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步的时空确定性随机流密码及密钥交换研究

基于同步的时空确定性随机流密码及密钥交换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同步的时空确定性随机流密码及密钥交换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

作者: 周建涛

导师: 裴文江,王太君

关键词: 混沌密码,时空混沌,时空确定性随机,神经密钥交换,安全性分析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混沌与密码学之间存在本质联系,但仅依赖遍历性与初值敏感性混沌密码的安全性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新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的探索是混沌密码研究的一种关键手段。具有短期不可预测性质的渐进确定性随机连接了混沌与随机过程,是对耗散及保守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在突破混沌密码安全性瓶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同步理论的时空确定性随机自同步流密码系统和神经密钥交换协议,主要工作包括: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传统密码体制以及基于同步技术的混沌保密通信与密钥交换技术研究现状。第二章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互学习的高效率密钥交换协议,在详细分析针对此协议几何及组合攻击方案的基础上,基于渐近确定性随机解释模型,提出一种同步与混淆分离的神经密钥交换协议,在必要的同步驱动基础上,利用不可逆非线性变换对感知器的输出实现充分混淆,统一了神经密钥交换协议可同步性和混淆性之间的矛盾。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同步时间条件下,可将几何攻击的成功概率降为强力攻击的水平,而组合攻击的成功概率仍随权重取值范围的增大而指数衰减。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所提方案在一种改进组合攻击下的安全性能。第三章对目前安全性最高的一类时空混沌自同步流密码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研究发现此类原型方案等价于近似渐近确定性随机系统,并存在重要安全与性能缺陷。即单级扩散和混淆能力弱,只有在很高耦合强度下才能实现并行加密,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将退化为一维混沌系统并对微扰不敏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类差分选择密文攻击算法,在此攻击下数百步的迭代便可恢复密钥。第四章在渐近确定性随机解释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类基于同步的时空渐近确定性随机自同步流密码。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3级级联便可达到时空混沌自同步流密码280级级联的密钥敏感性;在宽耦合强度范围内所有格点输出统计不相关,可在一维结构下实现并行加密;所提方案对耗散及保守系统的扩展,在常数驱动下不存在时空混沌系统维数退化现象,可以抵抗提出的类差分攻击。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于同步技术的混沌保密通信技术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安全性和同步性统一的密钥交换协议

2.1 引言

2.2 KKK 密钥交换协议

2.2.1 KKK-I

2.2.2 KKK-II

2.2.3 KKK-III

2.3 安全性和同步性统一的KKK 密钥交换协议

2.4 在几何攻击下的安全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类时空混沌加解密系统的安全分析

3.1 引言

3.2 结合了OCML 和简单代数操作的时空混沌保密通信系统

3.3 系统缺陷分析和选择密文攻击

3.3.1 系统缺陷分析

3.3.2 类差分选择密文攻击(DCCA, Differential-like Chosen Cipher Attack)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李沙育映射的时空混沌加解密系统

4.1 引言

4.2 李沙育映射

4.2.1 李沙育映射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4.2.2 李沙育映射的动力学行为

4.3 基于李沙育映射的时空混沌保密通信系统

4.3.1 系统结构和状态方程

4.3.2 系统的同步性能

4.3.3 系统并行加解密和抗信道噪声性能

4.3.4 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已投稿论文

详细摘要

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网络加密链路机中密钥交换的设计与实现[D]. 李明浩.黑龙江大学2017
  • [2].确定性随机理论及在混沌密码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开.东南大学2004
  • [3].连续变量量子确定性密钥分配协议研究[D]. 宋汉冲.南昌大学2012
  • [4].基于IKEv2协议的密钥交换系统[D]. 张建树.山东大学2014
  • [5].Linux VPN的动态密钥交换机制的设计与实现[D]. 钱燕.苏州大学2004
  • [6].信号的确定性恢复[D]. 王化.浙江大学2012
  • [7].任意组合安全理论若干问题研究[D]. 常庭懋.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
  • [8].量子确定性密钥分发及其信息论分析[D]. 王立军.南昌大学2010
  • [9].基于确定性过程理论的信道建模研究[D]. 梁红杰.天津理工大学2011
  • [10].数模混杂混沌密码系统的ASIC设计[D]. 徐毓斌.华中科技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基于混沌的随机序列发生器设计及其应用[D]. 雷莉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 [2].基于时空混沌的视频保密通信研究[D]. 陈宇环.江西理工大学2007
  • [3].确定性随机理论及在混沌密码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开.东南大学2004
  • [4].公钥密码算法的效率研究[D]. 徐猛.华东师范大学2007
  • [5].流密码算法ABC的分析[D]. 袁斌.山东大学2007
  • [6].混沌系统的同步及其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D]. 周蔷.江苏大学2007
  • [7].前馈流密码的设计与分析[D]. 金君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
  • [8].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流密码的研究及设计[D]. 赵立杰.西南交通大学2006
  • [9].流密码的设计与分析[D]. 王建明.北京工业大学2006
  • [10].非线性组合流密码的快速相关攻击研究[D]. 杨礼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

标签:;  ;  ;  ;  ;  

基于同步的时空确定性随机流密码及密钥交换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