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丹参新品系区域试验及近缘种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川丹参新品系区域试验及近缘种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唇形科(Labiaceae)鼠尾草属(Salvia Linn.)植物,其干燥根及根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中药丹参的唯一来源,是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四川省中江县是川丹参的道地产区,其产丹参根结实、色朱味浓、品质极佳。近年来,由于现有栽培丹参群体混杂,长期无性繁殖,对栽培资源只种不选的状况导致药材产量和品质不稳定,丹参品质出现退化现象。此外,中江地区虽在国内已树立起“中江丹参”品牌,但迄今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作物认定的品种资源类型。针对以上问题,根据良种是增产和提高品质的内因的原则,开展了丹参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本研究在前期选育出的大叶丹参(DY)、小叶丹参(XY)和野生丹参(YS)3个稳定品系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展区域试验,鉴定各品系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对其近缘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比较研究,阐明其对环境光合特性的适应和生理响应,旨在为进一步的丹参品种审定,最终选育出优质高产的丹参新品种打下基础,并为丹参田间规范化种植、鼠尾草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冠颜色、花冠形状、花药颜色、小叶柄、复叶数、顶生小叶、叶轴长度等可作为丹参各品系之间分开鉴定的植株生物学形态特征指标。2、大叶丹参DY群体性状稳定一致,出苗期约65-90天,生育期约240-270天,具有发芽早、生育期长的特点;其根条断面无木心、须根数量较少、药材外观品质较好;其区域适应性强,品系丰产性、稳定性好,产量高于其它参试品系,亩平均鲜产和干产比对照品系平均增产23.61%和34.76%,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系(P<0.01),其在产量、上级率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具有优质高产的显著优势;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分别为2.38mg/g、51.09mg/g,比对照高9.68%、6.06%。因此,大叶丹参DY是一个非常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良川丹参新品系。3、小叶丹参XY丰产性比大叶丹参DY低,其根条木质化程度严重,木心情况较为多见,但在各参试品系中药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分别为2.64mg/g、59.43mg/g,优势较为突出,可用于侧重活性成分提取或粉碎入药的丹参材料。4、野生丹参YS上级率低,根条木质化程度严重,丰产性表现最差,且丹参酮ⅡA含量低于药典规定,故只作为丹参种质资源材料做进一步深入研究。5、对丹参及其近缘种宝兴鼠尾草、短唇鼠尾草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三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光响应曲线均符合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丹参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均最低,分别为0.0403、13.32μmol·m-2·a-1、24.37μmol·m-2·s-1,宝兴鼠尾草三者则最高,短唇鼠尾草居中;三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对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6、丹参和宝兴鼠尾草不属于典型的阳性植物,短唇鼠尾草则更为耐荫,可以采取与玉米等高竿作物间作或套作,缓和蒸腾作用,以达到提高丹参净光合速率的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丹参种质资源研究
  • 1.1.1 种质资源及分布
  • 1.1.2 有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1.3 质量评价研究
  • 1.1.4 丹参品系分化及品种选育
  • 1.2 品种区域试验概述
  • 1.2.1 品种区域试验的重要性
  • 1.2.2 品种区域试验的主要任务
  • 1.2.3 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现状
  • 1.3 植物光合作用研究
  • 1.3.1 光合作用研究概述
  • 1.3.2 光响应曲线及其生化模型
  • 1.3.3 光合作用的指导意义
  • 2 立题依据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区域试验田间设计
  • 3.3.1.1 多点试验田间设计
  • 3.3.1.2 生产试验田间设计
  • 3.3.2 区域试验田间管理方法
  • 3.3.3 物候期考察
  • 3.3.4 生物学性状考察
  • 3.3.5 药材外观性状考察
  • 3.3.6 产量的测定
  • 3.3.7 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 3.3.7.1 试验仪器和试剂
  • 3.3.7.2 待测样品的制备
  • 3.3.7.3 检测方法
  • 3.3.8 光合特性研究
  • 3.3.8.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3.8.2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3.3.9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多点试验研究结果
  • 4.1.1 物候期考察结果
  • 4.1.2 生物学性状考察结果
  • 4.1.3 药材外观性状考察结果
  • 4.1.4 产量测定结果
  • 4.1.5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4.2 生产试验研究结果
  • 4.3 光合特性研究结果
  • 4.3.1 叶绿素的含量
  • 4.3.2 光响应曲线的拟合
  • 4.3.2.1 三种拟合模型的比较
  • 4.3.2.2 不同植物光响应特征参数的比较
  • 4.3.3 各生理参数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
  • 5 讨论
  • 5.1 区域试验研究
  • 5.2 光合特性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丹参新品种“川丹参1号”前不久通过四川省审定[J]. 农村百事通 2012(21)
    • [2].丹参新品种‘川丹参1号’[J]. 园艺学报 2012(11)
    • [3].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丹参花粉离体萌发培养条件的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8)
    • [4].治失眠六道汤[J]. 四川劳动保障 2009(Z3)
    • [5].川丹参种根质量标准的探究[J]. 世界中医药 2020(02)
    • [6].响应面法优化川丹参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7(05)
    • [7].不同产地丹参所组成的复方丹参影响大鼠血液流变及血栓形成的比较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4(02)

    标签:;  ;  ;  ;  ;  ;  

    川丹参新品系区域试验及近缘种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