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纳米粒子论文-赵孝涛

蛋白质纳米粒子论文-赵孝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质纳米粒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LDA,ratiometric,近红外探针

蛋白质纳米粒子论文文献综述

赵孝涛[1](2019)在《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检测和抗菌方面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兴趣。由于其表面功能化基团的可调节性,以及其非常小的尺寸和窄的尺寸分布和高磁化值,使其在很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生物检测领域,由于生物流体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异常与某些疾病息息相关,因此蛋白质的检测十分重要,而传统蛋白质检测的方法电泳法,酶标记免疫测定法,成本高,耗时长。目前,一种成本低,准确率高的基于纳米阵列的传感器“化学鼻/舌”(chemical nose/tongue)平台的发展正在成为生物监测最热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正是基于纳米阵列的策略用磁性纳米粒子和β-半乳糖苷酶的缀合物(MNP 1-4/β-gal)作为工具且在近红外探针的应用下,对11种蛋白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此外,生活中接触到的细菌,也会引发众多的疾病发生,利用可回收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抗菌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详细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合聚合方法合成了水溶性优良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功能化改性以后赋予其表面正电荷,通过一系列表征(XRD,FT-IR,1HNMR,DLS,Zeta电位,TEM)证明了铁磁纳米粒子大小约为50 nm左右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表面电荷量在37 mv左右。(2)将合成的磁性纳米粒子MNP 1-4与β-半乳糖苷酶(β/-gal)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组成阵列传感器,11种蛋白质通过竞争性结合MNP 1-4,这时分别加入待检测的11种蛋白质溶液,溶液中的蛋白质将负载在纳米粒子表面的酶(β-gal)脱附下来,水解近红外探针染料(DCM-βgal),最终产生的荧光信号数据组。数据通过数学分析方法(LDA)处理,得到四组标准得分,用前叁组数据得分绘制二维(2D)和叁维(3D)图形,可以将11种蛋白质分成11个互不重迭的聚集簇,经过对66个未知样品的分类检验,此模型的准确率达到100%。此外,由于近红外探针的ratiometric特性,我们在0-100 μg/mL范围内对BSA和Lipase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误差在5%以内。(3)利用未季铵化的MNP 0和季铵化的MNP 1-4进行大肠杆菌的抗菌研究,MNP 0基本没有抗菌效果,而季铵化后的MNP 1-4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抗菌效果,对浓度为1 mg/mL的MNP 4进行循环杀菌利用,经过四次循环之后,抗菌效率明显下降,这是由于在回收过程中上清液中仍然存在一些纳米粒子,最终导致MNP 4浓度降低(低于25μg/mL),抗菌效果下降。(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10)

杨丹[2](2018)在《蛋白质/聚酰胺-胺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载药性能和细胞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药物载体作为一种新兴载体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开发安全、高效的纳米载药体系,对于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聚酰胺-胺(PAMAM)和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子(HSANPs)的特点,制备了 PAMAM、HSA NPs和蛋白质/聚酰胺-胺纳米粒子(HSA-PAMAM NPs);并通过非共价作用负载阿霉素(DOX)和洋川芎内酯I(SEN I);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所制备材料的微观形貌、表面电荷及药物负载等性能进行了研究;以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为研究模型,详细研究了所制备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建立了体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细胞模型,初步评价了 HSA-PAMAM纳米复合物跨体外BBB的性能。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发散法制备了 PAMAM,通过非共价作用负载了 DOX和SEN I。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仪(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所制备PAMAM的表面功能团、微观形貌、光谱行为、表面电位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等对DOX和SEN I在PAMAM上的负载和包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X和SEN I在PAMAM上的负载量分别为142.61 μg mg-1和97.78μg mg1;包封率分别为7.13%和4.89%;采用 MTT 法和 WST-8 法评价了 PAMAM、PAMAM-DOX和PAMAM-SENI对HBMEC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叁种材料浓度达到100μg mL-1时,HBMEC细胞活力仍为80%以上,说明其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2)利用去溶剂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HSANPs,通过非共价作用负载了 DOX和SEN I。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DLS等对所制备HSANPs的光谱行为、微观形貌、表面电位和粒径分布等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DOX和SEN I在HSA NPs上的负载和包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OX和SEN I在HSANPs上的负载量分别为45.17μgmg-1和17.52μg mg-1;包封率分别为75.29%和 87.60%;HSA-DOX NPs 和 HSA-SEN I NPs 的产率分别为 31.33%和43.34%。采用MTT法和WST-8法评价了所制备材料对HBMEC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SANPs和HSA-SENI NPs浓度达到100μg mL-1时,HBMEC细胞活力仍为80%以上,但HSA-DOX NPs对HBMEC细胞活性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3)利用去溶剂法制备了 HSA-PAMAMNPs,通过非共价作用负载了 DOX和SEN I。利用SEM和DLS对所制备纳米粒子的微观形貌、表面电位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DOX和SEN I在HSA-PAMAM上的负载、包封及PAMAM-DOX在HSA中包封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OX和SEN I在HSA-PAMAM上的负载量为 151.20 μg mg-1 和 17.11μ gmg-1,包封率分别为 7.56%和 88.16%;PAMAM-DOX 在 HSA 中的包封率为 54.93%,HSA-PAMAM-DOX NPs 和 HSA-PAMAM-DOX-SEN I NPs 的产率分别为 68.54%和46.50%;利用MTT法和WST-8法评价了所制备的材料对HBMEC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HSA-PAMAM NPs、HSA-PAMAM-DOX NPs 和 HSA-PAMAM-DOX-SEN I NPs 达到 100μg mL-1时,HBMEC细胞活力仍为80%以上;建立了基于HBMEC细胞的体外BBB模型,利用液面试漏和HRP实验表征了体外BBB细胞模型,初步说明建模成功。利用荧光光谱法评价了 HSA-PAMAM纳米复合物在BBB中的渗透率。结果表明:标记了FITC的HSA-PAMAM 纳米复合物能穿越 BBB;HSA-PAMAM-DOX-SEN I-FITC NPs 的 24 h 渗透率为 57.66%,HSA-PAMAM-DOX-FITC NPs的24 h渗透率为32.74%,说明SEN I能明显增强HSA-PAMAM纳米复合物对BBB的渗透率。(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12-01)

张红燕,周烨,吴仁安[3](2018)在《纳米粒子表面蛋白构象的交联质谱原位蛋白质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化学交联质谱(Chemical cross-linking mass spectrometry,CXMS)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四氧化叁铁(Fe3O4)纳米粒子表面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构象变化,考察了纳米粒子的曲率半径和蛋白孵育浓度与Fe_3O_4纳米粒子表面BSA构象的关系。CXMS结合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信息表明,BSA在Fe_3O_4纳米粒子表面存在构象变化和排列取向现象,反映在BSA接触材料后一些位点交联频率的改变。此纳米粒子表面蛋白的CXMS表征方法简单、快速,可提供蛋白在纳米材料上结构变化的化学交联的束缚特征,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复杂蛋白体系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研究。(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8年10期)

朱霜霜[4](2018)在《蛋白质@Cu_(2-x)O复合纳米粒子:近红外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及活体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红外活性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肿瘤诊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篇论文中我们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合成了具有近红外吸收的BSA@Cu2-xO NPs。该纳米粒子不但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光声成像效果,可应用于光热诊疗。相比于其它近红外活性材料,BSA@Cu2-xO NPs具有以下两个优点:(1)该纳米粒子的吸收峰位于生物第二窗口,在该区域生物组织吸收较小,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背景信号干扰;(2)该纳米粒子在生物体内时可快速通过肾脏代谢清除,因此具有更低的生物毒性。论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章总结了近年来近红外活性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其肿瘤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本论文的工作设想。第二章讨论了 BSA@Cu2-xO NPs的制备、结构及近红外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首先,我们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55℃),一步法合成出具有近红外吸收(1300nm)的BSA@Cu2-xO NPs。其次,对实验条件(温度、pH和前驱体比率)进行了优化,并重点研究了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合成产物的结构及近红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最后,对该合成方法的普适性进行了研究。第叁章研究了 BSA@Cu2-xO NPs在体外及活体中的应用。首先,该纳米粒子在808 nm激发下具有较大的消光系数(8.20 L g-1 cm-1),表现出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47.7%),当利用到细胞光热销蚀中,具有良好的光热销蚀效果。其次,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光声成像效果,可对肿瘤进行光声成像。再次,该纳米粒子可通过肾迅速代谢清除。最后,该纳米粒子还具有生物毒性低、特异性强和光热稳定性好等特点。第四章总结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10-01)

郜捷[5](2018)在《基于小分子连接DNA末端保护结合银纳米簇和金纳米粒子的蛋白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如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保障各类物质在体内的正常输送、保证各种免疫活动的正常进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类的某些疾病的发生与蛋白质的异常表达也密切相关。因此开发灵敏、简单、快速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对蛋白质性质、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药物研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分子连接DNA末端保护是利用DNA链上标记的小分子与蛋白质特异性结合,能够有效阻止外切酶对DNA链的降解的作用。在末端保护中DNA序列无编码限制,DNA末端易于标记,而且不影响DNA序列和标记分子的活性,易与DNA扩增手段结合,这些优势为蛋白质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近年来基于小分子连接DNA末端的保护原理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基于小分子连接DNA末端的保护原理分别结合两种金属纳米材料-银纳米簇和金纳米粒子,构建了两种检测蛋白质的新方法,主要内容如下:一、基于小分子连接DNA末端保护结合银纳米簇(AgNCs)荧光检测蛋白质。首先设计了一条3'端标记小分子生物素(biotin)的单链DNA探针,当没有靶蛋白-链霉亲和素(STV)时,biotin标记的DNA探针被Exo I从3'端降解。加入具有强荧光的AgNCs,AgNCs本身的荧光不会受到影响;当STV存在时,STV与biotin特异性结合,保护DNA探针不被Exo I降解。DNA探针与加入的AgNCs 3'端裸露出的序列杂交,能够猝灭AgNCs的荧光。荧光信号降低的程度与靶蛋白质STV的量具有一定的定量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2~40 pmol范围内,荧光信号与STV的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2 pmol STV。该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特异性良好,但方法灵敏度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二、基于小分子连接DNA末端保护结合金纳米粒子(AuNPs)可视化检测蛋白质。我们设计了一条3'端标记biotin的单链DNA探针,当目标蛋白STV不存在时,加入Exo I后DNA探针被降解,AuNPs没有单链DNA探针保护,在一定的盐离子浓度下发生聚集,溶液呈蓝色;当靶蛋白STV存在时,STV与DNA探针上的biotin特异性结合,从而保护DNA探针不会被Exo I降解。带负电的DNA单链探针通过静电结合吸附在AuNPs的表面,阻止了盐离子引起的AuNPs的聚集。分散的AuNPs溶液呈红色。通过AuNPs溶液聚沉前后溶液颜色以及吸光度的变化对目标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吸光度比值A_(550 nm)/A_(700 nm)与STV的量在2~20 pmo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STV的检出限为1.40 pmol。该方法不需要贵重的仪器设备,利用裸眼观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更加便捷。(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6-01)

陈静奇[6](2018)在《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拥有巨大比表面积的纳米粒子进入生命体后通常会吸附多种蛋白质,在外围形成一层蛋白质包裹,称为“蛋白冠”。蛋白冠改变了纳米粒子表面性质,影响了细胞对纳米粒子的识别,从而决定了纳米粒子的命运。同时,纳米粒子作为理想的药物载带平台,常常被修饰赋予靶向功能,研究靶向纳米药物与其靶标的相互作用,对纳米药物的研发也有重要意义蛋白冠的形成和靶向纳米药物与其靶标蛋白的相互作用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的形成是一种不专一的吸附结果,源于纳米粒子与多种蛋白质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这种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还会使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靶向基团被遮蔽,降低纳米药物的靶向效果。而靶向纳米药物与其靶标蛋白的相互作用则是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是一种专一的相互识别结合,对于发展靶向纳米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靶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同时减少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对靶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特点和异同的研究必不可少。我们实验室前期合成的对溶菌酶(Hen Egg White Lysozyme,HEWL)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结合的金纳米粒子(Au-P1和Au-P1s)是开展上述研究的理想对象。我们取得如下研究结果:在热力学研究中,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荧光光谱仪和停流光谱仪等,我们定量得到了纳米粒子上吸附的HEWL个数,Au-P1比Au-P1s结合更多的HEWL,Au-P1与HEWL解离常数K_d值为7.5×10~-88 M,而Au-P1s与HEWL的解离常数远大于这一数值。无论结合在Au-P1上还是Au-P1s上,HEWL的结构都发生了改变,而形成这一改变的时间很短,少于0.5 h。在动力学研究中,利用停流光谱仪测定了Au-P1和Au-P1s与HEWL的结合过程。结果表明Au-P1与HEWL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极快的识别结合阶段,此阶段的k_(on)为3.6×10~6(M·s)~(-1),k_(off)为0.27 s~(-1),而Au-P1s与HEWL相互作用中却不存在这一阶段。除此之外,利用停流光谱仪研究了Au-P1和Au-P1s结合上的HEWL与体系中游离HEWL的交换动力学过程。发现两种纳米粒子上的HEWL与体系中游离的HEWL都发生交换,交换过程都是由一个快速的容易交换阶段和一个慢速的不易交换阶段组成,交换率都达到了30%。为了确定Au-P1上对与溶菌酶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起关键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我们逐个突变多肽P1上的氨基酸,将得到的突变多肽嫁接在金纳米粒子上,然后测定纳米粒子与HEWL的结合动力学。结果表明,多肽P1上4号、6号、7号和8号位点是保持Au-P1能特异性结合溶菌酶的关键位点。通过研究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异同,我们希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寻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规律,以期对靶向纳米药物的研发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8-06-01)

李瑞琼[7](2018)在《含聚维生素C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人们对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的需求,实现分子诊断的低检测限、高灵敏度,其相应研究越来越多。本论文提出的分子诊断的新设想,方便快捷,是将含聚维生素C片段的复合纳米粒子和亚甲基蓝(MeB)相结合。首先充分利用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实现检测体系中维生素C片段的累积,之后在信号放大中利用其还原性与亚甲基蓝相作用,从而实现对疾病标志物的定性定量检测,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聚合物材料的合成: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合成以聚维生素C和生物素末端修饰的聚乙二醇为亲水片段,聚苯乙烯为疏水片段的聚合物材料,并通过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性质进行表征,聚合物PDI均在1.4以内,粒径分布较窄表明聚合可控。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对其共自组装条件聚合物摩尔比和两相体积比进行优化,由激光粒度仪对其进行测试,制得粒径均一的复合纳米粒子。通过运用透射电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态和稳定性进行表征,确定复合纳米粒子是具备核壳球形结构,粒径在160 nm左右。3、建立信号放大新体系:维生素C与过氧化氢作用生成氢氧自由基可使亚甲基蓝被还原,即体系颜色实现从蓝色到白色的转换,便于可视化观察;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体系作用条件进行优化,可实现复合纳米粒子对亚甲基蓝的定性定量检测。确立信号放大体系由复合纳米粒子-过氧化氢-亚甲基蓝组成,其中复合纳米粒子浓度和亚甲基蓝浓度为1:1,体系过氧化氢浓度为6%,作用时间为2 min。4、蛋白质的定性定量检测:制备纳米磁珠(MB),并通过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其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将信号放大新体系与免疫磁珠相结合,采用双抗夹心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监测,完成对疾病标志物的识别检测,并且实现蛋白质检测从传统的孔板表面转换到在溶液中进行。该体系对人体免疫蛋白的检测范围是600-2000 ng/mL,检测限为400 ng/mL。(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6)

H.Nejadnik,S.M.Taghavi-Garmestani,S.J.Madsen,K.Li,S.Zanganeh[8](2018)在《纳米粒子周围的蛋白质冠促进临床MRI的干细胞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在体MRI示踪时,评估纳米氧化铁周围的蛋白冠形成是否有易于干细胞标记来进行追踪及成像。材料与方法纳米氧化铁是植入在人类血清(组1)、牛胎儿血清(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杨雪[9](2018)在《基于点击化学和表面引发RAFT聚合构筑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印迹技术是模拟自然界中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相互识别作用,通过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对预定模板进行选择识别。随着分子印迹技术进一步发展,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印迹也备受关注,但由于蛋白质的一些特点使其印迹存在诸多困难:一是传质阻力大,模板不易洗脱和再吸附;二是蛋白质构象复杂易变,不易形成精确印迹位点。构筑核-壳结构印迹纳米粒子可有效降低传质阻力;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可制备具有结构可控,印迹位点均一的MIPs,解决印迹位点不精确的问题。但RAFT试剂难固载至纳米粒子表面,常导致RAFT试剂固载量不足;另外,固载RAFT试剂后会降低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为解决以上问题,用高效的铜(Ⅰ)催化迭氮炔烃环加成反应(CuAAC)将RAFT试剂固载至纳米粒子表面,解决了RAFT试剂固载量不足的问题;通过表面接枝羧基官能团,既保证了纳米粒子的水分散稳定性,又增加了模板富集量。由于RAFT聚合后表面残余的活性端基可再次引发聚合,同时MIPs后功能化接枝聚乙二醇(PEG)可提高选择性。因此,先通过表面引发RAFT聚合制得核-壳结构蛋白质MIPs纳米粒子,经过第二步RAFT聚合后功能化修饰非线性类PEG链,合成了核-壳-冠结构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一)SiO_2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先用St(?)ber法合成SiO_2纳米粒子,然后在表面修饰氨基和迭氮基团,通过氨基与丁二酸酐反应接枝羧基基团,再将炔基化的RAFT试剂通过CuAAC点击至纳米粒子表面,其固载量约为1.53/nm~2。同时,通过引入羧基极大提高了纳米粒子的水分散稳定性和模板富集能力,吸附量达到37.4 mg/g。(二)表面引发RAFT聚合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Lyz印迹纳米粒子以上述功能化的纳米粒子为载体,溶菌酶(Lyz)为模板蛋白,温敏性单体(MEO_2MA)为主单体,在相转变温度(VPTT)以上,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合成了Lyz-MIP纳米粒子。通过控制聚合时间可对其壳层厚度和模板识别性能进行调控。在最佳聚合反应时间为15 h时,印迹因子约为2.1。(叁)印迹纳米粒子后功能化—表面RAFT端基接枝PMEO_2MA链在不洗脱模板蛋白的前提下,利用纳米粒子表面残余的RAFT试剂接枝了PMEO_2MA。结果发现不仅降低了NIP纳米粒子的非特异性吸附,而且提高了Lyz-MIP纳米粒子的吸附量,印迹因子达到9.1;同时提高了选择性。另外,接枝后两种纳米粒子在1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由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的吸附等温线可知,相比于传统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的印迹纳米粒子,其解离常数(K_d)值大幅度降低,表明了RAFT聚合可提高对模板蛋白的亲和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邹胜[10](2018)在《两性离子聚合物功能化金纳米粒子及抗蛋白质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赋予功能型纳米粒子高的抗蛋白吸附性能对其生物体系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是一种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功能纳米材料,它具有独特的光学、化学和电学性质,以及良好的稳定性、表面易修饰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生物监测、肿瘤成像和癌症治疗等生物医药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生理环境下,GNPs表面易吸附蛋白质,造成生物相容性差和应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寻找一种优良的阻抗材料,使GNPs表面与蛋白质之间形成一个隔离层,从而抑制材料对蛋白质的吸附,是提高其应用性的有效办法。两性离子聚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抗蛋白吸附材料,近年来受到科研界普遍关注。本文以聚磺酸甜菜碱(Poly-Sulfobetainemethaerylate,PSBMA)为阻抗材料,通过表面接枝于GNPs的表面,以牛血清蛋白(BSA)为蛋白模型,通过一系列方法研究了PSBMA改性GNPs的抗蛋白非特异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表面PSBMA特殊的聚合物长链和两性离子结构,大大降低了GNPs的蛋白吸附。第一: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PSBMA,采用柠檬酸盐还原法制备了GNPs,并利用PSBMA端巯基与金之间强的耦合作用,采用表面接枝的方法获得了PSBMA修饰的功能化GNPs(PSBMA-@-GNPs)“核-壳”纳米粒子体系。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证实了PSBMA的结构;以紫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证实了PSBMA成功接枝在GNPs表面,并使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第二:通过比较时间、温度以及初始浓度等不同参数下,PSBMA-@-GNPs表面吸附BSA的数量,获得测定蛋白吸附的最佳参数。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淬灭、BCA试剂盒和SDS-PAGE凝胶电泳法等一系列的表征方法,比较了GNPs、PSBMA-@-GNPs、PEG-@-GNPs与BSA作用后的表面吸附蛋白数量。结果如下,UV-vis光谱法测定了GNPs、PEG-@-GNPs、PSBMA-@-GNPs表面蛋白吸附百分率分别为36.6%,8.7%,7.3%;荧光淬灭法证实,BSA溶液中GNPs、PEG-@-GNPs、PSBMA-@-GNPs的荧光淬灭程度;BCA试剂盒法测定了GNPs、PEG-@-GNPs、PSBMA-@-GNPs表面蛋白吸附百分率分别为33.0%,8.5%,7.0%;SDS-PAGE凝胶电泳法测定了GNPs、PEG-@-GNPs、PSBMA-@-GNPs表面蛋白吸附百分率分别为29.0%,10.0%,3.0%。以上方法均证实PSBMA具有优良的抗蛋白吸附性能。PSBMA的表面修饰为GNPs在药物载体、生物识别、癌症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蛋白质纳米粒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米药物载体作为一种新兴载体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开发安全、高效的纳米载药体系,对于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聚酰胺-胺(PAMAM)和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子(HSANPs)的特点,制备了 PAMAM、HSA NPs和蛋白质/聚酰胺-胺纳米粒子(HSA-PAMAM NPs);并通过非共价作用负载阿霉素(DOX)和洋川芎内酯I(SEN I);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所制备材料的微观形貌、表面电荷及药物负载等性能进行了研究;以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为研究模型,详细研究了所制备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建立了体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细胞模型,初步评价了 HSA-PAMAM纳米复合物跨体外BBB的性能。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发散法制备了 PAMAM,通过非共价作用负载了 DOX和SEN I。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仪(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所制备PAMAM的表面功能团、微观形貌、光谱行为、表面电位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等对DOX和SEN I在PAMAM上的负载和包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X和SEN I在PAMAM上的负载量分别为142.61 μg mg-1和97.78μg mg1;包封率分别为7.13%和4.89%;采用 MTT 法和 WST-8 法评价了 PAMAM、PAMAM-DOX和PAMAM-SENI对HBMEC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叁种材料浓度达到100μg mL-1时,HBMEC细胞活力仍为80%以上,说明其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2)利用去溶剂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HSANPs,通过非共价作用负载了 DOX和SEN I。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DLS等对所制备HSANPs的光谱行为、微观形貌、表面电位和粒径分布等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DOX和SEN I在HSA NPs上的负载和包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OX和SEN I在HSANPs上的负载量分别为45.17μgmg-1和17.52μg mg-1;包封率分别为75.29%和 87.60%;HSA-DOX NPs 和 HSA-SEN I NPs 的产率分别为 31.33%和43.34%。采用MTT法和WST-8法评价了所制备材料对HBMEC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SANPs和HSA-SENI NPs浓度达到100μg mL-1时,HBMEC细胞活力仍为80%以上,但HSA-DOX NPs对HBMEC细胞活性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3)利用去溶剂法制备了 HSA-PAMAMNPs,通过非共价作用负载了 DOX和SEN I。利用SEM和DLS对所制备纳米粒子的微观形貌、表面电位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DOX和SEN I在HSA-PAMAM上的负载、包封及PAMAM-DOX在HSA中包封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OX和SEN I在HSA-PAMAM上的负载量为 151.20 μg mg-1 和 17.11μ gmg-1,包封率分别为 7.56%和 88.16%;PAMAM-DOX 在 HSA 中的包封率为 54.93%,HSA-PAMAM-DOX NPs 和 HSA-PAMAM-DOX-SEN I NPs 的产率分别为 68.54%和46.50%;利用MTT法和WST-8法评价了所制备的材料对HBMEC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HSA-PAMAM NPs、HSA-PAMAM-DOX NPs 和 HSA-PAMAM-DOX-SEN I NPs 达到 100μg mL-1时,HBMEC细胞活力仍为80%以上;建立了基于HBMEC细胞的体外BBB模型,利用液面试漏和HRP实验表征了体外BBB细胞模型,初步说明建模成功。利用荧光光谱法评价了 HSA-PAMAM纳米复合物在BBB中的渗透率。结果表明:标记了FITC的HSA-PAMAM 纳米复合物能穿越 BBB;HSA-PAMAM-DOX-SEN I-FITC NPs 的 24 h 渗透率为 57.66%,HSA-PAMAM-DOX-FITC NPs的24 h渗透率为32.74%,说明SEN I能明显增强HSA-PAMAM纳米复合物对BBB的渗透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质纳米粒子论文参考文献

[1].赵孝涛.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检测和抗菌方面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2].杨丹.蛋白质/聚酰胺-胺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载药性能和细胞毒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3].张红燕,周烨,吴仁安.纳米粒子表面蛋白构象的交联质谱原位蛋白质组表征[J].分析化学.2018

[4].朱霜霜.蛋白质@Cu_(2-x)O复合纳米粒子:近红外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及活体成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

[5].郜捷.基于小分子连接DNA末端保护结合银纳米簇和金纳米粒子的蛋白质分析[D].河北大学.2018

[6].陈静奇.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8

[7].李瑞琼.含聚维生素C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8].H.Nejadnik,S.M.Taghavi-Garmestani,S.J.Madsen,K.Li,S.Zanganeh.纳米粒子周围的蛋白质冠促进临床MRI的干细胞标记[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

[9].杨雪.基于点击化学和表面引发RAFT聚合构筑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D].天津大学.2018

[10].邹胜.两性离子聚合物功能化金纳米粒子及抗蛋白质吸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8

标签:;  ;  ;  ;  

蛋白质纳米粒子论文-赵孝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