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礼俗论文-王启敏,叶颖

周代礼俗论文-王启敏,叶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周代礼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周代,用玉,礼俗,综述

周代礼俗论文文献综述

王启敏,叶颖[1](2019)在《周代社会用玉礼俗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人用玉的情况很普遍,用法多种多样,有很多礼俗规矩,大致表现在如下方面:周天子赐命诸侯时颁赐介圭作为朝见的信物,称为"命圭";周人佩玉既是为了装饰美,也可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情人之间、夫妻之间常以赠玉来表达情意;诸侯见面时以玉作为会见礼物,表达友好,称为"授玉";辞玉是诸侯之间聘礼中的一种仪节;贵族见面时必执物(即"贽")以表达诚意,所执之物是等级和身份的象征,而且男女不同贽,其中执玉者为贵;周人用玉来祭祀,祭天神陈列玉于祭台,祭地神则埋玉于地下,祭水神则将玉沉于水中,等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肖莉[2](2017)在《《诗经》宴饮诗与周代宴饮礼俗》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宴饮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诗经》宴饮诗,对其中礼俗及其蕴意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在此将以宴饮食物、宴饮食器、宴饮礼节等为媒介来探究周代的宴饮礼俗及其产生的影响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小健[3](2015)在《服制与礼俗——周代妇女“叁从”的礼仪符号及制度展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妇女"叁从"的提法最早见于《仪礼·丧服》传中。"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是作传者对既嫁妇女为什么为夫服斩而不为父服斩的解释性说明,从现代学术眼光看已经略带符号学意义。由此开始,我们以妇女"叁从"为中心,分析丧服制和婚姻礼俗所隐含的象征意义,能更清楚地观察礼仪符号所反映的群体结构、组织原则和价值,以及这些规范因素与个体情感之间通过仪式形成的互动。在仪式符号的构建和传承过程中,妇女"叁从"的象征意义不断地被复制,成为人们的生活经验并指导他们的行为,从而形成内化于心的性别制度。(本文来源于《妇女研究论丛》期刊2015年05期)

朱占玲[4](2015)在《周代丧葬礼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作为生命最为重要的节点之一,人们通常用一系列的行为动作来加以标识,死亡仪式诞生。死亡礼俗预示生命终结,相较于其他礼仪形式其地位更为特殊,意义更为重大。丧葬礼俗历经时代变迁,自上古时期不断发展演变,至周代时已蔚为大观,所以本文选取周代丧葬礼俗这个独特的视角,围绕周代丧葬礼俗展开论述。本篇论文共五章:首先第一章溯源,从原始思维即上古人类的意识形态等角度探究丧葬礼俗产生的原因,并从丧葬礼俗的社会功能角度梳理丧葬礼俗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各种显性及隐性影响;第二章梳理上古至周丧葬礼俗的发展演变,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及周代四个时期,论述各个时期的一些丧葬特点、主要葬仪;叁、四章是论文的核心,围绕周代丧葬礼俗展开具体论述,第叁章以“叁礼”为依据梳理周代丧葬礼仪的具体流程,第四章从周代墓葬制度角度展开论述,主要包括葬法、葬式两部分;而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笔者通过询问、考察等方法论述了受周代丧葬礼俗影响的当代沂蒙地区的葬仪,透视周代丧葬礼俗的现代影响。(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5-06-06)

冀燕梅[5](2014)在《周代婚姻礼俗及其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代婚礼开创了我国婚姻习俗的先河,在我国婚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阶段。本文将从周代婚礼仪式过程入手论述周代的婚姻礼俗,并对婚姻礼俗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周代婚姻礼俗现象的认识来了解周代的婚姻礼俗文化。(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4年02期)

师帅[6](2013)在《从《诗经》中的爱情赠答诗看周代社会的礼俗风尚》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是儒家的五部经典之一,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诗经》又是一部民俗史,反映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周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民生百态,可以说,《诗经》是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周代词典。通过《诗经》,我们可以反观周代社会的民风民俗,并对此作进行考查研究。本文拟从《国风》中的爱情赠答诗入手,对周代社会的礼俗风尚加以探究。(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3年24期)

王亚男[7](2012)在《从周代“礼”、“俗”看《诗经》婚恋诗中言情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礼与俗是两个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的范畴。《周礼·天官·太宰》:"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以礼俗连言,表明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礼记·曲礼》:"礼从宜,使从俗。""君子行礼,不求变俗。"又以礼、俗分立,具有差异性。故孙诒让《周礼正义》云:"礼、俗当分为二事。礼为吉凶之礼……俗谓土地所习,与礼不同。"总括而言,"俗是因地因人而自然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与思想观念,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慎子》云"礼从俗",是俗先于礼,礼出于俗。二者具有(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06期)

刘熹桁[8](2012)在《周代婚姻礼俗与《诗经》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以周代婚姻礼俗为研究基础,对在此背景之下所创作出来的《诗经》中的诗篇进行深入解读,尽可能地还原诗旨的本真与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绪论为概述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前人对《诗经》婚恋诗的研究成果。正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简略地介绍了周代的社会背景概况,同时从婚嫁年限及婚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婚姻程式,婚车之礼,叁月庙见之礼,归宁、大归之礼,一夫一妻与媵妾制的结合等方面来反映周代当时所存在的一些婚姻礼制。第二部分,从贵族与庶民两个阶层,探讨《诗经》对周代婚姻礼制的接受状况。同时对《诗经》中婚恋诗进行分类,从恋爱过程、婚姻结合、婚后生活、离婚以及悼亡等多方面地折射出周人婚恋生活的大致状态。第叁部分,研究在周代礼制婚姻的影响下,《诗经》所表现出来的时代审美标准与择偶观、女性的婚恋观(包括矛盾的心态、“礼制”婚姻下对妇女人格的尊重和保护、“非礼”而婚的悲惨与谴责)、对子嗣的崇拜以及日益成熟的伦理观念。本文以周代的婚姻礼俗为基础,来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解读,能对当时的婚姻礼俗文化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同时用这种社会的、历史的眼光反观文本,对诗歌题旨的理解就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促进对《诗经》文本内涵的进一步探讨和解读。(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2-05-20)

韩玫[9](2012)在《从《诗经》看周代婚姻礼俗》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中有关周代礼俗的诗历来为各代学者所重视,而婚姻礼俗作为周代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我们展示了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婚姻状态、形式及礼仪规范。本文拟从文学的视角,通过对《诗经》中涉及周代婚姻的85首诗的研究,把分散在各个诗歌中的同一礼俗进行总结归纳,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婚前,婚时,婚后之礼,勾勒出周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婚姻的全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代的婚姻礼俗制度已经具备了“六礼”的基本框架,且在婚姻的各个阶段都有比较详细的礼节要求。通过这些礼俗,笔者总结出当时先民已经形成了天命观、择偶观、生育观的婚俗观念。此外,本文对弃妇诗中“婚后无子”导致婚姻悲剧结局进行了论述,认为这才是弃妇被弃的最主要原因。通过本文的论述,力求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还原当时的婚姻礼俗状况。(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学院》期刊2012-04-01)

张利军[10](2010)在《从上博简《诗论》评析《木瓜》看周代贵族社交礼俗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上博简《孔子诗论》所载孔子对《诗经·木瓜》的评析,我们发现周代贵族交往时互赠礼品的礼俗在春秋时期更加注重厚报、厚贿。孔子指出在贵族社交中币帛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古时已有的礼俗,并告知正确使用币帛礼物的方法,如果违背这种交往的方法,就会造成贪利争夺的恶果。孔子对《诗经·木瓜》的评析及借评《木瓜》所阐发的道理,使我们看到西周至春秋社会贵族社交礼俗的演变情况。(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0年04期)

周代礼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宴饮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诗经》宴饮诗,对其中礼俗及其蕴意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在此将以宴饮食物、宴饮食器、宴饮礼节等为媒介来探究周代的宴饮礼俗及其产生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周代礼俗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启敏,叶颖.周代社会用玉礼俗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2].肖莉.《诗经》宴饮诗与周代宴饮礼俗[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

[3].王小健.服制与礼俗——周代妇女“叁从”的礼仪符号及制度展现[J].妇女研究论丛.2015

[4].朱占玲.周代丧葬礼俗研究[D].青岛大学.2015

[5].冀燕梅.周代婚姻礼俗及其特点[J].金田.2014

[6].师帅.从《诗经》中的爱情赠答诗看周代社会的礼俗风尚[J].青春岁月.2013

[7].王亚男.从周代“礼”、“俗”看《诗经》婚恋诗中言情心理产生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

[8].刘熹桁.周代婚姻礼俗与《诗经》解读[D].南昌大学.2012

[9].韩玫.从《诗经》看周代婚姻礼俗[D].西藏民族学院.2012

[10].张利军.从上博简《诗论》评析《木瓜》看周代贵族社交礼俗演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

标签:;  ;  ;  ;  

周代礼俗论文-王启敏,叶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