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林卫程军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林卫程军

林卫程军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作为我国建筑建造中常见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与耐久性。混凝土主要由谁、水泥以及其他加工材料构成,是一种脆性的建筑材料。本文重点研究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不同的施工技术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混凝土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其施工质量的优劣会对整个建筑工程产生直接、深重的影响。因此,在加强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应当重视各个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以保证我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借此促进我国的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住宅需求。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建筑通常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是基础底板和墙体以及一些楼梯结构,在浇筑墙体的过程中需要对墙体底部进行5cm的浇筑,在浇筑的时候需要重视使用的混凝土成分相同,与此同时,为了符合均匀性的目的,可以选择铁锹灌模的方式进行操作。在浇铸刚度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定,通常条件下需要控制在40cm,在建设基础底板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混凝土散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方式让整体承受能力提高,确保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在设备和材料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重视相关细节,在我国浇筑方式很多不同的浇注方式,带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需要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依照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相关的浇筑方式。

1.2拆模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当中,应用混凝土模板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当所有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拆除模板。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具体原则进行操作,先将不承重的部分拆除,依照承重的顺次进一步的进行处理,模板拆除需要具有一定的时间规范,如果超过时间标准,也会影响混凝土结构,所以在拆除的时候一定要对时间、温度、承重等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是不承重的部分,如果自身强度无法达到要求,就提前将其拆除,可能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棱角,承重部分也需要依照拆除原则进行操作。

1.3混凝土中的压实措施

压实混凝土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和均匀性,能够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一步高,所以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有现场监督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在此条件下可以通过插入式振动棒,可以保证插点的均匀排列在振捣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在300~400mm,避免出现漏振等情况,需要对插入式振动棒的插入深度进行重点控制,保证振捣底层可以插到钢筋底部。另外在振捣的时间方面,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表面不出现泛泡等情况,为了让混凝土和钢筋的握裹力提高,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就需要让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加,需要进行二次复振、二次模压等相关工艺。

1.4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养护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需要采取相关方式进行管理。首先需要依照实验测算的情况了解表面温度和混凝土中心温度的情况,通常条件下,室外最低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值通常小于20℃,如果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不强,一定要控制温度差处在25~36℃之间,另外在拆模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差不能超过20℃,主要是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的温差以及外界温度的温差,为了让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效降低,可以通过内部预埋水管的方式进行,将冷却水通入。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冷却这个步骤需要在完全混凝土浇筑之后进行。

1.5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混凝土的无损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在对构件内部结构不破坏的条件下,通过测量仪器来对混凝土的缺陷以及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测量,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混凝土物理量来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间接评定。依照当前的行业规则测算的方法主要有钻芯法、回弹法、后装拔出法等相关无损方法来对混凝土结构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评测,无损检测方法的特点在于费用低,而且操作简单,不会对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破坏,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超声波回弹综合法有效的结合了超声波法和回弹法,首先对混凝土的回弹值进行测算,接着对波速进行测算,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超声之后回弹值进行修正,最终获得需要的混凝土强度值。超声回弹综合法在使用的过程中离散度低,规律性比较明显,具有很强的可靠性,适合使用。

2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塑性收缩与表面干缩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两种不同的收缩现象。造成裂缝的因素有很多,混凝土结构内外的温度差、混凝土本身的承受能力、气温气候、降雨降雪等环境因素以及操作人员养护工作不足等,都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温差。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使用的混凝土体积较大,使混凝土受到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聚集了较多的水化热无法轻易的散发,也就导致了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热胀冷缩现象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反应,产生的力拉扯已经浇筑好得混凝土结构,就会造成墙面的裂缝,这就是表面干缩。而塑性收缩则是在混凝土浇筑初期,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较低,混凝土工程受到周围环境、气温等的影响,造成大量的水分流失,使得混凝土的体积不断地出现收缩,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承受能力,所以会出现裂缝。

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合格

在完成混凝土工程时,应当注意出现在混凝土表面的“蜂窝”。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表面“蜂窝”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小于等于10mm的“蜂窝”状孔洞,操作人员可以选择利用工具将其清理干净,而后使用比例为1:2.5的水泥浆将“蜂窝”状的孔洞磨平压实,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美观与凭证。在处理10~30mm的“蜂窝”状孔洞时,需要操作人员先使用专业的工具清除孔洞周围较为松散的颗粒,将影响修补工作的部分全部清除,而后将混凝土表面洗刷干净,利用细石混凝土来填塞孔洞,使其强度满足28d之后,利用錾子将混凝土表面磨平。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重视天气与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适当的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得到浇筑时便可以实际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坍落度需要保持在160~1800mm,如果出现不达标的混凝土,必须按照相关行业规定与施工现场的规定退回,避免不合格的混凝土对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运输,避免混凝土出现分层、成分变化或是离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应用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3.2重视混凝土配比的优化设计

重视混凝土配比的优化设计,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点之一。施工人员要完成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需要以施工工程所在的环境以及施工的配置要求来搅拌混凝土。在搅拌时,施工人员需要添加一定的碱水与粉煤灰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其次,在选择原材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胶比,能够极大提升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科学合理的调整混凝土的缓凝时间,避免混凝土出现塑性而变得脆性较强。

3.3重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养护工作

重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养护工作,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质量。依照专业人士的要求与混凝土本身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使用率,提高了混凝土在后期施工时的稳定性。对混凝土的养护能够保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强韧度以及承受压力。混凝土工程需要在拆模之后开始对其进行洒水养护,操作人员需要注意禁止在五℃的环境中对混凝土工程洒水。如果出现不便于洒水养护混凝土工程的情况,操作人员应当为混凝土工程表面涂抹一定的养护剂,避免混凝土工程内部的水分过分蒸发,引起混凝土工程的表面出现裂缝。在一些温度比较低或是气温寒冷的施工环境中,操作人员应当在混凝土工程表面加盖一层稻草帘或是塑料薄膜,借此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选择含碱量较低的水泥以及有强烈抗腐蚀能力的钢筋作为原材料,避免浇筑因为酸性物质的反应腐蚀氧化钢筋,使其强度变低。

3.4重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混凝土技术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专业能力较强,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负责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企业应当在施工人员开始作业之前,对其进行考核与培训,保证进入工作岗位的员工都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避免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人员的疏忽造成安全隐患,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4混凝土质量管理

混凝土本身质量管理直接决定混凝土后期质量,因为混凝土属性特殊,所以其自身质量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4.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主要材料,水泥质量非常关键。高层建筑绿色混凝土施工一定要选择经营较大、营销范围广泛、质量稳定的水泥厂家,采购之前先进行水泥试验,确保水泥强度达标。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水泥强度不达标影响施工质量,也可以预防水泥的重新购买,浪费更多建筑成本,打造绿色购买产业链,保证水泥质量稳定,节省成本。

4.2控制水泥使用量

控制水泥最低用量,节省水泥资源,控制混凝土温升值。当然水泥使用量的控制与减少必须在满足混凝土可泵性与建筑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执行,尽量将混凝土中水泥使用量控制在450kg/m3。

4.3掺加剂、水灰比

绿色混凝土要求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能节约更多的能量消耗。在外加剂掺加环节可以选择复合型,复合型的使用量是水泥使用量的4%。复合型集膨胀剂、防水剂、缓凝剂、减水剂于一体,可以提高混凝土在使用中的和易性,这样就可以在原标准基础上减少20%的水使用量,从细节上节省水资源。水灰比控制标准是≤0.55,保证混凝土初凝时间为5h。

4.4骨料级配、含泥量

对于这两方面的管理,选择5~25mm连续级配碎石,中砂选择2.8~3.0的细度模数。砂、石中含泥量尽量控制在1%,并且保证其中没有有机质杂物。

4.5技术管理

加强材料管理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对技术管理的重视,首先原材料使用之前必须检验,检验标准以国家规定标准为主,检验工作责任落实到人。计量监测中详细记录监测情况,提高注意预防可能出现的冷缝现象。其次是人员技术管理方面,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提前进行技术交底,完成施工过程进行施工技术总结,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

4.6劳动力组织、机械设备管理

混凝土施工需要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共同操作,因为工地施工条件特殊,将施工人员以四六制作业形式划分两大班,交接工作提前一小时,临近施工半小时之前必须完成交接,注意交接工作状况,防止因为交接不注意为工程带来安全隐患。自由式泵送是高层混凝土施工关键设备,该设备应用需要塔吊辅助,预防混凝土输送中凝固,浪费混凝土资源。自由式泵送设备管理,输出混凝土量控制22m3/h,塔吊吊运混凝土每小时为4.5m3,工作人员一定要时刻注意。

4.7施工工艺管理

高层建筑中的主楼、商铺等承台浇筑中,必须按照东西向展开。大体积混凝土泵送需要分段定点输送,坡度薄层浇筑,按步骤浇筑,确保输送一次到顶。斜坡混凝土浇筑与泵送工艺更适合,避免输送管的频繁拆卸冲洗,泵送效率提高。

5混凝土强度等级管理

5.1基础相接

绿色混凝土施工,桩柱与底板时刻相接,根据混凝土强度不同选择适当的交接面,正常交接面为底板上表面,混凝土充分与其重合,为绿色混凝土施工提供方便,节省混凝土资源,降低建筑企业资源消耗。如果基础为独立模式,相接可以选择梯形截面。

5.2梁、柱相接

高层建筑节点核心为柱、梁相接处,因为该位置受力情况复杂,施工缝隙经常上下部位出现,如果施工混凝土处理不到位,将会影响后期施工质量。梁、柱相接对混凝土交界面强度要求主要以梁高为参考,梁下相等高度的柱浇筑混凝土期间,一定要保证浇筑强度达标,一直延伸到板下平面,浇筑到柱相邻位置,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作业,期间柱截面内也要继续浇筑,延伸到底板平面,以此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缝。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浇筑期间,确定截面位置,直射高度,形成柱模板,因为这个环节施工操作较为繁琐,需要在不同交界面更换混凝土强度,所以一定要分步骤、针对性的展开。节点混凝土强度相差为1~2级,浇筑梁板结构中,混凝土梁为T形截面,为了便于施工,尽量将梁板混凝土操作与底板混凝土操作区分开来,便于混凝土强度管理。一旦出现截面强度相差较大,就需要重新进行混凝土操作,所以时刻注意强度变化。

5.3绿色混凝土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是绿色混凝土施工操作的载体,工程项目管理包含项目规划书、建议书、咨询评估以及研究报告等,作为前期工程施工的关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必须确保全面。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产品构成、风险分析、市场分析、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以及社会效益等,数据资料真实可靠、计算准确。具体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项目管理建立责任制,项目负责人为质量管理全权负责人,定期到项目施工现场监督施工操作,将质量工作放在第一地位。高层混凝土施工建筑属于大型建筑项目,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分散建筑项目设立质量经理职位,主要职责是编制项目质量计划,落实项目方案,根据项目质量设计,定期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尤其注意质量控制点三个环节,分别是验证、检查、评审。一旦发现管理问题及时上报,组织人员讨论研究,编制详细的项目管理流程。检查监督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身上,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混凝土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质量。

其次,项目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好的管理效果需要好的计划指导。根据混凝土施工管理项目特点,定期咨询项目管理成果,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管理人员熟悉管理流程,尤其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合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决定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团队具有独立性,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将质量管理目标划分为不同小目标,分层次安排管理。

最后,针对绿色混凝土施工管理制定质量评审制度,为质量管理制定严格评审标准,利用评审为媒介吸引更多混凝土建筑专家,发现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混凝土施工问题,制定混凝土施工方案,定期咨询混凝土施工成果。做好项目咨询工作,项目责任人组织项目人员相互监督讨论,自我评审咨询成果,结束自我评审还要项目内部评审,环环相扣的基础上,总结精确的绿色混凝土建筑施工成果报告书,邀请专家评审,确保质量达标。

结束语

建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技术的科学性与专业性,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岗位需求,才能更好地将混凝土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除了相关的技术要点之外,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付明永.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199.

[2]唐修军.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192-193.

标签:;  ;  ;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林卫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