度、教师教育、育人环境、管理考核、积极引导和联动育人等方面提出了科研育人的相关对策。
王义遒[10](2019)在《素质教育:回顾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中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出发,回顾了素质教育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指出将人看成人力资源用以发展经济、在基础教育中针对"应试训练"的扭曲现象和在高等教育中应对狭窄的专业教育弊端是提出"素质"概念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原由。文章概述了素质教育推行的艰辛与取得的成就,介绍了"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辨析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从六个方面阐释了对"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思考,特别提出了对"素质"概念精确化的意见。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路在何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路在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1)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概述 |
第一节 红色文化的相关概述 |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
二、红色文化的形式 |
三、红色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概述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 |
第三节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关联性 |
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目标一致性 |
二、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思想教育的内容共通性 |
三、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示范功能相近性 |
第二章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 |
第一节 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理论基础 |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 |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
第二节 红色文化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一、历史人物比较学习法 |
二、革命英雄榜样塑造法 |
三、红色遗址环境熏陶法 |
第三节 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教学资源 |
一、英雄模范人物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力量 |
二、红色文艺作品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
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 |
第三章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
一、突出以共产主义理想为主题的思想教育 |
二、增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
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一、优化红色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法 |
二、以革命英雄为榜样的参照学习法 |
三、知行合一的红色旅游体验法 |
四、规范有序的红色文化传播法 |
第三节 建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同机制 |
一、构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机制 |
二、健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 |
三、完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建设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2.6 个案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建设历程 |
3.2 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 |
3.2.1 管理体系 |
3.2.2 规章制度 |
3.2.3 类型规模 |
3.2.4 成员情况 |
3.2.5 社团活动 |
3.2.6 硬件支撑 |
3.2.7 经费收支 |
3.2.8 个案分析——以冰雪轮滑社为例 |
3.3 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
3.3.1 各类型社团发展不均衡 |
3.3.2 成员参与比例失衡,流动性大 |
3.3.3 自治能力不足,制度不够完善 |
3.3.4 社团活动不规范,缺乏有力指导 |
3.3.5 社团活动场地不足 |
3.3.6 经费缺乏保障 |
4 结论与对策 |
4.1 结论 |
4.2 对策 |
4.2.1 科学划分社团类型,鼓励非体育类社团发展 |
4.2.2 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 |
4.2.3 提升社团自治能力,完善规章制度 |
4.2.4 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加强对活动的指导 |
4.2.5 实现场地器材共享,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
4.2.6 明确社团定位,树立服务意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二 访谈提纲(社团负责人) |
附件三 访谈提纲(社团指导老师) |
附件四 访谈提纲(团委老师) |
附件五 专家效度检验表 |
(3)自媒体时代网红道德责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状况 |
2.国外研究状况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创新之处 |
二、自媒体、网红、道德责任相关概念阐释 |
(一)何为自媒体 |
1.自媒体的概念 |
2.自媒体的特征 |
3.自媒体的类型 |
(二)何为网红 |
1.网红的概念 |
2.网红的特点 |
3.网红的变迁发展 |
(三)何为道德责任 |
1.道德责任的概念 |
2.道德责任的特点 |
3.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 |
(四)何为网红道德责任 |
1.网红与自媒体人 |
2.网红与公众人物 |
3.网红道德责任的主要内容 |
三、网红道德责任现状调查及网红现象的影响 |
(一)自媒体时代网红道德责任现状调查及分析 |
1.问卷概况 |
2.数据分析 |
3.问题分析 |
(二)网红现象的正面影响 |
(三)网红现象的负面影响 |
1.宣扬不正之风,污染社会环境 |
2.传播低俗内容,腐蚀文化根基 |
3.误导青少年价值观,损害身心健康 |
4.诱发违法犯罪,破坏社会秩序 |
四、自媒体时代网红道德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 |
(一)网红主体道德责任意识不强 |
1.网红年轻化,道德责任意识淡薄 |
2.网红道德责任划分不明确,道德评价系统紊乱 |
3.道德责任教育严重缺位 |
(二)网红受众鼓动助长不正之风 |
1.窥私心理 |
2.盲从心理 |
3.冷漠心理 |
(三)资本推手对道德责任的裹挟 |
1.流量至上 |
2.规则残酷 |
3.资本裹挟 |
(四)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1.极端利己主义的出现 |
2.收入分配不均 |
3.消费主义盛行 |
(五)道德责任“把关人”作用的缺失 |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2.监管不到位 |
3.惩罚力度不够 |
五、自媒体时代网红道德责任培育的对策研究 |
(一)网红加强自我规范 |
1.增强主体自律,做好正面引导 |
2.生产有内涵、有价值的文化产品 |
3.把握好流量变现的度,守好道德底线 |
(二)受众提高道德素养和责任精神 |
1.加强道德责任教育,树立正确“网红观” |
2.提高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
3.增强责任和法律意识,敢于监督 |
(三)媒体做好宣传引导 |
1.树立专业拔尖的网红标杆,传播正能量 |
2.引导发展健康多元的网络文化 |
3.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四)强化网红企业的社会责任 |
1.提高网红准入门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
2.加强网红平台的监管 |
3.提高媒介平台的道德底线意识,推动网红经济有序发展 |
(五)政府完善相关法规并加强监管 |
1.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
2.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网红的违法成本 |
3.不断整顿网络秩序,形成民正风清的网络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自媒体时代网红道德责任现状问卷调查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
一、文化自信解读 |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二)文化自信释义 |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
注释 |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
注释 |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注释 |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研究 ——以山西省L市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概述 |
1.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基本概念 |
1.1.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1.1.2 农民经济权益保障 |
1.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相关理论 |
1.2.1 产权理论 |
1.2.2 马克思主义农民经济权益理论 |
1.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保障农民经济权益之间的逻辑关系 |
1.3.1 保障农民经济权益是制定相关政策的根本原则 |
1.3.2 合理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保障农民自主发展 |
第二章 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做法 |
2.1 X村的基本概况及改革动因 |
2.1.1 X村的基本概况 |
2.1.2 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因 |
2.2 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保障农民经济权益的做法 |
2.2.1 确资,摸清家底建立资产账本 |
2.2.2 确人,界定资格明晰身份权力 |
2.2.3 确权,厘定产权颁发股权证书 |
2.2.4 建制,理顺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
2.3 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成效 |
2.3.1 清产核资“广而全”,明确农民集体财产权益 |
2.3.2 成员界定“清和明”,落实农民主体性边界权益 |
2.3.3 股权设置不单一,保障农民财产性分配权益 |
2.3.4 股权管理规范有序,增加农民劳动就业收益 |
第三章 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
3.1 X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资产增值权益虚化 |
3.1.1 土地流转收益“停滞不前” |
3.1.2 集体经济发展“步履维艰” |
3.1.3 农民财产权益“被迫压缩” |
3.2 X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营管理权益淡化 |
3.2.1 农民的管理决策权“形同虚设” |
3.2.2 农民的知情参与权“流于形式” |
3.3 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市场主体权益弱化 |
3.3.1 改革积极性不高,组织行动不统一 |
3.3.2 股权流转不通畅,自由交易不完全 |
3.3.3 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市场地位不平等 |
第四章 X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政策法规不完善导致农民经济权益保障依据不足 |
4.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规定不明晰 |
4.1.2 财政资金支持政策不明确 |
4.2 制度设计缺陷造成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力度不够 |
4.2.1 合作社管理制度不规范 |
4.2.2 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 |
4.2.3 人才保障制度不配套 |
4.3 自身素质较低使得农民经济权益保护意识不强 |
4.3.1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
4.3.2 农民维权意识薄弱 |
第五章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
5.1 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奠定农民经济权益的物质基础 |
5.1.1 出台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办法 |
5.1.2 出台扶持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保障农民股份保值增值 |
5.1.3 强化村委会服务职能,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 |
5.2 完善合作社管理制度,确立农民经济权益的制度保障 |
5.2.1 规范合作社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的管理决策权 |
5.2.2 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农民知情参与权 |
5.2.3 构建开放性股权转让制度,保障农民流转收益权 |
5.3 增强农民经济权益保护意识,提升农民经济权益主体地位 |
5.3.1 激发农民自主能动性 |
5.3.2 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及维权意识 |
5.3.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3.创新之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述评 |
(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核心概念 |
2.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本研究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法 |
(3)观察法 |
一、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学习目的 |
1.课程学习的目的 |
2.科研的目的 |
3.实践的目的 |
(三)学习投入 |
1.课程学习 |
2.科研活动 |
3.实践活动 |
4.学习时间 |
5.与导师联系的频率 |
(四)学习方法 |
(五)学习结果 |
1.课程学习结果 |
2.科研结果 |
二、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1.学习目的以短期个人目的为主 |
2.学习投入的问题 |
(1)学习投入不足 |
(2)习得性无助 |
3.学习方法的“落后” |
(二)原因分析 |
1.市场筛选理论对硕士研究生价值观的误导 |
2.硕士研究生自身原因 |
(1)责任心的缺乏导致学习投入不足 |
(2)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欠缺引发产生习得性无助 |
3.“本科后教育”抑制了硕士生的学习方法的更新 |
三、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问题的应对策略 |
(一)牢固树立硕士研究生“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观 |
1.将知识转化为力量 |
2.形成“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观 |
(二)增强硕士研究生的责任心 |
1.明确硕士研究生的责任 |
2.明确应承担的后果 |
3.形成责任心驱动下的自觉行为 |
(三)硕士研究生以TTP+Blingual+Methodology+SPMG为标准开展学习 |
(四)清除“本科后”教育模式,建设真正的研究生教育 |
1.完善课程建设,夯实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 |
2.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研讨式教学 |
四、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国内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
二、国内高校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实践仍需加强 |
三、美国形成了较完善的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六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维度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维度 |
第二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缘起与成效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缘起 |
第二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成效 |
第三章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策略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文化倡导 |
第二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课程设置 |
第三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活动开展 |
第四章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经验 |
一、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
二、重视教职工的作用 |
三、重视多方合作 |
第二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对我国的启示 |
一、以校园文化为路径,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品质 |
二、以教职员工为主导力量,促进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 |
三、以校园经历为主要营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媒体选择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文献综述 |
1.3.1 框架理论 |
1.3.2 媒介形象 |
1.3.3 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 |
1.3.4 青年榜样研究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4.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方案设计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青年榜样”的报道框架分析 |
2.1 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 |
2.1.1 报道主题:关心青年个人成长 |
2.1.2 新闻来源:未明确说明作者身份、来源 |
2.1.3 消息来源:重视青年声音的表达 |
2.1.4 报道地域:不强调地域差异 |
2.2 中观层面:新闻材料的搭建 |
2.2.1 新闻报道的中层结构:采用叙说结构相对完整的报道形式 |
2.2.2 报道形式 |
2.3 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 |
2.3.1 新闻标题:客观中立地揭示和评价新闻内容 |
2.3.2 新闻导语:偏向选择概括式导语直接叙述 |
2.3.3 引语的使用:重视使用直接引语转述新闻人物原话 |
2.3.4 名言警句的使用:增添文学色彩,增强青年榜样形象塑造效果 |
2.3.5 关键词分析:强化中心,引领全文,突出主题,增强传播效果 |
第3章 《新青年》中的青年榜样群像分析 |
3.1 青年榜样人物的人口学统计特征 |
3.1.1 性别:整体看不强调性别,局部看男性青年榜样较多 |
3.1.2 年龄:整体看不强调年龄,局部看重视21-35周岁的青年榜样 |
3.1.3 数量:既重视报道个体,也针对全体青年榜样 |
3.1.4 地域:整体看不强调地域,局部重视华东、华北地区的青年榜样 |
3.1.5 身份:整体看不强调身份,局部重视大学生、青年创业者、志愿者 |
3.1.6 受教育程度:不强调受教育程度 |
3.1.7 民族:整体看不强调民族,局部看重视汉族青年榜样 |
3.1.8 政治面貌:整体看不强调政治面貌,局部看中共党员较多 |
3.1.9 城乡分布:整体看不强调城乡来源,局部看城市的青年榜样居多 |
3.2 青年榜样形象的呈现 |
3.2.1 政治层面 |
3.2.2 科技文化层面 |
3.2.3 经济法律层面 |
3.2.4 社会生态层面 |
3.2.5 个人成长层面 |
第4章 受众对《新青年》青年榜样报道的反馈 |
4.1 研究方案 |
4.2 用户活跃度分析 |
4.2.1 点赞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点赞量较高 |
4.2.2 评论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评论量较高 |
4.3 解码形式: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 |
4.4 诉求偏向:诉诸理性,具备一定思考痕迹 |
4.5 评论内容分析 |
4.5.1 表达自己受到的启发与感受 |
4.5.2 表达自己的思考、建议及期待 |
4.5.3 表示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认同和赞扬 |
4.5.4 表达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不认同和质疑 |
4.6 词频分析 |
4.7 受众访谈 |
4.7.1 与过去的青年榜样有明显区别 |
4.7.2 认可青年榜样,并对他们具备一定好感度 |
4.7.3 理性务实与理想信仰,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辩证统一的青年榜样 |
4.7.4 青年榜样报道说服力低 |
4.7.5 青年榜样覆盖面窄,对读者的吸引力低 |
4.7.6 青年榜样报道篇幅长,与浅阅读习惯相冲突 |
4.8 影响受众认知的因素 |
第5章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思考及建议 |
5.1 影响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因素 |
5.1.1 政治层面:《新青年》专版承担的政治使命和职责 |
5.1.2 文化层面:文化后喻时代的到来 |
5.1.3 社会层面:《新青年》专版建设青年友好型社会的格局 |
5.1.4 媒体层面:新闻常规与新闻工作者的意识形态 |
5.2 《新青年》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 |
5.2.1 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 |
5.2.2 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 |
5.2.3 榜样报道坚守青年立场,呼应青年需求 |
5.2.4 榜样报道中呈现多元化的声音 |
5.3 《新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不足 |
5.3.1 青年榜样报道框架层面的不足 |
5.3.2 从受众反馈发现的不足 |
5.3.3 其他问题 |
5.4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建议 |
5.4.1 创新报道思维,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
5.4.2 丰富报道内容,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
5.4.3 优化报道形式,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
5.4.4 加强受众互动,提升青年榜样报道的传播效果 |
5.4.5 拓展传播渠道,提升青年榜样形象的影响力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编码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研究样本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9)大学科研育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科研育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
2.1 科研育人的理论基础 |
2.2 科研育人的现实意义 |
第3章 大学科研育人的现状调查 |
3.1 样本基本情况 |
3.2 大学科研育人现状 |
第4章 大学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大学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 |
4.2 大学科研育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章 大学科研育人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使命担当,建立大学科研育人的体制与机制 |
5.2 健全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的导向功能与规范作用 |
5.3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
5.4 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学校科研育人的氛围与文化 |
5.5 严格管理考核,加大对教师科研育人的奖励和惩罚力度 |
5.6 正确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
5.7 形成联动育人,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大学科研育人的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二 :关于大学科研育人的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三 :关于大学科研育人的访谈提纲(教师) |
个人简介 |
(10)素质教育: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因势利导,中国智慧 |
三、素质教育的推行 |
四、对“发展素质教育”的思考 |
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路在何方(论文参考文献)
- [1]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D]. 刘欢.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社团建设现状研究[D]. 张海龙.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自媒体时代网红道德责任培育研究[D]. 肖银.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5]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研究 ——以山西省L市X村为例[D]. 徐宇凤. 山西大学, 2020(01)
- [6]地方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的问题与对策[D]. 张翔.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研究[D]. 张焕.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8]《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D]. 潘甜.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大学科研育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谢晨霞. 长江大学, 2020(02)
- [10]素质教育:回顾与反思[J]. 王义遒.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