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作者对发生在当前世界与中国的建筑现象、流派及其背后哲学思想的思考和批判,力图探索并建立新时期东西结合、“人”“物”并重的哲学发展框架,并由此出发建立适应时代的新的建筑意义和价值观,探索新时期建筑学的发展方向和特点。论文首先从澄清建筑的基本概念入手,提出了“建筑是人工物”的基本立足点,从这个角度建立了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是容纳人的活动的人工物。提出这一概念的三元模型:目的-建筑的元因和灵魂;技术-建筑的肉体;形式-建筑的社会哲学和社会角色的体现。从“人工物”角度论述了建筑作为人工物的8大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表现。论文随后对建筑“科学”和“艺术”属性之争进行了辨析,提出了“艺术就是选择”的观点,论证了哲学在艺术的选择过程中的决定地位,由此把论文引向对哲学思想的考察。论文从辨析以人为核心的东方哲学和以物为核心的西方哲学入手,论证了当前哲学面临的困境,并指出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是这种哲学困境在艺术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作者进一步从对两大哲学体系局限性的详细分析入手,建立了“人”“物”并重的新哲学思维,提出了新价值观的6大基本要义。论文最后以新哲学为基点,提出统筹建筑目的、技术、形式三元素的新建筑认识和实践要求:政治化,适用化和和谐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技术人工物何以是艺术品?[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价值与责任:智能人工物设计中技术治理问题探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05)
- [3].天人工物[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2020(05)
- [4].技术调节视角下的人工物道德功能探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11)
- [5].在物性与意向之间看技术人工物[J]. 哲学分析 2016(04)
- [6].技术治理中技术人工物设计的底层属性探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20)
- [7].产业视域下人工物的价值概念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12)
- [8].技术人工物的自然类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9].可用性及其对技术人工物主客体关系的影响[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05)
- [10].关于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理论的述评[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5)
- [11].可持续技术还是可持续使用?——从“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谈开去[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03)
- [12].技术人工物的意向性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02)
- [13].技术人工物发展的生态逻辑[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4].论技术人工物的功能归属[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2(03)
- [15].技术人工物可靠性的哲学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6].技术符号学:人工物的意义解释[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07)
- [17].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机体哲学分析和伦理反思[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8].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的新发展研究[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6)
- [19].论“装置范式”研究纲领的逻辑起点—技术人工物[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23)
- [20].设计人工物的三重属性及其交互过程模式[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07)
- [21].技术预测的哲学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02)
- [22].技术人工物之物自体的再认识——德绍尔物自体观中的悖论引发的思考[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3].论技术人工物的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的推理关系[J]. 哲学研究 2016(01)
- [24].人工类是实在类吗?[J]. 哲学动态 2015(01)
- [25].智能人工物的意向性分析[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9(02)
- [26].“非自然性”作为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差异[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12)
- [27].人工物的社会性存在与生成及其四种社会情境[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9(02)
- [28].技术人工物的功能理论及其重构[J]. 哲学研究 2014(12)
- [29].技术人工物价值模糊的责任伦理之维[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02)
- [30].“使用发明”的哲学思考[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