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信度度量论文-严云洋,瞿学新,朱全银,李翔,赵阳

置信度度量论文-严云洋,瞿学新,朱全银,李翔,赵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置信度度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群点,网页分类,k均值,LOF算法

置信度度量论文文献综述

严云洋,瞿学新,朱全银,李翔,赵阳[1](2019)在《基于离群点检测的分类结果置信度的度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度量在网络日志中网页分类模型的预测结果,将度量为可信的结果加入网址分类集合,提高网络日志中访问链接的分类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离群点检测的分类结果置信度的度量方法.采用基于Bagging构建多个弱分类器对待分类数据进行预测,并对每个预测结果构建各类别的概率向量,根据离群点检测来度量模型的预测结果是否为可信.在UCI公共数据集上,使用主流的基于k均值和基于局部密度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基于离群点检测的分类结果置信度,基于k均值的度量方法和基于局部密度的度量方法均显着提高了准确率.另外,在工程项目爬取的网页分类中也取得了同样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贺具成[2](2018)在《考虑模式选择及置信度的公交时空可达性度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公交时空可达性度量集成了公交线网的拓扑、车辆的行驶速度、时刻表、乘客的出发时间、出行起点和目的地等因素的对公交时空可达性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公交出行者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对公交时空可达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公交出行者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与公交出行者模式选择行为的联系,反应公交出行者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对公交时空可达性的影响,同时结合已有的研究,对出行者的个体时空可达性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假定公交出行者可以选择地铁、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叁种公交出行模式之一或它们的组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了公交出行者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和公交出行模式选择样本,基于随机效用理论对公交出行者个体的模式选择行为进行了建模,使用哈尔滨市公交车和出租车车载GPS数据对公交时空可达性的可靠性进行了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公交出行者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对于给定置信度下公交出行者个体的时空可达性具有显着影响。本研究将多模式出行所需的信息提供给出行者,能够较好的辅助出行者的出行决策,有利于对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公交出行者群体的公交公平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公交规划的公平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赵森严,夏琦[3](2013)在《一种基于置信度的软件构件可信性度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构件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空间局限性以及测试环境的单一性,需要根据系统运行的状态来对构件的可信性进行评估。通过引入置信度的模型对构件的可信度进行评价,给出一个构件可信的度量模型。在度量模型中采用叁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确定运行状态对置信度的影响权重。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度量构件的可信度。(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彭燕[4](2011)在《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仿真技术的发展和仿真需求的增加使得仿真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仿真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既有对仿真系统重要性的逐步认识和接受,也有对仿真系统有效性的不断质疑和猜测。因此,不管是从仿真系统的应用推广出发,还是从仿真用户的密切关注出发,均存在对仿真系统有效性评估方法的迫切需求。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研究正是基于上述需求而展开。论文对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仿真置信度的概念框架和过程模型,给出了仿真置信度的度量要求确定方法、度量体系建立方法和度量框架实现方法,提供了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的评估实现和一个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的应用实例。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一)度量实现的阶段划分:将仿真系统的度量实现过程划分为度量要求确定、度量体系建立和度量框架实现叁个阶段。度量实现的阶段划分,揭示了不同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在实现过程上的内在一致,屏蔽了不同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在实现过程上的细节差别,强调了不同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在实现过程上的完整要求,统一了不同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在实现过程上的描述规范。(二)度量属性的层次分解:基于仿真系统的结构关系和属性联系对度量要求进行逐层分解。度量要求的层次分解,明确了度量要求分解的前提条件,优化了度量要求分解的实现方式,减少了度量要求分解的主观因素,从而降低了度量要求分解的执行难度,提供了度量要求分解的有效途径。(叁)权值数据的虚拟计算:通过建立虚拟属性集和虚拟属性列,将权值数据的计算实现分解成两个阶段:一是同一虚拟属性列内的、不同虚拟属性集的相对重要程度的计算;一是同一虚拟属性集内的、不同属性的相对重要程度的计算。权值数据的虚拟计算,分解了权值数据的计算实现过程,减小了权值数据的专家经验依赖,简化了权值数据的重要程度估计,从而降低了权值数据的分析计算难度,优化了权值数据的分析计算方式。(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1-10-01)

胡伟文,薛蒙[5](2010)在《一种基于相似性度量的仿真系统置信度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对系统的相似元要素作区间估计,通过分析所得置信区间与对应的接收区间的关系给出了系统相似元的一种相似性估计方法;对于系统相似度,给出了一种考虑相似元之间相关性的相似性度量方法,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性度量的仿真系统置信度评估方法。在目标辐射噪声仿真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挖掘和利用仿真输出中蕴涵的系统特征信息,是一种量化分析与评估仿真系统置信度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赵晋,张建秋[6](2009)在《快速生成QAM比特置信度软判决度量的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高的信道解码增益,信道解码器均采用软输入技术。传统的软判决度量大多是基于最小欧氏距离准则生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比特置信度快速生成QAM软判决度量的算法,通过将比特置信度引入到QAM软判决度量的计算中来减少计算的复杂性。相比基于最小欧氏距离的软判决度量生成算法,该文提出的方法在保证信道解码器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生成软判决度量的运算量。应用于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TMB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软判决度量生成算法虽然降低了计算量,但性能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实现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置信度度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的公交时空可达性度量集成了公交线网的拓扑、车辆的行驶速度、时刻表、乘客的出发时间、出行起点和目的地等因素的对公交时空可达性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公交出行者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对公交时空可达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公交出行者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与公交出行者模式选择行为的联系,反应公交出行者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对公交时空可达性的影响,同时结合已有的研究,对出行者的个体时空可达性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假定公交出行者可以选择地铁、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叁种公交出行模式之一或它们的组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了公交出行者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和公交出行模式选择样本,基于随机效用理论对公交出行者个体的模式选择行为进行了建模,使用哈尔滨市公交车和出租车车载GPS数据对公交时空可达性的可靠性进行了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公交出行者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对于给定置信度下公交出行者个体的时空可达性具有显着影响。本研究将多模式出行所需的信息提供给出行者,能够较好的辅助出行者的出行决策,有利于对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公交出行者群体的公交公平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公交规划的公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置信度度量论文参考文献

[1].严云洋,瞿学新,朱全银,李翔,赵阳.基于离群点检测的分类结果置信度的度量方法[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2].贺具成.考虑模式选择及置信度的公交时空可达性度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3].赵森严,夏琦.一种基于置信度的软件构件可信性度量模型[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彭燕.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5].胡伟文,薛蒙.一种基于相似性度量的仿真系统置信度评估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0

[6].赵晋,张建秋.快速生成QAM比特置信度软判决度量的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

标签:;  ;  ;  ;  

置信度度量论文-严云洋,瞿学新,朱全银,李翔,赵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