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与清初山东文化生态

《聊斋志异》与清初山东文化生态

论文摘要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围绕着《聊斋志异》及蒲松龄本人,学界一直存在种种的争论。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蒲松龄本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山东境内,《聊斋志异》中的篇章大多与山东相关。因此,清初的山东是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的大背景。《聊斋志异》中一定反映了清初山东的文化生态特质,而这种文化生态也一定影响了《聊斋志异》的创作。从清初的山东,特别是其代表地域——淄川的文化生态入手来研究《聊斋志异》,可以扩充《聊斋志异》、蒲松龄研究的视野。推动“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及在文学领域的运用,为文学作品与文化生态学研究的结合总结经验。本文通过统计的方法,对蒲松龄作品所涉及的地域及其分布特点做初步研究,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再通过“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山东通志》、《淄川县志》等与淄川文化生态相关的史料、作品进行整理研究,结合地方野史、传说,概括清初山东文化生态特质,然后拟通过对比的方法与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清初山东文化生态在《聊斋志异》中的表现形式及其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系统论述了清初山东文化生态的特质、这种特质的本质、这一文化生态特质在《聊斋志异》中的表现及其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论述了选择山东作为文化生态范本的原因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选择蒲松龄的家乡——淄川作为切入点,该部分从与蒲松龄交往甚密的淄川县令张湄的《风俗日漓等约》入手,结合正史、地方志、蒲松龄的各种作品,系统反映了清初淄川独特的文化生态特质及其在《聊斋志异》中的表现。第三部分分析了淄川文化生态作为山东文化生态的代表,所反应出的清初山东尊卑文化对立,齐鲁文化交融的特质,以及蒲松龄在这一文化生态特点下的态度及价值取向。第四部分则系统论述了清初山东文化生态对《聊斋志异》的取材,《聊斋》内容层面的阶层冲突,《聊斋志异》的雅俗观,以及《聊斋志异》的创作与传播过程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清初淄川文化的特质
  • 1.1 勉学
  • 1.2 劝农
  • 1.3 息讼
  • 1.4 教孝
  • 1.5 戒欺
  • 1.6 防淫
  • 1.7 遏势
  • 1.8 塞赌源
  • 2 淄川文化与清初山东文化生态
  • 2.1 角力与平衡——淄川文化生态
  • 2.2 齐鲁文化的融合——清初淄川与山东文化生态
  • 3 清初山东文化生态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 3.1 清初山东文化生态与《聊斋志异》的选材
  • 3.2 清初山东文化生态与《聊斋志异》的阶层性
  • 3.2.1 乡民奴仆阶层
  • 3.2.2 知识分子阶层
  • 3.2.3 乡民奴仆阶层与知识分子阶层的交叉与比较
  • 3.3 清初山东文化生态与《聊斋志异》的雅俗观
  • 3.3.1 《聊斋志异》的雅化处理
  • 3.3.2 《聊斋志异》的俗化处理
  • 3.4 山东文化生态与《聊斋志异》的传播
  • 参考书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聊斋志异》与清初山东文化生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