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法肯豪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国民党政府,国民党军队
法肯豪森论文文献综述
马涛[1](2017)在《德国军援团的最后一任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在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法肯豪森(1878-1966年)全名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是二战前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法肯豪森生于德国北部鄂尔敦堡城一个皇家贵族家庭。1897年,时年19岁的他,军校毕业,被分到第九十一军团任陆军少尉。1900年,德国伙同英、美、日、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法肯豪森随联军统帅瓦德西入侵中国。1901年,法肯豪森随联军返回德国,不久进入参谋大学,1907年毕业,之后进入柏林大学东方学院深造。1909年,法肯豪森被分派到德国参谋本(本文来源于《炎黄纵横》期刊2017年04期)
王鹏程[2](2016)在《从佛采尔和法肯豪森的离职看中德关系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4月建立起就急于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以保卫政权。为此,南京政府广泛聘请外国顾问,其中尤以德国军事顾问团最为着名。与其他国家的顾问相比,德国顾问团的规模、驻华时间和影响力都是十分突出的。这个顾问团前后有5任团长,其中尤以佛采尔和法肯豪森任职时间最为长久。身为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团长,佛采尔和法肯豪森有机会在中国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并在中德关系史中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遗憾的是,这两位中德交往的关键人物却先后遭遇被迫离职的命运,其在中国的事业戛然而止。虽然都是被迫离职,但两人离职的原因却相差甚大,对中德关系的影响也是大相径庭。佛采尔的离职很大程度上应由他自己负责,属于个人行为,并不影响整个军事顾问团的正常运转,对中德关系也无大碍。与此相反,法肯豪森却是与整个德国顾问团一起被迫离开的,且其离职并非由于自身工作不力,而是德国领导层强硬要求的结果。对比这两次背景颇为复杂的离职,我们能发现中德关系的主动权已经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中国逐渐失去中德关系的主动权,并最终被德国所抛弃。(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1)
马涛[3](2014)在《法肯豪森: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一文中研究指出1878年10月29日,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生于德国北部鄂尔敦堡城一个皇家贵族家庭。他中学毕业后报考军官学校,1897年毕业时,只有19岁,被分配到德国第九十一军团任陆军少尉。1900年,德国伙同英、美、日、俄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法肯豪森随联军统帅瓦德西入侵中国,在北京参与了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屠杀,同时对中国的风俗人(本文来源于《湖北档案》期刊2014年01期)
王晓华[4](2008)在《黄河决堤策划者——法肯豪森》一文中研究指出70年前,即1938年5月下旬,日军占领徐州,沿陇海铁路向西进攻,妄图夺取郑州,南下武汉。在这关键时刻,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以滔滔黄水阻挡日军的进攻。蒋介石的这件不光彩的"抗敌"手段,至今仍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个计划并不是蒋介石的主意,而且在中日战争爆发的前两年,就已经由蒋介石的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制定下来,可以说以水代兵,是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作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档案春秋》期刊2008年06期)
王喆[5](2008)在《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与中国抗战》一文中研究指出法肯豪森,即便是了解军事的人对这个名字也不太熟悉,这位陆军上将就是1935年蒋介石军队中大名鼎鼎的第四任德国军事顾问。是他,准确的预测出了日军将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军事进攻企图;是他,亲临战场协助指挥淞沪会战。然而一份突如其来的离华调令,却令这位军事家无奈地离开了当时正水深火热的中日战场。这是为什么呢?(本文来源于《文史春秋》期刊2008年01期)
朱东北[6](2006)在《法肯豪森与国民政府的国防和抗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论述了1934年到1938年法肯豪森为国民政府提出国防和抗战思想及其实施情况,并且做出了辩证的历史评价。法肯豪森的国防和军事思想主要包括未战先谋思想,抗战的战略战术思想,建设国防体系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法肯豪森直接指导了国民政府的国防和抗战;另外,法肯豪森的思想和建议大部分被国民政府转化为具体的国防措施。法肯豪森在引进先进军事思想,推进现代化国防建设,总结和指导初期抗战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但受时间、范围、思想、中国国力及国民政府国策的制约,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局限性。总之,法肯豪森作为德国军事总顾问,以思想和建议的形式,对国民政府的国防和抗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6-04-25)
戚厚杰,徐志敏[7](2005)在《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演讲纪要(下)》一文中研究指出10.总顾问演讲纪要(1938年3月24日)叁月二十四日总顾问演讲纪要筑城之意义构筑工事之要点约有二种:(一)关于技术上;(二)关于战术上。今所研究者为战术上之工事构筑。盖无论为永久或半永久筑城,或临时工事,均系战术上之一种工具,即藉以阻止敌人、掩蔽自己(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05年02期)
戚厚杰[8](2005)在《蒋介石的第四任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对进犯上海的日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淞沪会战开始了。在中国军队的统帅部里,一些德国军官参加了指挥,为首的便是——法肯豪森。看透日本的野心法肯豪森于1878年生于德国北部鄂尔敦堡城一个皇家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报考军官学校。1897年在他十九岁时毕业,被分到德国第九十一军团任陆军少尉。1900年,德国伙同英、美、日、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法肯豪森随联军统帅瓦德西入侵中国,在北京参与了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屠杀,(本文来源于《档案春秋》期刊2005年04期)
戚厚杰,徐志敏[9](2005)在《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演讲纪要(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Avon Falkenhausen)于1935年3月来华,1938 年 7 月回国。返国前夕,法肯豪森曾于1938年2月15日至4月28日在武汉作过17次演讲,对国民政府军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抗战以来的战略战术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05年01期)
朱安平[10](2002)在《“铁桶合围”的出笼与破灭》一文中研究指出塞克特策划献计 蒋介石亲作布署 1934年10月,庐山牯岭呈现一派紧张肃杀气氛。蒋介石亲莅于此召集重要军事会议,与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东五省主席和各部队司令、军、师长、高级参谋等密谋“剿共方略”。会议是在警戒森严和高度保密的情形下进行的,整整(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02-08-21)
法肯豪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4月建立起就急于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以保卫政权。为此,南京政府广泛聘请外国顾问,其中尤以德国军事顾问团最为着名。与其他国家的顾问相比,德国顾问团的规模、驻华时间和影响力都是十分突出的。这个顾问团前后有5任团长,其中尤以佛采尔和法肯豪森任职时间最为长久。身为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团长,佛采尔和法肯豪森有机会在中国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并在中德关系史中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遗憾的是,这两位中德交往的关键人物却先后遭遇被迫离职的命运,其在中国的事业戛然而止。虽然都是被迫离职,但两人离职的原因却相差甚大,对中德关系的影响也是大相径庭。佛采尔的离职很大程度上应由他自己负责,属于个人行为,并不影响整个军事顾问团的正常运转,对中德关系也无大碍。与此相反,法肯豪森却是与整个德国顾问团一起被迫离开的,且其离职并非由于自身工作不力,而是德国领导层强硬要求的结果。对比这两次背景颇为复杂的离职,我们能发现中德关系的主动权已经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中国逐渐失去中德关系的主动权,并最终被德国所抛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肯豪森论文参考文献
[1].马涛.德国军援团的最后一任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在中国[J].炎黄纵横.2017
[2].王鹏程.从佛采尔和法肯豪森的离职看中德关系变迁[D].安徽师范大学.2016
[3].马涛.法肯豪森: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J].湖北档案.2014
[4].王晓华.黄河决堤策划者——法肯豪森[J].档案春秋.2008
[5].王喆.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与中国抗战[J].文史春秋.2008
[6].朱东北.法肯豪森与国民政府的国防和抗战[D].吉林大学.2006
[7].戚厚杰,徐志敏.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演讲纪要(下)[J].民国档案.2005
[8].戚厚杰.蒋介石的第四任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J].档案春秋.2005
[9].戚厚杰,徐志敏.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演讲纪要(上)[J].民国档案.2005
[10].朱安平.“铁桶合围”的出笼与破灭[N].中华读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