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通云四川成都郫县实验学校
新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形式无疑体现了这一思想,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标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英语教研组积极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刚起步,学生在小学时对英语学习不重视,导致进入初中后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并且,家长也不能发挥相应的辅导和督促作用。因此,在实行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还有的趁机说闲话,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小组合作出现“冷场”;有些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学生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或还未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使合作流于形式;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要么不知从何说起,要么一哄而起,要么想到哪说到哪;有时候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思想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而另外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或者小组合作只存在于课堂,课后小组合作形式没有得到有效延伸……这些都使得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导致英语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因此,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教师的组织和培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使课堂小组合作延伸到课后。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其他英语老师的教学经验,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把全班学生按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组合,每小组6人,力求使每个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性格情趣、学习能力等)保持相对均衡,比例恰当,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和班主任沟通,在排座位时注意调配)。由优生当小组长,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在课堂上组织组员讨论、回答问题,进行对话表演,在课后督促组员背诵课文、听写单词,并帮助解决组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共同进步。此外,教师还要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英语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
结果显示,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组内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困生也因为掌握了知识而获得了成功感。
二、有序组织,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要完成共同的任务,就必须与其他成员互相协助,有效沟通。而要使这些沟通与合作有效,教师在课前应进行有序的组织和精心辅导。有些课堂只注意到小组合作的形式,实际上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小组中每个成员并没有机会均等地参与,只有优生在参与和发表意见,中等生只听不说话,而学困生则在一旁无所事事,课堂气氛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不利于学生整体提高。这些现象都是缺乏有序组织的表现。
那么,教师如何有序组织课堂小组合作活动呢?
1.规范操作流程
教师要制作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有明确的合作要求,有小组合作的组织管理人员,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提出问题、对话表演或是课文中的小组活动,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给他们范例,树立其信心,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再进行交流和合作。否则,组员的参与率、参与度就会很低。此外,还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在小组合作完成后,由中心发言人作汇报,其他小组成员或教师进行点评,给予及时的评价。
2.明确学习小组每个成员的任务
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在小组中担任什么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和控制发言的时间;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发言内容;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要始终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有足够的团队意识,这样学生才会以争取完成小组任务为目的,主动进行合作交流。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每个组员所负的责任是双重的,既对个人负责,对小组成员也负有支持鼓励、帮助辅导、合作的责任。只有小组的任务完成了,个人才算真正完成任务。
3.做好小组组织工作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教给他们一些组织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长必须对要学习讨论的内容非常明确,在学习中要顾及每个组员的实际学习情况,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能在组内进行一定的协调。
在全班交流时,小组长要确定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为避免基础薄弱的同学不参与活动,在汇报或表演时,小组长要组织组员“轮流当政”,不能让成绩优秀的组员“独揽大权”。以合作准备课前发言为例:课前几分钟的“freetalk”是课堂常用形式。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个学生轮流做,容易流于形式。为了使值日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适当地提出“freetalk”的主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让学习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或小组组员集体表演等形式进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既能在合作学习中消除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也强化了组内的合作意识。同时,每个组员都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或维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后,小组长要安排组员的背诵和听写、默写任务,督促组员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4.培养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英语学习的合作技巧
学习合作技巧是顺利进行合作的前提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互补共效的过程,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提醒和修正。有的组员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容易和同伴起冲突。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组内合作技巧,要求组员之间互相尊重,不能对同伴使用言辞激烈的措词甚至人身攻击,要委婉提出意见。每个组员要学会关注他人,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这种和谐的争论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5.营造讨论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热情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能开口,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降低了对话的难度,保证了每位同学有机会开口,为小组成员共同分角色排演对话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语言的学习不仅在于语言知识的记忆,更在于语言的应用,并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一系列的“tasks”。如组织一些有意义的“discussion”或“speechcontest”,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章中的内容时常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还会出现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这时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三、评价奖励,巩固小组合作有效性
如果一个老师只成功地确定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合理地划分了合作小组,并让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而没有及时地做出评价,那很可能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丧失兴趣,不再有积极性。因此,合理运用多维评价,是提高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运用不可缺少的一环。
首先,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语言表达、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给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老师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他们知道谁都会犯错误,怕犯错误就不会有成功。及时的过程评价会让学生更加自信,有满足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其次,除过程评价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应用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试着给别人以鼓励,给自己信心,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有效确保每个学生加入到合作学习中。
此外,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成绩进行量化。量化内容包括小组合作的组织情况、每个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合作的成效。如果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教师可在黑板右下角制定一张小组评价表格,每次课堂小组合作的成果都以分值的形式当堂展示,这样能使小组合作热情高涨。课后,再由科代表下课后把结果记录在专门的记事本上。如果是课后的小组合作,比如听写、默写、背课文、考试等等,则由老师记录在每个组员的成长记录单上,同时纳入小组评价体系。每个月老师和科代表一起对每个小组进行总结评估,对优秀的合作小组和进步最大的合作小组进行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组内合作积极性和小组长工作的开展。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适应变化,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真正实现有效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