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针对北方寒地玉米生产因氮肥超量施用造成的增产效率下降、氮肥利用率不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试验在北方特有的寒地气候和栽培条件下,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实习基地及双城市东官村进行,采用小区随机区组试验方法。供试土壤为黑土,玉米品种为丰禾1号、鑫鑫808号。在满足磷钾营养的条件下,进行氮素的优化和调控,进而确定玉米高产、优质施氮的最佳时期,为实现寒地玉米优质、超高产提供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技术。试验从施氮量和施氮时期两个角度对春玉米叶片SPAD值、玉米吸氮特点、玉米干物质积累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个品种玉米从SPAD值上看,最佳施肥期为十叶期,最佳施肥量为150kg/hm2, SPAD的阈值有所不同,对于丰禾1号来说SPAD阈值为61-63;而鑫鑫808号,SPAD阈值为53-55。2、对两个品种玉米茎、叶、籽粒氮素积累规律研究认为,八叶期及十四叶期各处理过多的氮素存在于茎叶中,都不利于籽粒中氮素的积累,不利于高产。且两个品种来说都以处理7,最利于氮素向籽粒的转移。3、氮素有利于玉米整个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并且籽粒最终积累的越多,本实验两个品种玉米各器官总的干物质积累量中均以处理5居最高,即含氮量为150 kg/hm2,十叶期追肥处理对高产的形成贡献就越大。4、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玉米百粒重影响不大,但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方差分析差异显著,产量最高值都出现在处理5,即含氮量为150 kg/hm2,十叶期追肥效果最为明显,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5、不同施氮处理间玉米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而各施氮处理玉米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与对照处理显著相关,但在淀粉含量上差异不显著,总的趋势来看,氮素对淀粉含量的影响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