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广场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郭媛媛[1](2021)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园作为居民可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一,其布局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西安市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未专门提出针对社区公园布局及周边环境规划的措施,社区公园往往依附于城市公园绿地之中进行布局,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等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在社区公园布局中的重要意义,故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耦合角度出发揭示区位的多维空间规律和价值的“微区位”研究逐步兴起,并逐渐应用于探求城市各类生活场所的区位布局规律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因此,研究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微区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旨在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社区公园的分布及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进行分析和问题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如下:首先,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的分布,对中心城区内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筛选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包括区位可达性、地点实体特征、区位可视性和地点周边环境共4个要素层因子及11个类型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模型。再次,依据所构建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范围内的9座社区公园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区位分析和评价。最后,基于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层面和微区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和基于微区位因子体系的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其中布局优化策略包括:(1)补充建设空白,构建布局体系;(2)丰富参考因素,优化服务供给;(3)改善交通可达,提升使用效率。微区位优化策略包括:(1)优化外围人行条件,增加可达性;(2)营造复合功能空间,强化实体特征;(3)提升开放空间活力,凸显可视性;(4)注重周边环境互动,提升协调性。
杨琬莹[2](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马建华[3](2021)在《乡村旅游视角下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其独特的旅游形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目光,同时在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等发展任务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迅速发展之下的乡村旅游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无论是在市场规模、服务水平还是发展深度上均有很大完善空间,产品同质化和粗放经营的情况仍比较常见,面对游客如今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愈发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村落的旅游性更新改造研究便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本文以“辽南山地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辽南地区在山海相依的格局下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其山地村落在空间形态、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同时地区内的旅游业十分发达,这均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村落空间”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旅游改造的主体和村落内涵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特征的解读是在改造中挖掘村落旅游价值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从“村落空间”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出发,重点探讨辽南山地村落在观感范围之外的“集群空间”、承载乡村交往模式的“邻里空间”以及人居尺度下的“单元空间”三个层面内容,从外在形态特征追溯其中所蕴含的乡村文化精髓根源,并将其作为塑造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内容,使得辽南的乡村文化魅力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展现和延续,并希望通过本文思考为乡村的未来探索更多可能性。研究内容主要从三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的绪论,主要内容包括对选题背景、目的以及意义的阐述,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对象的范围和基本概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内容纲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包含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基础研究。第二章是对“村落空间”的理论研究,从旅游体验和遗产保护两个角度分析其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性,并且对村落更新的相关理论、案例和基本方式进行初步探索。第三章基于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资料,从集群空间、邻里空间、单元空间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辽南山地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第四章是对辽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的策略提出及设计实践内容。第五章是基于前文研究内容下针对辽南山地村落的具体更新策略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其空间形态的价值延续和改造方式。第六章选取了大连市东马屯村作为改造策略的实践对象,从整体空间规划、邻里空间以及民居建筑改造三方面对前文理论研究加以实践论证。
马陶[4](2021)在《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体验经济在当前时代的盛行,线下实体商业开始积极地尝试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装置艺术”是以展示环境为基础的综合性艺术形态,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国内部分城市的商业建筑外环境中,可作为环境中一种不同于传统景观形式的艺术景观小品,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特点与不足。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与案例收集、归纳总结、跨学科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本文共选取北京,上海两座一线城市商业购物中心外环境中应用的六件装置艺术作品作为调研对象,运用实地走访、行为观察、拍照记录、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调查等具体调研方法展开研究。利用设计图示的方式并按照悬挂式、游憩式、交互式三种装置艺术分类的顺序对各应用实例进行深入的综合应用分析,总结出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主要应用特点,并提出装置艺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具体应用类型存在的典型问题。综合对作品应用的环境因素、消费者的行为及需求、装置艺术的表现要素、公众审美水平的限制以及商业管理体系的引导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相关分析结果归纳出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原则,有针对性地从整体规划、应用效益与目的、作品的设计与表现、应用类型的选择以及应用管理五个方面提出应用策略,并进一步完善应用策略的细化内容及应用建议。随后综合运用本课题所提出的具体应用策略,结合一实际商业建筑外环境完成三个装置艺术设计与应用实践案例。最终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与明确的现实意义。论文将为提升商业建筑外环境品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购物体验需求,同时确保商家经营的实际商业效益,推动营商环境的合理稳步发展提供参考,也为今后我国商业建筑外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一种具有可行性的发展思路。
陈纵[5](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刘荣伶[6](2020)在《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面对当前超大型公共空间建设导致的空间尺度割裂和情感疏离现象,探索以小微公共空间和情感化设计为切入点的城市肌理缝合和情感体验修补。小微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体系构建中的基层组分,是最便捷可达和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圈的情感寄托场所。存量规划和城市微更新运动更是赋予了其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关注“精度”(细节)与“温度”(人性场所)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和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环境心理学、建筑现象学、情感化设计等相关理论基础,本文从尺度、类型、情感关联性等角度明确界定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构建情感化研究体系。通过对天津市不同尺度城区样本下小微公共空间在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的实证研究,凝练控制策略导则。全文包括三大方面研究内容:(1)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及内涵的深入解析提出小微公共空间的广义和狭义概念、规模与内涵,采用类型学法抽取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为建筑贴附型、街道衍生型、“L”围合型、“U”围合型、“口”围合型以及驻留型和穿过型两种使用行为模式。(2)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构建借鉴情感化设计和感性工学理论,构建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体系。形成小微公共空间设计语境下的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含义。从情感载体、情感呈现、情感人像及量化方法角度阐述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基础,后综合天津市空间结构及研究对象内涵属性侧重,选取城市新区、历史街区和生活社区三种样本,整理各样本下的情感化设计内容及工具方法。(3)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在不同尺度层面的实证研究城市新区尺度: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本能情感层面的整体感知和公共空间体系分析,辅以小微公共空间分布格局测度,和以L围合型和U围合型类型为主的小微公共空间行为观察及分析。历史街区尺度:针对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进行空间句法和行为观察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实现关键情感影响因子确定。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形态要素中过渡空间、底商及店前空间、临街建筑特征、界面通透性及环境色彩和谐是影响人们驻留型行为发生的关键条件,并结合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完成空间情感二维分布呈现。生活社区尺度:依靠PSPL调查法、访谈和空间行为观察实现基本数据收集,通过空间形态类型和使用行为模式的比对,挖掘反思情感层面的非正规行为对小微公共空间的主动介入与情感寄托,揭示并验证小微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扭结。每部分末尾围绕三个尺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整理提出具体的控制性策略导则。本文旨在回归本源的“人·空间·情感”话题,以质性理论为基础辅以量化手段支撑,既着眼数据的客观分析更衔接真实的生活图景,以微切入,睹微知着,挖掘和探讨小微公共空间的深层情感厚度。
王思维[7](2020)在《城市背景下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世纪到20世纪前后的百余年,人类社会发展受到工业革命的推动,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对城市、文化的破坏,使得经济性、实利主义等原则开始渗透入人们的思想中,也埋下了让城市发生剧变的种子。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速便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题,城市的形态也开始以迅猛的速度生长起来。但城市化加剧的同时区域的割裂现象明显,对于先进思想的盲目学习甚至是照搬照抄等诸多问题愈发严重。设计师在现代主义思想下建立了一个高效运行的城市,但城市背后的文化与精神却逐渐被掩埋,对于建筑的孤立的思想已经逐渐难以适应愈加多元化的城市空间,现代城市需要加强建筑与城市的互动联系设计,已达到城市建筑有机整体的发展目标,满足建筑与城市的发展需求。本文选取了建筑与城市空间交界的外界面作为研究对象,引入了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概念:建筑复合界面空间是指位于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界处,基于城市建筑外界面所产生的具有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双重属性的多元复合型空间。复合界面空间于建筑而言承担着建筑的三维界面、公共空间等空间职能;于城市而言,作为由建筑空间构成的特殊城市公共空间,承担着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复合界面空间具有双栖性、空间性与场所性等特性,作为城市系统中最活跃的构成要素,是城市与建筑共同发展的粘合剂与催化剂,更是建筑自下而上反哺城市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多种方法论对复合型空间进行分析,试图用较为经典的理论与模型对建筑复合界面空间进行系统的设计体系的研究。本文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复合界面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与探讨。宏观上提出了以城市有机系统论指导下的城市融合的设计策略及方法;中观上以区域建筑学设计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区域关联的设计策略及方法;微观上以强化折返设计思维为指导,提出了建筑母体自足的设计策略及方法。
田阳[8](2020)在《基于大众行为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设计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生态化建设为当代城市增添了大量的城市公共景观空间,而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几年来,开始在各类城市大量修建。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供给,在提升城市内部环境质量的同时,还需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游憩活动的需求。虽然城市综合公园的数量激增,但是在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这一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失。当前城市综合公园在植物的配置、场所氛围的营造、景观小品的设立等方面都存在着反人性化的设计,严重破坏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导致公园绿地空间的功能没有发挥到最大化,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本文将通过对大众行为理论等相关知识的梳理,分析出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及心理特征,并将其与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相结合,解决当前城市综合公园人性化缺失的问题。本文首先将针对综合公园的概念、发展历程等做出一定的阐述,并将大众行为理论作为理论研究重点与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进行理论延伸。然后总结出使用者在不同空间的不同需求与行为特征,并详细指出当代城市综合公园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本文将总结出城市综合公园人性化设计的设计建议,并以石家庄长安公园为例,在实例中对所提出的设计建议进行相关论述。
朱林[9](2020)在《邯郸市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空间使用后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铁路客运站的功能系统由站前广场、站房和站场客运设施三个要素组成。站前广场作为铁路客运站联系城市的媒介和纽带,承担着交通枢纽、城市集散、市民交流、城市与社区景观、公共服务与防灾避难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铁路与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换乘的主要场所。由于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与候车方式也随之改变,站前广场所要容纳的功能呈现多元化。导致设计初衷与现实使用之间存在矛盾,难以满足各类使用人群心理与生理等需求,站前广场功能差异化的出现,对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迫切的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评价现有的铁路客运站前广场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已建成建筑物及其环境并使用一段时间后所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本文将此研究方法应用在邯郸市铁路客运站前广场,保证研究方式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逻辑性。研究范围确立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普通铁路客运站与位于东部新区高速铁路客运站前广场。通过邯郸站与邯郸东站前广场空间系统来构建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的评价体系,并具体从广场的交通组织、功能布局、空间特征与人文环境营造四个层面进行评价研究。从使用者角度提出邯郸市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空间系统的优化策略。对邯郸市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的评价所反馈的优化建议将有助于对站前广场空间演进与发展的探讨,符合国内新型铁路客运站人性化设计的改进与发展趋势并为邯郸市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的改建今后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指导方向。
常帅[10](2020)在《基于陕北秧歌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各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比较关注,这些村落之所以成为传统村落,是由于其建成历史悠久且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等传统资源价值,这些资源价值承载着村落的文化脉络与人们集体记忆的乡愁情感。然而伴随着文化、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与根基受到冲击,村落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逐渐遗失,承载着人们集体记忆的乡愁趋于消逝,由此引发本课题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与村落公共空间联系紧密且具有陕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的陕北秧歌传承出发,以陕北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索基于陕北秧歌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在更新过程中的营造方法,力图营造利于陕北秧歌传承的空间环境,彰显陕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创建宜人的人居环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对陕北秧歌表演活动的组织构成、活动程式、传承现状进行论述,并根据陕北秧歌传承活动的真实性、活态性、地域性等特性,以及人体工程学、文化生态学分析出陕北秧歌传承与村落公共空间的关联性;然后,分析陕北秧歌传承视角下的陕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对陕北传统村落的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进行甄选和明确,对与陕北秧歌联系密切的村落中的广场、街巷、院落以及其他空间等公共空间进行现状分析,对陕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多元功能的复合性需求做出分析,整理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接着,基于调研现状问题,以微更新、外部空间等理论为指导,制定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原则、目标,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要素与物质要素两方面提出利于陕北秧歌传承和宜人人居环境的营造方法;最后,将提出的普适性营造方法运用于南泥湾镇马坊村公共空间营造实践加以论证。
二、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广场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广场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社会发展背景 |
1.1.3 城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2 社区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区位和微区位的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对象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社区公园 |
1.5.2 微区位 |
1.6 研究内容 |
1.6.1 基于Arc GIS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研究 |
1.6.2 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1.6.3 西安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特征及认知评价研究 |
1.6.4 基于微区位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公平正义理论 |
2.1.2 微区位理论 |
2.1.3 扎根理论 |
2.1.4 有机更新理论 |
2.1.5 环境行为理论 |
2.2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实践案例分析 |
2.2.1 俄罗斯圣彼得堡Jaanila社区公园 |
2.2.2 广东省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 |
3.1 新旧版本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标准对比 |
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概况 |
3.2.1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识别 |
3.2.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数量 |
3.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
3.3.1 研究方法 |
3.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 |
3.3.3 社区公园的空间集聚特征 |
3.3.4 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
3.3.5 社区公园的最大服务覆盖范围 |
3.3.6 社区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
3.4 存在问题剖析 |
3.4.1 部分区域内存在建设空白 |
3.4.2 二环外服务供给普遍较低 |
3.4.3 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体系 |
3.4.4 外围社区公园交通可达性不高 |
3.5 本章小结 |
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及评价模型构建 |
4.1 微区位因子筛选及评价流程 |
4.2 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构建 |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微区位因子初选 |
4.2.2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体系阐述 |
4.2.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解析 |
4.3.1 区位可达性 |
4.3.2 地点实体特征 |
4.3.3 区位可视性 |
4.3.4 地点周边特征 |
4.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评价模型搭建 |
4.4.1 评价方法选择 |
4.4.2 评价方法概述 |
4.4.3 评价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样本分析与评价 |
5.1 样本社区公园的选取及公园概况 |
5.1.1 样本社区公园选取 |
5.1.2 样本社区公园概况及典型性概述 |
5.2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分析 |
5.2.1 区位可达性 |
5.2.2 地点实体特征 |
5.2.3 区位可视性 |
5.2.4 地点周边环境 |
5.3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 |
5.3.1 问卷调研及回收 |
5.3.2 区位可达性 |
5.3.3 地点实体特征 |
5.3.4 区位可视性 |
5.3.5 地点周边环境 |
5.3.6 综合评价分值 |
5.4 存在问题剖析 |
5.4.1 步行可达性较弱 |
5.4.2 内部功能欠丰富 |
5.4.3 开放性有待提升 |
5.4.4 与周边协调欠佳 |
5.5 本章小结 |
6 微区位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优化策略 |
6.1 优化原则 |
6.1.1 区位引导与规避原则 |
6.1.2 供需差异与匹配原则 |
6.1.3 要素响应与配置原则 |
6.2 优化目标 |
6.3 优化策略 |
6.3.1 布局优化 |
6.3.2 微区位优化 |
6.3.3 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
1.4.3 景观接受研究 |
1.4.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章小节 |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建原则 |
3.2.2 期待效应指标 |
3.2.3 召唤效应指标 |
3.2.4 交流效应指标 |
3.2.5 身体效应指标 |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
3.3.1 研究区域分析 |
3.3.2 研究对象选取 |
3.3.3 评价方法选择 |
3.3.4 评价指标赋权 |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
4.1.1 指标来源 |
4.1.2 问卷调查 |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
4.3.1 评价体系 |
4.3.2 研究步骤 |
4.3.3 照片测量方法 |
4.3.4 分析评价 |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
5.1.1 概念框架 |
5.1.2 研究变量 |
5.1.3 研究假设 |
5.1.4 研究方法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
5.2.2 问卷数据收集 |
5.2.3 正式调查问卷 |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5 CFA分析 |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5.3.1 SEM拟合度分析 |
5.3.2 SEM路径系数 |
5.3.3 SEM模型修正 |
5.3.4 中介效应检验 |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
6.4.1 项目背景 |
6.4.2 场地概况 |
6.4.3 策略应用 |
6.4.4 设计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
附录3:调查问卷 |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
(3)乡村旅游视角下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
1.1.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1.1.3 乡村研究工作尚有完善空间 |
1.1.4 乡村旅游性更新改造仍面临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村落的保护 |
1.2.2 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索 |
1.3 研究视角选取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乡村旅游 |
1.4.2 辽南地区 |
1.4.3 山地村落 |
1.4.4 空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相关学科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2 “村落空间”的理论研究概述 |
2.1 内涵解析 |
2.1.1 空间内涵 |
2.1.2 社会内涵 |
2.1.3 文化内涵 |
2.1.4 生态内涵 |
2.2 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性分析 |
2.2.1 体验空间和体验需求的互动关系 |
2.2.2 遗产保护和延续利用的存在关系 |
2.3 更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有机更新理论 |
2.3.2 批判性地域主义 |
2.3.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4 旅游行为相关理论 |
2.4 更新的基本方式 |
2.4.1 保留维护 |
2.4.2 功能置换 |
2.4.3 新建增建 |
2.5 乡村旅游案例分析 |
2.5.1 莫干山庾村 |
2.5.2 袁家村 |
2.5.3 案例总结 |
2.6 更新面临的问题分析 |
2.6.1 传统风貌的遗失 |
2.6.2 生态环境的破坏 |
2.6.3 整体空间的不协调 |
2.6.4 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
2.7 本章小结 |
3 辽南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
3.1 辽南地区概况 |
3.1.1 地理条件 |
3.1.2 人文条件 |
3.1.3 调研对象选取 |
3.2 宏观层面特征——以村落为主体的集群空间 |
3.2.1 村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
3.2.2 集群形态特征 |
3.2.3 组成要素特征 |
3.3 中观层面特征——建筑之间的邻里空间 |
3.3.1 交往活动下的空间特性 |
3.3.2 空间形态类型 |
3.4 微观层面特征——以建筑为中心的单元空间 |
3.4.1 空间性质 |
3.4.2 地域材料应用 |
3.4.3 装饰风格特点 |
3.4.4 典型平面布局 |
3.4.5 院落空间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辽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4.1 发展概述 |
4.2 发展优势分析 |
4.2.1 自然资源丰富 |
4.2.2 乡村产业类型丰富 |
4.2.3 市场潜力大 |
4.3 面临问题分析 |
4.3.1 文化特色挖掘不充分 |
4.3.2 旅游形势单一 |
4.3.3 地域竞争压力大 |
4.3.4 客源地过于集中 |
4.3.5 淡旺季明显 |
4.3.6 基础设施不完善 |
4.4 大连市小南村实例调研 |
4.4.1 概况 |
4.4.2 旅游发展现状 |
4.4.3 问题分析 |
4.4.4 调研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
5.1 更新导向分析 |
5.1.1 更新目标 |
5.1.2 更新原则 |
5.1.3 更新思路 |
5.2 宏观层面——集群空间更新策略 |
5.2.1 延续集群空间特征 |
5.2.2 构建系统性旅游功能 |
5.3 中观层面——邻里空间更新策略 |
5.3.1 延续邻里场所精神 |
5.3.2 重塑旅游功能邻里空间 |
5.3.3 完善公共设施 |
5.4 微观层面——单元空间更新策略 |
5.4.1 延续建筑地域风貌 |
5.4.2 适应性调整空间功能 |
5.4.3 提升人居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6 设计实践:大连市东马屯村 |
6.1 项目前期分析 |
6.1.1 概况 |
6.1.2 旅游发展SWOT分析 |
6.1.3 发展定位分析 |
6.1.4 设计分析 |
6.2 整体空间规划 |
6.2.1 集群特征的延续与更新 |
6.2.2 道路系统组织 |
6.2.3 功能组团划分 |
6.3 邻里空间营造 |
6.3.1 街巷空间 |
6.3.2 滨水空间 |
6.3.3 广场空间 |
6.4 单元空间设计 |
6.4.1 改造案例介绍 |
6.4.2 宅院功能调整 |
6.4.3 地域风貌延续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4)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2.1.1 商业建筑外环境的定义 |
2.1.2 装置艺术的定义 |
2.1.3 装置艺术的概念界定 |
2.1.4 装置艺术的发展历程 |
2.1.5 装置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
2.2 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主要类型 |
2.2.1 悬挂式装置艺术 |
2.2.2 游憩式装置艺术 |
2.2.3 交互式装置艺术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2.3.1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3.2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
2.3.3 场所精神理论 |
2.3.4 环境美学理论 |
2.3.5 城市意象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装置艺术应用实例的调研与分析 |
3.1 实地调研概述 |
3.1.1 调研流程及方法 |
3.1.2 调研对象的选取 |
3.2 悬挂式装置艺术应用的调研与分析 |
3.2.1 王府中环《流曜》装置作品的调研与分析 |
3.2.2 望京小街《凤舞游龙》装置作品的调研与分析 |
3.3 游憩式装置艺术应用的调研与分析 |
3.3.1 世茂广场《时空光晕》装置作品的调研与分析 |
3.3.2 北京坊《太糊实》装置作品的调研与分析 |
3.4 交互式装置艺术应用的调研与分析 |
3.4.1 三里屯《LOVE CHINA互动投影装置》作品的调研与分析 |
3.4.2 上海新天地《光中飞行》装置作品的调研与分析 |
3.5 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评价分析 |
3.5.1 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必要性 |
3.5.2 问卷的构成与设计 |
3.5.3 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
3.5.4 访谈调查结果概述 |
3.6 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特点 |
3.6.1 可作为环境中的视觉焦点 |
3.6.2 对行走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
3.6.3 营造个性化的休闲场所 |
3.6.4 强化环境的商业氛围 |
3.7 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应用存在的共性问题 |
3.7.1 作品应用缺乏系统性规划 |
3.7.2 作品未能充分发挥应用效益 |
3.7.3 作品的文化内涵表达不够深入 |
3.7.4 作品的创作观念不便于公众理解 |
3.8 不同类型的装置艺术作品所出现的典型问题 |
3.8.1 悬挂式装置艺术作品应用存在的问题 |
3.8.2 游憩式装置艺术作品应用存在的问题 |
3.8.3 交互式装置艺术作品应用存在的问题 |
3.9 本章小结 |
4 装置艺术的应用原则与应用策略 |
4.1 装置艺术应用的影响因素 |
4.1.1 作品应用的环境因素 |
4.1.2 消费者的行为及需求 |
4.1.3 装置艺术的表现要素 |
4.1.4 公众审美水平的限制 |
4.1.5 商业管理体系的引导 |
4.2 装置艺术的应用原则 |
4.2.1 规划层面的协调性原则 |
4.2.2 经营层面的功能性与体验性原则 |
4.2.3 设计层面的文化性与美观性原则 |
4.2.4 创作层面的公共性原则 |
4.2.5 管理层面的安全性与生态性原则 |
4.3 装置艺术的应用策略 |
4.3.1 结合商业建筑外环境进行整体规划 |
4.3.2 提升作品在商业经营中的应用效益 |
4.3.3 深化作品设计与表现的艺术感染力 |
4.3.4 针对不同空间特点选用恰当的应用类型 |
4.3.5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作品的体验与理解 |
4.4 本章小结 |
5 装置艺术的应用策略细化及应用建议 |
5.1 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整体规划 |
5.1.1 商业建筑外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
5.1.2 商业建筑外环境的规划定位 |
5.2 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目的 |
5.2.1 商业建筑外环境视觉焦点的设置 |
5.2.2 商业建筑外环境步行体系的引导 |
5.2.3 商业建筑外环境空间的活化利用 |
5.2.4 商业建筑外环境空间氛围的营造 |
5.3 装置艺术作品的设计与表现方法 |
5.3.1 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体验性设计 |
5.3.2 结合主题设计体现文化内涵 |
5.3.3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尺度 |
5.3.4 与环境相协调的色彩设计 |
5.3.5 多样化的材料选用方式 |
5.4 不同类型装置艺术作品的应用建议 |
5.4.1 悬挂式装置艺术作品的应用建议 |
5.4.2 游憩式装置艺术作品的应用建议 |
5.4.3 交互式装置艺术作品的应用建议 |
5.5 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管理 |
5.5.1 装置艺术作品的展示与说明 |
5.5.2 装置艺术作品的管理与维护 |
5.6 本章小结 |
6 装置艺术应用实践 |
6.1 应用背景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外环境现状分析 |
6.2 装置艺术总体应用方案 |
6.2.1 空间规划及发展定位 |
6.2.2 作品应用的主要目的 |
6.2.3 作品应用的运营与管理 |
6.3 装置艺术单体设计方案 |
6.3.1 悬挂式装置艺术作品《海浪》设计方案 |
6.3.2 游憩式装置艺术作品《平行之境》设计方案 |
6.3.3 交互式装置艺术作品《点亮星云》设计方案 |
6.4 装置艺术应用要点总结 |
6.4.1 基于宏观视角完成整体规划 |
6.4.2 将带动客流作为核心应用目的 |
6.4.3 深化设计与表现增强作品体验 |
6.4.4 选择应用类型要注重因地制宜 |
6.4.5 借助商管体系引导公众参与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访谈记录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6)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评述 |
1.3.1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动态 |
1.3.2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并解析其内涵 |
1.5.2 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
1.5.3 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策略与导则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小微公共空间介入日常化城市实践中的活跃性 |
2.1.1 犬吠工作室微公共空间(Micro Public Space)探索 |
2.1.2 “一日停车位”(Parking Day)改造活动 |
2.2 永未停息的抽象现象探索——普适的情感研究 |
2.2.1 情感与情绪的概念辨析 |
2.2.2 基本情感和维度情感论 |
2.3 “空间与情感”——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元理论解读 |
2.3.1 情绪地理学——研究地理空间、人、情绪三者关系 |
2.3.2 环境心理学——侧重人的行为与物理环境互动机制 |
2.3.3 建筑学语境下的空间情感营造实践关注与思考 |
2.3.4 建筑现象学——来源现象哲学的身体在场体验 |
2.3.5 情感在空间感知领域被关注度提升 |
2.4 以“感性工学”为代表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探索 |
2.4.1 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 |
2.4.2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 |
2.5 小结 |
第3章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
3.1 小微公共空间的尺度明确 |
3.1.1 以人为基本尺度的空间规模讨论 |
3.1.2 基于行业标准和案例分析 |
3.2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
3.2.1 广义和狭义角度的综合释意 |
3.2.2 本研究对象的具体范围指向 |
3.2.3 依托城市空间的主体附属性 |
3.2.4 相关概念辨析 |
3.3 空间界面和行为使用视角下的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划分 |
3.3.1 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类型 |
3.3.2 小微公共空间的使用行为类型 |
3.4 小微公共空间的内涵解析 |
3.4.1 小尺度——内在属性特质 |
3.4.2 系统性——空间网络完善 |
3.4.3 微设计——空间操作态度 |
3.4.4 日常化——贴近生活使用 |
3.4.5 四点内涵的内在相互关联 |
3.5 小微公共空间的优秀案例解析 |
3.5.1 案例的选取原则 |
3.5.2 调研区域及概况 |
3.5.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5.4 调研结果及讨论 |
3.5.5 案例的设计启示 |
3.6 小结 |
第4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
4.1 空间体验的情感诉求层次 |
4.1.1 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建筑学转译 |
4.1.2 本能层面情感诉求(Visceral level) |
4.1.3 使用层面情感诉求(Behavioral level) |
4.1.4 反思层面情感诉求(Reflective level) |
4.2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同场所营造理论内核辨析 |
4.3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载体——情感影响要素构成 |
4.3.1 空间形态要素的直接作用——情感诱因(显性要素) |
4.3.2 非空间形态要素的间接作用——情感滤镜(隐形要素) |
4.3.3 非空间形态要素和空间形态要素的相互影响 |
4.4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呈现——空间行为模式对应 |
4.4.1 驻留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4.2 穿过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5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人像——群体体验差异性 |
4.5.1 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2 少年儿童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3 女性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6 “测量不可测量”——情感化设计量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
4.6.1 基于主观体验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2 针对外部表现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3 面向生理唤醒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4 多种量化方法应用及优劣比较 |
4.7 小结 |
第5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 |
5.1 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5.2 基于大众点评的城市公园点评开放数据解读 |
5.2.1 语义数据——文本情感语义的正负情绪值评定及分类 |
5.2.2 图片数据——挖掘使用者关注的空间微观要素 |
5.2.3 位置数据——评价热力图呈现 |
5.3 明确情感化设计研究区域选取及尺度等级 |
5.3.1 研究区域小微公共空间问题 |
5.3.2 研究样本选取标准及侧重点 |
5.3.3 宏观区域尺度——城市新区 |
5.3.4 中观区域尺度——历史街区 |
5.3.5 微观区域尺度——生活社区 |
5.4 情感化设计的量化方法具体操作 |
5.4.1 侧重于不同尺度层面小微公共空间内涵的方法选取 |
5.4.2 情感呈现方式原始数据获取——空间行为观察法 |
5.4.3 空间形态要素宏观布局分析——空间句法 |
5.4.4 情感载体关键影响因子确定——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
5.4.5 情感数据的形象呈现方式——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 |
5.5 小结 |
第6章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 |
6.1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6.2 重点调研区域选取及小微公共空间基本认知 |
6.2.1 两处重点调研区域的选取 |
6.2.2 以“L”和“U”围合型为主要空间类型 |
6.2.3 三维空间的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6.2.4 滨海新区的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6.3 本能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空间整体感知 |
6.4 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分析 |
6.5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6.5.1 控制策略通则 |
6.5.2 控制策略细则 |
6.6 小结 |
第7章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 |
7.1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7.2 五大道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基本认知 |
7.2.1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发展概况 |
7.2.2 二维空间形态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
7.2.3 三维空间使用行为类型及其特征 |
7.3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调研样本的选取 |
7.3.1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7.3.2 空间句法街道轴线和线段分析 |
7.3.3 街角调研样本的最终选取 |
7.4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量化测度 |
7.4.1 微观空间形态要素指标 |
7.4.2 数据收集和相关性筛选 |
7.4.3 同驻留行为的相关分析 |
7.4.4 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解读 |
7.4.5 Emoji Grid情感维度呈现 |
7.5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7.5.1 控制策略通则 |
7.5.2 控制策略细则 |
7.6 小结 |
第8章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天津市生活社区为例 |
8.1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8.2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的基本认知 |
8.2.1 二维形态类型提取及其特征 |
8.2.2 三维空间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8.3 本能和使用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 |
8.4 反思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积极主动的私有领域改造 |
8.4.1 社区样本1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2 社区样本2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3 社区样本3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5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8.5.1 控制策略通则 |
8.5.2 控制策略细则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以微见着”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 |
9.2 “以微系情”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
9.3 “精微设计”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与导则 |
9.4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德国柏林小微公共空间案例调研整理 |
附录B 大众点评抓取的全部广场、公园基本信息 |
附录C 五大道街角空间空间感知问卷调查表整理 |
附录D 五大道街区街角微观空间形态要素记录表 |
附录E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附录F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城市背景下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2 研究对象的衍生与界定 |
1.2.1 复合界面空间的衍生 |
1.2.2 复合界面空间的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建筑与城市双向互动设计理论 |
1.3.2 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步骤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步骤 |
1.5.2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复合界面空间的概念阐释及特性解析 |
2.1 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概念及范畴 |
2.1.1 概念解析 |
2.1.2 范畴界定 |
2.2 复合界面空间特性 |
2.2.1 双栖性 |
2.2.2 空间性 |
2.2.3 场所性 |
2.3 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构成要素及构成类型 |
2.3.1 复合界面空间的构成要素 |
2.3.2 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构成类型 |
2.4 复合界面空间的作用 |
2.4.1 城市层面的作用 |
2.4.2 建筑层面的作用 |
2.4.3 环境层面的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建筑复合界面空间设计原则及思维 |
3.1 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设计目标 |
3.1.1 促进建筑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
3.1.2 实现建筑对城市的反哺 |
3.1.3 建筑自足 |
3.2 复合界面空间的设计原则 |
3.2.1 整体与连续性原则 |
3.2.2 开放与适度原则 |
3.2.3 关联与相对独立性原则 |
3.2.4 文化性与地域性原则 |
3.3 复合界面空间的设计思维 |
3.3.1 有机系统论——宏观整体设计 |
3.3.2 区域建筑学——中观关联设计 |
3.3.3 基于尺度概念的折返强化式设计思维——微观强化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宏观:城市“融入” |
4.1 城市层面的整体调控 |
4.1.1 有机系统论对复合界面空间的宏观指导 |
4.1.2 城市对复合界面空间设计的“作用力” |
4.2 城市优先的设计策略 |
4.2.1 因循城市文化 |
4.2.2 调和城市肌理 |
4.2.3 适应地域环境 |
4.3 城市“融入”的设计方法 |
4.3.1 协调肌理 |
4.3.2 适应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5 中观:区域“关联” |
5.1 “区域”关联的设计解析 |
5.1.1 “区域”的解析及范畴的界定 |
5.1.2 区域视角下的复合界面空间 |
5.1.3 区域层面的关联模式 |
5.2 区域“关联”的设计策略 |
5.2.1 结构关联 |
5.2.2 功能集约 |
5.2.3 场所营造 |
5.3 区域“关联”的设计方法 |
5.3.1 结构:受力形变 |
5.3.2 功能:异质共生 |
5.3.3 场所:文化延续 |
5.4 本章小结 |
6 微观:建筑“自足” |
6.1 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本体思考 |
6.1.1 回归复合界面空间的建筑属性 |
6.1.2 建筑复合空间的母体营造需求 |
6.1.3 折返强化思维下的复合界面空间营造 |
6.2 母体自足的设计策略 |
6.2.1 结构功能自足 |
6.2.2 界面空间生态节能 |
6.3 母体自足的设计方法 |
6.3.1 结构:内外同构 |
6.3.2 功能:内外协同 |
6.3.3 打造节能界面空间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大众行为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1.3.3 调查问卷法 |
1.3.4 研究框架 |
1.4 关键词界定 |
1.4.1 城市综合公园 |
1.4.2 大众行为 |
1.4.3 人性化设计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公园发展与理论研究现状 |
1.5.2 国内公园发展与理论研究现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综合公园发展概述 |
2.1 国外城市综合公园发展综述 |
2.1.1 形成期 |
2.1.2 发展期 |
2.1.3 反思期 |
2.2 国内城市综合公园发展概述 |
2.2.1 发展前期 |
2.2.2 起伏发展期 |
2.2.3 蓬勃发展期 |
2.2.4 发展新时期 |
2.3 城市综合公园为城市创造的若干效益 |
2.3.1 生态效益 |
2.3.2 社会效益 |
2.3.3 经济效益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众行为相关理论研究及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现状 |
3.1 人在景观空间中的环境认知 |
3.2.1 环境知觉 |
3.2.2 空间认知 |
3.2 人在景观空间中的行为分析 |
3.2.1 户外景观空间行为类型 |
3.2.2 看与被看的行为特点 |
3.2.3 常见的一般性行为 |
3.3 人在景观空间中的需求 |
3.3.1 环境需求 |
3.3.2 私密性需求 |
3.3.3 领域性需求 |
3.3.4 空间尺度需求 |
3.4 现代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存在的问题 |
3.4.1 形式大于功能 |
3.4.2 大众参与度低 |
3.4.3 “反人性”设计 |
3.4.4 空间文化特色不足 |
3.4.5 与城市融合度较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众行为与公园内部空间的相关性研究 |
4.1 公园内部空间对人的行为支持 |
4.1.1 游憩行为 |
4.1.2 社交行为 |
4.1.3 活动行为 |
4.1.4 其他行为 |
4.2 人性化的公园内部空间细部设计 |
4.2.1 入口空间 |
4.2.2 游憩空间 |
4.2.3 活动空间 |
4.2.4 公共服务空间 |
4.2.5 景观节点空间 |
4.3 人性化的公园公共基础设施设计 |
4.3.1 照明基础设施 |
4.3.2 标识基础设施 |
4.3.3 休息基础设施 |
4.3.4 游乐基础设施 |
4.3.5 卫生基础设施 |
4.3.6 无障碍基础设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安公园使用状态(POE)调研分析及优化建议 |
5.1 使用状况评价研究概述 |
5.1.1 使用状况评价概念的界定 |
5.1.2 使用状况评价的操作步骤 |
5.1.3 影响使用状况评价的要素划分 |
5.1.4 使用状况评价因素集的构建 |
5.2 研究对象概述 |
5.2.1 公园概况 |
5.2.2 自然条件及人文资源 |
5.2.3 区位分析 |
5.2.4 公园内部空间分布 |
5.3 公园使用概述 |
5.3.1 使用群体时间空间分布 |
5.3.2 使用群体分析 |
5.3.3 使用者行为类型 |
5.4 公园空间要素对大众行为的支持 |
5.4.1 入口空间 |
5.4.2 亲水空间 |
5.4.3 活动广场 |
5.4.4 公共基础设施 |
5.5 使用状况评价分析 |
5.5.1 评价指标测量方式 |
5.5.2 使用状况满意度 |
5.6 结论及优化建议 |
5.6.1 设计亮点 |
5.6.2 不足之处 |
5.6.3 优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邯郸市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空间使用后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广场 |
1.3.2 广场的分类 |
1.3.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使用后评价与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相关理论研究 |
2.1 使用后评价理论 |
2.1.1 使用后评价 |
2.1.2 使用后评价功能 |
2.1.3 使用后评价价值 |
2.1.4 使用后评价操作模式 |
2.1.5 使用后评价量化结构与研究指标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使用后评价 |
2.2.2 铁路客运站前广场及使用后评价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站前广场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 |
3.1 铁路客运站前广场评价模型构建 |
3.1.1 评价内容 |
3.1.2 评价目标 |
3.1.3 评价主体范围 |
3.1.4 评价研究设计 |
3.1.5 评价空间方式与时间方式 |
3.1.6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3.2 铁路客运站前广场功能分析 |
3.2.1 交通空间功能 |
3.2.2 环境空间功能 |
3.3 站前广场使用者需求分析 |
3.3.1 广场物质环境的需求 |
3.3.2 广场行为环境的需求 |
3.4 构建站前广场评价因素结构模型 |
3.4.1 满意度评价因素集设计 |
3.4.2 信度检验评估 |
3.4.3 评价因素权重赋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郸站前广场调研与评价分析 |
4.1 邯郸市概况 |
4.2 邯郸站概况 |
4.2.1 历史沿革 |
4.2.2 邯郸站区位 |
4.2.3 广场空间形态 |
4.2.4 广场交通组织 |
4.2.5 广场地下空间 |
4.3 广场环境调研 |
4.3.1 休憩设施 |
4.3.2 服务设施 |
4.3.3 景观绿化设施 |
4.3.4 方向指示设施 |
4.3.5 卫生设施 |
4.3.6 地面铺装 |
4.3.7 无障碍设施 |
4.3.8 雕塑与周边建筑 |
4.4 使用方式评价 |
4.4.1 参与性观察结果与分析 |
4.4.2 行为地图法 |
4.5 广场调研问卷分析 |
4.5.1 使用者群体特征分析 |
4.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6 满意度评价 |
4.6.1 语义差异法(SD)分析 |
4.6.2 整体满意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郸东站前广场调研与评价分析 |
5.1 邯郸东区背景 |
5.2 邯郸东站 |
5.2.1 邯郸东站概况 |
5.2.2 邯郸东站区位 |
5.2.3 广场空间形态 |
5.2.4 广场交通组织 |
5.2.5 广场地下空间 |
5.3 广场环境调研 |
5.3.1 休憩设施 |
5.3.2 服务设施 |
5.3.3 景观绿化设施 |
5.3.4 方向指示设施 |
5.3.5 卫生设施 |
5.3.6 地面铺装 |
5.3.7 无障碍设施 |
5.3.8 雕塑与周边建筑 |
5.4 使用方式评价 |
5.4.1 参与性观察结果与分析 |
5.4.2 行为地图法 |
5.5 广场调研问卷分析 |
5.5.1 使用者群体特征分析 |
5.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 满意度评价 |
5.6.1 语义差异法(SD)分析 |
5.6.2 整体满意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邯郸市站前广场空间优化策略 |
6.1 邯郸市站前广场评价总述 |
6.2 交通体系 |
6.2.1 广场交通体系设计原则 |
6.2.2 广场交通体系优化策略 |
6.3 功能空间 |
6.3.1 广场功能空间设计原则 |
6.3.2 广场功能空间优化策略 |
6.4 环境空间 |
6.4.1 广场环境空间设计原则 |
6.4.2 广场环境空间优化策略 |
6.5 人文环境 |
6.5.1 广场人文环境设计原则 |
6.5.2 广场人文环境优化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A 邯郸市站前广场使用后评价调研问卷 |
附录B 邯郸市站前广场使用后评价专家问卷 |
附录C 专家权重赋值表 |
(10)基于陕北秧歌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文化根基受到冲击 |
1.1.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被边缘化 |
1.1.3 文化自信助力村落文化传承 |
1.1.4 乡村振兴推动公共空间发展 |
1.2 选题缘起 |
1.3 选题可行性分析 |
1.3.1 非遗传承要素 |
1.3.2 可行性分析 |
1.3.3 可行性结论 |
1.3.4 选题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概念解析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陕北秧歌 |
2.1.3 传统村落 |
2.1.4 村落公共空间 |
2.1.5 陕北地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文化遗产相关理念 |
2.3.2 环境行为学 |
2.3.3 人体工程学 |
2.3.4 文化生态学 |
2.3.5 外部空间理论 |
2.3.6 微更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北秧歌与村落公共空间关联性研究 |
3.1 陕北秧歌传承特征 |
3.1.1 组织构成 |
3.1.2 活动特点 |
3.1.3 传承现状 |
3.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 |
3.2.1 形成原因 |
3.2.2 使用特性 |
3.2.3 功能类型 |
3.3 陕北秧歌与村落公共空间的关联性 |
3.3.1 空间类型 |
3.3.2 空间要素 |
3.4 陕北秧歌传承与空间形式 |
3.4.1 传承技艺要素 |
3.4.2 技艺解构分析 |
3.4.3 空间形式表现 |
3.5 陕北秧歌传承与空间环境 |
3.5.1 传承环境分类 |
3.5.2 环境体现方式 |
3.5.3 空间环境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研究 |
4.1 现状调研设计 |
4.1.1 对象选取 |
4.1.2 调研方式 |
4.2 陕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
4.2.1 公共空间形态要素现状 |
4.2.2 公共空间物质要素现状 |
4.2.3 村民访谈综合意见分析 |
4.2.4 空间多元功能现状需求 |
4.3 陕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
4.3.1 活动与空间的匹配失衡 |
4.3.2 生存空间环境风貌混乱 |
4.3.3 空间地域文化展示缺失 |
4.3.4 空间基础服务设施不足 |
4.3.5 空间多元使用功能滞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陕北秧歌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 |
5.1 营造原则与目标 |
5.1.1 营造原则 |
5.1.2 营造目标 |
5.2 公共空间形态要素营造 |
5.2.1 重组、整合平面形态,匹配需求 |
5.2.2 重构、优化空间尺度,满足需求 |
5.2.3 重塑、丰富空间界面,适宜需求 |
5.3 公共空间物质要素营造 |
5.3.1 凸显建筑特征,延续原生环境 |
5.3.2 提升铺装品质,烘托地域氛围 |
5.3.3 强化乡土植物,塑造乡土景观 |
5.3.4 完善环境设施,满足时代诉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南泥湾镇马坊村公共空间营造 |
6.1 背景综述 |
6.1.1 村落概况 |
6.1.2 文化背景 |
6.1.3 现状特征 |
6.1.4 定位目标 |
6.2 公共空间形态要素营造 |
6.2.1 整合平面形态 |
6.2.2 优化空间尺度 |
6.2.3 丰富界面要素 |
6.3 公共空间物质要素营造 |
6.3.1 凸显建筑特色 |
6.3.2 提升铺装品质 |
6.3.3 丰富植物景观 |
6.3.4 完善环境设施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结语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陕北秧歌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
附录2 访谈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以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广场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郭媛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乡村旅游视角下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马建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装置艺术在商业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 马陶.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5]“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D]. 刘荣伶. 天津大学, 2020(01)
- [7]城市背景下建筑复合界面空间的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D]. 王思维.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基于大众行为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设计探究[D]. 田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1)
- [9]邯郸市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空间使用后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朱林.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10]基于陕北秧歌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方法研究[D]. 常帅.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