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实践检验和理论探索,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企业所有权理论在我国流行开来,一些经济学者宣扬以此来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有危及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危及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之势。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的财产所有权理论和新制度学派企业所有权理论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公有制与私有制相和谐的观点,指出社会所有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社会所有制就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个人所有制的高级混合所有制,这是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绪论1. 选题的研究背景2. 选题的现实意义3. 论文的创新之处4. 论文的结构第1章 财产所有权理论1.1 所有制、所有权、产权1.1.1 所有制与所有权1.1.2 所有权与产权1.1.3 所有制与产权1.2 经典经济学家的财产所有权思想1.2.1 亚当·斯密的财产所有权思想1.2.2 萨伊的财产所有权思想1.2.3 凯恩斯的财产所有权思想1.3 马克思的财产所有权理论1.3.1 实物财产和实物财产证书相分离1.3.2 实物财产所有权和实物财产证书所有权相分离1.3.3 财产所有权明晰意在产权流通1.3.4 分配的基础是财产所有权1.3.5 混合财产所有权第2章 企业所有权理论2.1 企业契约理论2.1.1 交易费用理论2.1.2 团队生产与代理理论2.1.3 不完全契约与G-H-M 理论2.2 企业所有权理论2.2.1 企业所有权的内涵2.2.2 企业所有权是状态随机依存所有权2.2.3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形式第3章 企业是要替代市场还是要适应市场3.1 企业与市场3.1.1 企业是一纸法律契约还是生产和交易的经济实体3.1.2 企业是市场的创造者而不是替代者3.2 斯密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外市场3.2.1 欧洲国家经济崛起的原因在于发展市场3.2.2 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在于不发展市场3.3 西方微观经济学原理说明企业不能代替市场3.3.1 企业的利润只有通过市场实现3.3.2 垄断企业既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消费3.3.3 企业家对企业代替市场理论的见解3.4 马克思强调企业必须适应市场3.4.1 适应市场是不以企业为转移的规律3.4.2 垄断最终不能代替市场竞争3.4.3 企业不仅要适应国内市场还要适应世界市场3.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对企业适应市场理论的创新3.5.1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就是企业代替市场3.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企业要适应市场问题的强调3.5.3 企业适应市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第4章 私人企业与社会企业4.1 资本和人力资本4.1.1 生产三要素4.1.2 企业转化为资本4.1.3 资本关系以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4.1.4 “资本雇佣劳动”的理性在于“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4.2 自有资本积聚与社会资本集中4.2.1 最优的所有权安排能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4.2.2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4.2.3 科学管理不在于剩余索取权的安排而在于总利润的增长4.3 私人企业和社会企业4.3.1 资本家私有与社会所有4.3.2 资本家和企业家分离4.3.3 不流动与流动4.4 产权决定控制权4.4.1 面对不确定性,企业家的目标是仅取得既定的收入还是并吞其他企业4.4.2 资本运营实现企业产权重组4.4.3 所谓控制权随产权转移而变化第5章 企业制度5.1 公司治理结构不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5.2 企业所有者不是状态依存的5.3 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5.4 货币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和谐关系5.4.1 货币所有者、企业管理者和工人主要是互相合作的关系,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5.4.2 企业家的收入是劳动的收入而不是剥削5.4.3 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自己对自己的数字关系第6章 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建立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6.1 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6.1.1 所有制的有效性在于实现国富民裕6.1.2 公有制与私有制相和谐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6.2 社会所有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6.2.1 传统的国有制必须转变成股份制6.2.2 股份制不是私有制而是社会所有制6.2.3 社会所有制就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个人所有制的高级混合所有制6.2.4 社会所有制的有效性在于以个人致富为动力,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6.3 社会所有制有效性的根源与保障6.3.1 信用是社会所有制有效性的根源6.3.2 法律是社会所有制有效性的保障6.4 我国现行的社会所有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结论参考文献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后记中文摘要Abstract
相关论文文献
- [1].心理所有权:研究评述与展望[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06)
- [2].劳动所有权原则的实践效应[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3)
- [3].因为注意,所以拥有——纯粹所有权效应内部机制探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02)
- [4].马克思所有权概念的三大基本特征[J]. 求索 2020(02)
- [5].多部委:拟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0(05)
- [6].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对并购的影响[J]. 中国产经 2020(04)
- [7].体系视角下所有权担保的规范效果[J]. 法学 2020(08)
- [8].真实型领导对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心理所有权的促进和抑制作用[J]. 中国物价 2020(11)
- [9].无纸化背景下对证券所有权的重新思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7(01)
- [10].法律情境中的所有权现象及其历史主义图景[J]. 学术交流 2017(02)
- [11].中世纪法学的扩用所有权学说[J]. 环球法律评论 2015(05)
- [12].用心理所有权打造高忠诚度企业[J]. 清华管理评论 2016(03)
- [13].心理所有权在组织中的效用概述[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04)
- [14].心理所有权从个体到群体: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前沿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02)
- [15].航空公司实质所有权和有效控制权的法律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6(05)
- [16].破解所有权之谜的不同方式——马克思对蒲鲁东“自在所有权”理论的批判[J]. 学习与探索 2016(06)
- [17].马克思“所有权”哲学思想的当代解读[J]. 哲学动态 2016(07)
- [18].心理所有权研究述评[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07)
- [19].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会计透明度的影响[J]. 现代商业 2015(06)
- [20].心理所有权研究新进展述评[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6)
- [21].所有权价值低估之谜——基于两权分离链条的解释[J]. 经济管理 2015(07)
- [22].浅谈海洋所有权的发展及意义[J]. 法制博览 2015(33)
- [23].竞争企业间部分所有权对竞争的影响及反垄断政策研究述评与展望[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20(02)
- [24].英美法上的所有权概念[J]. 外国法制史研究 2008(00)
- [25].儿童关于物体所有权的早期表征研究:概念、理论与证据[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4(Z1)
- [26].所有权的历史分析[J]. 私法研究 2012(02)
- [27].刍议所有权社会化[J]. 时代人物 2008(03)
- [28].所有权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05)
- [29].何以为家:一种基于共同人身所有权的命运共同体[J]. 探索与争鸣 2019(12)
- [30].国内心理所有权研究综述[J]. 现代商业 2019(31)
标签:所有权论文; 财产所有权论文; 企业所有权论文; 剩余索取权论文; 剩余控制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