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马坑铁矿床形成温度和压力实验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易锦俊,张达,季根源,王楠,王森[1](2021)在《闽西南马坑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文中研究说明马坑铁矿是国内着名的大型磁铁矿床之一,为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铁多金属矿床,其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中。本次研究对马坑铁矿的辉绿岩、大理岩、林地组砂岩和磁铁矿矿石进行了全岩稀土元素测试,并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法对各类磁铁矿矿石中的磁铁矿单矿物进行稀土元素测试,以探讨马坑铁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磁铁矿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但Y/Ho值大多变化于24~37之间,指示为岩浆热液成因;各类蚀变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与磁铁矿矿石具有成因联系;磁铁矿单矿物具有十分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一致;岩石、矿石以及磁铁矿单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马坑铁矿的成矿作用有较多的壳源物质参与,成矿流体与矿区内具有明显分异特征的大洋和莒舟花岗岩体密切相关。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本次测试结果,认为马坑铁矿属层间破碎带控制的钙矽卡岩型矿床。
袁远[2](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提出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杨晓炳[3](2020)在《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文中提出高品质高炉矿渣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成为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在某些地区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与之相比,钢渣、铜选尾砂等低品质固废不仅活性低,而且还潜在不安定性因素,导致资源利用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差和利用率低。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大力推进充填法采矿和绿色无废开采,全尾砂充填采矿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为低品质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难得机遇。为此,本文开展低品质多固废在充填采矿中利用研究。本文基于高低品质固废协同激发制备胶凝材料,低品质固废协同制备混合骨料的技术途径,从微活性、细骨料改性两个方面,开展胶结充填体强度研究,由此获得了不同的绿色充填胶凝材料和混合骨料优化配方。在此基础上,开展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以及管输阻力研究,从而为低品质固废在充填采矿中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首先,以全尾砂充填矿山为工程背景,利用微活性钢渣、脱硫石膏和粉煤灰等低品质固废,开展低成本和高性能充填胶凝材料研究。由此获得了钢渣基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其充填体28d强度达到水泥的1.4倍,满足阶段嗣后充填法采矿一步采场强度要求;大掺量钢渣(50%)胶凝材料的充填体强度也满足二步采场充填体强度要求,胶凝材料中低品质固废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其成本仅为水泥的50%。粉煤灰基充填胶凝材料胶结充填体强度满足矿山充填采矿要求,其成本比当地的42.5水泥降低了 70%以上。其次,开展了大掺量低品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采用XRD、TG/DTG、SEM电镜扫描及压汞实验等手段,研究揭示了不同矿物组分对其水化产物、微观结构以及充填体孔隙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配比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差异对胶结体强度贡献区别不大,其胶结体强度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孔隙结构,而阈值孔径能够合理的表征胶结体强度优劣。第三,开展了无活性铜选尾砂固废对粗骨料的改性研究。针对不同铜选尾砂掺量,开展了混合骨料的粒径级配分析以及胶结体强度试验。基于混合骨料密实度和水灰比对胶结体强度的影响,建立了不同龄期掺铜选尾砂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充填料浆胶结体强度及管输特性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性能优化决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获得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优化配比。其充填料成本比棒磨砂骨料降低了 30.5%,满足金川矿山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法强度和自流输送要求。第四,开展了低品质固废胶凝材料及混合骨料制备的充填料浆流变试验研究,并计算料浆管输沿程阻力。充填料浆流变数据符合宾汉姆模型。可采用Swamee-Aggarwal方程预测沿程阻力。预测结果表明,钢渣基全固废及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充填料浆的管输沿程阻力均小于水泥充填料浆。粗骨料中掺入低品质固废细骨料显着提高了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及稳定性。最后,开展了掺低品质固废的混合骨料充填料浆管输数值模拟及半工业、工业试验。基于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获得了低品质固废的最佳掺量及其对料浆工作特性的影响;采用颗粒-流体两相流数值方法,模拟了混合骨料充填料浆的管输特性,揭示了低品质固废作为细骨料对料浆流动性的影响。通过L管试验和工业充填试验,分析了掺低品质固废的混合充填料浆沿程阻力变化规律,建立了充填料浆参数与沿程阻力的数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4%。本文从低品质固废开发胶凝材料和作为细骨料两个方面,开展其在充填采矿中的利用研究,为低品质固废资源化利用探索出一条途径。
高春升[4](2020)在《分形模型在矿物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以福建洛阳磁铁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分支,分形理论在地球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分形模型也被证实是研究矿物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的有效而快速的工具。因此本文主要应用P-A模型、计盒维数模型和N-A模型来研究磁铁矿颗粒的表面形态特征。本论文以福建洛阳磁铁矿为研究对象,距岩体不同距离进行系统采样,在镜下岩相学和采样位置的分析之后,将研究样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成矿阶段,并根据观察尺度的不同分为背散射图像和光片图像两个尺度。采用ArcGIS图像处理手段,对不同图像中的磁铁矿颗粒进行提取,并应用以上分形模型开展研究工作。P-A分形模型用以度量不规则几何体的不规则程度,计盒维数模型反映了矿物在空间平面上的生长分布情况,N-A模型用来表征矿物颗粒数量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一般应用于不同类型矿物面积大小的比较。基于这三种分形模型得出磁铁矿颗粒表面形态的分形特征及其分形维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表明了福建洛阳铁矿是经历多期次的热液反复叠加交代形成的,这为矽卡岩型富铁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力解释和证据。此外,磁铁矿颗粒计盒维数反映了洛阳铁矿的成矿流体类型主要为岩浆热液,流体从岩体往围岩单方向线性流动和交代围岩。本文通过对磁铁矿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的研究,对洛阳铁矿成矿流体演化进行了讨论,所得出的相关结论与地质观察和地球化学研究认识一致,为目前以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的矿床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拓展了矿床学研究的领域。
李旋旋[5](2020)在《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对其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规模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的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形成了多个断垄区和断凹区,发育有玢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铁金多金属矿床。庐枞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凹区,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郯庐断裂带的南段,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如玢岩型铁矿床、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明矾石矿床等,其中,位于盆地西北部最大的矾山明矾石矿床构成了该盆地内典型的酸性蚀变岩帽,该巨型酸性蚀变岩帽的成因及其与盆地内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亟待进行研究解决。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综合运用蚀变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原位高精度微区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成因及找矿指示研究。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主要由砖桥组火山岩蚀变而成,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从大矾山明矾石矿区向西南和南部砖桥镇附近蚀变具有水平分带特征,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高级泥化、泥化蚀变,其中,硅化主要以多孔状和块状石英为主,多孔状石英分布在大矾山矿区,块状石英主要分布在牛头山地区;黄铁矿化以含铁矿物为主,如黄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在大矾山矿区分布较广;高级泥化蚀变主要以明矾石、石英、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珍珠陶土等矿物为主,亦分布在大矾山矿区;泥化蚀变以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黄钾铁矾的矿物组合为特征,主要在远离大矾山矿区的东南地区较为发育。基于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观察,该区形成酸性蚀变岩帽的流体可分为热液早阶段、热液晚阶段及表生期三个阶段,明矾石在每个期次或阶段均有存在。热液早阶段产于安山岩中的IA1型明矾石和产于凝灰岩中浸染状IA2型明矾石广泛分布在大矾山明矾石矿区的地表及深部,是流体交代围岩中长英质矿物的产物;热液晚阶段充填在开放空间的ⅠB型明矾石分布在大矾山矿区;而表生期由氧化作用形成的Ⅱ型明矾石在地表零散广泛分布。根据明矾石矿物含量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将酸性蚀变岩帽中的蚀变岩分为硅质蚀变岩、明矾石蚀变岩、粘土蚀变岩三种,分别对应牛头山地区和大矾山矿区的硅化、大矾山矿区的高级泥化、外围的泥化蚀变。三种岩性中元素含量变化特征逐渐不明显,代表了水岩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流体的酸性逐渐被围岩中和。对明矾石和黄铁矿开展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热液明矾石主要形成于180~220℃的岩浆热液环境下,流体主要来自于混有少量大气水的岩浆水。IA型明矾石40Ar-39Ar定年厘定了热液明矾石形成于131Ma,亦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并在33Ma时(金红石原位LA-ICP MS U-Pb定年)有表生氧化作用的叠加。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形成于岩石圈减薄、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通过明矾石的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热液期由早到晚明矾石中Na、Ca、Sr、Ba含量逐渐降低,表明围岩和温度均是影响因素,而温度起到关键作用。LREE、U含量的逐渐降低和p XRF分析中Cl含量的逐渐升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流体虽相对富氯,但元素却逐渐亏损。结合不同热液阶段流体中元素含量逐渐减少的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结果显示的蚀变流体即为原始流体的特征,表明形成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热液蚀变流体活动方式较为单一。由深部岩浆分异而来的热液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发生SO2歧化反应,于浅部形成多孔状石英和明矾石,整个阶段流体从弱酸、高温经过强氧化性、强酸、温度降低到低温和中性环境的方向演化。蚀变过程中,较低的温度条件不利于金属元素溶解于络合物中,成矿物质于深部沉淀,潜在矿床位于酸性蚀变岩帽的底部。通过矿物组合、流体环境、硫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的详细对比表明,庐枞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盆地内的玢岩铁矿成矿系统无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国内外典型的富矿酸性蚀变岩帽,如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菲律宾Lepanto高硫型矿床-Far Southeast斑岩矿床等,在大地构造背景、地质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流体特征等方面具有众多的相似性,表明庐枞盆地可能存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有关的岩浆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明矾石短波红外光谱1480nm峰值、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在空间上对热液蚀变中心或矿化方向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些特征表明,金银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深部,而铜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东北部。对众多明矾石地球化学数据的详细分析和验证,Ca+Sr+Ba-Na/(Na+K)图解可以用来判断明矾石在酸性蚀变岩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如流体通道或水平区域位置),或酸性蚀变岩帽是否具有找矿潜力。结合庐枞盆地其他明矾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初步为在庐枞盆地的巴家滩-雾顶山-井边-磨盘山-石门庵、矾母山和钱铺一带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提供了方向。
高原[6](2019)在《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文中认为多源找矿信息挖掘与集成在矿产勘查实践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被认为是确保成矿预测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成矿预测的效果。因此,如何对地学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有效集成,以获取能够更好表达成矿潜力的综合信息,一直是成矿预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机器学习的前沿算法被引入成矿预测实践,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机器学习方法对复杂、隐蔽的分布特征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拥有更强的刻画与提取能力,且大多数方法对数据的分布模式并不敏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鉴于此,本文以闽西南森林覆盖区为示范研究区,在已收集和整理的多源地学数据基础上,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分形与多重分形理论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开展了多源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认识包括:(一)断裂构造解译与控矿作用分析基于1:20万区域航磁数据,运用地球物理场源边界信息增强方法开展了断裂构造解译,并结合DEM数据对区内缺失的断裂信息进行了补充完善。同时,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不同走向断裂构造对已知铜矿床(点)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初步确定了区内广泛发育的NW向和NE向断裂为成矿有利要素,而SN向断裂与已知铜矿床(点)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二)矿化指示元素选取与综合异常信息提取基于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研究:一方面考虑次生作用等因素影响,从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与富集规律和地球化学元素与矿床空间耦合关系两个层面出发,综合运用多重分形谱函数和ROC曲线开展了矿化指示元素选取;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区覆盖层的影响,异常信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屏蔽和衰减,形成弱缓信号而难以被识别和提取。因此,本次将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应用于深层次异常信息提取。结果表明,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不仅可接受高维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融合,同时可借助深度网络的多层非线性变换特征有效的获取隐蔽异常信息,所提取的综合异常与已知铜矿床(点)具有很好的空间耦合关系,该方法有助于提升异常识别精度。(三)中酸性隐伏岩体推断由于覆盖与屏蔽作用,覆盖区往往缺少地质直接观察信息,难以获取完整的地学空间数据。因此,本次研究基于区域地球化学常量组分和航磁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开展了中酸性隐伏岩体推断。结果表明,出露的中酸性岩体与推断岩体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推断结果可为区域成矿预测提供新的中酸性隐伏岩体信息。(四)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针对成矿预测中已知矿床(点)不足且大量无标记样本信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本次将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运用于多源找矿信息集成研究,并与传统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融入半监督的思想,可有效的挖掘未标记的样本信息用于辅助训练模型,有助于提升成矿预测精度,该方法可为在已发现矿床(点)较少的地区开展成矿预测提供借鉴。论文的主要贡献:(1)开展了致矿地质异常信息提取。综合应用航磁数据及DEM数据开展了断裂构造解译,共解译深部断裂20条。同时,基于区域地球化学主量元素和航磁数据开展了中酸性隐伏岩体的推断。以上研究可为闽西南植被覆盖区开展成矿预测提供新的深部找矿信息;(2)开展了矿化指示元素选取和深层次异常信息提取。综合运用多重分形谱函数与ROC曲线,筛选出Cu、Au、Ag、Pb、Zn、Fe2O3、W、Sn、Mo、Bi、P、MgO、Cd、Sr共14种矿化指示元素,为研究区铜多金属矿矿化指示元素选取提供了参考。同时,利用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提取了隐蔽异常信息,提升了化探异常识别精度和效率;(3)开展了成矿远景区预测。应用半监督的随机森林模型开展了多源找矿信息集成,并圈定A级成矿远景区4个、B级成矿远景区3个、C级成矿远景区2个,为研究区铜多金属矿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宋樾[7](2019)在《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成矿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塔什库尔干地块之上,东南以麻扎—康西瓦断裂带与西昆仑地块相邻,西北以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带与明铁盖地块相隔,总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展布。塔什库尔干地区不仅是与特提斯洋的扩张、消减息息相关,也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成矿环境。因此在区域地球动力学和成矿域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塔什库尔干地区发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如赞坎—莫喀尔条带状磁铁矿床和切列克其菱铁矿床等。矿床的沉积和变质,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关系密切。在特提斯洋扩张时期,海底火山活动发育,携带成矿物质在不同的洋底环境沉淀成矿;在特提斯洋萎缩、消减时期,大洋板片俯冲以及后来的碰撞导致的岩浆作用对原有矿床进行了后期的叠加和改造。因此对塔什库尔干地区典型铁矿床的矿石和围岩进行详尽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揭示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时代及后期改造事件的性质和时代,更清晰的认识区域内洋—陆转换及陆—陆碰撞历史及与之伴生的岩浆热事件的发生机制,进而有助于总结区域演化历史和成矿规律,并对后期的找矿工作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布伦阔勒岩群在塔什库尔干地区广泛分布,其时代归属一直没有定论,两种观点很有代表性:一为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2700Ma2016Ma)年龄;二为新元古代晚期到早古生代(1845Ma480Ma)的年龄,印支期为岩群发生变质的时代。本次研究对赞坎—莫喀尔矿床的直接围岩(布伦阔勒岩群)的锆石进行了U-Pb-Hf测试,结果显示该地区布伦阔勒岩群的成岩年龄为492Ma556Ma,个别样品可见古老年龄的锆石可能为捕获古老地层的碎屑锆石的结果。因此,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区的布伦阔勒岩群,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应从原划分方案的古元古界地层中剥离出来。在研究区选出两个典型铁矿床,分别为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床和切列克其菱铁矿床,通过对矿石、矿物及围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以及锆石U-Pb-Hf同位素等综合研究,揭示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过程与成矿时代,并对后期矿区内岩浆热事件对成矿的影响作出了时代、范围及程度上的限定。赞坎—莫喀尔磁铁矿矿床的矿石主要由Fe2O3T和Si O2组成,代表陆源碎屑成分的Al2O3(平均1.93%)和Ti O2(平均0.35%)含量极低,w(Sr)/w(Ba)与w(Ni)/w(Co)比值特征表明成矿来源与深海高温热液密切相关,具有海相火山沉积的成因特征。稀土元素PAAS配分图解较为平坦,与典型BIF型铁矿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深海高温热液的印迹。使用激光剥蚀探针测试磁铁矿显示,其还有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可能是印支期变质作用留下的地球化学印迹。氧同位素特征同样表明成矿过程中火山作用参与明显。此外,矿床的直接围岩“布伦阔勒岩群”形成于早古生代(492Ma556Ma)。因此认为,赞坎—莫喀尔磁铁矿矿床应形成于早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洋洋底,成矿物质喷出洋底后在合适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停止运移并沉积成矿,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切列克其菱铁矿矿石的Ti O2和Al2O3含量很低,表明成矿过程鲜有陆源碎屑物质的加入。Al/(Al+Fe+Mn)等主量元素对比值、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i)和Fe-Mn-(Cu+Co+Ni)×10等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火山活动喷出的热液。稀土元素PAAS配分模式具有轻微“左倾”、强烈正Eu及Ce异常的特征也证实其为热水喷流成因。流体包裹体特征则显示出成矿环境为220℃到250℃的温度区间和2.76km到1.66km深度的海底,而矿物C-O同位素说明矿石的成因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关系极为密切。与矿体整合接触的围岩曾被认为是志留系温泉沟组地层,但最新研究表明,穿插地层的侵入体具有早古生代的成岩年龄。结合区域演化历史,认为矿床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与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床的成矿时代接近,同为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的产物。对后期侵入矿区的岩体进行锆石U-Pb和Hf同位素分析显示,侵位年龄为晚三叠世(204.63Ma214.54Ma),浆源区为地壳物质。该年龄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印支期最后闭合的年龄,侵入岩是造山垮塌阶段的岩浆作用产物。岩浆侵入期间,岩浆热液对部分矿脉的叠加、改造使铁质活化运移形成新的矿脉,同时使原生的菱铁矿石次生长大。综上,切列克其菱铁矿床是在早古生代期间,古特提斯洋洋底火山活动喷出的含铁流体与岩浆房脱气作用形成的二氧化碳流体混合物,被海水搬运迁移,在合适的化学条件下沉积成矿,并在三叠纪被岩浆热液部分改造,为热水喷流沉积矿床。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典型铁矿床,其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后期的热液改造作用,与区域上的古特提斯洋演化历史息息相关,成矿过程反演了部分区域演化历史。综合比对矿体和区域上岩体的研究结果,将区域演化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新元古代晚期556Ma,古特提斯洋裂解,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期,成矿物质形成了最初始的积累。2)556Ma492Ma,古特提斯洋底火山活动活跃,成矿物质喷出洋底,在合适的化学条件下析出沉淀,原特提斯洋则持续向南俯冲;3)492Ma408Ma,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成岩、成矿作用持续进行,原特提斯洋闭合。4)408Ma204Ma,古特提斯洋闭合,已形成的矿层被印支期造山作用挤压成条带状磁铁矿床,并伴随着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改造。
任倩[8](2019)在《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闽西南马坑式铁矿,赋存于中石炭统经畲组(C2j)至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的一套碳酸盐岩和含煤的碎屑地层中,成矿作用受到一系列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及层间滑脱构造控制。该矿床以矽卡岩型Fe-Pb-Cu矿化为主,伴随有大理岩化、硅化等蚀变;成矿阶段划分为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由于对大排矿床流体演化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而且尚未合理解释铅锌矿体在垂向上分布在磁铁矿体之上,因此有必要对大排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选取不同成矿阶段代表性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包裹体进行镜下形态观察后将包裹体主要分为四类,测试分析主要针对大排矿床最常见的两相包裹体,包裹体的气相和液相成分相同,主要为H2O。成矿各个阶段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从早到晚分别为205.1405℃、164.2389.2℃、163.4249.9℃、150203.9℃,流体盐度从早到晚为0.3627.4%NaCl eq、0.3616.5%NaCl eq、0.182.77%NaCl eq、0.183.35%NaCl eq,密度为0.491.32g.cm-3。通过分析得出成矿流体在成矿初期表现为高温度、高盐度、中-高密度之一特征,基本符合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在矽卡岩阶段流体温度较高,没有明显下降,在同一温度下捕获了高盐度和低盐度的包裹体,通过对矿物组合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大排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在矽卡岩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使流体溶解度发生变化,导致磁铁矿大量沉淀;在石英-硫化物阶段由于大气降水的混入使流体的温度迅速降低,这种流体混合作用使流体性质改变,Pb和Zn元素的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最终Pb和Zn卸载沉淀,形成闪锌矿和方铅矿;由于形成原因和成矿阶段的不同造成矿床在垂向上下部为磁铁矿体,上部为铅锌矿体。
肖柏林[9](2020)在《钢渣矿渣制备胶结剂及其在全尾砂胶结充填的应用》文中提出采矿活动逐渐往深部转移以及环保的要求使全尾砂胶结充填广泛应用,选矿尾砂越来越细显着提高了充填成本;钢铁行业排放的矿渣应用广泛价格高昂,而钢渣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为了大幅降低充填胶凝材料成本,本文以钢渣为主要原料,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矿用胶结剂,研究充填料浆的流变规律,为深埋高应力和大水等难采矿体安全、高效和低成本充填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钢渣等固废实现规模化和高附加值利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开展以下研究工作:首先,针对钢渣胶凝活性低的特点,掺加矿渣、脱硫石膏及氟石膏进行激发,开展钢渣胶凝材料配比试验,获得了钢渣/氟石膏/矿渣配比为35/20/45时(SFG)充填体强度远超水泥;利用微观实验与水泥对比分析揭示了 SFG的主要水化产物,提出了双重耦合激发机理,活性成分得到充分激发,多重耦合激发还消耗了钢渣中的膨胀性物质f-CaO和f-MgO,解决了钢渣膨胀性问题,并从长期体积及强度监测实验得到了验证。然后,以福建龙岩的马坑铁矿为工程背景,开展两种钢渣基矿用胶结剂,在不同胶砂比、质量浓度及骨料变化下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强度稳定性好,安全储备高,满足嗣后充填的多种强度需要;流动性上研究了 SFG尾砂胶结充填料浆流变参数的测量及影响规律,预测了料浆沿程阻力较小,满足工程管输要求;通过成本分析表明,SFG的单价成本仅为水泥的57.4%,年所需量仅为设计水泥的53.3%,年总成本仅为水泥的30.6%,经济效益显着。最后,分析了管输距离长及温差大情况下采矿充填料浆管输面临的新挑战,研究了料浆的屈服应力及黏度随时间的演变规律,分析了料浆配比(胶结剂掺量、矿渣替代水泥量、硫酸盐浓度、含盐量)和温度变化对流变参数时变规律的影响,为深部及高寒地区的胶结充填采矿奠定理论基础。
孙志远[10](2018)在《新疆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富钠海相火山岩与铁成矿作用》文中提出海相火山岩型铁矿由于其品位富、储量大等特点,是近年来国内外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东天山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是新疆乃至我国海相火山岩型铁矿重要产出地区之一,本文对该成矿带内富钠海相火山岩以及雅满苏和红云滩两个典型铁矿床进行研究,以揭示富钠海相火山岩及其与铁成矿的关系。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内海相火山岩为基性-中性-酸性岩石组合,且以安山质岩石为主。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年龄在337.5Ma~327.4Ma之间。电子探针结果揭示带内海相火山岩中斜长石包括钠长石和更长石,识别出两期钠长石(化)的存在,且晚期钠长石(化)可能与区域铁成矿有密切关系。石炭纪海相火山岩富钠(Na2O平均为4.52%,Na2O/K2O平均为9.13),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学、年代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带内海相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前盆地,为早石炭纪古康古尔洋向中天山地块俯冲作用的产物。富钠火山岩为岛弧岩浆在海底喷发后与海水相互反应形成。雅满苏铁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火山喷溢和火山热液两个成矿阶段。获得矿区火山热液成矿期与磁铁矿共生的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20.3±9.1Ma、石榴石U-Pb年龄为324.2±9.7Ma,表明成矿年龄和蚀变年龄与矿区火山岩年龄(327.4±3.1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磁铁矿原位LA-ICP-MS分析结果指示角砾状和浸染状矿石中磁铁矿具有高的Ti、V、Cr、Ni、Co元素含量,显示岩浆型磁铁矿特征;块状、条带状和脉状矿石中磁铁矿具有高的Si、Al、Mn、Mg、Ca等元素含量,显示热液型磁铁矿特征。成矿流体从早阶段高温、高盐度向晚阶段低温、低盐度演化。红云滩铁矿床成矿亦可划分为火山喷溢和火山热液两个成矿阶段。获得火山热液成矿期与块状磁铁矿矿石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24±31Ma、石榴石U-Pb年龄为331.0±5.3Ma,与矿区火山岩年龄(333Ma~324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流体包裹体和磁铁矿原位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的温度(Th(°C))、盐度(wt%(Na Cleqv))和微量元素组成(Ti、V、Cr、Ni、Ga、Sn、Mn、Zn等)具有波动变化特征,指示可能与红云滩矿区多期火山喷发后能量和物质再次补充有关。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内铁矿床的矿体几乎均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且大都赋存于富钠安山质海相火山岩中。火山地层实测剖面指示铁矿产于火山喷发旋回中,与火山喷发活动有密切关系,而与侵入岩无直接接触关系。带内富钠火山岩与铁矿床有时间-空间的耦合关系。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形成的富铁玄武质岩浆,玄武质岩浆演化后经过岩浆和热液作用而成矿,其中,钠质交代中基性岩浆活化析出的铁质是成矿物质来源之一。
二、福建马坑铁矿床形成温度和压力实验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马坑铁矿床形成温度和压力实验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闽西南马坑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分析方法 |
3.1 全岩稀土元素分析 |
3.2 磁铁矿原位稀土元素分析 |
4 测试结果 |
4.1 辉绿岩 |
4.2 大理岩 |
4.3 林地组砂岩 |
4.4 磁铁矿石 |
4.5 磁铁矿单矿物 |
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5.1 岩石、矿石及磁铁矿单矿物稀土模式的成因 |
5.2 Eu异常与成矿流体性质 |
5.3 矿床成因探讨 |
6 结论 |
(2)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1.5.1 锆石U-Pb测年 |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
1.5.6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
2.2 侵入岩 |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3.1 十二排岩体 |
3.2 大排岩体 |
3.3 永福复式岩体 |
3.4 洛阳岩体 |
3.5 潘田岩体 |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3.3 矿物学特征 |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
6.1.1 矿区地质特征 |
6.1.2 矿床地质特征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矿床成因 |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
6.2.1 矿区地质特征 |
6.2.2 矿体特征 |
6.2.3 围岩蚀变特征 |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
6.2.5 成矿时代 |
6.2.6 矿床成因 |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
6.3.1 矿区地质特征 |
6.3.2 矿体特征 |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6.3.4 成矿时代 |
6.3.5 矿床成因 |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
6.4.1 矿区地质特征 |
6.4.2 矿床地质特征 |
6.4.3 成矿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 |
6.4.5 矿床成因 |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
6.5.1 潘田铁矿床 |
6.5.2 德化阳山铁矿 |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
6.6.1 竹子炉钼矿点 |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
6.7.2 矿化时代 |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3)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充填胶凝材料文献综述 |
2.1.1 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 |
2.1.2 高水及超高水充填材料 |
2.1.3 碱激发/复合激发胶凝材料 |
2.2 微活性低品质固废利用的难题和途径 |
2.2.1 钢渣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难题 |
2.2.2 低品质微活性固废协同利用途径 |
2.3 全尾砂及粗骨料充填材料研究 |
2.3.1 全尾砂充填材料研究进展 |
2.3.2 混合粗骨料充填材料研究进展 |
2.4 充填料浆管输特性研究 |
2.4.1 充填料浆流变性 |
2.4.2 沿程摩阻力计算模型 |
2.4.3 流体-颗粒两相流 |
2.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5.1 本文研究面临的问题 |
2.5.2 指导思路与关键技术 |
2.5.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 利用低品质微活性固废协同制备胶凝材料研究 |
3.1 利用钢渣-脱硫石膏制备胶凝材料特性试验研究 |
3.1.1 试验物料特性 |
3.1.2 配比试验 |
3.1.3 结果分析 |
3.1.4 50%钢渣掺量胶凝材料探索研究 |
3.2 钢渣基全固废胶凝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 |
3.2.1 试验物料特性 |
3.2.2 配比验证微调试验 |
3.2.3 大掺量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 |
3.2.4 多工况强度试验 |
3.3 利用低品质粉煤灰协同制备充填胶凝材料研究 |
3.3.1 试验物料特性 |
3.3.2 粉煤灰胶凝材料配比试验 |
3.3.3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互响应分析 |
3.3.4 胶凝材料配比优化决策 |
3.4 本章小结 |
4 大掺量低品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4.1 大掺量钢渣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4.1.1 水化产物分析 |
4.1.2 微观结构分析 |
4.1.3 孔隙结构分析 |
4.2 低品质粉煤灰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4.2.1 水化产物分析 |
4.2.2 微观结构分析 |
4.2.3 孔隙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无活性固废作为细骨料对充填体强度影响与优化 |
5.1 废石-棒磨砂-铜选尾砂混合骨料配比优化 |
5.1.1 三元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 |
5.1.2 三元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 |
5.1.3 铜选尾砂掺量对胶结体强度影响 |
5.1.4 强度模型 |
5.2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配比优化 |
5.2.1 二元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 |
5.2.2 二元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 |
5.2.3 强度模型 |
5.2.4 二元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性能优化决策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及沿程阻力预测 |
6.1 低品质固废胶凝材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 |
6.1.1 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1.2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 低品质固废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 |
6.2.1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2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3 粗骨料对料浆流变性的影响 |
6.3 充填料浆沿程阻力计算研究 |
6.3.1 利用模型预测沿程阻力的步骤 |
6.3.2 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的工业试验 |
6.3.3 结果验证及评价 |
6.4 预测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沿程阻力 |
6.4.1 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2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3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4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模拟及工业试验研究 |
7.1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工作特性研究 |
7.1.1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 |
7.1.2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 |
7.1.3 掺低品质固废对料浆工作特性的影响分析 |
7.1.4 低品质固废料浆流变性与工作特性分析 |
7.2 低品质固废高浓度充填料浆管输特性数值模拟 |
7.2.1 两相流模型 |
7.2.2 高浓度混合骨料料浆管输特性数值模型 |
7.2.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7.3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水力坡度模型及工业试验 |
7.3.1 半工业级L管预测沿程阻力 |
7.3.2 工业验证试验及修正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分形模型在矿物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以福建洛阳磁铁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2 选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形理论及模型研究现状 |
1.2.2 磁铁矿单矿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1 取得研究成果 |
1.4.2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洛阳铁矿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矿区岩浆岩 |
2.3 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矿体特征 |
2.3.2 矿石特征 |
2.3.3 围岩蚀变 |
2.3.4 成矿阶段 |
第三章 样品及处理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2 样品预处理 |
3.2.1 探针片背散射拍照 |
3.2.2 光片扫描成像 |
3.2.3 ArcGIS图像处理 |
3.3 分形模型 |
3.3.1 P-A模型 |
3.3.2 计盒维数模型 |
3.3.3 N-A模型 |
第四章 磁铁矿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 |
4.1 计算结果 |
4.1.1 P-A模型 |
4.1.2 计盒维数模型 |
4.1.3 N-A模型 |
4.2 问题与讨论 |
4.2.1 P-A分维值DPA |
4.2.2 计盒维数值Db |
4.2.3 N-A分维值D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酸性蚀变岩帽研究现状 |
1.2.1 酸性蚀变岩帽的研究方法 |
1.2.2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环境 |
1.2.3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研究历史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断裂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2.3 火山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4.2 区域磁场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方法 |
3.2 短波红外光谱(SWIR)分析 |
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
3.5 流体包裹体测温 |
3.6 全岩地球化学(WRG)分析 |
3.7 电子探针(EPMA)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 |
3.8 明矾石~(40)Ar-~(39)Ar定年分析 |
3.9 金红石原位LA-ICPMS U-PB定年分析 |
3.10 稳定同位素(S、H、O)分析 |
第四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质特征 |
4.1 矾山矿区地质特征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岩 |
4.2 蚀变矿化特征 |
4.2.1 明矾石化和明矾石矿体 |
4.2.2 其他蚀变特征 |
4.3 短波红外光谱研究(SWIR) |
4.3.1 SWIR矿物识别 |
4.3.2 SWIR特征参数 |
4.4 矿物组成 |
4.4.1 蚀变矿化期次 |
4.4.2 矿物特征 |
4.5 蚀变分带特征 |
第五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特征 |
5.1.2 酸性蚀变岩帽的岩性分类 |
5.1.3 地球化学特征 |
5.1.4 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5.1.5 pXRF特征 |
5.2 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明矾石种类 |
5.2.2 不同类型明矾石元素特征 |
5.2.3 明矾石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 |
5.2.4 明矾石空间特征 |
5.3 年代学特征 |
5.3.1 明矾石~(40)Ar-~(39)Ar定年 |
5.3.2 金红石LA-ICP-MS U-Pb定年 |
5.3.3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 |
第六章 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 |
6.1 流体包裹体 |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2 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3 压力条件 |
6.2 稳定同位素 |
6.2.1 样品特征 |
6.2.2 硫同位素组成 |
6.2.3 氢、氧同位素 |
6.3 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机制 |
6.3.1 物理化学条件 |
6.3.2 流体演化特征 |
6.3.3 形成机制 |
第七章 酸性蚀变岩帽成矿潜力指示 |
7.1 区域酸性蚀变岩帽 |
7.1.1 分布及产出特征 |
7.1.2 成矿地质条件 |
7.1.3 明矾石成因类型 |
7.1.4 形成环境 |
7.2 酸性蚀变岩帽与庐枞盆地玢岩铁矿的关系 |
7.2.1 年代学 |
7.2.2 围岩蚀变 |
7.2.3 物理化学条件 |
7.2.4 硫的来源 |
7.2.5 玢岩铁矿床蚀变带中明矾石的形成机制 |
7.3 与典型酸性蚀变岩帽对比 |
7.3.1 地质特征 |
7.3.2 流体特征 |
7.3.3 明矾石光谱学及成分特征 |
7.3.4 明矾石地球化学判别 |
7.4 酸性蚀变岩帽找矿指示 |
7.4.1 庐枞盆地矾山矿区 |
7.4.2 庐枞盆地其他地区 |
7.4.3 庐枞矿集区综合找矿模型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论文 |
附表1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附表2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XRF分析结果/PPM |
附表3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
附表4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 |
附表5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短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 |
附表6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 |
(6)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区域矿产预测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区域矿产定量预测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3 机器学习在矿产定量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闽西南区域地质及典型矿床 |
2.1 闽西南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特征 |
2.1.2 区域侵入岩特征 |
2.1.3 区域构造特征 |
2.1.4 区域矿产 |
2.2 区域大地构造及成矿演化规律 |
2.2.1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2.2.2 区域成矿时空演化规律 |
2.3 典型矿床与成矿要素 |
2.3.1 矿区地质特征 |
2.3.2 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要素 |
2.3.3 成矿预测要素选取 |
2.4 研究区数据介绍 |
第三章 断裂构造解译与控矿作用分析 |
3.1 区域航磁数据处理与断裂构造解译 |
3.1.1 航磁数据处理方法 |
3.1.2 区域航磁数据处理与断裂构造解译 |
3.1.3 基于DEM影像的断裂构造补充解译 |
3.2 矿床(点)与断裂构造空间关系分析 |
3.2.1 断裂走向与矿床(点)空间分布趋势分析 |
3.2.2 断裂对矿床(点)影响范围分析 |
3.2.3 断裂构造对矿床(点)控制作用分析 |
第四章 矿化指示元素选取与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
4.1 地球化学数据预处理 |
4.1.1 数据检查 |
4.1.2 数据变换 |
4.2 矿化指示元素选取 |
4.2.1 多重分形谱函数 |
4.2.2 ROC曲线分析 |
4.2.3 矿化指示元素综合选取 |
4.3 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
4.3.1 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的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
4.3.2 综合异常信息提取结果评价 |
第五章 研究区中酸性隐伏岩体推断 |
5.1 数据预处理 |
5.2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
5.2.1 逻辑回归模型 |
5.2.2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
5.3 中酸性岩体推断结果评价 |
第六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1 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概念模型 |
6.2 基于监督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2.1 训练样本构建 |
6.2.2 随机森林模型 |
6.2.3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多源信息集成 |
6.2.4 多源找矿信息集成结果评价 |
6.3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3.1 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 |
6.3.2 基于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3.3 多源信息集成结果对比评价 |
6.4 成矿远景区圈定 |
第七章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主要贡献 |
7.4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成矿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区域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铁矿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2.4 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野外工作方案 |
1.3.2 室内工作方案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1.1 羌北—昌都—思茅地层区 |
2.1.2 秦祁昆地层区 |
2.2 构造 |
2.2.1 西昆仑地块 |
2.2.2 麻扎—康西瓦断裂带 |
2.2.3 塔什库尔干地块 |
2.2.4 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带 |
2.2.5 明铁盖地块 |
2.3 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变质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5.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2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
3.1 主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3.2 磁铁矿物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3.3 矿物同位素分析方法 |
3.4 激光拉曼探针测试分析 |
3.5 锆石U-Pb同位素测试方法 |
3.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典型铁矿床地质特征 |
4.1 赞坎-莫喀尔磁铁矿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体地质特征 |
4.1.3 矿石及矿物特征 |
4.1.4 围岩蚀变特征 |
4.1.5 成矿期次划分 |
4.1.6 小结 |
4.2 切列克其菱铁矿 |
4.2.1 矿区地质特征 |
4.2.2 矿体地质特征 |
4.2.3 矿石及矿物特征 |
4.2.4 围岩蚀变特征 |
4.2.5 成矿期次划分 |
4.2.6 小结 |
第5章 区域典型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与时代 |
5.1 成矿物质物质来源与成矿环境 |
5.1.1 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床 |
5.1.2 切列克其菱铁矿床 |
5.2 成矿时代 |
5.2.1 赞坎—莫喀尔磁铁矿床 |
5.2.2 切列克其菱铁矿床 |
第6章 区域演化史及区域铁矿成矿模式 |
6.1 布伦阔勒岩群 |
6.2 区域演化历史 |
6.3 区域成矿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矿区位置 |
1.1.2 课题来源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3.3 推覆构造与滑脱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加里东期 |
2.4.2 海西-印支期 |
2.4.3 燕山期 |
2.5 区域矿产资源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组成及结构、构造 |
3.2.3 围岩蚀变与矿化类型 |
3.2.4 成矿阶段划分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1 寄主矿物 |
4.2.2 包裹体分布与丰度 |
4.2.3 包裹体的特征与分类 |
4.3 流体温度与盐度 |
4.4 流体密度与压力 |
4.5 激光拉曼分析 |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矿床成因 |
5.1.1 成矿物质来源 |
5.1.2 流体成矿条件 |
5.1.3 矿床成因类型 |
5.2 成矿作用 |
5.2.1 成矿流体形成与演化 |
5.2.2 成矿过程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钢渣矿渣制备胶结剂及其在全尾砂胶结充填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钢渣概述 |
2.1.1 钢渣的产生历史 |
2.1.2 钢渣的种类 |
2.2 钢渣的主要特性研究综述 |
2.2.1 钢渣的主要化学成分 |
2.2.2 钢渣的矿物成分 |
2.2.3 钢渣的体积不稳定性 |
2.2.4 钢渣的胶凝特性 |
2.2.5 钢渣胶凝活性评价方法 |
2.2.6 钢渣的活性激发方式 |
2.3 钢渣的处理及利用现状综述 |
2.3.1 钢渣的预处理 |
2.3.2 全球钢渣利用概况 |
2.3.3 钢渣的主要应用 |
2.3.4 钢渣利用的制约因素 |
2.4 高浓度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综述 |
2.4.1 高浓度全尾砂浆输送特性与关键技术 |
2.4.2 高浓度料浆流变模型 |
2.4.3 高浓度充填砂浆粘度特性 |
2.4.4 料浆管道输送中沿程阻力的计算 |
3 试验原材料物化特性分析 |
3.1 典型钢铁厂可利用固体废弃物分析 |
3.1.1 钢渣微粉 |
3.1.2 矿渣微粉 |
3.1.3 脱硫石膏 |
3.1.4 氟石膏 |
3.2 选矿全尾砂充填骨料 |
3.2.1 选矿全尾砂 |
3.2.2 干抛粗尾砂 |
3.3 本章小结 |
4 全固废钢渣基充填胶凝材料配比试验研究 |
4.1 脱硫石膏-钢渣-矿渣胶凝材料配比实验 |
4.1.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4.1.2 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4.1.3 验证实验及分析 |
4.2 氟石膏-钢渣-矿渣胶凝材料配比实验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钢渣基胶凝材料的多重耦合激发机理及膨胀性 |
5.1 水化产物及多重耦合激发 |
5.1.1 微观实验方法 |
5.1.2 主要水化产物 |
5.1.3 多重耦合激发 |
5.1.4 微观结构验证 |
5.2 钢渣基-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膨胀性 |
5.2.1 钢渣基材料膨胀的必要条件 |
5.2.2 本材料与钢渣混凝土膨胀差异性 |
5.3 充填体膨胀性宏观验证实验 |
5.3.1 实验材料及方案 |
5.3.2 实验过程及现象 |
5.3.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钢渣基充填胶凝材料在马坑铁矿应用研究 |
6.1 工程背景 |
6.2 全尾砂骨料胶结充填普适性实验 |
6.2.1 实验目的及方案 |
6.2.2 实验结果 |
6.2.3 胶砂比的影响 |
6.2.4 料浆质量浓度的影响 |
6.3 混合充填骨料胶结充填普适性实验 |
6.3.1 实验方案 |
6.3.2 胶砂比对混合骨料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6.3.3 浓度对混合骨料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6.3.4 骨料粗细比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6.3.5 胶凝材料工业应用总结分析 |
6.4 钢渣基充填体强度模型 |
6.4.1 选取变量 |
6.4.2 变量表征方法 |
6.4.3 强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6.5 经济可行性分析 |
6.5.1 胶凝材料用量估算 |
6.5.2 成本估算与效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钢渣胶结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研究 |
7.1 充填料浆流变特性测试方法 |
7.1.1 流变仪测试流变参数的复杂性 |
7.1.2 实验仪器及过程 |
7.1.3 料浆触变性分析 |
7.1.4 拟合参数点的选择 |
7.2 流变特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7.2.1 试验方案 |
7.2.2 胶砂比对流变参数的影响 |
7.2.3 质量浓度比对流变参数的影响 |
7.2.4 粗细尾砂添加比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 |
7.3 SFG-CPB料浆的管输阻力预测 |
7.3.1 管输阻力计算流程 |
7.3.2 马坑铁矿充填料浆阻力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8 充填料浆长距离管输中流变参数的时变演化 |
8.1 实验材料及方案 |
8.1.1 实验材料 |
8.1.2 实验方案 |
8.1.3 料浆制备 |
8.2 测试方法 |
8.2.1 黏度测试 |
8.2.2 十字剪切法测量屈服应力 |
8.2.3 微观实验 |
8.2.4 pH及Zeta电位测试 |
8.2.5 电导率、体积水容量、吸力监测 |
8.3 膏体流变参数的时变规律 |
8.4 膏体料浆配比对流变参数时变规律的影响 |
8.4.1 胶结剂参量的影响 |
8.4.2 胶结剂中矿渣掺比的影响 |
8.4.3 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
8.4.4 搅拌水含盐量的影响 |
8.5 温度对膏体流变参数时变规律的影响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新疆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富钠海相火山岩与铁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东天山海相火山岩型铁矿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2.1 古生界 |
2.2.2 新生界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研究区矿产 |
3 阿奇山-雅满苏带海相火山岩 |
3.1 火山旋回与岩石组合 |
3.1.1 雅满苏地区 |
3.1.2 红云滩地区 |
3.2 岩相学 |
3.3 年代学 |
3.3.1 样品采集 |
3.3.2 分析结果 |
3.4 矿物学和矿物化学 |
3.4.1 斜长石 |
3.4.2 角闪石 |
3.4.3 辉石 |
3.5 岩石地球化学 |
3.5.1 主量元素 |
3.5.2 稀土和微量元素 |
3.5.3 Rb-Sr和 Sm-Nd同位素 |
3.6 构造环境 |
3.7 源区性质 |
3.8 成岩模式 |
4 雅满苏铁矿 |
4.1 矿区地质 |
4.2 矿床地质 |
4.2.1 矿体 |
4.2.2 矿石 |
4.2.3 成矿期次及矿化阶段 |
4.3 矿床地球化学 |
4.3.1 成矿年代学 |
4.3.2 磁铁矿矿物地球化学 |
4.3.3 流体包裹体 |
4.3.4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4.4 讨论 |
4.4.1 成矿时代 |
4.4.2 成矿物质来源 |
4.4.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 |
5 红云滩铁矿 |
5.1 矿区地质 |
5.2 矿床地质 |
5.2.1 矿体 |
5.2.2 矿石 |
5.2.3 成矿期次及矿化阶段 |
5.3 矿床地球化学 |
5.3.1 成矿年代学 |
5.3.2 磁铁矿矿物地球化学 |
5.3.3 流体包裹体 |
5.3.4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5.4 讨论 |
5.4.1 成矿时代 |
5.4.2 成矿物质来源 |
5.4.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 |
6 富钠火山岩与铁成矿机制 |
6.1 富钠火山岩成因及其与铁矿的时-空和成因关系 |
6.1.1 富钠火山岩成因 |
6.1.2 富钠火山岩与铁矿的时-空及成因关系 |
6.2 富钠火山岩与铁成矿机理 |
6.2.1 钠质交代与铁质来源 |
6.2.2 铁质的运移与沉淀机制 |
6.2.3 铁成矿机制 |
7 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铁多金属成矿作用和找矿启示 |
7.1 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
7.2 成矿作用 |
7.2.1 夕卡岩成因 |
7.2.2 海相火山成矿作用 |
7.2.3 成矿模式 |
7.3 找矿启示 |
8 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1:分析测试方法及流程 |
附录2:分析测试附表 |
四、福建马坑铁矿床形成温度和压力实验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闽西南马坑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J]. 易锦俊,张达,季根源,王楠,王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04)
- [2]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3]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D]. 杨晓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分形模型在矿物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以福建洛阳磁铁矿为例[D]. 高春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D]. 李旋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6]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D]. 高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7]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成矿环境研究[D]. 宋樾. 吉林大学, 2019(10)
- [8]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D]. 任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钢渣矿渣制备胶结剂及其在全尾砂胶结充填的应用[D]. 肖柏林. 北京科技大学, 2020(11)
- [10]新疆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富钠海相火山岩与铁成矿作用[D]. 孙志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