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琥宁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理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怡平[1](2021)在《穿心莲活性成分高值化加工利用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为一年生草本,药用部位为其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其主要成分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D)是一种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血栓生成、镇静、抗生育、保肝、抗癌、调节免疫和糖尿病的作用。尤其是以它的高抗炎作用,以及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特性而被广泛认可,有“中药消炎药”、“天然抗生素”的美誉。但其脂溶性较低、水溶性极低,生物利用度低,这制约了其药效的发挥。且穿心莲内酯味极苦,服用较大剂量时会导致胃脘不适。将其制备成聚合物后,可以改善穿心莲内酯的吸收和分布,同时提高肺部和结肠的抗炎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丰富穿心莲内酯的剂型选择,提高穿心莲内酯稳定性;还可以减少病人用量,节约中药资源,进而可以减少穿心莲栽培量,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为了达到穿心莲有效成分高值化利用的目的,本研究中选用穿心莲叶为原料,利用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法来提取穿心莲有效成分,并将其中的穿心莲内酯进行纯化。将穿心莲内酯与甘露低聚糖进行共价连接形成两亲性的聚合物,其可以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胶束,并考察了其理化表征、体外和体内评价以及抗炎活性。本研究中选择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作为表面活性剂并利用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法来提取穿心莲有效成分。在超声功率为固定的50 W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穿心莲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表面活性剂用量为3%,料液比为1:20,微波功率为800 W,微波时间为8 min。在该条件下,最终的穿心莲内酯提取率为2.41%,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提取率为1.32%。将穿心莲提取液用盐沉降后,所得的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并经过脱色纯化后,得到了纯度为97.85%的穿心莲内酯结晶,总收率为70.62%。将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酯反应形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DAS),与甘露低聚糖链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两亲性聚合物结构,即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甘露低聚糖聚合物(DAS-Man)。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其化学结构,发现制备成的DAS-Man成功将甘露低聚糖和穿心莲内酯通过琥珀酸酐连接到了一起。以DAS-Man的临界胶束浓度作为考察标准,确定了 DAS-Man的最佳制备比例为,穿心莲内酯和甘露低聚糖单个糖单元之间的摩尔比例为2:1,反溶剂类型为乙酸乙酯,所得产物的收率为28.79%,载药量为9.78%,临界胶束浓度为0.43 mg/mL。通过激光粒度仪的检测可以发现,DAS-Man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15.1±13.74 nm,冻干后复溶的DAS-Man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33.0±11.86 nm。电镜结果表明,DAS-Man粉体为40-70 nm小微粒构成的疏松的块状,DAS-Man胶束粒子为球形,部分粒子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核壳结构,冻干使DAS-Man胶束的粒径变大,但对其分散性和溶解性无明显影响。XRD和DSC图谱中显示出,穿心莲内酯是典型的晶体结构,DAS-Man和DAS-Man冻干粉是以无定形态存在。穿心莲内酯吸热时伴随着失重,说明穿心莲内酯在熔融过程中同时伴有分解。DAS-Man和冻干DAS-Man的失重曲线与甘露低聚糖的类似,其原因可能是穿心莲内酯在DAS-Man中的载药量偏低导致。同时说明,DAS-Man溶解冻干后对其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DAS-Man中乙酸乙酯和DMSO的残留量分别为0.06%和0.09%,远小于中国药典中对Ⅲ类溶剂的要求,可以安全使用。体外溶出、释放、稳定性和模拟消化结果表明,DAS-Man可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束,且在去离子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溶出度均接近完全溶出,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率低于其他两种介质。DAS-Man的化学键和其形成的胶束在这三种溶剂体系中均稳定存在,其结构不易在水中被破坏,这有助于其以整体的胶束状态被摄入细胞,同时有助于其以完整状态进入结肠发挥作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DAS-Man在模拟体液中以胶束状态存在。在经历了口腔、胃、小肠、大肠阶段的模拟消化以后,口腔中的游离的穿心莲内酯含量仅为投药量的 0.02±0.01%,在胃中为 0.17±0.02%,在小肠中为 0.63±0.02%,在大肠中为 16.63 ±1.82%。DAS-Man在口腔、胃、小肠中的粒径稳定,释放量低;在大肠中粒径变大、游离药物量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聚合物结构受到模拟大肠液中的细菌作用,部分共价键被破坏,穿心莲内酯被释放出来一部分,同时其胶束结构也受到影响,粒径增大。说明DAS-Man的胶束结构和聚合物结构在口腔到小肠阶段中非常稳定,而在大肠阶段中在细菌作用下被破坏,穿心莲内酯被释放,达到结肠给药的效果。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DAS组和DAS-Man组的AUC值分别是是穿心莲内酯组的0.59倍和1.85倍,DAS-Man出峰时间比穿心莲内酯组晚,且存在双峰现象。组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组在达到脾脏、肾脏和小肠峰值的时间为0.5 h,达到心脏、肝脏、肺脏中的达峰时间为1h,在脑、脊髓、大肠中达到峰值的时间为4 h。DAS-Man组在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中的达峰时间为1h,在肝脏中的达峰时间为2 h,在大鼠脑、脊髓、大肠中的达峰时间为4 h。其原因可能是有部分DAS-Man以聚合物或者胶束的状态被摄取入细胞,并在肝脏中代谢成游离穿心莲内酯,另外有一部分在大肠中被分解后形成游离穿心莲内酯后再进入血液循环。DAS-Man组的肝肾中药物含量高于穿心莲内酯组,原因可能是其血流丰富,同时其也是穿心莲内酯的代谢部位。除肝肾外,DAS-Man在肺中的穿心莲内酯含量也高于穿心莲内酯组,其原因除了血药浓度高于穿心莲内酯组外,穿心莲内酯连接的亲水端甘露糖对肺部的靶向性也应该是其中一个原因,这对其在用于肺部炎症和感染的时候提高药效有一定作用。以脂多糖(LPS)致肺炎小鼠和恶唑酮(OXZ)致结肠炎作小鼠为模型动物对穿心莲内酯和DAS-Man的抗炎作用进行了考察。DAS-Man和穿心莲内酯能够降低LPS致急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的湿/干比、脾脏系数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也能够降低血清和组织中的TNF-α、IL-6和IL-1β炎症因子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状态。DAS-Man 和穿心莲内酯能够延长 OXZ 致结肠炎小鼠生存时间,降低炎症小鼠结肠组织的DAI评分,减轻结肠缩短,降低脾脏系数,同时也能够降低血清和组织中的MPO活性、NO、TNF-α、IL-4和IL-1β炎症因子含量,降低水肿程度,改善结肠病理状态。DAS-Man对肺炎小鼠和结肠炎小鼠抗炎效果好于穿心莲内酯,提示DAS-Man对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和OXZ所致的结肠炎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穿心莲内酯可以抑制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李赟,晋月萍,葛庆岗,刘芳,程吟楚,杨丽,赵荣生[2](2020)在《阿比多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目前与既往抗病毒治疗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阿比多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及健康科学论文预印本杂志网络平台(medRxiv)截至2020年4月25日收录的文献,收集阿比多尔治疗COVID-19、流行性感冒(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分别以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共15篇文献(7篇队列研究均为高质量研究,8篇RCT中6篇为"低偏倚风险",2篇为"中偏倚风险")纳入本研究。阿比多尔治疗COVID-19的8篇文献(5项回顾性队列研究、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1项RCT)涉及809例COVID-19患者,其中阿比多尔组479例,对照组330例;阿比多尔治疗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7篇RCT涉及1 471例患者,其中阿比多尔组745例,对照组726例。阿比多尔组均采用阿比多尔治疗(0.15~1.2 g/d,疗程5~21 d),对照组采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或未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治疗COVID-19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比多尔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7%(109/152)比58.8%(94/160),相对危险度(RR)=1.30,95%置信区间(CI):1.01~1.67,P=0.04];2019-nCoV核酸转阴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数差=-0.17,95%CI:-0.72~0.38,P=0.55);治疗第7天阿比多尔组与对照组胸部CT成像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30/65)比50.7%(36/71),RR=0.88,95%CI:0.39~1.98,P=0.76];阿比多尔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39/231)比19.2%(47/245),风险差异=-0.03,95%CI:-0.10~0.04,P=0. 44]。阿比多尔用于治疗流感或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安全性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比多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44/745)比11.3%(82/726),RR=0.52,95%CI:0.37~0.74,P<0.01]。结论阿比多尔可有效提高2019-nCoV核酸转阴率,治疗COVID-19具有安全性。
张玲,梅波,刘中洋[3](2019)在《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传统中药注射剂是一种创新的速效剂型,在急性、重症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中药注射剂已经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首选药物,如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本文通过对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概述,阐明了中药注射剂的快速作用、广谱优势以及在现代卫生保健水平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段笑娇[4](2019)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和意义呼吸系统疾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在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排名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对全球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中药注射剂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其疗效已被众多学者通过循证医学理念,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证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且缺乏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直接对比的临床研究来证明中药注射剂间疗效的优劣,这就使得临床医务人员无法快速甄选出疗效更好、更适合的优势中药注射剂品种。鉴于此,探索新的方法来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学术意义。网状Meta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证据的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干预措施成为最佳方案的概率,从而得到各干预措施的疗效排序。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小儿支原体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疱疹性咽峡炎为切入点,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网状Meta分析方法。根据国际公认的PICOS原则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来收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制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纳入分析的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WinBUG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用Stata软件调用WinBUGS结果得出曲线下面积概率值,并绘制网状关系图、比较-校正漏斗图、不一致性检验图、聚类分析图,以预测干预措施的优劣排序,甄别最优干预措施。研究结果(1)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结果纳入了 155个RCTs,涉及12种中药注射剂(川芎嗪注射剂、喘可治注射剂、丹红注射剂、黄芪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以及9个不同的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所有的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都比仅用西医常规疗法效果好,且丹红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比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效果好;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方面,与仅用西医常规相比,参麦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提高患者FEV1%,痰热清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提高患者FEV1/FVC,此外,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较喜炎平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FEV1%;对于血气分析指标来说,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相比,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降低患者PaCO2的效果更明显,痰热清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提高患者Pa02的能力更好。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的疗效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丹红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热毒宁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在FEV1/FVC、酸碱度、白细胞总数方面疗效最好;参麦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喘可治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分别是FEV1%、Pa02、PaC02、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最佳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考虑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FEV1%、临床总有效率和C反应蛋白,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效更好:针对临床总有效率和Pa02,细辛脑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更好。(2)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67个RCTs,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以及8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仅用阿奇霉素;除细辛脑注射剂之外的4种中药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与仅用阿奇霉素相比,均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热毒宁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较仅用阿奇霉素,可以减少患者X线体征恢复时间;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与仅用阿奇霉素相比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TNF-α、IL-6水平;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与喜炎平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相比,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其余四种中药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相比,可以减少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均优于仅用阿奇霉素;痰热清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成为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减短退热时间、改善TNF-α、IL-6水平方面效果最好;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为减少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X线体征恢复时间的最佳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与退热时间、住院时间、TNF-α水平综合分析时,疗效较为明显。(3)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68个RCTs,涉及6种中药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和7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结局指标中,大部分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优于仅用西医常规。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效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此外,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方面,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也是最好的;而在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炎琥宁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为最优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与其余结局指标综合分析,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均为最优干预措施。(4)中药注射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72个RCTs,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和3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热毒宁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和炎琥宁注射剂的疗效均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在临床总有效率中,双黄连注射剂和痰热清注射剂的疗效较利巴韦林好。从曲线下面积排序结果可知,在所有结局指标中,热毒宁注射剂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可能性均排第一,且所有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均优于利巴韦林。在聚类分析中,不论临床总有效率与退热时间还是疱疹消失时间综合分析,热毒宁注射剂的疗效均最好。研究结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在西医常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注射剂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其中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时,丹红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值得关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时,痰热清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相对突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相对较好;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时,热毒宁注射剂的疗效优于其他干预措施。但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在不同结局指标方面疗效各有侧重,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身体需求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谢璇,任莹璐,张惠敏,柳金英,王伟,郭淑贞[5](2018)在《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分析穿心莲内酯的研究现状,介绍穿心莲内酯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肝利胆等药理作用,指出穿心莲内酯直接的作用机制靶点和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清楚,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跟进。
陈晓慧[6](2017)在《厚朴酚/和厚朴酚抗草鱼呼肠孤病毒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鱼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随着养殖业的高密度化,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频繁爆发,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出血病是对草鱼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出血病易感染、死亡率高,极大地影响和危害鱼种的健康和存活,一直以来对草鱼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目前,水产养殖业主要利用农药和兽药来防治病害的发生。然而,有效的、广谱性的药物仍然缺乏,其中抗病毒药物种类更是有限,并且药效极易受到病毒变异和耐药性出现的影响。中草药具有低毒、易降解、环境友好、资源丰富、使用历史悠久等优点,是安全无公害水产原料药的理想来源。本研究首先从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抗GCRV活性的品种,随后对其主要的活性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获得具有较好抗GCRV活性的单体化合物;通过体内体外的感染试验,评价其抗GCRV的活性效果;之外,本研究探索了单体化合物抗病毒引起的细胞凋亡机理和与宿主细胞之间的作用关联,以期为开发水产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中草药及单体化合物抗GCRV活性筛选选取30种中草药制备成浸膏,利用MTT法测定浸膏对CIK细胞的毒性,以最大安全浓度筛选具有抗GCRV活性的植物。通过定量(RT-qPCR)初筛结果显示栝楼、厚朴和香橼表现出对GCRV复制的抑制作用,对应的浓度分别为90.0 mg/L、34.0 mg/L和240.0 mg/L。其中,栝楼能够抑制GCRV结构蛋白VP3的表达(0.53倍,P<0.05),香橼对GCRV VP5有抑制作用(0.36倍,P<0.05);厚朴展现出较好的抗病毒活性,显着地降低了GCRV VP1(0.48倍,P<0.05)、GCRV VP3(0.52倍,P<0.05)和GCRV VP5(0.38倍,P<0.05)的mRNA表达水平。利巴韦林是一种公认的强效广谱性抗病毒药物,对GCRV的复制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显着抑制GCRV VP1(0.20倍,P<0.05)、GCRV VP3(0.26倍,P<0.05)和GCRV VP5(0.39倍,P<0.05)。因此,在本研究中,其作为阳性对照药物使用。进一步对厚朴浸膏进行柱层析分离鉴定,得到厚朴的两种主要的活性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单体化合物抗GCRV活性筛选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病毒表达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厚朴酚对CIK细胞的安全浓度为2.51±0.51 mg/L,和厚朴酚为3.18±0.61 mg/L;在最大安全浓度下,和厚朴酚对病毒的抑制率超过70%(P<0.05),而厚朴酚的抑制率超过60%(P<0.05),二者均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2.厚朴酚/和厚朴酚抗GCRV活性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厚朴酚与和厚朴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进入CIK细胞的含量增高,在48 h达到一个峰值,随后含量减少,在96 h几乎检测不到。通过病毒与化合物共孵育后感染、先化合物处理后病毒感染以及先病毒感染后化合物处理这3种方式,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发现,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抑制GCRV的作用可能不在病毒吸附和侵入细胞的过程中,而是在病毒复制过程中。随后,用GCRV感染草鱼夏花,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发现,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能够降低鱼体内病毒的含量和草鱼死亡率,并且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由此可见,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可以作为抗GCRV感染的潜在的备选药物。3.厚朴酚/和厚朴酚抗凋亡作用机制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和细胞荧光染色观察发现GCRV感染诱导CIK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特征,包括细胞肿胀、凋亡小体的形成、细胞形态的消失、核断裂和胞质的降解等。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病毒感染48 h后,21.54%的细胞发生凋亡,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显着增加,出现细胞周期阻滞现象。然而,感染的细胞经过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处理后,能够较好地维持正常的细胞形态,并分别降低了11.47%和13.13%的凋亡率,而且S和G2/M期的阻滞得以释放。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能够抑制促凋亡蛋白的表达(P<0.05)。为了更好地理解小分子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TITCH在线软件预测化合物与蛋白之间的互作,结合试验验证发现,在无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可以下调caspase 3的表达。通过原核重组技术构建caspase 3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aspase3),经转化、诱导和纯化技术制备caspase 3蛋白(35.8 KDa)。体外显色试验发现,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可以阻止caspase 3与底物的结合。因此,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抑制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缘于与caspase 3的直接作用。4.和厚朴酚对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通过RT-qPCR技术发现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能够增强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在病毒感染后,厚朴酚促进IFN-I和下游效应分子Mx1的表达,和厚朴酚增强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NF-κB的表达。通过使用NF-κB抑制剂和构建转染IL-1β和TNFα的真核表达载体,发现NF-κB细胞因子应答途径在GCRV感染宿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抗病毒作用。此外,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在CIK细胞中NF-κB的激活可能抑制caspase8的活化。这两个化合物通过增强宿主抗病毒应答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药物的局限性而具有更为广谱的抗病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厚朴能够体外抑制GCRV的复制,其主要活性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能够在体外和体内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宿主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死亡率,提高细胞和鱼种的成活率;厚朴酚与和厚朴酚通过抑制病毒引起的细胞凋亡,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这极有可能是由于其与caspase 3的直接作用,而对caspase 3起到了降解或抑制的作用;另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还能增强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具有广谱性抗病毒意义,对防控草鱼病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万新军[7](2017)在《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的提取物,属于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文就主要对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所具备的清热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学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有效利用穿心莲内酯提供参考。
余小波[8](2017)在《盐酸吗啉胍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研究》文中指出草鱼养殖作为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渔业产业为满足人类的蛋白食品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长期以来的高密度养殖方式造成了草鱼出血病的频繁暴发并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草鱼出血病的疫苗防治研究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频繁变异和疫苗商业化大规模应用瓶颈制约了病害防治研究应用进程,采用药物进行防治目前尚为大规模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抗病毒药物开发以及相关机制研究在草鱼出血病防治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盐酸吗啉胍(Moroxydine hydrochloride,Mor)作为双胍结构药物因缺乏确切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证据在1999年被国家宣布停用,该药物一直以来未受重视。本研究前期发现Mor具有良好的抗GCRV活性,因此在对其进行安全性进行检测前提下,进一步对Mor的抗病毒和抗细胞凋亡等机制进行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Mor体外抗GCRV活性研究通过借助体外抗病毒药物筛选模型,发现Mor对四株水产病毒感染下的体外培养细胞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在100μg mL-1的初筛试验中实现了对感染两株GCRV病毒的草鱼肾细胞(CIK)100%的保护;通过体外毒性试验得出Mor对CIK和GCO细胞的安全浓度分别是218.5±9.5μg mL-1和140.9±25.7μg mL-1。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发现在4 h内Mor在每106个细胞中的含量迅速达到最高水平的16.7±0.6μg,表现出良好的代谢特性。选取高毒力的GCRV104为试验材料,通过进一步在CIK和草鱼卵巢细胞(GCO)中进行药物抗病毒梯度试验,结果发现Mor在39.8μg mL-1的浓度处理下能保证超过90%的细胞活力,并阻止了细胞病变效应的产生,其效果好于相同浓度的三氮唑核苷(Rib)对照组;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得出在20μg mL-1的Mor处理72 h后能够使CIK和GCO细胞内病毒的滴定度分别降低7.7和5.7个自然指数级;同时抑制了各病毒基因在两种细胞内的表达,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依赖效应;进一步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验证了Mor的抗GCRV活性,表现出了较高的体外抗GCRV活性和对宿主细胞的安全性。2.Mor在体抗GCRV研究首先通过药物对草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发现,当Mor在1000μg mL-1浓度范围内对草鱼无毒性,表现出对草鱼良好的安全性。再以草鱼仔鱼的人工注射感染GCRV为基础,通过Mor的浸泡和注射处理对草鱼体内抗病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CRV病毒在感染后在组织内繁殖和并对草鱼造成机体氧化损伤,并在7 d后达到56.7%的死亡;而经Mor注射处理7 d后在肾脏、肝脏、鳃和肌肉中的病毒VP3和VP6的相对表达值均低于0.07,其抗病毒效果明显好于药物浸泡处理组;同时避免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的下降,在药物治疗的7d内无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发生。3.Mor抑制GCRV蛋白表达利用真核载体构建将GCRV VP6成功连入pIRES2-AcGFP1真核表达质粒中,并转染进入CIK细胞中进行蛋白表达,借助细胞活力检测和流式细胞检测发现重组质粒pIRES2-AcGFP1-VP6转染细胞48 h内不会引起明显的凋亡效应,细胞保持正常的活力;荧光显像技术检测发现质粒转染细胞48 h后显着表达,在经Mor处理后细胞内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荧光表达强度显着降低,仅在细胞内局部位置显现;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表明,pIRES2-AcGFP1-VP6转染CIK细胞后72 h内VP6的表达逐步上调,相对病毒感染对照组其相对表达值达到0.59,但经20μg mL-1的Mor处理后VP6在细胞内的表达显着下调,相对表达值降至0.14,体现出药物对该病毒蛋白良好的抑制作用。4.Mor抗CIK细胞凋亡机制研究通过荧光显像、扫描透射电镜观察和DNA电泳等多种方式对细胞凋亡进行研究,发现GCRV感染48 h内宿主细胞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凋亡特征,包括细胞核质的融解消失、DNA片段化、细胞形态皱缩断裂、细胞内GCRV病毒粒子增殖复制、细胞包涵体空洞产生以及细胞破裂释放病毒等多种变化,进而导致严重的细胞凋亡。而凋亡抑制剂试验结果初步表明GCRV感染后CIK细胞经Caspase途径导致细胞凋亡,进一步利用Western-blot试验发现病毒感染导致了caspase-9和下游caspase-3的激活,其上游Bax促凋亡蛋白和Bcl-2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也分别出现了相应的上调和下调,表明GCRV病毒感染后激活了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进而导致凋亡的发生。在对细胞凋亡检测的同时,通过Mor处理后的细胞有效阻止了各凋亡现象的发生,并有效阻止了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启动,实现对细胞的保护作用。5.Mor对宿主免疫反应的影响通过对宿主免疫相关基因的检测,发现GCRV感染后会迅速引起宿主细胞内免疫相关基因Myd88、Mx1、IL-1β、IL-8、I-IFN和TNFα表达的普遍上调,而在药物处理下显着降低了病毒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进一步地对人工染毒草鱼组织的免疫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注射GCRV之后草鱼机体出现明显的免疫刺激反应,同样地,当Mor药物注射治疗能够显着抑制各组织内免疫相关基因IFN-I、IL-1β和TNF-α的上调。综上所述:Mor能够通过直接的抗病毒作用抑制GCRV病毒的增殖,同时阻止细胞凋亡信号的启动,对宿主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了良好的体内外抗病毒效果,在草鱼出血病药物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韩克忠,王燕,伊博文,丛伟红[9](2017)在《防治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中医方药现代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经空气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医药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已有数千年历史。近几年,很多中药及其复方在防治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疗效。研究表明部分中药及复方对非典型性肺炎和H1N1流感等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疗效显着,具有明确的抑制病毒增殖、抑制细菌、抑制炎症级联反应等作用,部分药物还能同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本文对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示多种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SARS和甲型H1N1流感疗效确切,其中部分中药可增强西药的疗效或降低其副作用。此外,研究中应注意密切结合中医治病防病的基本理念以及中药组方规律,以患者为中心。
赵小建[10](2016)在《穿心莲内酯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以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和心肌间质炎症为主的一种疾病。VMC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治疗上缺乏有效而特异的手段。本研究通过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小鼠VMC模型,并采用穿心莲内酯注射液进行治疗干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1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40),病毒感染组(感染组,n=60),穿心莲内酯治疗组(治疗组n=50)。2.感染组与治疗组腹腔接种0.2ml含CVB3的病毒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治疗组0.5h后腹腔注射0.2ml 125mg/kg.d穿心莲内酯注射液,连续用药2周,对照组与感染组每天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观察小鼠生存状态,统计小鼠死亡率,于病毒接种后7d和14d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1.小鼠接种病毒第7天及14天,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小鼠血清IL-6、心肌TNF-α表达、心肌病理评分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鼠病毒接种后7天及14天,与感染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血清IL-6、心肌TNF-α表达、心肌病理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能够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损害。其机制可能抑制血清IL-6、心肌TNF-α表达水平,减轻心肌炎心肌损伤。
二、穿琥宁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理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琥宁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穿心莲活性成分高值化加工利用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穿心莲简介 |
1.2.1 穿心莲的生物学特性 |
1.2.2 穿心莲的生长特性 |
1.2.3 穿心莲资源分布 |
1.2.4 穿心莲化学成分研究 |
1.2.5 穿心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 |
1.2.6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 |
1.2.7 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1.3 穿心莲内酯研究概况 |
1.3.1 穿心莲内酯结构和理化性质 |
1.3.2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
1.4 聚合物胶束研究进展 |
1.4.1 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2 还原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3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4 光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5 酶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6 多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7 聚合物前药胶束 |
1.5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穿心莲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HPLC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 |
2.3.2 穿心莲原料内有效成分含量的确定 |
2.3.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3.4 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穿心莲有效成分的工艺优化 |
2.3.5 提取率计算 |
2.3.6 穿心莲内酯的纯化 |
2.4 实验结果 |
2.4.1 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穿心莲原料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2.4.3 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
2.4.4 穿心莲内酯纯化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甘露低聚糖聚合物(DAS-Man)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的制备 |
3.3.2 DAS-Man的制备 |
3.3.3 制备体系中高沸点溶剂的去除 |
3.3.4 DAS-Man制备条件优化 |
3.4 材料表征和评价方法 |
3.4.1 HPLC法检测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含量 |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检测(FTIR) |
3.4.3 紫外吸收光谱检测 |
3.4.4 核磁共振氢谱检测(~1H NMR) |
3.4.5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DAS标准曲线的绘制 |
3.5.2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的合成结果 |
3.5.3 DAS-Man的合成结果和收率 |
3.5.4 DAS-Man的红外光谱 |
3.5.5 DAS-Man的紫外光谱 |
3.5.6 DAS-Man的核磁共振氢谱结果 |
3.5.7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DAS-Man的理化性质和溶剂残留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粒径检测 |
4.3.2 扫描电镜检测(SEM) |
4.3.3 透射电镜检测(TEM) |
4.3.4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AFM) |
4.3.5 X射线衍射检测(XRD) |
4.3.6 示差扫描热量分析(DSC) |
4.3.7 热重分析(TG) |
4.3.8 溶剂残留检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粒径检测结果 |
4.4.2 扫描电镜结果 |
4.4.3 透射电镜结果 |
4.4.4 原子力显微镜结果 |
4.4.5 X射线衍射结果 |
4.4.6 示差扫描热量分析结果 |
4.4.7 热重分析结果 |
4.4.8 溶剂残留检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DAS-Man自组装胶束的体外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HPLC法和UV法检测药物浓度 |
5.3.2 穿心莲内酯的饱和溶解度检测 |
5.3.3 溶出度检测 |
5.3.4 释放率检测 |
5.3.5 稳定性检测 |
5.3.6 体外消化稳定性 |
5.3.7 体外毒性检测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DAS-Man标准曲线的绘制 |
5.4.2 饱和溶解度检测 |
5.4.3 溶出度检测 |
5.4.4 释放率检测结果 |
5.4.5 稳定性检测结果 |
5.4.6 体外模拟消化结果 |
5.4.7 毒性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DAS-Man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HPLC法检测药物浓度 |
6.3.2 生物利用度测定 |
6.3.3 组织分布测定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生物利用度测定结果 |
6.4.2 组织分布测定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DAS-Man胶束对LPS致肺炎小鼠的抗炎活性评价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LPS致小鼠肺炎模型的制备和给药 |
7.3.2 样品处理和含量测定 |
7.3.3 含量测定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小鼠肝脏系数检测结果 |
7.4.2 小鼠脾脏系数检测结果 |
7.4.3 肺湿/干比检测结果 |
7.4.4 MPO含量测定 |
7.4.5 NO含量测定 |
7.4.6 TNF-α含量测定 |
7.4.7 IL-6含量测定 |
7.4.8 IL-1β含量测定 |
7.4.9 肺脏HE染色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DAS-Man胶束对恶唑酮致结肠炎小鼠的抗炎活性评价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仪器 |
8.3 实验方法 |
8.3.1 OXZ致小鼠结肠炎模型的制备和给药 |
8.3.2 疾病活动指数评价(DAI) |
8.3.3 样品处理 |
8.3.4 含量测定 |
8.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4.1 小鼠存活数量 |
8.4.2 小鼠DAI评分 |
8.4.3 小鼠结肠形态 |
8.4.4 小鼠肝脏系数检测结果 |
8.4.5 小鼠脾脏系数检测结果 |
8.4.6 MPO含量测定 |
8.4.7 NO含量测定 |
8.4.8 TNF-α含量测定 |
8.4.9 IL-4含量测定 |
8.4.10 IL-1β含量测定 |
8.4.11 结肠HE染色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机制 |
1.1 清热解毒作用 |
1.2 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
1.3 抑菌及抗生物膜活性作用 |
1.4 抗纤维化和提高免疫力作用 |
2 几种常见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
2.1 痰热清注射液 |
2.2 清开灵注射液 |
2.3 热毒宁注射液 |
2.4 双黄连注射液 |
2.5 醒脑静注射液 |
2.6 鱼腥草注射液 |
2.7 喜炎平注射液 |
2.8 穿琥宁注射液 |
3 结语 |
(4)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相关中药注射剂概述 |
综述二 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
一、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三、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中药注射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解热 |
2 抗病原微生物 |
3 抗炎 |
4 抗菌 |
5 治疗心血管疾病 |
6 抗肿瘤 |
7 抗生育 |
8 其他 |
9 结语 |
(6)厚朴酚/和厚朴酚抗草鱼呼肠孤病毒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草鱼出血病概述 |
1.2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研究进展 |
1.2.1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理化特性 |
1.2.2 草鱼呼肠孤病毒基因组结构 |
1.2.3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病毒蛋白及其功能 |
1.2.4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感染、诊断和治疗 |
1.3 细胞凋亡及其意义 |
1.3.1 细胞凋亡的概述 |
1.3.2 细胞凋亡的途径 |
1.3.3 细胞凋亡与病毒感染 |
1.3.4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
1.4 抗病毒免疫应答 |
1.4.1 宿主免疫系统 |
1.4.2 抗病毒通路 |
1.5 抗病毒药物研究 |
1.5.1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 |
1.5.2 中草药在医学抗病毒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
1.5.3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
1.5.4 抗病毒药物的机制研究 |
1.6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草药及单体化合物抗GCRV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DMSO对CIK细胞的急性毒性 |
2.1.3 中草药粗提浸膏的制备 |
2.1.4 中草药粗提浸膏对CIK细胞的急性毒性 |
2.1.5 GCRV感染后病毒基因时序表达 |
2.1.6 中草药的抗病毒活性 |
2.1.7 中草药单体化合物抗病毒活性研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DMSO对CIK细胞的急性毒性 |
2.2.2 GCRV感染后病毒片段的时序表达 |
2.2.3 中草药粗提浸膏对CIK细胞的急性毒性 |
2.2.4 中草药粗提浸膏体外抗GCRV的活性 |
2.2.5 中草药单体化合物对CIK细胞的急性毒性 |
2.2.6 中草药单体化合物体外对GCRV的抑制活性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厚朴酚/和厚朴酚抗GCRV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化合物在CIK细胞中的时序含量 |
3.1.3 厚朴酚/和厚朴酚离体抗病毒活性 |
3.1.4 厚朴酚/和厚朴酚在体抗病毒活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厚朴酚/和厚朴酚在CIK细胞中时序含量 |
3.2.2 厚朴酚/和厚朴酚离体抗病毒效果 |
3.2.4 厚朴酚/和厚朴酚在体抗病毒活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厚朴酚/和厚朴酚抗凋亡作用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厚朴酚/和厚朴酚对感染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
4.1.3 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4.1.4 厚朴酚/和厚朴酚对感染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5 Caspase 3、caspase 8 和caspase 9 酶活性测定 |
4.1.6 STITCH软件预测化合物与蛋白质互作 |
4.1.7 厚朴酚/和厚朴酚对宿主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酶活力的影响 |
4.1.8 Caspase 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蛋白制备 |
4.1.9 厚朴酚/和厚朴酚对caspase 3 酶活性抑制效果 |
4.1.10 化合物与蛋白对接模型的预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厚朴酚/和厚朴酚对感染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
4.2.2 厚朴酚/和厚朴酚抑制凋亡的作用 |
4.2.3 厚朴酚/和厚朴酚调控感染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
4.2.4 厚朴酚/和厚朴酚与宿主蛋白互作的预测结果和分析 |
4.2.5 厚朴酚/和厚朴酚对CIK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6 厚朴酚/和厚朴酚对caspase 3 活性的抑制效果 |
4.2.7 厚朴酚/和厚朴酚与caspase 3 对接模型的预测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和厚朴酚对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厚朴酚/和厚朴酚调控感染细胞中抗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 |
5.1.3 和厚朴酚对CIK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4 抑制剂处理后和厚朴酚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5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 |
5.1.6 质粒转染后相关基因的表达及抗病毒活性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GCRV感染后厚朴酚/和厚朴酚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2 和厚朴酚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3 PDTC处理后和厚朴酚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4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5 TNFα 和IL-1β 在抗病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5.2.6 TNFα 和IL-1β 过表达对caspase 3、caspase 8 和caspase 9 表达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清热抗菌作用 |
2 抗炎作用 |
3 抗病毒作用 |
4 抗肿瘤作用 |
5 免疫调节作用 |
6 抗心血管疾病作用 |
7 结语 |
(8)盐酸吗啉胍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GCRV研究历史 |
1.2 草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
1.3 GCRV生物学研究 |
1.3.1 GCRV形态特征 |
1.3.2 GCRV理化特性 |
1.3.3 GCRV的细胞培养及感染特性 |
1.3.4 GCRV的一般生物学特征 |
1.3.5 GCRV转录和翻译 |
1.4 GCRV的检测 |
1.5 病毒感染对宿主影响研究 |
1.5.1 水产动物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 |
1.5.2 GCR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 |
1.6 草鱼出血病病害防控技术研究 |
1.6.1 草鱼出血病疫苗免疫 |
1.6.2 草鱼机体免疫抗GCRV研究 |
1.6.3 基因干扰技术抑制草鱼出血病 |
1.6.4 草鱼出血病的生态防控 |
1.6.5 草鱼出血病药物防控 |
1.7 Mor抗病毒研究 |
1.7.1 Mor概述 |
1.7.2 Mor特性 |
1.7.3 Mor研究进展 |
1.8 药物抗病毒途径的相互关系 |
1.9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Mor体外抗GCRV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细胞、病毒和化合物 |
2.1.2 主要细胞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2.1.3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2.1.4 病毒扩增与滴度 |
2.1.5 Mor抗病毒处理后对细胞活力检测 |
2.1.6 药物对细胞的安全性检测 |
2.1.7 Mor在CIK细胞的药物代谢检测 |
2.1.8 Mor抗GCRV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形态学检测 |
2.1.9 Mor抗GCRV病毒效果的浓度梯度检测 |
2.1.10 Mor处理后对病毒滴度的检测 |
2.1.11 Mor处理后对病毒基因表达的检测 |
2.1.12 Mor处理后对GCRV病毒蛋白表达的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Mor对GCRV病毒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
2.2.2 Mor对细胞的急性毒性 |
2.2.3 Mor在CIK细胞内的代谢作用 |
2.2.4 Mor抗GCRV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形态学检测 |
2.2.5 Mor抗GCRV的浓度梯度检测结果 |
2.2.6 Mor处理后对病毒滴度的影响 |
2.2.7 Mor处理后对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8 Mor对GCRV病毒蛋白表达的抑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Mor在体抗GCRV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药物对草鱼的安全性 |
3.1.3 病毒攻毒及药物处理 |
3.1.4 Mor抗病毒效果检测 |
3.1.5 Mor抗病毒过程中对草鱼血液酶活检测 |
3.2 结果 |
3.2.1 Mor对草鱼的急性毒性 |
3.2.2 Mor处理后对草鱼死亡率的保护 |
3.2.3 药物浸泡和注射下对草鱼组织内GCRV的检测 |
3.2.4 药物注射处理下对草鱼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Mor抑制GCRV蛋白表达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GCRV104病毒VP6目的基因扩增与回收 |
4.1.2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4.1.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4.1.4 Mor对重组质粒在CIK细胞内的表达的荧光检测 |
4.1.5 重组质粒转染CIK细胞后对宿主细胞活力的检测 |
4.1.6 重组质粒转染CIK细胞后对宿主凋亡的流式细胞检测 |
4.1.7 Mor对重组质粒转染CIK细胞后VP6表达的影响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GCRV病毒VP6基因的扩增与鉴定 |
4.2.2 VP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 |
4.2.3 Mor 作用下对重组质粒在 CIK 细胞内表达的影响 |
4.2.4 pIRES2-AcGFP1-VP6转染后对CIK细胞活力的影响 |
4.2.5 pIRES2-AcGFP1-VP6转染后对CIK细胞凋亡的影响 |
4.2.6 Mor 对转染细胞内 VP6 表达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Mor抗CIK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Mor处理后对防止细胞核损伤的检测 |
5.1.2 Mor处理后对防止DNA损伤的分子检测 |
5.1.3 Mor对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检测 |
5.1.4 Mor抑制GCRV粒子在细胞内的复制以及抗凋亡检测 |
5.1.5 凋亡抑制剂作用下的细胞活力检测 |
5.1.6 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 3 的相对活性 |
5.1.7 Caspase- 9、-3 的Western-blot检测 |
5.1.8 GCRV感染对Bax和Bcl-2 蛋白表达的检测 |
5.2 结果 |
5.2.1 Mor处理后对防止细胞核损伤的检测 |
5.2.2 Mor处理后对防止DNA断裂的检测 |
5.2.3 Mor处理后对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 |
5.2.4 Mor处理后对细胞内部形态的影响 |
5.2.5 GCRV感染对Caspase 3 酶活性的影响 |
5.2.6 Mor作用下对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Mor对宿主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Mor处理后对宿主细胞免疫基因表达的检测 |
6.1.2 Mor抗病毒过程中对草鱼免疫影响试验 |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1 Mor处理后对CIK细胞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2 药物注射处理下对草鱼体内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防治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中医方药现代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防治SARS的研究 |
1.1 治疗SARS的常用方药 |
1.2 中药防治SARS的研究 |
2 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 |
2.1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常用方药 |
2.2 中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 |
2.2.1 复方研究 |
2.2.2 单味中药研究 |
3 结语 |
(10)穿心莲内酯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病毒性心肌炎研究现状及穿心莲内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穿琥宁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穿心莲活性成分高值化加工利用应用基础研究[D]. 邓怡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阿比多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目前与既往抗病毒治疗的系统评价[J]. 李赟,晋月萍,葛庆岗,刘芳,程吟楚,杨丽,赵荣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06)
- [3]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研究进展[J]. 张玲,梅波,刘中洋. 中国医药, 2019(11)
- [4]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段笑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研究进展[J]. 谢璇,任莹璐,张惠敏,柳金英,王伟,郭淑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19)
- [6]厚朴酚/和厚朴酚抗草鱼呼肠孤病毒作用机制研究[D]. 陈晓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7]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研究进展[J]. 万新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17(30)
- [8]盐酸吗啉胍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研究[D]. 余小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9]防治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中医方药现代研究概况[J]. 韩克忠,王燕,伊博文,丛伟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05)
- [10]穿心莲内酯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赵小建. 郑州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