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控模块损坏的应急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曹俊[1](2021)在《桌面式电火花线切割平台与实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具有非接触、无毛刺、低应力、精度高等特点,在特种加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研制一款结构小巧、功能完善的桌面式电火花线切割平台,符合现代机床小型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的线切割数控系统具有多实时任务并行、任务间通信频繁的特点,因此多核实时任务的调度成为了高性能线切割数控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往复走丝线切割加工中电极丝损耗和断丝难以避免,因此结合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理,实现对断丝与电极丝损耗的实时预测和控制,对提高线切割系统的加工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电火花线切割工艺需求,将桌面式电火花线切割平台划分为走丝模块、伺服进给模块、脉冲电源模块以及工作液循环模块。针对传统走丝机构张紧力调整不便的劣势,设计了张紧力稳定且灵活可调的双丝筒重锤式走丝机构;设计并校核了基于滚珠丝杠的伺服进给模块,并利用步进电机结合编码器实现伺服进给的闭环控制;通过总结传统脉冲电源的优劣,设计了一种基于BUCK电路的脉冲电源,该电源采用电感作为限流元件,电能利用率高。桌面式电火花线切割平台的数控系统采用ARM+STM32的结构,ARM与STM32通过CAN总线通信。其中ARM芯片作为上位机,控制伺服进给模块并运行数控软件;STM32作为下位机,负责控制走丝模块、脉冲电源模块以及工作液循环模块。线切割数控软件采用安全,高效的多进程架构,软件各进程通过共享内存、有名管道和信号实现加工数据的交换与加工流程的同步,各进程同步运行且互不干扰。为了发挥多核处理器的性能优势,提高数控系统实时性,对线切割数控系统进行了任务分析,建立了多核任务分配问题的抽象模型描述;采用处理器负载约束改良模拟退火法,实现了线切割数控系统多核任务分配寻优算法,该算法可快速收敛到最优分配方案,同时兼顾线切割数控系统多任务并发与周期执行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处理器的多核运算能力,提升数控系统实时性能。针对桌面式电火花线切割平台的断丝问题,根据其断丝前出现密集电弧放电的特征,结合实验分析其断丝机理,得到了脉冲宽度与电弧放电概率及其电流峰值呈正相关的规律。基于该规律,提出了通过电流脉冲梯度曲线检测电弧脉冲,并采用多种手段抑制电弧脉冲,以减小电极丝损伤的断丝控制方案。经实验验证,该断丝控制方案能够抑制电弧放电的出现,提高加工稳定性,延缓断丝发生。根据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微观机理与电极丝损耗理论,得到了峰值电流、脉冲宽度二者与电极丝损伤呈正相关的规律,研究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峰值电流预测技术。选取峰值电流和脉宽作为样本特征,通过STM32完成样本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分析了循环神经网络的特点,利用Python语言对训练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化处理后,建立并训练基于LSTM-RNN的峰值电流预测模型,最后利用Tensor Flow Lite将模型部署到数控系统上位机中,结合相应控制手段,提前抑制大峰值电流放电,降低了电极丝的损耗。
梁禾[2](2021)在《不确定性影响下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及敏感性分析》文中提出现代工业设备结构精密,功能复杂,高度集成声、光、电、液、气等技术于一体。为确保大型机电设备稳定运行,系统可靠性分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靠性为评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刻画了系统可靠度、平均寿命、失效率等产品的寿命特征。此外,在缺乏长时间、大批量的统计试验下,对系统工作状态的判定会受不确定性影响,如何有效对不确定性量化与传播分析将会影响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大型机电系统结构复杂,零件繁多,每个零件自身不确定性对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因此精准定位对系统不确定性影响程度较高的零件能为后期维护或系统设计初期提供有效的优化意见,这就是敏感性分析的目的与意义。本文就不确定性系统可靠性与敏感性分析评估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基于贝叶斯网络与“缩减法”完成混合不确定性下从可靠性到敏感性的量化工作,并提出了基于缩减法的双循环Monte Carlo仿真分析流程,通过分层遍历时间域与参数域,实现混合不确定性下可靠性与敏感性评估。文中混合不确定性通过概率盒完成量化与可视化,传播过程使用遗传算法寻优。该方法通过算例及实例分析,成功量化零件不确定性对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验证了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贝叶斯网络推理是可靠性推导的经典方法,但推理过程难以像Survival Signature有效分离系统结构与先验信息。但传统Survival Signature仅适用于二态系统,因此本文对将该方法实现从二态到多态系统的扩展,对于组件状态概率分布,通过齐次马尔科夫模型建模推导。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含有多个同类零件构成的多态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并且基于双循环Monte Carlo仿真法完成敏感性量化。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桥型结构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状态转移规则较为规律的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最后,将所提两种混合不确定性下系统可靠性与敏感性分析方法应用于XKA28系列动梁桥式数控龙门铣镗床的进给控制系统中。该系统分为W、X、Y、Z轴进给控制子系统,根据子系统零件类型与数量,对W/X轴子系统采用多态Survival Signature方法,对Y/Z子系统采用贝叶斯网络完成可靠性建模。对于系统整体,采用Survival Signature完成建模并推导不确定性传播分析与敏感性分析。
高帅[3](2020)在《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对地形地貌进行模拟表达常采用传统实体沙盘和数字电子沙盘方式,然而,实体沙盘内容固定、制作成本高、无法交互;电子沙盘不具有真三维显示特性,观察视角受限,空间分析欠缺。新兴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往往不能同时兼容真三维显示、显示区域可切换及裸眼观看的优势,给各级指挥决策部门洞悉态势、制定计划、指挥行动带来了诸多不便。论文所提出的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方式能利用DEM数据快速构建任意区域三维立体场景,将符号化的矢量数据分别与卫星影像和分层设色图叠加制作纹理数据,利用多通道投影融合技术将纹理数据投影到三维立体场景上,解决了真三维显示、内容可切换、裸眼观看、可引接实时态势数据等关键技术问题。既能充分发挥传统沙盘的优势,又能快速切换作战区域,可满足常规及应急情况下战略研究、行动筹划、联合指挥等各类应用需求。本文依托实际项目,对机械制造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优化改进,将其应用到地理信息表达领域,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数控点阵与投影融合的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方式,并对相关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数字点阵替代实体沙盘作为三维地形表达的载体,并对多点成形技术优化改进,设计了四轴驱动方案,实现了在微小空间利用现有尺寸电机同时驱动四根单元体运动;设计了利用气阀控制单元体抱紧与放松的复位装置,实现单元体的快速回落;研究了系统构建过程中的精密单元体设计技术、精密驱动控制技术、重载机架承重技术及累积误差消除技术等核心技术。2、研究了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的软件系统,详细探讨了数据处理系统、数控点阵系统以及投影融合矫正系统构建的原理路径及方法步骤;重点研究了多通道影像融合矫正匹配算法的原理和思路,实现影像融合矫正算法。3、实现了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原型系统,提出了系统设计的技术指标,并提出了三种其他地形地貌表达系统所不具备的主流应用方式,充实了地理信息表达方式。
孙竹[4](2020)在《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培养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量。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充分体现了后备军的重要作用。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作为我国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在其发展中依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其中,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岗位需求就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性偏差,例如缺少通过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分析所得出来的与能力对接的课程总体与单元模块目标;缺乏匹配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能力模块内容。从宏观层面来看,产生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从微观层面来看,是由于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高端定位与具有学科化倾向的课程不统一造成的。本研究课题基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进行中职数控专业主干课程《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旨在更好地促使学生所学专业能力有效过渡为岗位职业能力,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职责相衔接。本课题在对能力本位课程以及数控专业课程教学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问卷辅助访谈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控一线生产岗位实际需求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其次,通过走访数控相关企业,了解数控市场人才需求,总结数控工作岗位群,并深入生产一线与行业骨干、一线员工进行密切交流归纳出数控铣床操作员岗位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进而在岗位一线实践专家的指导下,依据职责与任务转化为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接着对职业专项能力进行职业认知、通用能力、特定能力、关键能力、拓展能力五个能力维度的结构化分析,转化出课程总体目标和能力导向模块目标,确定匹配于五大能力模块的课程内容,进而完成课程内容组织关系分析,并以轮廓类零件编程与铣削为范例进行具体内容开发说明,最终形成课程内容实施路线及其评价方法;最后,本研究以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为例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出实施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内容的教学实施建议,为中职数控专业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黄国荣[6](2019)在《基于绿色再制造技术的电主轴故障预测性诊断与分析》文中认为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制造业已经不能够为了经济利益而对环境造成甚至不可逆的影响。为了实现行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提出了实现零部件再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制造业中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电主轴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其故障诊断方法。并建立绿色再制造评价指标,评价零件再制造价值。研究旨在为零部件再制造奠定基础,将其再制造价值最大化。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习考察等方式对高速切削加工中心的电主轴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选定电主轴最易损坏、疲劳程度最高的两端轴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2)建立诊断算法。总结分析传统诊断方法、数学诊断方法、智能诊断方法的工作机理,包括波形分析法、频谱分析法、支持向量机、K-最邻近等。确定使用K-最邻近算法作为本文的诊断算法。首先对电主轴轴承全生命周期数据进行PCA处理,再通过对PCA处理后的维度进行K-最邻近算法的应用,最终,PCA-KNN的模式能够准确判断轴承所处的工作状态,准确率优于SVM、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3)建立了绿色再制造评价指标。通过研究发现,部分零件实施再制造后,没有给社会带来实际利益。为了实现有意义的再制造,并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再制造评价指标具有前瞻性。本文通过对零件在经济属性、资源化属性、环保属性、再制造潜力四个方面的标准,参照更换新零件在这四个方面的指标,最终判断零件是否有再制造意义。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PCA-KNN算法在判断电主轴轴承工作状态上有良好表现,建立的零件再制造评价指标也具有前瞻性和实际意义。能够为汽车、航空航天、港口机械等行业实现再制造的发展方向上起到积极作用。
罗毅伟[7](2019)在《大型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浪潮,设备管理已从过去的耳听、目视、手摸、基础检查、润滑,事后维修/应急维修,发展到今天的预防性维护、系统性的计划和定期维修、TPM全员生产维护、可靠性为中心的RCM、预测性维护与状态监测,可以预见未来的5到10年内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制造业设备管理关注的重点。本文所搭建的设备管理系统,利用现有的经验和最前沿技术,结合最新的技术架构和设备管理理念,针对设备管理业务的变更和管理水平提升,进行定制开发,并对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探索,帮助企业实现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为企业提高了设备管理效率,提升了设备管理信息化进程,全面支持设备管理现阶段所需的预防性维护、系统性的计划和定期维修、TPM全员生产维护、可靠性为中心的RCM、预测性维护与状态监测,最终实现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融合。
王凌艳[8](2019)在《某型雷达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伺服系统是以机械参数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它能够使输出量快速而准确的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实现随动或者自动跟踪目标。伺服系统根据需求实现方法很多,有以直流电机驱动控制对象的伺服系统,有以三相异步电机驱动控制对象的伺服系统,有以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控制对象的伺服系统等。本文主要从应用方面研究了应用于某型雷达上交流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对象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系统采用位置环、电流环、和速度环三环控制,形成全闭环控制系统,外环采用位置环控制,内环为速度环和电流环,使系统满足稳定度和精度,以及快速性等要求。论文首先根据机关下达的雷达整机要求中对伺服指标的要求,对伺服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系统采用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技术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通过驱动器内合理的PID控制参数的调节,达到系统的最优控制,完成总体对指标的要求。结合整个伺服系统总体方案,进行了驱动器、执行电机,测量元件等元器件计算选型,系统硬件结构设计,伺服控制器设计,角度采集与处理单元设计,方位手动功能的设计,俯仰应急功能的设计,系统BITE设计以及电磁兼容性设计等。结合系统硬件设计了系统软件,编写了相应的软件,主要包括伺服控制程序,角码转换程序,系统BITE程序等。根据电磁兼容的三要素,在硬件设计电路中加入电磁兼容性设计,并根据实际调试过程对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完善。系统在各个模块设计平台上对各模块指标进行了验证,同时在驱动器自带的人机交互软件中对电流环,位置环,电流环进行了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成功测试与分析。论文所描述的伺服系统设备已经调试完成,经过测试,所有指标满足机关对系统指标的要求,系统精度高,稳定度好,能够快速响应,从而验证了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实现驱动控制对象的合理性以及优越性。
俞泽昊[9](2019)在《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韧性机理与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共和街道洛柳社区为例》文中提出社区是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其是面对当今社会各种来自于环境、社会、政治及经济带来的各种逆性问题中最为首当其冲直击的目标。作为较为典型的老旧社区案例,以上海市共和街道洛柳社区为例,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韧性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进行适合中国社会可行性的一种总结,以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韧性社区的建设的案例筛选归纳出适合洛柳社区的相关理论框架做支撑。之后,深入洛柳社区进行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访谈,居民听证会及相关图示分析,总结出洛柳社区中存在的可能的相关问题。最后从对社区的社区韧性建设、社区的代际融合建设及社区的资源回收为三个切入点着重对社区相关点位进行改造提升并作出相应的图示更清晰表明韧性提升的一种可能的方式,最终总结相应可在社区中实行的理论框架。论文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1.第一章主要对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做了概述。国内外双方都认为韧性即为个体对外部环境影响下的自我学习能力。而韧性社区的建设即为对待外部变化和影响下社区对于其抵抗性、适应性、恢复性的建设。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老旧社区中洛柳社区的韧性改造结合各种国内外先进理论研究和实地走访的一手资料,其改造翻新必然会带有一定科学性,会为将来其他城市老旧社区韧性更新带来一定参考价值。2.第二章通过整理了相关韧性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从国内外学者的韧性定义理论研究、代际融合理论的提出以及资源回收理论的整理,并且整合出国内外相关韧性社区建设案例中可适用于本次更新的机制与内容,从而找到适合于社区韧性提升用的一种理论支持。3.第三章概述了韧性机理特征和问题现状。通过对社区通过社区居民访谈、调查问卷、听证会内容及实地调研最后整理出的相关图示,帮助分析洛柳社区中现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分析其成因。4.第四章,结合前文提出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听证会等居民意向以及前一章节对洛柳社区的存在问题制定了可能的韧性改造提升设计策略,并且将改造内容图示化,最终总结归纳其中的优势及可以借鉴的点,希望形成一种上海其他老旧社区更新的一个值得参照的范例。本章节最后还根据设计中的生态工法,对其进行了实验室指标验证从而证明设计存在的可行性。5.第五章,概述总结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与不足点。总结了在本文中所用到的生态工法以及适合老旧社区改造的工艺手段,同时也对未来社区建设充满展望。
卓民[10](2017)在《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机电数控技术与设备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应用不但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还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但数控机床运行中频繁出现电气类故障,使维修工作日益复杂,为了降低故障影响有必要掌握应急处理措施。本文中主要讲述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措施。
二、数控模块损坏的应急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控模块损坏的应急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桌面式电火花线切割平台与实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桌面式机床研究现状 |
1.2.3 多核实时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4 线切割电极丝损耗与断丝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桌面式电火花线切割平台硬件设计 |
2.1 线切割平台总体设计 |
2.1.1 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
2.1.2 数控系统结构设计 |
2.2 走丝模块设计 |
2.2.1 走丝模块结构设计 |
2.2.2 走丝模块控制方案 |
2.3 伺服进给模块设计 |
2.3.1 滚珠丝杠设计与校核 |
2.3.2 伺服进给模块控制方案 |
2.4 脉冲电源模块设计 |
2.4.1 脉冲电源主放电回路设计 |
2.4.2 脉冲电源控制电路设计 |
2.5 CAN总线通信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控软件设计与多核任务分配研究 |
3.1 线切割数控软件的设计 |
3.1.1 线切割数控软件需求分析 |
3.1.2 线切割数控软件架构设计 |
3.1.3 线切割数控软件运行流程 |
3.2 线切割数控软件多核任务分配问题 |
3.2.1 多核处理器的进程间通信 |
3.2.2 线切割数控软件任务分类 |
3.3 多核任务分配问题建模 |
3.3.1 问题形式化描述 |
3.3.2 执行开销矩阵的数值化 |
3.3.3 通信开销矩阵的数值化 |
3.4 多核任务分配方案寻优 |
3.4.1 寻优算法选择 |
3.4.2 多核任务分配方案的模拟退火寻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弧脉冲识别与断丝控制研究 |
4.1 线切割加工中的电极丝损耗 |
4.1.1 电火花线切割微观机理 |
4.1.2 电极丝损耗理论 |
4.1.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状态的分类 |
4.2 极间波形与断丝机理 |
4.3 脉冲参数对电弧放电的影响 |
4.3.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基于电弧识别抑制的实时断丝控制 |
4.4.1 电弧识别方案硬件结构 |
4.4.2 电弧识别方案软件流程 |
4.4.3 电弧放电抑制对比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STM-RNN峰值电流预测与控制 |
5.1 LSTM-RNN神经网络介绍 |
5.1.1 循环神经网络模型(RNN) |
5.1.2 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LSTM) |
5.2 训练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5.2.1 训练数据的采集 |
5.2.2 训练数据的预处理 |
5.3 峰值电流预测模型离线训练 |
5.3.1 隐含层数与批尺寸大小的设置 |
5.3.2 激活函数与优化函数的设置 |
5.3.3 时间步长与存储单元数目的设置 |
5.4 峰值电流在线预测与控制 |
5.4.1 峰值电流模型的在线部署 |
5.4.2 峰值电流控制程序实时性分析 |
5.4.3 峰值电流在线控制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不确定性影响下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及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故障树 |
1.2.2 贝叶斯网络 |
1.2.3 Survival Signature |
1.3 不确定性系统可靠性分析 |
1.4 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不确定性系统可靠性及敏感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建模与推理 |
2.2.1 贝叶斯网络建模方法 |
2.2.2 贝叶斯网络前向推理 |
2.3 基于概率盒方法的不确定性量化与传播 |
2.3.1 基于参数化概率盒的混合不确定性量化 |
2.3.2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不确定性传播算法 |
2.4 系统的非精确敏感性分析 |
2.5 混合不确定性下可靠性推理与敏感度的量化 |
2.6 算例分析 |
2.7 工程实例 |
2.8 总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态Survival Signature的不确定性系统可靠性及敏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多态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 |
3.2.1 多态系统理论概述 |
3.2.2 齐次马尔科夫模型 |
3.3 基于多态Survival Signature的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建模 |
3.3.1 基于系统Signature可靠性建模 |
3.3.2 基于Survival Signature的二态系统可靠性建模 |
3.3.3 二态Survival Signature的多态扩展 |
3.4 混合不确定性下基于多态Survival Signature可靠性及敏感性分析 |
3.5 算例分析 |
3.6 总结 |
第四章 不确定性下重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可靠性及敏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重型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驱动系统介绍 |
4.2.1 重型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驱动系统结构 |
4.2.2 XKA28 电气控制与驱动系统的子系统分类 |
4.3 电气控制与驱动系统故障分析 |
4.3.1 故障位置分析 |
4.3.2 故障模式分析 |
4.4 进给控制系统可靠性建模 |
4.4.1 进给控制系统概述 |
4.4.2 进给控制系统功能框图 |
4.4.3 进给控制系统可靠性框图 |
4.5 考虑不确定性的重型数据机床进给系统可靠性分析 |
4.5.1 不确定性下X轴进给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
4.5.2 不确定性下W轴进给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
4.5.3 不确定性下Y轴进给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
4.5.4 不确定性下Z轴进给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
4.5.5 进给系统可靠性分析 |
4.6 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三维地形表达 |
2.1 传统的三维地形表达方法 |
2.2 基于虚拟现实的三维地形表达 |
2.2.1 虚拟现实技术 |
2.2.2 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技术构成 |
2.2.3 虚拟现实基本特征 |
2.2.4 基于虚拟现实的三维地形表达 |
2.3 基于增强现实的三维地形表达 |
2.3.1 增强现实技术 |
2.3.2 增强现实系统关键技术 |
2.3.3 基于增强现实的三维地形表达 |
2.4 实时动态真三维表达 |
第三章 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硬件设计研究 |
3.1 设计原则 |
3.2 数控点阵 |
3.2.1 应用情况 |
3.2.2 技术瓶颈 |
3.3 多点成形技术 |
3.3.1 技术特点 |
3.3.2 技术发展概况 |
3.3.3 应用前景 |
3.4 多点成形技术改进 |
3.4.1 多点成形技术应用缺陷 |
3.4.2 四轴驱动方案 |
3.5 精密单元体设计 |
3.6 精密驱动控制设计 |
3.7 单元体复位设计 |
3.8 重载机架设计 |
3.9 累积误差消除技术 |
第四章 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软件系统设计 |
4.1 研究内容 |
4.2 技术路径 |
4.2.1 方案流程 |
4.2.2 路径实现 |
4.3 数据处理系统 |
4.3.1 数据准备 |
4.3.2 地形构建 |
4.3.3 纹理制作 |
4.4 数控点阵系统 |
4.5 投影融合矫正系统 |
4.5.1 融合矫正 |
4.5.2 原理及思路 |
4.5.3 投影融合矫正算法 |
第五章 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原型系统 |
5.1 系统技术指标 |
5.2 系统运行效果 |
5.3 地理信息多元表达方式研究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4)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技术路线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创新点 |
二、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 |
1.课程模块 |
2.能力本位相关概念 |
3.《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1.CBE课程理论 |
2.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
3.博比特的现代课程论 |
4.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三)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理论范式 |
1.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 |
2.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协助团队 |
3.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步骤 |
三、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
1.调查对象 |
2.问卷设计 |
(三)调查信息的收集与数据分析 |
1.学生问卷情况分析 |
2.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3.企业调研情况分析 |
(四)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
1.课程存在问题 |
2.问题解决途径 |
(五)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四、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方案 |
(一)数控工作岗位分析 |
1.确定所要分析的数控岗位群结构 |
2.明确数控铣床操作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 |
(二)数控铣床操作员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
1.依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确定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 |
2.数控铣床操作员职业能力结构化分析 |
(三)课程目标的确定与编制 |
1.课程总体目标的确定 |
2.能力导向下课程培养模块目标的确定 |
(四)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及其关系分析 |
1.课程内容的选择 |
2.课程内容的组织 |
3.课程内容组织关系分析 |
4.知识本位课程内容与能力本位课程内容的对比 |
5.课程内容开发范例 |
(五)课程内容的实施与评价 |
1.课程内容的实施 |
2.课程内容的评价 |
五、基于能力本位的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课堂教学案例 |
(一)教学实施前端分析 |
1.教学条件准备 |
2.教学指标分析 |
(二)教学实施设计与分析 |
1.资讯阶段 |
2.计划阶段 |
3.决策阶段 |
4.实施阶段 |
5.检查阶段 |
6.评价阶段 |
(三)教学实施相关建议 |
1.增加教师教学监控力度,健全教师教学一线管理 |
2.面向学生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能力成长过程 |
3.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提高学生的行动力 |
4.加强教学材料处理,促进师生教学互动的协调性 |
六、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四 数铣加工方向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五 数控行业企业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六 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教学设计 |
附录七 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加工工作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基于绿色再制造技术的电主轴故障预测性诊断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1.3 电主轴诊断技术的研究意义 |
1.2 电主轴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主轴工作特点及故障机理 |
2.1 电主轴结构特点 |
2.2 电主轴故障来源及主要成因 |
2.3 滚动轴承故障分析 |
2.3.1 疲劳剥落 |
2.3.2 磨损 |
2.3.3 锈蚀 |
2.3.4 胶合 |
2.3.5 保持架损坏和断裂 |
2.4 振动信号的采集 |
2.4.1 传感器类型 |
2.4.2 传感器选择 |
2.4.3 传感器安装 |
2.4.4 轴承振动信号 |
2.5 振动信号的分析 |
2.5.1 传统诊断 |
2.5.2 数学诊断 |
2.5.3 智能诊断 |
第三章 基于PCA与 KNN的故障诊断方法 |
3.1 诊断方法概述 |
3.1.1 K-最邻近算法 |
3.1.2 主成分分析法 |
3.2 诊断实例 |
3.2.1 数据准备 |
3.2.2 PCA |
3.2.3 KNN |
3.2.4 结论 |
第四章 电主轴的绿色再制造评价指标 |
4.1 概述 |
4.2 经济属性分析 |
4.2.1 时间 |
4.2.2 经济收益 |
4.2.3 人力 |
4.3 资源化属性分析 |
4.3.1 再制造后直接重用率 |
4.3.2 再制造后零件部分重用率 |
4.3.3 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
4.4 环保属性分析 |
4.4.1 废水 |
4.4.2 废气 |
4.4.3 噪声 |
4.5 再制造潜力 |
第五章 创新点总结与展望 |
5.1 创新点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大型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大型企业设备管理痛点与愿景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企业现状与项目要求 |
2.1 企业现状 |
2.2 建设目标 |
2.3 项目要求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总体需求描述 |
3.2 系统设计原则 |
3.3 系统功能架构 |
3.4 系统网络架构 |
3.5 技术架构设计 |
3.5.1 软件技术架构 |
3.5.2 开发平台与工具 |
3.5.3 软件架构 |
3.5.4 二次开发工具 |
3.6 系统兼容性描述 |
第4章 功能模块设计 |
4.1 资产管理 |
4.1.1 功能描述 |
4.1.2 功能模块设计 |
4.1.3 流程设计 |
4.1.4 典型界面 |
4.2 移动应用 |
4.2.1 功能地图 |
4.2.2 功能描述 |
4.3 维护管理 |
4.3.1 功能描述 |
4.3.2 典型界面 |
4.4 维修管理 |
4.4.1 功能描述 |
4.4.2 系统流程描述 |
4.4.3 典型界面 |
4.5 工业物料管理 |
4.6 统计报表 |
4.7 设备自动采集与监控(MDC) |
4.7.1 加工信息采集 |
4.7.2 现场采集应用场景 |
第5章 设备故障可靠性分析 |
5.1 基础数据采集 |
5.2 故障库 |
5.2.1 故障树模型 |
5.2.2 故障模式概率计算模型 |
5.2.3 故障概率修正模型 |
5.3 计算器 |
5.4 触发器 |
5.5 故障概率分析计算 |
5.5.1 变压器组成结构 |
5.5.2 变压器故障模型 |
5.5.3 基于故障树的变压器故障计算 |
5.5.4 故障概率修正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某型雷达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 |
1.2.1 项目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二章 伺服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伺服系统设计要求 |
2.1.1 天线负载基本情况 |
2.1.2 功能及性能指标要求 |
2.2 伺服系统分析 |
2.2.1 伺服系统组成分析 |
2.2.2 伺服系统方案选择 |
2.3 伺服系统总体设计 |
2.3.1 伺服系统方案设计 |
2.3.2 伺服系统工作过程 |
2.3.3 伺服系统组成模块以及关键单元模块的功能 |
2.3.4 伺服系统各组成设备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元器件的选型计算与设计 |
3.1.1 减速器速比设计 |
3.1.2 执行电机的选取 |
3.1.3 驱动器主回路的设计与计算 |
3.2 伺服系统三环控制以及性能设计 |
3.3 伺服系统动态与稳态性能设计 |
3.4 系统安全设计 |
3.5 系统BITE设计 |
3.5.1 设计概述 |
3.5.2 组成以及设计原理 |
3.5.3 硬件设计 |
3.5.4 软件设计 |
3.6 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
3.6.1 设计概述 |
3.6.2 电磁兼容性三要素 |
3.6.3 伺服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 |
3.6.4 伺服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键单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伺服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4.1.1 设计概述 |
4.1.2 伺服控制器的组成及设计原理 |
4.1.3 关键元器件的原理以及使用 |
4.1.4 伺服控制器硬件设计 |
4.1.5 伺服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4.2 角度采集与处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
4.2.1 伺服系统测角装置选择与计算 |
4.2.2 方位主发送器与角码转换器的连接 |
4.2.3 角度采集与处理单元组成与设计原理 |
4.2.4 关键元器件的原理以及使用 |
4.2.5 角度采集与处理单元硬件设计 |
4.2.6 软件设计 |
4.3 方位手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3.1 概述 |
4.3.2 倍频器的功能 |
4.3.3 倍频器组成以及设计原理 |
4.3.4 主要技术指标 |
4.4 俯仰应急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4.1 概述 |
4.4.2 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
4.4.3 系统硬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伺服系统单机测试 |
5.1.1 测试框图 |
5.1.2 测试软件 |
5.1.3 系统测试 |
5.2 伺服系统整机测试 |
5.2.1 系统部分性能指标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韧性机理与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共和街道洛柳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2.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2.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2.3 研究创新点和特色 |
第二章 社区韧性研究的理论综述以及国内外研究动向 |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 |
2.1.1 城市老旧小区 |
2.1.2 社区韧性 |
2.1.3 城市更新理论 |
2.1.4 韧性机理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韧性理论 |
2.2.2 代际融合 |
2.2.3 资源回收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韧性社区发展进程 |
第三章 洛柳社区韧性机理特征和问题现状 |
3.1 上海老闸北区洛柳社区韧性改造提升背景 |
3.1.1 历史沿革 |
3.1.2 现状概况 |
3.2 洛柳社区现状调查 |
3.2.1 社区教育设施 |
3.2.2 社区为老服务设施 |
3.2.3 319弄景观休闲街 |
3.2.4 社区垃圾投放点 |
3.2.5 社区中楼宇间公共空间 |
3.2.6 社区居住建筑存在问题 |
3.3 洛柳社区现状问题调查分析 |
3.3.1 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以及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弱化 |
3.3.2 社区景观缺失 |
3.3.3 基础设施缺乏,建筑维护管理差 |
3.3.4 物业管理维护缺失 |
第四章 上海洛柳社区韧性机理的调控对策 |
4.1 洛柳社区韧性提升手段 |
4.1.1 洛柳社区公共空间韧性提升策略 |
4.1.2 理念缘起 |
4.1.3 洛柳社区公共空间韧性提升总平面图 |
4.2 洛柳社区韧性提升详细设计 |
4.2.1 社区教育设施景观提升 |
4.2.2 社区为老服务设施韧性提升 |
4.2.3 319弄景观休闲街韧性提升改造 |
4.2.4 社区垃圾投放点韧性提升 |
4.2.5 社区间公共空间韧性提升 |
4.2.6 社区活动的建立以及社区组织多样化功能,建立韧性社区机制 |
4.3 韧性策略的实验室指标验证 |
4.3.1 洛柳社区垃圾厢房韧性实验室指标验证 |
4.3.2 洛柳社区雨水花园减污效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 |
5.5.1 结论 |
5.5.2 创新点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 洛柳社区韧性更新项目访谈问卷 |
(10)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诊断 |
1.1 询问分析 |
1.2 现场检查 |
1.3 分析故障 |
1.4 故障排除 |
2 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诊断方法分析 |
2.1 直接观察法 |
2.2 自诊断功能法 |
2.3 参数检查法 |
3 结束语 |
四、数控模块损坏的应急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桌面式电火花线切割平台与实时控制技术研究[D]. 曹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2]不确定性影响下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及敏感性分析[D]. 梁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实时动态真三维地形表达环境研究[D]. 高帅. 长安大学, 2020(06)
- [4]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D]. 孙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基于绿色再制造技术的电主轴故障预测性诊断与分析[D]. 黄国荣.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19(02)
- [7]大型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D]. 罗毅伟. 南昌大学, 2019(02)
- [8]某型雷达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设计[D]. 王凌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9]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韧性机理与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共和街道洛柳社区为例[D]. 俞泽昊.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
- [10]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J]. 卓民. 南方农机,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