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Pd,Re,Ag和Zn掺杂Bi-Sb合金低温热电性能研究

Mn,Pd,Re,Ag和Zn掺杂Bi-Sb合金低温热电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Bi85Sb15材料在80-300 K温区的热电性能,并深入研究了Sb位掺杂对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的块体烧结方法对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机械合金化(MA)方法制备Sb位掺杂的Bi85Sb15粉末样品,对于不同的掺杂元素分别采用无压烧结、高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块状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试验(XRD)进行了材料物相组成的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材料微观结构的表征,并测试了材料的低温电导率、Seebeck系数及热导率,研究了其低温热电性能。采用无压烧结方法制备了Mn, Pd和Re掺杂的Bi85Sb15合金。Mn掺杂的Bi85Sb15-xMnx(x=1, 3, 5)样品电传输性能均得到提高,掺杂量为x=1的材料热导率得到降低。Bi85Sb14Mn1合金的优值系数Z在170 K时为1.68×10-3 K-1,约为同温度下未掺杂样品优值系数的两倍。Pd掺杂样品中掺杂量为x=1的材料热电性能得到提高,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热电性能反而下降。掺杂Re的样品热导率得到降低,但总体来看,其热电性能未很好改善。采用高压烧结方法制备了Ag和Zn掺杂的Bi85Sb15合金。通过SEM照片看到,高压烧结的材料致密度有所增加。Ag, Zn掺杂后材料电传输性能普遍得以提高。其中Bi85Sb14Ag1合金的功率因子在270 K时达到最大值2.99×10-3 W/m?K2,约为同温度下未掺杂样品Bi85Sb15功率因子的三倍。与同为掺杂Ag元素的无压烧结样品比较,高压烧结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SPS)制备了Mn掺杂的Bi85Sb15合金Bi85Sb15-xMnx(x=0, 3, 4, 5)。并在实验中尝试采用不同的烧结压力,初步探索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适当的烧结压力有利于材料热电性能的改善。Mn掺杂样品电传输性能均得到提高,掺杂量为x=1的样品优值系数最高,在160K时达到1.24×10-3 K-1。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电效应基本原理
  • 1.1.1 三种热电效应
  • 1.1.2 热电效应应用及优缺点
  • 1.1.3 热电材料性能评价
  • 1.2 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 1.2.1 应用于高温区热电材料
  • 1.2.2 应用于中温区热电材料
  • 1.2.3 应用于低温区热电材料
  • 1.3 Bi-Sb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材料制备
  • 2.1.1 原料选取与组分设计
  • 2.1.2 粉体制备-机械合金化技术
  • 2.1.3 块体制备
  • 2.1.3.1 无压烧结
  • 2.1.3.2 高压烧结
  • 2.1.3.3 放电等离子烧结
  • 2.2 性能表征和测试
  • 2.2.1 XRD表征,SEM表征及密度测试
  • 2.2.2 电导率测试
  • 2.2.3 热电势测试
  • 2.2.4 热导率测试
  • 2.2.4.1 测试装置
  • 2.2.4.2 实验方法
  • 2.2.4.3 误差分析
  • 第三章 无压烧结制备Bi-Sb合金及其低温热电性能研究
  • 85Sb15-xMn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3.1 Bi85Sb15-xMn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
  • 3.1.1 材料制备
  • 3.1.2 材料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分析
  • 3.1.3 材料热电性能分析
  • 85Sb15-xPd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3.2 Bi85Sb15-xPd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
  • 3.2.1 材料制备
  • 3.2.2 材料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分析
  • 3.2.3 材料热电性能分析
  • 85Sb15-xRe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3.3 Bi85Sb15-xRe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
  • 3.3.1 材料制备
  • 3.3.2 材料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分析
  • 3.3.3 材料热电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烧结制备Bi-Sb合金及其低温热电性能研究
  • 85Sb15-xAg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4.1 Bi85Sb15-xAg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
  • 4.1.1 材料制备
  • 4.1.2 材料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分析
  • 4.1.3 材料热电性能分析
  • 4.1.4 与无压烧结比较
  • 85Sb15-xZn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4.2 Bi85Sb15-xZn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
  • 4.2.1 材料制备
  • 4.2.2 材料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分析
  • 4.2.3 材料热电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PS法制备Bi-Sb合金及其低温热电性能研究
  • 85Sb15-xMn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5.1 Bi85Sb15-xMnx材料热电性能研究
  • 5.1.1 材料制备
  • 5.1.2 材料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分析
  • 5.1.3 材料热电性能分析
  • 5.1.4 与无压烧结比较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新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Ag~+识别性能研究[J]. 化学世界 2020(03)
    • [2].基于石墨烯和功能核酸的Ag~+荧光检测方法[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8)
    • [3].二氢杨梅素-Ag~+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性能与机理[J]. 食品科学 2020(15)
    • [4].绿茶提取液纳米Ag的制备及表征[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AG值变化意义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03)
    • [6].载Ag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杀菌性能评价[J]. 复合材料学报 2017(10)
    • [7].静脉血气分析及AG值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预后价值中的分析[J]. 吉林医学 2020(10)
    • [8].Ag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及对甲醛的检测研究[J]. 广东化工 2017(12)
    • [9].加工率及退火温度对纯Ag硬度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5(24)
    • [10].巯基化复合微球的合成及其对Ag~+吸附性能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6)
    • [11].Ag(Ⅲ)-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对泼尼松龙的测定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4(12)
    • [12].Ag~+对猕猴桃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1)
    • [13].水溶性白杨素磺化衍生物制备及Ag(Ⅰ)配合物的合成[J]. 光谱实验室 2012(04)
    • [14].Ag晶体的力学稳定性和理论强度[J]. 材料导报 2009(12)
    • [15].负载纳米Ag木质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其染料催化降解性能[J]. 林业工程学报 2020(06)
    • [1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铝锂合金中的Ag含量[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7].狂犬病病毒aG株G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兽医科学 2012(03)
    • [18].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的地下水中Ag元素不确定度的评定[J]. 地质通报 2012(04)
    • [19].电化学Ag量子线在维生素C检测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1(02)
    • [20].烧伤创面对红药膏中银(Ag~+)的吸收、分布和排泄[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7)
    • [21].关于(Ag)型弱交换映象的公共不动点[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8)
    • [22].石墨烯及Ag/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J]. 材料导报 2015(04)
    • [23].Ag(Ⅲ)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磺胺甲噁唑[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10)
    • [24].Ag(Ⅲ)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用于文拉法辛的测定[J]. 分析测试学报 2011(12)
    • [25].有机累托石负载Ag等离子体插层材料对苯酚的去除[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26].不锈钢镀Ag涂层的制备及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性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4(09)
    • [27].丝瓜络负载聚苯胺吸附还原银(Ag~+)离子的研究[J]. 广州化工 2014(09)
    • [28].解析软交换AG承载方案[J]. 通讯世界 2014(03)
    • [29].Ag(110)表面吸附酞菁铜分子的紫外光电子谱研究[J]. 物理学报 2008(01)
    • [30].Ag~+-13X分子筛吸附汽油中苯并噻吩的性能[J]. 化工科技 2008(05)

    标签:;  ;  ;  

    Mn,Pd,Re,Ag和Zn掺杂Bi-Sb合金低温热电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