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黑鹳是(Ciconia nigra)隶属鸟纲(Aves)鹳形目(Ciconiformes)鹳科(Ciconiidae),鹳属(Ciconia)的大型涉禽。因数量稀少,被列为中国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CITES将其列入附录I。目前国内外对黑鹳越冬生态的基础研究较少。纳帕海湿地作为云南重要的黑鹳越冬栖息地,至今未对其越冬生态进行过研究。越冬研究的缺失不利于在越冬地实施有效保护,因此在纳帕海湿地对黑鹳的越冬生态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次研究较全面的收集了黑鹳在纳帕海地区越冬期间的生境利用、时间分配、行为模式和种群数量等数据。为今后对这一物种的越冬生态进行更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并弥补了黑鹳研究缺少在中国南方地区越冬研究工作的不足。研究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香格里拉县大中甸盆地北部的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3435 ha,地理坐标99°37′~99°43′E,27°49′~27°55′N,核心区海拔3260m。湖区植被类型包括灌丛植被,草地植被,草丛沼泽植物和水生植物。保护区年平均气温5.4℃。年平均降雨量为620mm,平均相对湿度69.9%,年平均日照为2189.4h。2005年10月~2006年4月进行了30天的第一次越冬观察,初步分析了黑鹳在越冬早、中、末期的行为特点、日活动规律和生境利用情况。随后于2006年冬季~2007年春季和2007年冬季~2008年春季进行了连续2个越冬期的数据收集。采用瞬时扫描取样和目标取样法,对黑鹳的越冬行为、觅食活动以及生境利用进行了直接观察。在觅食地设置样方调查生物多样性,检验黑鹳对食物种类的选择,并在地形图上标注其越冬期主要觅食活动区域。掌握生境利用情况,活动路线和区域,各零散种群分布。分析黑鹳在纳帕海越冬期的行为类型、行为发生频次和日活动规律及其产生原因。通过对黑鹳觅食的直接观察和觅食地生物多样性的样方调查,确定黑鹳是动物食性鸟类,主要以鱼类为食,其次是黄蚬和少量的螺类软体动物等。黑鹳的觅食行为有2种:一是伫立观察后突然啄食;二是一边行走一边啄寻。觅食时警惕性很高,常伴随警觉观望行为。成鸟和亚成鸟在觅食成功率上有差异,成鸟觅食效率更高更有效,很少发生成鸟对亚成鸟的喂食行为。黑鹳的觅食生境主要为沼泽,其次是浅水区域,其它生境内,几乎无觅食行为的发生。休息则在沼泽畔的草甸中,表明沼泽和草地是黑鹳越冬期的重要生境。受获取食物的难易程度及湿地内环境变化的影响,越冬各时期内,黑鹳的活动区域会发生变化。对2002年~2008年黑鹳在纳帕海越冬种群统计表明,在纳帕海自然保护区越冬的黑鹳数量持续增长,纳帕海保护区已成为黑鹳在西南地区的重要越冬地和越冬中转站。黑鹳越冬期的行为记录包括觅食、伫立、运动、理羽、休息、其它等6类。越冬期黑鹳的行为以觅食和休息为主,2者在日活动行为比例中所占比例最大。其余行为中,除伫立、理羽行为在日活动行为中占有一定比例外,其它行为发生不明显,对整个越冬活动影响不大。各越冬期日活动时间的差异主要是受到气候和食物丰富度的影响。越冬早期黑鹳开始觅食的时间较早,结束觅食的时间也较早,日活动时间长。中、末期开始觅食时间很晚,结束觅食的时间则比早期晚1~2小时,日活动时间不及早期。早期气候适宜,湿地水量充沛,食物丰富,是促使黑鹳积极活动觅食的主要原因。而越冬中、末期气温降低,食源地受低温冻结,湿地的水量迅速减少,食物匮乏,觅食成功率降低,黑鹳选择推迟和减少觅食时间来节省自身能量。越冬环境下,天敌捕杀不是黑鹳的致危因素。目前,影响黑鹳顺利越冬的主要因素是湿地生境承载量不足,人类活动干扰和环境污染。基于研究所获结果,提出以下保护建议:调控水位,控制放牧,加强旅游管理,治理污染,加大宣传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