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活喜与海捷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的比较研究

络活喜与海捷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的比较研究

袁加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233)

【摘要】目的:探讨络活喜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2.5~5mg,每日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口服,每日1片。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e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或P<0.05),但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疗效佳,安全性好。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490-01

脑血管病是导致我国城乡人口致残与致死的最常见病因,其中70%为缺血性脑卒中[1]。调查发现,我国患者发生再卒中的比例高达27%,居世界之首。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脑卒中再次发生的重要因素。降压治疗可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国近期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接受调查的6417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有高血压病史,其中20%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仅21%患者血压达标[2]。加强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对降低患者致残率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络活喜与海捷亚这两种常用药对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120例。入选标准:①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4];②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无脑出血;③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分;④患者接受相关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年龄≤75岁。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②出血性卒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③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④患有各种感染、恶性肿瘤或其它严重消耗性疾病者;⑤对本治疗药物过敏者。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2~75岁,平均(63.7±6.4)岁,合并糖尿病39例,高血脂25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3~75岁,平均(62.9±6.8)岁,合并糖尿病36例,高血脂2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入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一般常规治疗,如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伴糖尿病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伴高血脂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针灸治疗,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2.5~5mg,每日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口服,每片含氯沙坦钾50mg与氢氯噻嗪12.5mg,每日1片。两组均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血压测定:入院第一周每日测3次血压,以后每日测2次血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e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双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观察组(P<0.01),详见表1。

2.2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e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或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e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2。

2.3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出现头晕、心悸、恶心等轻微不良反应7例,对组织出现干咳、头痛、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9例,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继续用药后自行缓解。

3讨论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多数国家居首位,而亚洲国家脑卒中的发生率又远高于心肌梗死,且远高于欧美人群的发生率[5]。我国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其发生率与再发率居高不下,导致大量致残、致死事件的发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困扰与负担。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合理地控制血压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我国的脑卒中患者多数合并高血压,但使用降压药物及血压达标比例都非常低,这可能是脑卒中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血压成为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急性期脑卒中常伴有血压升高,这是脑损伤发生后为维持相对稳定的脑血流量的自动调节机制,有利于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及受损神经元功能的恢复,避免局部缺血损伤区的扩大。因此急性期脑卒中有必要维持一定的血压。这与脑卒中一级预防控制血压的要求相抵,急性期患者如何合理地控制血压水平是问题关键所在。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x±s)

0.0044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钙离子拮抗剂控制血压效果好,价格相对低廉,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有显著效果,常作为高血压多种治疗方案的首选药,但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血压控制目标仍不明确。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强,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组资料中,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分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4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氨氯地平组尤为明显,但对舒张压无显著影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组舒张压较前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e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较轻明显改善,氨氯地平组较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组更为明显。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效果更明显,脉压较小,对患者神经功能修复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表现更优。苯磺酸氨氯地平是长效的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阻滞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经细胞膜钙通道对外界钙离子的摄入,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该药半衰期长达35~45h,作用持久,降压有效平缓,药物不良反应少。临床研究显示,氨氯地平在脑卒中的预防及卒中后的血压调控方面有较好疗效[6]。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总之,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急性期脑卒中伴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对患者神经缺损功能修复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2]李静,张丹,李希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治疗现状的调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3):246-250.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l996,29(6):379-380.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9.

[5]种冠峰,相有章.中国高血压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01-302.

[6]毛翔.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干预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0):57-59.

标签:;  ;  ;  

络活喜与海捷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