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水河县草场资源与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1](2019)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广人稀,聚落空间形态特色鲜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其聚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而聚落空间的发展,潜移默化地体现着文化的传承,从这个意义来说,聚落空间形态就是聚落文化的物化载体。研究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对比研究及系统调研的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手法,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按照地貌特征把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地区聚落分为丘陵地貌聚落、低山及中山地貌聚落两种。通过对比不同地貌类型下聚落空间的选址,聚落空间整体尺度及形态,外部空间功能分布及景观特征,总结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地区聚落空间形态拥有“背山面水,带状趋势为主,受环境影响极大,外部功能单一”等特点;通过空间尺寸、形状、功能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聚落内部的节点街道,院落以及民居三方面空间形态具有“聚落广场空间细碎化,街道呈现出骨状单一主路,院落空间与民居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等方面特征。基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现状特征的研究,总结与归纳梳理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然因素,聚落受自然因素影响下聚落空间形态呈现出“有机生长,气候适宜,地形适宜”等共性。而政治文化因素作为次要因素在空间细部差异上产生作用,从而导致受阴山文化圈影响下聚落空间形态明显不同于大兴安岭文化圈下的聚落空间形态。综合研究所得出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对应影响因素,结合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地区实际经济发展与文化延续的需求,提出适应当地聚落发展的空间模式。分析在这种聚落发展空间模式下的聚落空间未来演变,从而构建基于当代背景且适合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特殊条件下的聚落空间发展模式。综合以上,通过研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分析对比不同地貌类型下空间形态的差异与共性,寻找差异与共性背后的影响因素。旨在能够为探寻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文化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赵志荣[2](2019)在《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与防治规划》文中指出在干旱多风的自然条件和长期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影响下,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沙化土地面积40.79万平方公里,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0%以上,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沙漠化防治任务艰巨。为了维持沙漠化治理效果和预防沙漠化的发展,对该地区进行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和防治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内蒙古为研究区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与土地利用类型两个因子,分析二者在2000-2015年期间的演变规律;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框架,对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进行评估;结合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及NDVI和土地利用演变的分析结果,按照沙漠化脆弱程度对沙漠化土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选用NDVI对内蒙古地区沙漠化现状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条件逐步改善,在最高植被覆盖和最低植被覆盖的区域,植被的恢复即土地沙漠化的逆转最明显;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在不断扩张,同时草地、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在相互转化,尤其是林地面积的增加最为明显。2、利用VSD评价模型对内蒙古沙漠化脆弱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呈现“东北部低-西南部高”的空间格局,脆弱性显着升高区域集中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中部,主要由暴露度升高造成;2000年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及其带来的适应能力提升是土地沙漠化脆弱性普遍降低的重要原因,植被、风蚀和干湿指数等是脆弱性演变的关键自然因素。3、结合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及土地沙漠化分析结果,对内蒙古沙漠化土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并提出了沙漠化防治建议:研究区共划分为5个一级区,15个二级亚区;东北部和河套地区应做好沙漠化防治成果的巩固,西部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和沙漠化程度均较高,须重点防护。本研究可为国家和当地政府及时了解内蒙古沙漠化分布及发展趋势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支撑,为科学指挥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提供决策支持,为沙区生态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
金肇馨[3](2017)在《内蒙古贫困空间分异及致贫消贫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减缓贫困直至消除贫困始终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也早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严重挑战。对于我国来说,消除贫困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事关我党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首要任务。内蒙古地处中国贫困人口集聚的西部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同时受社会、经济等方面多重的影响,经济发展快速但很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本文结合空间贫困及其相关理论,以内蒙古自治区各旗县及贫困村为基本单元,首先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的贫困现状,结合ESDA-GIS技术,计算出空间自相关指数,绘制贫困集聚地图,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性;其次进行了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及贫困村贫困现状的分析,从自然、社会及经济因素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区分出内蒙古旗县贫困的致贫因素以及消贫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导致贫困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而经济环境则会缓解贫困甚至消除贫困;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内蒙古各旗县和贫困村进行致贫因素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是否遭受自然灾害,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农民教育水平,专业性合作组织的建设以及居民储蓄信贷水平等因素成为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包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特色优势战略;加强土地草场保护,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物质基础以及加大科技教育投资,提高农牧民自身素质。
荣丽华[4](2015)在《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由沿海向沿边和内陆延伸。内蒙古因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备受关注。内蒙古空间广阔,地域狭长,城镇规模小,布局松散,一体化网络较难形成,均衡发展投入大见效慢。针对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为了在区域竞争和协作中取得优势地位,论文研究认为,内蒙古应打破行政界域,以跨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区域空间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空间上培育战略门户节点和区域联动轴线,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轴线的扩散效应,融入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发展网络。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资源富集,锡盟南部地区近邻“京津冀”,具有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是我国打通中蒙国际通道、内蒙古连接东西的战略节点。论文研究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锡盟自身发展诉求三个层面,以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论题,并围绕这一论题对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适宜性选址、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首先,论文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和县级以上城市综合规模的量化测度,认为亟需在锡盟南部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论文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域特征,提出符合内蒙古区情的区域中心城市构建条件,对比分析锡盟南部空间发展条件,初判选址可能,选取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校核,遴选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合宜选址。再次,论文研究认为这个“将有的”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生长型”特征,并以“生长型”规划理念和方法,从产业发展、人口与城镇化、区域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等角度,探讨传统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论文研究认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锡盟南部可以以这个“将有的”区域中心城市为门户和节点,打通区际联系通道,融入“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网络,实现“洼地崛起”。论文研究有助于内蒙古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完善城镇规模结构;利于内蒙古打通国际性通道和区域联系走廊,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探讨典型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拓展了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的层次性和地域性。
李媛媛[5](2014)在《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作为最大的少数民族扶贫移民区域之一——内蒙古自治区,虽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全区101个旗县(区)中,60个旗县被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占全区旗县总数的59.4%。这些旗县生态环境恶劣,极端贫困现象尤为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属性,决定了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或非民族地区,内蒙古贫困问题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也增加了扶贫移民难度。尤其是进入新阶段以来,面临着许多难点与新问题。因此,探索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问题,不仅能够映射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实践轨迹,而且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极端贫困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内蒙古扶贫移民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和吸收福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回顾和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发展历程及特征。通过梳理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实施概况和已经取得成就,发现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从经济学视角揭示问题成因。进一步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宏观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和微观综合效益两个层面上,探究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现行机制的有效性。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性“良好”,但存在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全区各项目旗县间、不同生态脆弱类型区域间,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差距显着,仍在继续拉大。呈现生态脆弱程度越严重、综合水平越低的特点。综合水平高低受到三个公共因子影响,即地区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扶贫移民规模。其中,人口结构因子权重较大。评析结果还显示:移民自筹资金不断增加,而与移民利益直接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投入却相对减少,说明更多扶贫移民专项资金进入到公共领域当中;在促进移民包容性发展方面综合效益不理想,这些都严重影响移民权利的实现。究其原因,由于扶贫移民资源的合理性配置问题,以及地方政府仍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层面、滞后于新阶段政策目标所致。为此,本文明确构建目标与基本原则基础上,借鉴区内外成功经验,有针对性构建与优化内蒙古扶贫移民机制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应建构“以人的发展机会为主、反经济贫困为辅”的扶贫移民机制;以制度性激励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强调政府责任与机制改革相互配套,才是解决特殊区域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主张在具体扶贫移民政策与运行机制设计上,应注意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调适,提高扶贫移民正效益。
曹象明[6](2014)在《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演化及其保护与利用模式》文中研究指明长城不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堡寨、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纵深的严密、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军事堡寨作为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理应得到重视和保护,然而明长城沿线大多数的军事堡寨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遭受严重的破坏,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山西省地处明长城军事防御时期的核心地带,境内留存了大量的军事堡寨,除少数入选为历史文化名镇(村)外,多数未入选的堡寨则面临如下的困境:生态环境脆弱、文化遗产“孤岛化”和“边缘化”、遗产本体遭受破坏、经济社会发展迟缓等。论文以军事堡寨的历史演化分析为基础,立足于区域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探索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军事堡寨的历史演化为切入点,分析了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历史功能与等级体系,总结了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与明长城之间的历史空间关系以及军事堡寨的历史空间分布特征,解析了军事堡寨历史演化的影响因素,揭示出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演化类型为:区域中心城镇或普通村镇、商贸城镇、被裁撤堡寨以及无人居堡寨四种类型。在演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类型以及景观要素的分析,进一步评析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遗产保护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价值评定为基础,论文借鉴遗产廊道理念从区域、聚落、要素三个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军事堡寨保护与利用的策略。在区域层面上,重点协调军事堡寨遗产保护和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军事堡寨和明长城以及其它军事要素的保护关系;建立明长城遗产廊道地区间的协作机制等。在聚落层面上,研究军事堡寨外围的整体空间格局,将其融入明长城遗产廊道中;突出军事堡寨的“序结构”,实现对军事堡寨空间结构的保护。在要素层面上,基于价值评定重点阐述了城墙和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的策略。在遗产廊道理念下,论文从区域角度提出“区域——廊道——节点”的基本模式,该模式是由“生态经济区、绿色廊道、游步道、展示功能区”四要素所形成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军事堡寨遗产保护网络体系。核心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建设明长城生态经济区,构筑军事堡寨的生态经济体系;二是通过构建绿色廊道网络,形成军事堡寨的绿色保护体系;三是通过规划游步道系统,完善军事堡寨的交通体系;四是通过划分展示功能区,推动军事堡寨的展示和利用设施建设。在聚落层面上,借鉴文化景观理念,强调军事堡寨时间、空间、文化属性“三位一体”的原则,论文提出了三种典型的保护与利用模式:一是适应于风景区依附型堡寨的活化观光模式;二是适应于居住生活型堡寨的有机更新模式;三是适应于无人居堡寨的生态图景模式。与风景区依附型堡寨、居住生活型堡寨相比,无人居堡寨的独特性在于生态价值和岁月价值,以其价值为导向,在保护方式上采用“纯粹保护”的方法实现对遗址的保护,即对生态环境实行“最大化”保护原则,通过小流域治理以及绿色廊道的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对遗址的保育功能;对无人居堡寨遗址实行“最小化”保护原则,只是维护和加固,不主张改变其原有的风貌。
乌敦[7](2014)在《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本论文选择绥远地区作为研究区,在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在学科整合、方法整合和对“海量”历史文献资料挖掘与利用的基础上,以系统观和区域观,采用历史文献方法、GIS与地图学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ArcGIS、SPSS、Excel等技术手段,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兴起与发展、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职能组合结构、等级规模结构以及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说明选题依据、相关研究概况、基本史料、研究内容与方法、论文的基本概念及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近代绥远城镇兴起与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并梳理了主要城镇的兴起、发展过程。纵观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它们是在环境因素、地理基础以及人文社会背景等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兴起和发展的。政治环境之变迁、清朝对蒙政策的变化是近代绥远地区出现大量城镇的主要社会背景。而内地移民与农耕村落化、地方设治、交通地理优势的突显、宗教商贸活动的频繁以及近代工矿业的开发等,成为城镇兴起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从而在近代绥远地区出现众多厅(县)城、交通要冲城镇或宗教商贸活动中心。第二章分析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从空间分布看,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分布极不平衡,东多西少、偏中南集中,且具有平原盆地指向、交通指向突出和“临水”分布的地理分布特征。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地区城镇分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推移,这在城镇经纬向分布及城镇密度、城镇分布重心的变化上均有所体现。另外,分形研究表明,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具有分形几何特征,以归绥市(归化、绥远二城)和包头市为测算中心计算得出的分维数均满足D<2,这意味着该地区城镇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以归绥市和包头市为中心进行自组织演化的,并且城镇体系的各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从中心向四周密度衰减的特征,说明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属于以“双核”城市为中心发展的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第三章论述近代绥远地区城镇职能组合结构。该地区城镇职能大体包括综合性城镇、蒙旗政治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交通渡口城镇、商旅食宿地、工矿型城镇、宗教中心城镇等7种基本类型。城镇职能组合有3种基本类型,即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城镇、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其中以行政职能为主和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数量较多,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较少。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类型具有地域差异性;该地区城镇体系中还存在着由距离相近城镇组成的行政—商业型城镇组合,其中一个城镇对另一个城镇起着“门户”、“开口”作用。第四章以人口和占地规模为指标,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定量研究。据研究,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人口规模和占地规模均不大,虽然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内地相比远远不及,清末相对人口数量多的归化城、包头、丰镇等城镇,人口也仅有3、4万人,民国时期人数最多的城镇也不过10万人;城池规模也均在22里以下,可见本域城镇体系具有明显的边区特点。但是,区域内部因非均衡发展而己形成了等级规模体系。运用城市金字塔、城市首位度、捷夫(G.K.Zipf)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模型,对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呈金字塔状分布,城镇规模与城镇数量基本上呈反比,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呈现出以首位城市为主体的下凹式的首位型分布。另外,各城镇的城池规模、街道数量、等级、结构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镇等级和繁庶程度。近代绥远地区虽未出现全国性高等级中心城镇,但是区域内部己出现归绥、包头等较大的城市,成为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第五章论述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交通网络作为城镇空间联结的动脉和近代绥远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其变化深刻影响了城镇空间组织、地域结构及其体系。在近代新式交通出现之前,绥远地区的各大小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通过驿路、民间商路、车驼路以及黄河水路等传统交通道路而实现的。民国年间,近代新式交通、通讯网络的出现,使城镇体系发生变化,尤其是铁路的修通深刻地影响到绥远地区原有城镇区位条件、功能、地位、交通道路格局以及商业网络,使整个城镇空间组织、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形,随之以铁路为中轴线的城镇体系初见端倪,近代绥远社会经济轴雏形形成,绥远在西北的经济地位显着提高。结语总结全文,并申明作者的观点、启示、建议以及今后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张振敏[8](2013)在《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响应国家发展经济的号召,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大大满足了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伴随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草原的生态建设步伐也悄然加快,牧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是,牧区也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压力、发展压力和牧民增收的压力,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草原畜牧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加大和牧区两极分化严重,牧区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论文结合生态环境政策,通过统计调查数据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牧区减贫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调研数据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地区牧民成本效益、牧区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环境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论文从经济和生态两个角度进行具体研究,一是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各项指标的纵向变化,综合比较了四大牧区、内蒙古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农区牧区的横向差异,深入剖析内蒙古及其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研究内蒙古牧区草原退化、植被破坏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现状,阐述生态环境政策的内容并分析其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总结影响内蒙古牧区减贫的两个主要矛盾: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也在进一步恶化。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政策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内蒙古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二是经济发展与分配不均衡的矛盾。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高低悬殊,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造成牧区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对于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内蒙古牧区贫困的原因不尽相同,对于自然原因如干旱带来的草原退化、自然资源贫瘠等造成的贫困,国家应该通过政策帮扶为主。论文重点研究经济发展导向的牧区减贫,对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以及执行生态环境政策造成的牧民收入减少的情况,国家在减贫中应该通过政策补偿为主。论文提出通过生态减贫的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牧民增收。生态减贫和牧区经济发展导向减贫相对而言,它是指在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下,以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为主导,充分发挥牧民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的积极性,按照生态减贫的要求转变牧区牧民的生产经营方式,配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增加牧民收入,协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么红杰[9](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盖志毅[10](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清水河县草场资源与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水河县草场资源与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基本概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已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1.4 研究对象划分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层次划分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 |
2.1 研究范围 |
2.1.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 |
2.1.2 地貌分类 |
2.1.3 山地地貌 |
2.1.4 研究聚落选择 |
2.2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区域环境 |
2.2.1 自然特征 |
2.2.2 文化特征 |
2.2.3 生态特征 |
2.3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现状 |
2.3.1 “劳作-居住”空间匹配度下降 |
2.3.2 休闲空间活力下降 |
2.3.3 聚落空间辨识度弱化 |
2.4 小结 |
3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外部空间形态 |
3.1 聚落选址分析 |
3.2 聚落外部空间形态分析 |
3.2.1 聚落整体形态研究 |
3.2.2 聚落外部边缘空间丰富度分析 |
3.3 聚落外部空间景观分析 |
3.4 小结 |
4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内部空间形态 |
4.1 聚落内部公共空间形态分析 |
4.1.1 聚落内部公共空间整体特征分析 |
4.1.2 节点空间形态分析 |
4.1.3 道路街巷空间形态分析 |
4.2 院落空间形态分析 |
4.2.1 院落组团形态 |
4.2.2 院落空间形态与尺度 |
4.3 住宅空间形态分析 |
4.3.1 住宅空间文化与装饰分析 |
4.3.2 住宅空间尺度分析 |
4.4 小结 |
5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力对于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
5.1.1 生产资源促生多样性的聚落类型 |
5.1.2 地形地貌限制约束聚落空间形态 |
5.1.3 环境容量影响聚落空间形态 |
5.2 非自然力对于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
5.2.1 国家政策指导聚落空间更新方向 |
5.2.2 文化因素促生特色的聚落内部空间 |
5.2.3 产业结构更新决定聚落内部功能结构的演变 |
5.3 小结 |
6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更新要素及策略分析 |
6.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更新要素分析 |
6.1.1 聚落外部空间更新要素分析 |
6.1.2 聚落内部空间更新要素分析 |
6.2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更新策略 |
6.2.1 外部空间更新策略 |
6.2.2 内部空间更新策略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与防治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项目依托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沙漠化脆弱性研究综述 |
1.2.2 沙漠化监测研究综述 |
1.2.3 沙漠化防治规划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1.5 社会经济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构造 |
2.3 相关生态工程建设情况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被覆盖情况分析方法 |
3.2.2 土地利用分析方法 |
3.2.3 沙漠化脆弱性评估方法 |
3.2.4 沙漠化防治规划方法 |
4 内蒙古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分析 |
4.1 NDVI时空演变特征 |
4.1.1 NDVI空间分布 |
4.1.2 NDVI年际和季节变化 |
4.2 内蒙古土地利用演变分析 |
4.2.1 土地利用类型和NDVI空间叠置分析 |
4.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 |
5.1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特征与格局 |
5.1.1 沙漠化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特征 |
5.1.2 沙漠化脆弱性特征 |
5.2 沙漠化脆弱性演变特征 |
5.3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与土地利用类型叠置分析 |
5.4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变化关键驱动因素 |
5.4.1 暴露度各指标对脆弱性的影响 |
5.4.2 敏感性各指标对脆弱性的影响 |
5.4.3 适应能力各指标对脆弱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沙漠化防治规划 |
6.1 规划原则 |
6.2 区划分级体系 |
6.2.1 一级区划 |
6.2.2 二级区划 |
6.3 沙漠化防治分区 |
6.3.1 阿拉善高原沙漠及周边绿洲区 |
6.3.2 毛乌素沙地及周边治理区 |
6.3.3 内蒙古中北部治理区 |
6.3.4 科尔沁沙地及周边治理区 |
6.3.5 呼伦贝尔沙地及周边治理区 |
6.4 沙漠化防治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内蒙古贫困空间分异及致贫消贫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 |
2. 国内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 |
3. 关于内蒙古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 |
4. 已有文献值得借鉴和不足之处 |
(三)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 贫困相关概念及理论 |
2. 空间贫困相关理论 |
(四)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 研究方法 |
2. 数据来源 |
(六) 创新与不足 |
1. 创新 |
2. 不足 |
二、内蒙古贫困空间分异研究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贫困现状 |
(二) 基于ESDA-GIS的内蒙古贫困分异研究 |
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3. 计算结果 |
(三) 小结 |
三、内蒙古旗县贫困现状与致贫消贫因素分析 |
(一) 内蒙古自治区旗县贫困现状 |
1. 旗县分布 |
2. 旗县贫困人口情况 |
3. 旗县人口受教育情况 |
4. 旗县农村人口社会参与情况 |
5. 旗县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
6. 旗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二) 内蒙古自治区旗县致贫消贫因素分析 |
1. 指标选取及确定 |
2. Pearson相关分析 |
3. 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分析 |
(三) 小结 |
四、内蒙古贫困村贫困现状及致贫消贫因素分析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贫困村贫困现状 |
1. 贫困村分布 |
2. 贫困人口情况 |
3. 贫困村人口受教育情况 |
4. 贫困村农户生活状况 |
5. 贫困村人口社会参与情况 |
6. 贫困村人口人均土地面积 |
7. 贫困村村两委活动组织情况 |
8. 贫困村地形情况 |
9.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10. 贫困村其它情况 |
(二) 内蒙古自治区贫困村致贫消贫因素分析 |
1. 指标体系及变量描述 |
2. 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分析 |
(三) 小结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 结论 |
(二) 政策建议 |
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
2. 加强土地草场保护,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
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物质基础 |
4. 加大科技教育投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内蒙古构筑外向型空间发展格局 |
1.1.2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锡盟南部地区由边缘向桥梁转变 |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草原城镇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
1.2.2 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 |
1.2.3 锡盟自身发展诉求 |
1.3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 |
1.3.1 锡盟南部地区 |
1.3.2 区域中心城市 |
1.3.3 城市空间发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必要性和重要性 |
1.4.2 适宜性选址 |
1.4.3 途径与策略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1.4 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
2.2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区域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城市中心性研究综述 |
2.3 典型案例分析 |
2.3.1 深圳市跨越式发展经验 |
2.3.2 榆林构建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
3.1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与空间布局 |
3.1.1 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
3.1.2 区域中心城市的生长环境 |
3.1.3 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3.1.4 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
3.2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
3.2.1 区位与交通 |
3.2.2 自然与生态 |
3.2.3 经济与社会 |
3.2.4 资源与产业 |
3.3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1 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2 县级以上城镇场强格局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宜性选址与构建条件 |
4.1 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条件 |
4.1.1 辐射带动能力 |
4.1.2 适宜的城市规模 |
4.1.3 交通通达能力 |
4.1.4 综合服务功能 |
4.1.5 良好的生态环境 |
4.2 锡盟南部及周边区域概况 |
4.2.1 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布局分析 |
4.2.2 锡盟南部与冀北六县比较分析 |
4.2.3 锡盟南部区域概况 |
4.3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评价 |
4.3.1 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
4.3.2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适宜性指数 |
4.3.3 区域中心城市适宜性选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
5.1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分析 |
5.1.1 城市产业发展一般规律 |
5.1.2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 |
5.1.3 锡盟产业经济发展环境 |
5.1.4 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和北京产业外迁趋势分析 |
5.2 构建多伦诺尔多元产业体系 |
5.2.1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层次划分 |
5.2.2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发展选择 |
5.3 多伦诺尔产业空间布局 |
5.3.1 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5.3.2 多伦诺尔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与城镇化途径 |
6.1 中心城市适宜人.规模 |
6.1.1 适宜人.规模下限 |
6.1.2 适宜人.规模上限 |
6.2 区域人.发展趋势与多伦诺尔人.现状 |
6.2.1 区域人.发展变化趋势 |
6.2.2 多伦诺尔人.发展特征 |
6.2.3 多伦诺尔人.发展趋势 |
6.3 多伦诺尔人.与城镇化途径 |
6.3.1 产业发展带动人.聚集 |
6.3.2 宜居城市吸引人.聚集 |
6.3.3 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回流 |
6.3.4 承接生态移民迁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
7.1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7.1.1 区域交通与城市形成及发展 |
7.1.2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交互作用 |
7.2 区域交通基础及发展趋势 |
7.2.1 区域公路交通现状 |
7.2.2 区域铁路交通现状 |
7.2.3 区域航空交通现状 |
7.2.4 锡盟南部交通通达性分析 |
7.3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及主要流向分析 |
7.3.1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分析 |
7.3.2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主要流向分析 |
7.3.3 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趋势与前景 |
7.4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
7.4.1 构建通疆达海区域性通道 |
7.4.2 构建多蓝综合交通枢纽 |
7.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内外交通网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长型”规划理念下城市空间布局 |
8.1 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
8.1.1 多伦诺尔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
8.1.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8.1.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8.2 “生态导向”空间拓展条件评价 |
8.2.1 适宜性建设用地评价 |
8.2.2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
8.2.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
8.3 多伦诺尔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8.3.1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
8.3.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8.3.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1 主要结论 |
9.1.2 创新点 |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Ⅱ图录 |
附录-Ⅲ表录 |
附录-Ⅳ城镇综合规模指数计算附表 |
(5)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扶贫移民的概念及内涵 |
2.1.2 扶贫移民与生态移民的区别 |
2.1.3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定义及性质 |
2.1.4 生态脆弱区的界定及测度指标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权利贫困理论 |
2.2.2 包容性发展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公共选择理论 |
2.2.5 机制设计理论 |
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发展历程及特征 |
3.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问题 |
3.1.1 生态环境脆弱与生存环境恶化 |
3.1.2 贫困问题严重与极端贫困问题突出 |
3.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发展历程 |
3.2.1 扶贫移民试点阶段 |
3.2.2 扶贫移民推广阶段 |
3.2.3 扶贫移民的新阶段 |
3.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特征 |
3.3.1 扶贫开发子系统的政策属性特征 |
3.3.2 经济社会学与生态环境学的双学科特征 |
3.3.3 自愿移民与非自愿移民的双重属性特征 |
3.3.4 搬迁与发展协调一致的内容特征 |
3.3.5 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概况 |
4.1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类型分布及特点 |
4.1.1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类型与分布 |
4.1.2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特点 |
4.2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的现行模式 |
4.2.1 按照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划分 |
4.2.2 按照扶贫移民资金投入方式划分 |
4.2.3 按照扶贫移民搬迁规模划分 |
4.3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资金投入及搬迁安置状况 |
4.3.1 扶贫移民资金投入 |
4.3.2 扶贫移民搬迁情况 |
4.3.3 扶贫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5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成效与问题 |
5.1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的前提保障 |
5.1.1 扶贫移民的实践基础 |
5.1.2 扶贫移民的政策制度保障 |
5.1.3 扶贫移民支持能力的增强 |
5.2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取得的成效 |
5.2.1 迁出区生态效益显着 |
5.2.2 有效遏制贫困发生率 |
5.2.3 提高扶贫移民资金整合利用率 |
5.2.4 促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
5.2.5 推进小城镇建设 |
5.3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面临的新问题 |
5.3.1 新扶贫标准实施加剧资金缺口问题 |
5.3.2 管理渠道不畅引发的决策与监督问题 |
5.3.3 政策缺陷引发的移民权利实现问题 |
5.4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问题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
5.4.1“二元经济制结构”的制度根源 |
5.4.2 政策缺陷引发供求失衡现象 |
5.4.3 扶贫移民运行障碍的机制根源 |
5.5 本章小结 |
6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 |
6.1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评价的原则 |
6.2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评价的流程 |
6.3 宏观层面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 |
6.3.1 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
6.3.2 基于2011年数据的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 |
6.3.3 基于2012年数据的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 |
6.3.4 分析与讨论 |
6.3.5 2011年和2012年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的比较与分析 |
6.4 微观层面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 |
6.4.1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步骤 |
6.4.2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的样本选择 |
6.4.3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过程——以内蒙古科左中旗和奈曼旗为例 |
6.4.4 分析与讨论 |
6.5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的构建 |
7.1 构建目标与基本原则 |
7.1.1 构建目标 |
7.1.2 基本原则 |
7.2 区内外经验借鉴 |
7.2.1 宁夏扶贫移民的经验借鉴 |
7.2.2 科左中旗扶贫移民的成功案例 |
7.2.3 经验启示 |
7.3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
7.3.1 建立“双三位一体”开发主体机制 |
7.3.2 建立“综合立体式”移民资金投入机制 |
7.3.3 建立“显示真实偏好”机制 |
7.3.4 建立“有效执行真实返回”机制 |
7.3.5 建立“现代新型移民就业培训”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8 新阶段提升内蒙古扶贫移民开发水平与综合效益的具体措施 |
8.1 提升内蒙古扶贫移民开发水平的思路与措施 |
8.1.1 制定严格的扶贫移民地方法律条例 |
8.1.2 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扶贫移民管理手段与服务模式 |
8.1.3 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整合力度 |
8.1.4 加强扶贫移民政策各执行主体间的配合与协调 |
8.2 提高内蒙古扶贫移民综合效益的对策与措施 |
8.2.1 构建“多维”的扶贫移民社会保障体系 |
8.2.2 推进移民“城乡一体化”与“公平”发展 |
8.2.3 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演化及其保护与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1.1.2 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
1.1.3 我国正在加快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与军事堡寨保护相关联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
1.2.2 国内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 |
1.5.2 横向类比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
1.5.3 理论推导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5.4 文献史料分析与野外实地考察并重 |
1.6 概念阐释与研究范围 |
1.6.1 堡寨 |
1.6.2 聚落 |
1.6.3 研究范围及对象 |
2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历史功能与空间分布特征 |
2.1 明长城概况 |
2.2 明长城的“九边”重镇军事防区制 |
2.3 山西省明长城的军事防区 |
2.3.1 明大同镇的防御范围与地位 |
2.3.2 明山西镇的防御范围与地位 |
2.3.3 明长城外三关的防御体系 |
2.4 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等级体系与功能结构 |
2.4.1 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等级体系构成 |
2.4.2 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功能结构 |
2.4.3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等级体系 |
2.5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产生和发展的整体环境 |
2.5.1 自然环境 |
2.5.2 人文环境 |
2.6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与明长城的历史空间关系 |
2.6.1 和明长城防御工事紧密结合的关隘型堡寨 |
2.6.2 毗邻黄河、明长城共同进行防御的堡寨 |
2.6.3 和明长城有一定距离的堡寨 |
2.7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历史空间分布特征 |
2.7.1 军事组织结构严密 |
2.7.2 地理环境特征鲜明 |
2.8 小结 |
3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
3.1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形成过程 |
3.1.1 明代山西外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形成过程 |
3.1.2 明代山西内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形成过程 |
3.2 清代山西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功能变化 |
3.2.1 清代明长城沿线镇城的变迁及其特征 |
3.2.2 清代明长城沿线卫、所城镇的变迁及其特征 |
3.2.3 清代明长城沿线堡城的变迁及其特征 |
3.2.4 清代晋北地区的城镇体系结构和军事堡寨的关系 |
3.3 近代山西明长城沿线军事城镇的功能变化 |
3.3.1 近代时期的划分 |
3.3.2 近代山西明长城沿线军事城镇的功能变化 |
3.4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演化的影响因素 |
3.4.1 自然生态因素 |
3.4.2 政治因素 |
3.4.3 经济因素 |
3.4.4 社会文化因素 |
3.5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演化类型 |
3.5.1 从军事卫所演化为区域中心城镇,从堡寨演化为普通村镇 |
3.5.2 从军事堡寨演化为商贸城镇 |
3.5.3 一些单纯的军事功能的堡寨被裁撤 |
3.5.4 由于自然环境约束成为无人居堡寨 |
3.6 小结 |
4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景观分析与价值评价 |
4.1 明长城保护状况 |
4.1.1 明长城保护回顾 |
4.1.2 明长城保护的最新状况 |
4.2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保存现状的等级评价 |
4.2.1 评价依据 |
4.2.2 历史整体格局与风貌保存较好 |
4.2.3 历史整体格局与风貌保存一般 |
4.2.4 历史整体格局与风貌保存较差 |
4.2.5 无人居堡寨 |
4.3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景观类型和景观要素分析 |
4.3.1 文化遗产研究的景观视角 |
4.3.2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景观类型 |
4.3.3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景观要素 |
4.4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价值构成 |
4.4.1 国外重要的遗产价值理论 |
4.4.2 我国学术界在遗产价值领域中的主要观点 |
4.4.3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价值评价 |
4.4.4 基于价值构成的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保护导向 |
4.5 小结 |
5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
5.1 遗产廊道的保护理念 |
5.1.1 遗产廊道的定义与内涵 |
5.1.2 遗产廊道构建的主要内容 |
5.1.3 遗产廊道思想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
5.2 明长城遗产廊道与军事堡寨的保护关系 |
5.2.1 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的必要性 |
5.2.2 明长城遗产廊道的构建要素 |
5.2.3 明长城遗产廊道中军事堡寨的研究层次、保护目标与研究思路 |
5.3 区域层面上军事堡寨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
5.3.1 协调遗产保护和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5.3.2 协调军事堡寨和明长城以及其它军事要素的保护关系 |
5.3.3 建立明长城遗产廊道地区间的协作机制 |
5.3.4 推进军事堡寨整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5.4 聚落层面上军事堡寨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
5.4.1 研究军事堡寨外围的整体空间格局,将其融入明长城遗产廊道中 |
5.4.2 突出军事堡寨的“序结构”,实现对军事堡寨空间结构的保护 |
5.5 景观要素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
5.5.1 城墙的保护与利用 |
5.5.2 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利用 |
5.5.3 标志性建筑物的保护与利用 |
5.6 小结 |
6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保护与利用的模式构建 |
6.1 区域层面上军事堡寨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
6.1.1 遗产廊道视角下的保护原则 |
6.1.2 “区域——廊道——节点”的基本模式及构建要素 |
6.1.3 建设明长城生态经济区,构筑军事堡寨的生态经济体系 |
6.1.4 构建绿色廊道网络,形成军事堡寨的绿色保护体系 |
6.1.5 规划游步道系统,完善交通体系 |
6.1.6 划分展示功能区,推动展示和利用设施建设 |
6.2 聚落层面上军事堡寨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模式 |
6.2.1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保护原则 |
6.2.2 “贵阳建议”的核心内容 |
6.2.3 风景区依附型堡寨:活化观光模式 |
6.2.4 居住生活型堡寨:有机更新模式 |
6.2.5 无人居堡寨:生态图景模式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7)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史料介绍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 基本概念界定 |
六.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绥远城镇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地理基础和社会背景 |
一. 地理基础 |
二. 清朝对蒙政策 |
三. 移民与村落化 |
四. 坐商与城镇 |
第二节 归化城与绥远城 |
一. 归化城 |
二. 绥远城 |
第三节 地方设治与城镇 |
一. 诸厅与厅城 |
二. 诸县与县城 |
第四节 交通要冲与城镇 |
一. 包头 |
二. 集宁 |
三. 其它水运码头及市镇 |
四. 其它陆路交通与市镇 |
第五节 宗教商贸活动与市镇 |
一. 百灵庙 |
二. 隆盛庄与张皋 |
三. 毕克齐与察素齐 |
四. 河套平原的市镇 |
五. 其它市镇 |
第二章 近代绥远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 |
第一节 近代绥远的自然环境特征 |
一. 地形地貌 |
二. 气候与水文 |
三. 土壤与植被 |
四. 自然资源 |
五. 自然灾害及环境危机 |
第二节 城镇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
一. 城镇分布密度及其变化 |
二. 城镇经纬向分布特征 |
三. 城镇分布重心的变化 |
第三节 城镇地理分布特征 |
一. 平原盆地分布突出 |
二. 临水分布特征明显 |
三. 交通指向分布为主 |
第四节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 |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二. 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近代绥远城镇职能组合结构 |
第一节 城镇政治功能及其中心体系 |
一. 城镇政治功能及其变化 |
二. 城镇政治中心体系 |
第二节 城镇经济职能及其空间组织 |
一. 商贸服务功能 |
二. 金融流通情况概述 |
三. 手工业 |
四. 交通渡口功能 |
五. 城镇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结构 |
第三节 城镇文化职能及其分布 |
一. 城镇教育机构及其发展 |
二. 城镇其它文教机关 |
三. 城镇宗教与民间信仰 |
第四节 城镇职能体系及其组合结构特征 |
一. 城镇职能类型 |
二. 城镇职能组合类型及其特征 |
第四章 近代绥远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
第一节 城镇人口等级规模 |
一. 城镇人口规模变化 |
二. 城镇人口等级规模及其结构特征 |
第二节 城镇占地规模 |
一. 清末城镇占地规模 |
二. 民国时期城镇占地规模 |
第五章 近代绥远交通道路发展与城镇体系变化 |
第一节 传统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 |
一. 驿站 |
二. 民间商路 |
三. 黄河水运 |
第二节 铁路及其对城镇空间组织的影响 |
一. 平绥铁路 |
二. 平绥铁路对城镇空间组织的影响 |
第三节 公路交通和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
一. 民国时期公路的发展 |
二. 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
结语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启示和建议 |
三. 今后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清至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分布重心移动图 |
附录2 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地理分布图 |
附录3 清前中期绥远地区政治中心分布图 |
附录4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政治中心体系图 |
附录5 近代绥远地区各类商品集散中心分布图 |
附录6 近代绥远地区商业中心等级体系图 |
附录7 20世纪三十年代绥远地区主要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划分图 |
附录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面临的发展现状 |
2.1 内蒙古牧区的界定 |
2.2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2.2.1 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
2.2.2 内蒙古牧区社会发展状况 |
2.2.3 内蒙古和新疆、西藏、青海经济发展的横向比较 |
2.2.4 内蒙古经济的区域不平衡状况 |
2.3 内蒙古牧区牧民收入差异分析 |
2.3.1 牧民总体收入水平及城乡对比 |
2.3.2 牧民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
2.4 内蒙古牧区贫困人口分布 |
2.5 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环境政策在内蒙古牧区减贫中的效果分析 |
3.1 生态环境政策的引入 |
3.1.1 草原生态明显恶化 |
3.1.2 草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 |
3.1.3 草原退化的原因 |
3.2 生态环境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
3.2.1 草畜双承包制 |
3.2.2 生态环境政策与生态补偿结合 |
3.3 生态环境政策对牧区的影响 |
3.3.1 草畜双承包制与牧民收入的变化 |
3.3.2 生态环境政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及牧民收入变化 |
3.4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和牧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锡林郭勒盟牧区生态减贫的实证研究 |
4.1 牧民成本效益分析 |
4.1.1 收入基本情况 |
4.1.2 收入影响因素 |
4.1.3 收入差距分析 |
4.1.4 支出与负债 |
4.2 生态环境状况 |
4.2.1 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
4.2.2 生态环境保护意愿模型 |
4.2.3 草地生态保护政策的重要性比较 |
4.2.4 采矿业对牧区环境和牧民收益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实现方式研究 |
5.1 生态减贫提出 |
5.2 包容性增长理念 |
5.2.1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 |
5.2.2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定义 |
5.2.3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义 |
5.2.4 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内涵 |
5.3 生态减贫的具体实现方式 |
5.3.1 实现生态减贫的几种发展方式 |
5.3.2 生态减贫实现的发展方向 |
5.3.3 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完善其他配套政策措施 |
5.4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推进包容性增长 |
6.2.2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
6.2.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
6.2.4 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投入 |
6.2.5 推进城镇化发展 |
6.2.6 加大牧区金融支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清水河县草场资源与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凯.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
- [2]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与防治规划[D]. 赵志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3]内蒙古贫困空间分异及致贫消贫因素研究[D]. 金肇馨. 内蒙古大学, 2017(01)
- [4]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荣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5]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D]. 李媛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6]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演化及其保护与利用模式[D]. 曹象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7]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D]. 乌敦. 内蒙古大学, 2014(01)
- [8]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D]. 张振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10]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