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不仅给隋唐以后帝制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其影响波及现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中国社会。科举制度影响的广泛性与深刻性意味着,研究科举制度,需要也离不开文化视角的审视与考察。科举制度的盛衰,与我国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够取代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而登上历史舞台,并长期屹立不倒,得力于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予以支撑,尤其是贤能治国的理念、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崇尚功名的社会心理以及追求公平公正的思想,为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清末以后,科举制度走向衰落,并寿终正寝,与西学东渐有很大的关系。西学的广泛传播使得人们逐渐接受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而远离了纲常名教的八股之学,继而对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科举制度的思想支柱轰然坍塌。科举制度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也对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举制度以其强大的制度中介作用,确保了儒家经学独占鳌头,绵延不绝;使得各种文学经典丰富多彩,名篇佳作不胜枚举;造就了史学高度繁荣,历史典籍浩如烟海。科举制度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礼俗制度等社会制度产生了广泛的统摄作用。科举制度还对中华民族心理结构产生了强大的塑造作用,强化了重伦理道德的民族性格,尊崇权威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华民族具有了难以割舍的“仕途情节”,浓厚的重教向学传统以及凝重的倚重考试心理。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内在关联性,予以我们诸多启示。制度与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的双向建构关系。稳定的制度范型背后有着文化传统的支撑,而长期置身于稳定制度范型中的个体又不由自主地受到钳制,并呈现出在此制度范型下特有的文化风貌。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关联性,彰显了从文化视角研究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也警示着我们慎重地对待大规模教育考试的革废。大规模教育考试作为一种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稳定的制度范型,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有利于客观、理性评价科举制度
  • 1.1.2 有利于提升科举制度研究的学术水平
  • 1.1.3 有助于增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活力
  • 1.1.4 有利于为制度建设和考试改革提供借鉴
  • 1.2 研究状况
  • 1.2.1 科举制度研究脉络
  • 1.2.2 科举制度多学科研究
  • 1.2.3 总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文化
  • 1.3.2 制度
  • 1.3.3 科举制度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科举制度盛衰的文化动因透视
  • 2.1 中华文化传统助推科举制度走向鼎盛
  • 2.1.1 贤能治国理念广揽天下贤才
  • 2.1.2 自强不息精神激励士子向学
  • 2.1.3 崇尚功名心理催发世人投考
  • 2.1.4 公平诉求构筑完备制度
  • 2.2 西方文化的引入与科举制度的革废
  • 2.2.1 西学广泛传播取代八股之学
  • 2.2.2 新人才观冲击传统人才观
  • 2.2.3 新教育价值观冲击传统教育价值观
  • 第3章 科举制度演进的文化作用剖析
  • 3.1 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作用
  • 3.1.1 科举制度确保儒家经学绵延不绝
  • 3.1.2 科举制度造就文学经典丰富多彩
  • 3.1.3 科举制度使得史学典籍浩如烟海
  • 3.2 对社会制度的统摄作用
  • 3.2.1 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 3.2.2 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 3.2.3 对礼俗制度的影响
  • 3.3 对民族心理结构的塑造作用
  • 3.3.1 鲜明的重伦理道德民族性格
  • 3.3.2 根深蒂固的尊崇权威倾向
  • 3.3.3 难以割舍的“仕途情结”
  • 3.3.4 浓厚的重教向学传统
  • 3.3.5 凝重的倚重考试心理
  • 第4章 科举制度与文化关系的启迪
  • 4.1 制度与文化相辅相成
  • 4.1.1 文化传统支撑稳定的制度范型
  • 4.1.2 稳定的制度范型塑造特有的文化风貌
  • 4.2 文化:科举制度研究应有的视阈
  • 4.2.1 拓展科举制度研究须加强文化研究
  • 4.2.2 揭示科举制度的当今价值需进行文化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和参与科研的经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简论中国科举制度的兴衰[J]. 青春岁月 2017(09)
    • [2].游移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太平天国科举制度研究[J]. 特立学刊 2017(02)
    • [3].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思考[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12)
    • [4].科举与赌博和走私[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
    • [5].再论科举功能的异化:若干社会问题——兼论晚清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6].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影响[J]. 才智 2008(01)
    • [7].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16)
    • [8].浅谈科举制度对“儒家文化圈”形成的影响[J]. 学理论 2013(02)
    • [9].依据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探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 西安社会科学 2009(05)
    • [10].科举制度文化与国民教化关系之探讨[J]. 教育探究 2011(03)
    • [11].中国科举文化浅论[J]. 湖北招生考试 2011(12)
    • [12].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6)
    • [13].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分析[J]. 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 2014(01)
    • [14].论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J]. 中国文艺家 2018(09)
    • [15].对科举废止的几点思考[J]. 社会科学家 2013(06)
    • [16].学而优则仕——从科举制到公务员考试的历史嬗变[J]. 教育与考试 2008(05)
    • [17].谈唐科举制度对图书编撰的影响[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11)
    • [18].简论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19].科举制度废除前后之社会舆论[J]. 教育与考试 2008(03)
    • [20].由科举制度试析高考作弊问题及其应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1].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4)
    • [22].教育视角下重新审视科举制度[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 [23].基于对中国科举文化的研究[J]. 今传媒 2016(02)
    • [24].试析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兼议其合理性[J]. 黑龙江史志 2008(10)
    • [25].关于明代科举制度研究[J]. 中华少年 2017(36)
    • [26].论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历史地位及现代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 2011(09)
    • [27].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现代影响[J]. 西安社会科学 2010(01)
    • [28].科举制度的兴废及其启示[J]. 重庆社会科学 2009(04)
    • [29].科举制度在韩国的嬗变及其对韩国文化的积极影响[J]. 教育与考试 2011(02)
    • [30].浅谈古代科举制度[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9)

    标签:;  ;  ;  ;  

    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