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温胆汤口服配合心理指导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

十味温胆汤口服配合心理指导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

张菊玲1廖雅2(1广东梅州市妇幼保健院514021;2广东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510060)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387-02

【摘要】目的观察十味温胆汤口服配合心理指导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方法22例患者口服十味温胆汤每日一剂,连服15剂为一疗程,配合心理指导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9%。结论十味温胆汤口服配合心理指导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十味温胆汤中药疗法心理治疗

妇女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渐衰、生殖内分泌变化所致多系统功能紊乱症候群,统称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综合征之一,它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1]。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临床上多用精神类、激素类药物治疗,但其副作用使得应用受限,至今对该病尚缺乏根本有效的疗法。围绝经期抑郁症在中医属情志病范畴,而中医药在七情致病的治疗方面有特定的优势。自2005年6月以来,笔者采用十味温胆汤口服配合心理指导治疗此病,疗效甚好。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临床病例22例,均为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介于43~58岁之间,平均年龄52岁。22例中,病程6个月内6例,6个月~1年10例,1~2年4例,2年以上2例。

1.2诊断标准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2]及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两个必备条件:①年龄40~60岁,女性;②主诉为潮热汗出、神疲乏力、失眠多虑、烦躁易怒等,伴有明显的焦虑或抑郁症状。或兼有以下血清辅助检查结果:卵泡刺激素(FSH)>20IU/L且雌二醇(E2)<80μmol/L。

1.3排除标准①年龄40岁以下或60岁以上;②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或有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③确诊有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④确诊为精神科疾病;⑤有严重的自杀倾向。

2治疗方法

①口服十味温胆汤。方药组成:酸枣仁30g、茯神30g、熟地黄15g、五味子10g、远志5g、法半夏10g、陈皮5g、枳实5g、党参30g、甘草10g。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连服15剂为一疗程。根据病情一般需1~3个疗程。方药随证加减:伴严重失眠者,加龙齿、夜交藤、合欢皮;伴潮热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煅牡蛎;伴心烦易怒者,加合欢皮、川楝子;伴湿重者,加用扁豆、佩兰、砂仁;伴腰膝酸软者,加巴戟天、仙灵脾、补骨脂;伴情绪抑郁、焦虑、紧张严重者,加郁金、石菖蒲、百合;伴小便频数者,加益智仁、桑螵蛸;伴月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者,加鹿角霜、海螵蛸。②心理指导。加强妇女围绝经期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并通过适当的语言和心理疏导,使广大女性患者认识到围绝经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阶段,纠正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错误看法和社会偏见。③饮食指导: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食品,宜多吃蔬果、豆类等富含维生素和钙质的食品,食物宜粗细搭配。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心情愉悦,精神状态良好;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大部分消失,精神状态较好,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偶感疲倦乏力;无效:患者自觉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2例均为发病2年以上的患者);总有效率90.9%。

4典型病例

患者黄某,女,45岁,于2005年8月15日前来就诊。主诉:烦燥不安1年加重伴心悸1个月。现病史:1年前月经停潮,此后心情压抑、烦燥不安、焦虑易怒,难以入睡甚则彻夜难眠,伴烘热汗出、疲乏无力、性欲减退,曾到多家医院就诊疗效均欠佳,查无相应的阳性特征。1月前因受家庭纠纷影响,患者烦躁、失眠症状加重,伴心悸易惊、抑郁寡欢、双胁胀痛、烘热汗出、食欲不振、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常感绝望。查体:体温36.8℃,血压120/80mmHg,神志清,体消瘦,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诊断: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辨证属痰浊内蕴、心神不宁、阴阳失调。治疗:以调节肾阴肾阳为根本,辅以疏肝解郁、宁心安神、健脾化痰。口服十味温胆汤配合心理疏导及饮食指导,服药7天后复诊,心悸、失眠、烦躁等症状改善,食欲增进,情绪渐趋稳定。方药减熟地黄、枳实、陈皮,加郁金10g、龙齿30g(先煎)、夜交藤15g、百合30g、佩兰10g,继服14剂,心悸消失,睡眠、食欲明显改善,情绪稳定。再调整继服3月余,痊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5讨论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近年来发病率高、症状不够典型的一类精神疾病,由于该病发病时症状不典型,加之一般医生对该病缺乏认识,往往诊断不当而延误治疗,导致患者痛苦不堪。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复杂,难以通过某种单纯方式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单用激素治疗可以减轻烘热症状,改善睡眠,但对于主要表现为抑郁症者疗效欠佳;加抗抑郁药可以提高其抗抑郁效果,缩短治疗起效时间[3]。中医药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不但疗效明显,而且可减轻西药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中医古籍对该病无专篇记载,多散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等,现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证”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累及心肝脾等脏腑;以肝气郁结、痰气互结、痰瘀互阻、蒙蔽心窍为标,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加之肝气郁结,痰浊上扰清窍,以致蒙蔽心神,神志为之淆乱,临床上表现为失眠健忘、烦躁不安、心悸惊恐等焦虑、抑郁状态。治疗原则以调补肾阴阳为根本,辅以疏肝解郁、宁心安神、健脾化痰等;十味温胆汤是《世医得效方》根据“温胆汤”化裁而成,适用于痰浊内扰、心胆虚怯、神志不宁诸症[4],故选择十味温胆汤治疗。方中法夏、陈皮、茯神、甘草能燥湿化痰、理气和胃;酸枣仁、五味子协茯神能养心、安神、敛汗,五味子且能上敛心气、下滋肾水;远志能下通肾水、上达于心、强志益智;党参、熟地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使气顺痰自消;枳实能下气除痞,以“除胸胁痰癖”为主。综合全方可使湿去痰不生、气顺痰自消,养心则诸证自解。

研究表明,引发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原因不单有生物因素,同时与社会心理因素高度相关。所以,作为医护人员,在坚持适度治疗原则的同时,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了解其病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联系,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能力,争取患者家属对病人的理解和关心,寻找稳定患者情绪、解除患者顾虑的有效办法,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应对策略,通过早预防、早干预,逐渐消除患者的抑郁症状,帮助其安全、平稳地度过围绝经期。

参考文献

[1]林守清,徐苓.女性生殖内分泌性激素补充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6-37.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0-321.

[3]ParryBL.Perimenopausaldepression..AmJPsychiatry.2008;165(1):23-27.

[4]段富津主编.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65.

标签:;  ;  ;  

十味温胆汤口服配合心理指导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