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币”问题研究

“网币”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网币”是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是网上支付方式的一种创新,是互联企业重要的收费模式,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网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增加,特别是盗取、倒卖“网币”的行为非常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的事业的健康发展,也给消费者的财产带来了损害。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专家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网币”的性质、蕴含的风险、监管办法有着不同的意见。人民银行也出台了《电子支付指引(一)》,《电子支付指引(二)》、《清算组织管理办法》也在酝酿之中,但是目前对“网币”的含义、性质、其中蕴含的风险,都没有理论上的准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制定的政策不当,很可能使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严重受挫,对互联企业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所以,本文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之后,对互联网企业发行的以电子为载体“网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首先,分析了中国目前网上支付的现状及我国网上消费群体的特征。我国目前存在的网上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种,网上银行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和“网币”。网上消费群体的特征是年龄结构轻、以电子产品等小额甚至微额商品为主要购买对象。由于前两种方式支付费用昂贵,支付过程复杂,安全性难以保证,不适合小额或微额支付,从而使“网币”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揭示了“网币”在中国出现并快速发展的必然性。而后,本文通过对分析货币、电子货币的定义及性质,指出“网币”并非电子货币或货币,“网币”只能单项流通,类似一种提货凭证,是一种预缴费机制,是一种支付方式。“网币”没有法律作为支撑,对法定货币不能造成威胁,同时“网币”的供给是针对需求制定的,不会形成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由于其不能兑换成法定货币,更不能引起实物世界的通货膨胀。另外,本文还对“网币”的发行收益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同时用博弈论证明了“网币”在实物世界推广的难度。在了解“网币”的本质之后,本文根据对“网币”实际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还节,提出其中可能蕴含的风险,包括“网币”的内部管理风险和交易流通风险,同时针对目前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提出了政策风险和信用风险,并借鉴了美国、韩国和日本对“网币”的相关政策法规,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限制“网币”使用范围、限制非“网币”生产者的其他第三方组织倒卖“网币”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后,通过在腾讯科技有限公司的调查,本文总结了有关QQQ币的生产、发行、消费和相关的制度保障措施,希望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能够用实际的例子作为补充。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意义
  • 1.2 论文使用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韩国
  • 1.3.2 美国
  • 1.3.3 中国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电子商务与支付方式的发展
  • 2.1 电子商务与虚拟商品市场发展
  • 2.2 支付方式的创新
  • 2.3 关于“网币”的争论
  • 3 “网币”简介
  • 3.1 “网币”的定义、种类及用途
  • 3.2 “网币”支付过程
  • 3.3 “网币”对互联网企业的意义
  • 3.3.1 盛大网络
  • 3.3.2 腾讯
  • 4 “网币”的产生
  • 4.1 网上支付方式的现状
  • 4.2 我国网上消费群体的特点
  • 4.2.1 我国网民的主要年龄构成
  • 4.2.2 网民个月收入
  • 4.2.3 网民网上主要活动
  • 4.3 网上收费方式的现状
  • 5 “网币”的性质
  • 5.1 “网币”的定性
  • 5.1.1 “网币”与货币
  • 5.1.2 “网币”与电子货币
  • 5.1.3 “网币”与支付工具
  • 5.1.4 “网币”的定性
  • 5.2 “网币”的发行收益
  • 5.2.1 发行“网币”的收入
  • 5.2.2 发行“网币”的成本
  • 5.2.3 “网币”的发行收益
  • 5.3 “网币”的供给与需求
  • 5.4 “网币”与通货膨胀
  • 5.5 “网币”发展
  • 5.5.1 虚拟世界阶段
  • 5.5.2 实物世界阶段
  • 6 “网币”的风险及监管
  • 6.1 “网币”的风险
  • 6.1.1 技术风险
  • 6.1.2 法律与政策风险
  • 6.1.3 信用风险
  • 6.1.4 管理风险
  • 6.1.5 交易流通风险
  • 6.2 国外“网币”的监管情况
  • 6.2.1 美国“网币”的发展及监管
  • 6.2.2 韩国“网币”的发展及监管
  • 6.2.3 日本对“网币”的监管
  • 6.3 对我国“网币”监管的政策建议
  • 6.3.1 控制“网币”发行量
  • 6.3.2 保证各种“网币”价格的稳定
  • 6.3.3 限制“网币”的使用范围
  • 6.3.4 “网币”发行企业必须有严格的内控制度
  • 6.3.5 “网币”发行企业必须控制“网币”的非法用途
  • 6.3.6 对用户及其他第三方交易“网币”行为的控制
  • 7 QQ 币
  • 7.1 腾讯公司简介
  • 7.2 腾讯QQ 币
  • 7.2.1 QQ 币定义及用途
  • 7.2.2 QQ 币的制作和销售
  • 7.2.3 QQ 币系统运作及制度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与风险防范[J]. 中外企业家 2018(29)
    • [2].电子货币:经济交易的中性润滑剂[J]. 金融理论探索 2019(01)
    • [3].电子货币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9(03)
    • [4].电子货币风险及其防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22)
    • [5].浅析电子货币的发展[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8(04)
    • [6].电子货币具有创造货币的能力吗?[J]. 金融理论探索 2018(03)
    • [7].电子货币在跨境贸易中的适用及挑战[J]. 国际商务研究 2018(03)
    • [8].试分析电子货币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J]. 新教育 2009(05)
    • [9].电子货币的风险与防范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8(12)
    • [10].“互联网+”时代电子货币发展与政府监管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24)
    • [11].银行如何挖掘数字货币内涵[J]. 中国外汇 2017(01)
    • [12].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J]. 商 2016(07)
    • [13].电子货币影响短期利率的实证研究:基于狭义电子货币的视角[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5(01)
    • [14].电子货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智富时代 2018(04)
    • [15].国外电子货币快速发展的启示及政策建议[J]. 中国信用卡 2014(02)
    • [16].电子货币的使用对鸭绿江区域商业银行的影响[J]. 黑龙江金融 2014(07)
    • [17].电子货币及其监管[J]. 中国金融 2013(10)
    • [18].电子货币浪潮与商业银行[J]. 中国信用卡 2013(07)
    • [19].电子货币犯罪解构及防控[J]. 中国检察官 2012(16)
    • [20].电子货币监管体系的挑战与创新[J]. 中国信用卡 2012(10)
    • [21].电子货币流通环境下的反洗钱对策[J].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2(11)
    • [22].由日本的经验看我国零售业电子货币的发展[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12)
    • [23].英国电子货币监管的实践与经验[J]. 金融电子化 2010(02)
    • [24].欧盟电子货币监管的实践与经验[J]. 金融电子化 2010(04)
    • [25].解读欧盟电子货币监管新政[J]. 金融电子化 2010(06)
    • [26].新加坡电子货币的政府干预:实践与经验[J]. 金融电子化 2010(09)
    • [27].多措并举迎接电子货币时代[J]. 金融电子化 2010(10)
    • [28].新加坡电子货币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 中国信用卡 2009(14)
    • [29].日本电子货币现状与趋势[J]. 金融会计 2009(07)
    • [30].电子货币给反洗钱带来新挑战[J]. 金融博览 2009(08)

    标签:;  ;  ;  ;  ;  

    “网币”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