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赫的起点 无奈之结局 ——马歇尔与1946年国共停战谈判述评

显赫的起点 无奈之结局 ——马歇尔与1946年国共停战谈判述评

论文摘要

马歇尔调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1945年年底马歇尔接替赫尔利开始他的中国之行,面对日益严重的中国局势,马歇尔一方面履行美国选择国民政府作为扶持对象的政策,另一方面,为维护美国在华利益,又不得不压制蒋介石大打内战的野心。这两方面是基于美国各政府部门对中国局势的分析的结果——和平的中国是美国获取在华利益的基本前提。马歇尔通过与国民政府代表张群(后改为张治中,后期是俞大维),中共代表周恩来,以三人小组会议的方式公开调处。调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三人小组取得比较多的成果,签署了《停战协定》、《整军方案》及《恢复交通协定》,马歇尔看到局势有所缓和,便于3月11日回国述职。4月,当马歇尔回到中国,迎接他的是急剧恶化的东北局势。马歇尔为了挽救他的调处,积极参加第二阶段的调处谈判,不断斡旋在已经互不信任的国共之间,他以限制美援为借口,以压制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停战协议的嚣张气焰。然而,由于美国援助依然源源不断地输往国民政府,马歇尔的手段越加失去威力。最后,蒋介石大打内战,使马歇尔在中国一年多的调处以失败收场。分析马歇尔的调处过程,尤其是他在三人小组会议中的表现,可以发现马歇尔对中国局势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对于调处,马歇尔已尽力而为,正是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性,与马歇尔执行过程中的种种矛盾注定马歇尔此行的失败。客观分析马歇尔在1946年国共停战谈判中的表现,对澄清这一时期的历史真相和正确把握中美关系的历史研究有一定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写作初衷
  • 二 学术综述
  • 1 国外研究状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三 本文思路
  • 四 本文的创新
  • 第一章 马歇尔受命使华的背景与筹划
  • 一 马歇尔使华的背景
  • 1 雅尔塔体制——战后形势发展的新格局
  • 2 赫尔利的失败——对华政策亟需调整
  • 二 马歇尔使华的筹划
  • 1 新政策调整与对华声明的酝酿
  • 2 美国对华声明的发表与马歇尔启程使华
  • 第二章 马歇尔与1946年第一阶段国共停战谈判
  • 一 初到中国
  • 1 与蒋介石的会见
  • 2 与共产党和各界人士的接触
  • 二 三人小组谈判
  • 1 停战协议
  • 2 恢复交通
  • 3 整军谈判
  • 4 华北之行
  • 第三章:马歇尔与1946年第二阶段国共停战谈判
  • 一 东北危机
  • 1 对东北问题的焦虑
  • 2 重返中国
  • 二 三人谈判
  • 1 关于东北争端
  • 2 关于军队整编
  • 三 最后的努力
  • 1 继续斡旋
  • 2 无奈离华
  • 第四章 对马歇尔1946年调处国共停战谈判的评价
  • 一 国共两党对马歇尔1946年调处停战的反应
  • 1 共产党对马歇尔的评价
  • 2 国民党对马歇尔的评价
  • 二 马歇尔调处国共停战谈判失败的原因
  • 1 美国政策的矛盾:军事"援蒋"和政治"限蒋"
  • 2 执行政策过程中的矛盾:美援的条件
  • 三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显赫的起点 无奈之结局 ——马歇尔与1946年国共停战谈判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