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薯凝集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廖明欢,周珊,房伯平,黄立飞,邹宏达,杨义伶,王章英[1](2018)在《甘薯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薯作为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除含淀粉、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重要营养成分外,还含许多重要的功能活性成分,比如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多酚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薯功能性成分及其应用,以期为深入研究甘薯功能性成分、培育甘薯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王梅梅[2](2018)在《甘薯糖蛋白SPG-56的提取分离及抗结肠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目的是以忠薯1号为原料,从中提取分离出新的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然后评价其抗肿瘤活性以及机制,为后续研究以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结果:1、本课题通过水提取,等电沉淀,色谱和电泳法并通过MTT活性追踪,从忠薯1号中获得了有抗结肠癌活性的糖蛋白。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氨基酸分析仪分别鉴定了糖蛋白中糖和蛋白质的组成,并使用BALB/c裸鼠和人结肠癌细胞(HCT-116)探索了其抗肿瘤活性。生物质谱的实验结果显示,从忠薯1号中分离得到的糖蛋白其分子量为56 KD,于是将此化合物命名为SPG-56。SPG-56的相对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9%和97.1%,分别含有6种单糖和15种氨基酸。SPG-56所含的6种糖中阿拉伯糖的含量最高,高达0.92%,其次是含量为0.82%的半乳糖,含量最低的是0.17%的葡萄糖醛酸,而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和木糖的三者的含量相对来说差别不大,分别为0.21%、0.21%与0.23%。SPG-56中必需氨基酸达42.9%,所有氨基酸中含量丰富的氨基酸有三种,分别是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以及必需氨基酸缬氨酸,这三种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4.2%,14.0%和9.5%。2、为了验证SPG-56的抗结肠癌活性,首先选择体外实验,运用MTT检测法剖析了SPG-56影响结肠癌HCT-116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在MTT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用不同浓度的SPG-56,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了SPG-56作用于HCT-116细胞24h以后,不同浓度下凋亡细胞的散布情况。我们的研究发现SPG-56对结肠癌细胞HCT-116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仅仅跟药物的浓度产生了剂量性依赖性,还与药物作用的时间形成时间依赖关系。而且随着SPG-56浓度的增大,细胞的凋亡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我们发现当SPG-56的浓度为80μg/mL时凋亡率达33.6%。因此我们推测,一定浓度下的SPG-56可能是通过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从而来实现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的。3、对于体内实验研究,选用雄性BALB/c裸鼠动物,通过灌胃给药SPG-56,观察和记录实验期间裸鼠的体重和瘤体积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SPG-56按照150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后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SPG-H(SPG高剂量,150 mg/kg)给药组(373.3±25.3 mm3)的肿瘤体积明显低于模型组(TC)(827.6±53.4 mm3)。为了进一步验证动物以及流式实验的结果,我们提取肿瘤组织中的蛋白,采用WB实验分析了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PG-56各给药组的Casepase-3,Casepase-8,Casepase-9,以及Bax的表达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高,然而Bcl-2的表达却与之相反,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与此同时进行了免疫组化的研究,其结果与WB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些结果表明,SPG-56可能是一种抑制结肠癌生长的潜在成分。4、基于以上结果,本课题对SPG-56抗结肠癌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裸鼠的粪便进行了16S DNA序列分析以及短链脂肪酸(SCFAs)的分析。结果显示SPG-56组微生物种类丰富,NC(正常对照)组与LF(Lactobacillus fermentum,发酵乳杆菌)丰度显着高于TC组。而且SPG-56组LF的含量高于NC组与TC组,尤其是SPG-H组。气相色谱与质谱法连用测定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种类,结果显示粪便中含有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是乙酸、丙酸和丁酸,而且乙酸的相对含量最高,SPG-H组的乙酸含量显着性高于其他组。雄性BALB/c裸鼠的动物实验表明口服给予SPG-56(150 mg/kg),发酵乳杆菌(2×108 cfu/0.2 mL)+SPG-56(150 mg/kg),SCFAs(20 mM/0.2 mL)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甘薯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新的糖蛋白SPG-56具有一定的抗结肠癌作用,它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动物肿瘤的生长,提高肠道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增加发酵乳杆菌的含量,抑制与凋亡有关的蛋白或者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SPG-56可能可以用来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这一发现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国鸽,张靖杰,李鹏高[3](2017)在《甘薯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薯作为我国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曾经在抵抗饥荒、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薯在我国食品利用方面的作用逐渐发生了改变,许多以甘薯为原料的新型食品被开发了出来。与此同时,对甘薯的营养和保健功效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发现甘薯块根及茎叶中均含有许多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如糖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花青素、咖啡酰奎宁酸、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等。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分别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及活性氧、抑制炎症、降血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减轻肝损伤、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浸润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在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甘薯中所含有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更好地促进相关研究的开展。
黄林华[4](2014)在《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性质、抗肿瘤活性及其与膜荚黄芪凝集素的协同作用》文中认为天然植物来源的生物活性蛋白或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生物酶制剂因其在食品安全或医药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系统研究了米黑根毛霉(R. miehei)CAU432来源的L-天冬酰胺酶的基因克隆表达、纯化、性质及其在焙烤食品和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L-天冬酰胺酶和植物凝集素都属于肿瘤治疗药物,因此,本文将实验室之前研究的膜荚黄芪凝集素(AML)和米黑根毛霉重组L-天冬酰胺酶分别作用白血病细胞,并研究了两者共同作用的抗肿瘤效果。本文随后进一步研究了膜荚黄芪凝集素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首次利用保守区序列和快速末端扩增法成功从米黑根毛霉CAU432中克隆得到一个L-天冬酰胺酶基因RmAsnase。该基因cDNA全长2,156bp,完整阅读框(ORF)为2,049bp,编码682个氨基酸。通过同源性比对分析,RmAsnase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L-天冬酰胺酶的同源性最高且仅为57%。RmAsnase在E. coli中成功诱导表达,通过Ni-IDA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得到电泳级纯酶。该酶为双亚基蛋白,分子量为135kDa,纯化倍数为2.6倍,回收率为48.8%,比酶活为1984.8U mg-1。重组L-天冬酰胺酶RmAsnase最适反应pH值为7.0,在pH4.0-9.0的范围内保持稳定。RmAsnase最适温度为45℃,在低于45℃时比较稳定。RmAsnase对底物专一性较强,以L-谷氨酰胺为底物时的活性仅为L-天冬酰胺酶活力的1.8%。RmAsnase在添加量为10U g-1面粉时能够使面包和饼干中的丙烯酰胺的含量减少90%左右。RmAsnase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K562、U937和Jurkat细胞的体外增殖。RmAsnase和膜荚黄芪凝集素AML作用以上三株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而且这种协同效果呈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RmAsnase和AML的协同抗肿瘤效果不仅能够减少两种蛋白药物的加药量,还能加速细胞凋亡的诱导,减少药物作用时间。两种抗肿瘤活性蛋白的协同作用诱导的凋亡为caspase依赖性的凋亡信号途径。(2)AML是从膜荚黄芪的根里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半乳糖特异结合的凝集素。AML能不同程度抑制K562,HeLa及U937三种人类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其中尤其对K562细胞系的增殖抑制效果最为明显(IC50=15.8μg mL-1)。通过DAPI细胞核染色,DNA片段化,线粒体膜电位以及PI和Annexin Ⅴ双染等实验方法证实膜荚黄芪凝集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肿瘤细胞体外增殖。利用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的介入和蛋白免疫印迹反应(Western bolt)研究细胞内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结果表明AML诱导K56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途径的凋亡。通过荧光标记法可以观察到AML能粘附到K562细胞表面,AML特异性结合的半乳糖和乳糖能够明显抑制其抗肿瘤活性以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能力,说明AML通过结合K562细胞表面的半乳糖残基从而触发细胞内部的内源性的caspase依赖性途径的凋亡。
郭咪咪[5](2013)在《紫薯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紫色甘薯(紫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的方法从紫薯中提取粗多糖;对提取的粗多糖先经过初步的粗分离,达到初步脱除粗多糖中的蛋白质、色素和无机盐等杂质的目的;再经过离子交换柱分离,选择一个较优的多糖组分合并收集;收集的多糖组分再继续用葡聚糖凝胶色谱柱纯化,选取其中几个代表性分子量的多糖组分收集、冻干;最后对分离得到的多糖进行了抗氧化性质的测定,对纯化的多糖组分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认识。首先,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方法从紫薯中提取粗多糖。试验研究了提取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得出了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紫薯多糖的最佳工艺:浸提的热水温度80℃、加水比11mL.g-1、浸提时间30min、超声功率720W,此时多糖得率约为34.47%。对最佳提取工艺下得到的粗多糖再进一步脱蛋白、脱色初分离。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三氯乙酸(TCA)最佳添加量为粗多糖液的3%时,脱蛋白率约为95.54%,此时多糖损失率最少约为52.60%。其次,选用离子交换色谱柱(DEAE-Cellulose52)继续分离得到的粗多糖。试验研究对比了不同pH环境和不同离子强度的洗脱液对洗脱组分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离子强度洗脱液按不同洗脱顺序得到的各个组分是否有组分混杂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性环境的NaCl溶液洗脱效果较好,低离子强度NaCl溶液浓度为11.7g.L-1时分离效果最好,多糖纯度约为94%,洗脱率约为3%;当经过一次上样后,先经过高离子强度NaCl溶液洗脱得到的多糖组分里会含有在一次上样后先经过低离子强度NaCl溶液洗脱得到的多糖组分,即一次上样后,先经过高离子强度NaCl溶液洗脱得到的多糖组分有组分混杂现象。第三,对11.7g.L-1NaCl溶液洗脱得到的多糖组分选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柱纯化。试验研究了能得到较好洗脱分离效果的洗脱液、上样量、收集量等洗脱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上样量为1mL,5.85g.L-1NaCl溶液洗脱,每管收集2mL收集液时,多糖纯化效果较好。通过葡聚糖凝胶色谱法粗略测得第1、第2、第3峰值下的多糖的分子量分别约为129,909Da、107,354Da和88,715Da。对5.85g.L-1NaCl溶液洗脱得到的低、中分子量范围下组分做红外扫描,红外图谱表明2种分子量范围的组分均为多糖,且糖环结构为呋喃型糖环;红外扫描结果也表明了这2种分子量范围多糖级分的端基异头碳的构型均为α型。最后,选用经过DEAE-Cellulose52柱分离得到的多糖试验了对油脂的抗氧化功能。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结果表明,分离后的多糖对芝麻油有抗氧化效果,0.15%多糖与0.1%Vc对芝麻油的抗氧化效果相似,且对芝麻油的抗氧化效果都有双向调节作用。
丘苑新,马永全,于新[6](2012)在《非洲山毛豆种子凝集素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非洲山毛豆种子为材料,通过热稳定性试验、酸碱稳定性试验、糖专一性试验及金属离子试验对其凝集素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大于70℃,凝集素活性全部丧失;凝集素在pH5.89.1范围内具有凝集活性;凝集素的抑制糖主要是乳糖、蔗糖,而D-半乳糖、海藻糖和麦芽糖对其完全没有抑制效果;山毛豆种子凝集素凝集兔红细胞的活性依赖于Ca2+和Mg2+,Mn2+对山毛豆种子凝集素凝集兔红细胞的活性无影响。
衣申艳[7](2011)在《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其基因型差异与环境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甘薯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甘薯茎叶资源丰富,以往对甘薯块根营养及保健价值的研究很多,但是对甘薯茎叶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分别对甘薯叶、叶柄、茎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同时以6个甘薯品种6个实验点3次重复的区试样品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的基因型及其环境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对甘薯叶、叶柄、茎多酚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叶多酚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60%,物料比1:38,提取时间是40 min;甘薯叶柄多酚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60%,物料比1:33,提取时间是26 min;甘薯茎多酚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60%,物料比1:33,提取时间是26 min。可靠性验证实验表明,上述提取方法的优化条件是可靠的。2.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对甘薯叶、叶柄、茎中黄酮超声波法最佳提取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薯叶黄酮最佳提取方法为:乙醇浓度81%,提取时间是42 min,物料比是1:42;叶柄黄酮最佳提取方法为:乙醇浓度78%,提取时间35 min,物料比1:40;茎黄酮最佳提取组合是:乙醇浓度78%,提取时间是35 min,物料比1:40。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区试甘薯样品叶、柄、茎中多酚的含量,研究了甘薯茎叶多酚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甘薯茎叶多酚的含量在基因型、环境效应、基因型×环境效应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这表明甘薯茎叶多酚含量受基因型、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作用的影响。经过综合评价和稳定性分析,发现叶中多酚稳定性顺序由强到弱:“宁甬紫”、“浙258”、“浙738”、“浙15”、“徐紫3号”、“徐18”;叶柄多酚稳定性由强到弱是:“浙15”、“宁甬紫”、“徐18”、“浙738”、“徐紫3号”、“浙258”;茎多酚含量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是:“浙738”、“浙15”、“浙258”、“宁甬紫”、“徐18”、“徐紫3号”。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区试甘薯样品叶、柄、茎中黄酮的含量,研究了甘薯茎叶黄酮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茎叶在基因型、环境效应、基因型×环境效应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这表明甘薯黄酮含量受基因型、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和环境效应互作作用的影响。经过综合评价和稳定性分析,叶黄酮含量稳定性顺序是:“宁甬紫”>“浙258”>“徐18”>“浙15”>“徐紫3号”>“浙738”;叶柄黄酮含量稳定性顺序是:“徐紫3号”>“徐18”>“宁甬紫”>“浙738”>“浙15”>“浙258”;茎黄酮含量稳定性顺序是:“浙15”>“宁甬紫”>“徐18”>“浙258”>“徐紫3号”>“浙738”。这些结果的获得为开展甘薯地上部分多酚物质的提取和成分分析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维雅[8](2010)在《正红菇菌丝体凝集素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液体深层培养的正红菇(Russula vinosa)菌丝体产胞内凝集素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产凝集素的最适条件:淀粉3.04%,酵母粉0.3%,KH2PO40.2%, MgSO40.1%,装液量73 mL,转速250 r/min,初始pH 5,发酵时间5 d。在此条件下,菌丝体产胞内凝集素的总活力可达72127.3,与初始培养条件下的凝集素总活力25044.2相比提高了1.88倍。正红菇菌丝体经PB抽提,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层析纯化得到一种凝集素(Russula vinosa Lectin简称RVL)。RVL的比活性比粗提液提高了73.3倍,活力回收率达54.4%。经SephadexG-100测得RVL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kD。RVL在SDS-PAGE上显示单一的蛋白带,只含一个亚基。对RVL理化性质和部分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VL是一种糖蛋白,其中性糖含量为3.87%;以兔红细胞检测凝集活性,凝集活性在20-60℃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pH在5-9的范围内,RVL的凝集活性保持相对的稳定;RVL对Mn2+、Zn2+、Ca2+有不同程度的依赖作用;对糖的专一性研究表明,D-甘露糖是RVL的专一性抑制糖,蔗糖、D-半乳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在一定程度上对凝集活性有抑制作用;RVL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RVL中含有15种氨基酸,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最高,不含有精氨酸和脯氨酸。抑菌实验显示,RVL对供试的细菌都没有抑制作用,对供试的部分真菌(红色面包霉、绿色木霉、稻瘟病菌、黑曲霉)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黑曲霉、绿色木霉、黄曲霉和稻瘟病菌孢子的萌发也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侯玉芳[9](2009)在《PHA的提取及其复合中药多糖的免疫作用初探》文中提出在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疫苗免疫来控制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但是免疫失败或不完全成功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众多,除疫苗质量、免疫程序等因素外,机体健康状况不良、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应激、滥用药物引起慢性中毒等都可以导致畜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不能对疫苗刺激作出正常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免疫失败或不完全成功。同时近年来伴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涌现出的基因疫苗,因其本身免疫原性差,一般免疫增强剂难以提高其免疫原性。因此研制高效、低毒的新型免疫增强剂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作为一种有丝分裂原,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极强的刺激作用。本文对PHA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影响传统水溶液浸提的各因素设计了3组水溶液浸提方案,同时采用反胶团法提取PHA,将二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反胶团萃取的血凝效价和蛋白提取率高于水溶液浸提组,说明反胶团萃取具有较高的提取率。对影响反胶团萃取的各因素(pH、水相离子强度、萃取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到反胶团萃取PHA的最佳工艺:水相离子强度为0.15mol·L-1,正萃时水相pH4~6,萃取时间为4min,反萃时水相pH为9~10,萃取时间8min。采用DEAE Sephadex A-50和Sephadex G150对PHA进行纯化,纯化产物经SDS-PAGE电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获得单一条带,说明获得电泳纯的PHA。中药多糖(Chinese Herbal Polysaccharides,CHPs)的免疫增强作用已被多方面的实验所证实。本文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板蓝根多糖(Indigowoad Root Polysaccharides,IRP)、茯苓多糖(Poria Wolf Polysaccharides,PWP)、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ASP),并采用Sevag法除蛋白,大孔树脂脱色素,苯酚-硫酸法对各多糖的含糖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四种多糖的含糖量分别为86%、72%、79%、83%。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观察自提PHA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发现PHA终浓度在6.5~200μg·mL-1时能显着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在50μg·mL-1时达最大值,以后随浓度增大而略有下降。观察自提多糖单独或与PHA(亚适剂量12.5μg·mL-1)联用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多糖单独应用均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与PHA联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其中APS单独或与PHA联用的OD570最高值均最大,因此认为APS对免疫细胞的刺激作用最强。检测APS与PHA联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昆明种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高、中、低剂量组,PHA对照组,APS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连续5d,第7d用碳廓实验检测小鼠的MФ吞噬指数,并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表明APS与PHA联用的中、高剂量能显着或极显着地提高小鼠的脾指数,对胸腺指数影响不显着;APS与PHA联用中、高剂量组均能极显着提高小鼠的MФ吞噬指数,证明APS与PHA联用对小鼠的特异性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均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反胶团法萃取PHA效果较好,同时自提PHA与APS联用对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促进作用。
石晋[10](2008)在《甘薯叶类胡萝卜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甘薯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甘薯叶的利用被忽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薯叶中含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类胡萝卜素。为了能指导甘薯的育种及其叶的综合利用,本文对从甘薯叶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的工艺及甘薯叶中叶黄素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考察了不同因素如叶的干燥方式、甘薯生长过程光照不同对甘薯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检测波长的选取、流动相的选择、线性关系的考察和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等相关实验,建立了测定甘薯叶中叶黄素的分析方法:即色谱柱为WatersSunFireTMC18(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445nm,流动相为甲醇-水=95:5(V/V),流速为0.8mL/min;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5%,相对标准偏差为1.3%,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甘薯叶中叶黄素的测定。利用该方法测得8个甘薯品种间的叶黄素含量差异显着,最高者为苏薯8号。(2)超声波法提取并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分别研究了多个提取条件对甘薯叶中总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索出总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1:50,甲醇浓度20%,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25℃;利用该条件测得各甘薯品种叶片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显着,苏薯8号最高,可达336mg/kg(DW)。(3)真空干燥和微波干燥较晒干、阴干或烘干的甘薯叶片可以提取得到更多的质优、量大的类胡萝卜素;适当减弱甘薯生长过程中光照强度有利于甘薯植株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
二、甘薯凝集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凝集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甘薯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类胡萝卜素 |
2 花青素 |
3 多酚 (polyphenols) |
4 蛋白质 |
5 其他功能活性成分 |
(2)甘薯糖蛋白SPG-56的提取分离及抗结肠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章 甘薯糖蛋白SPG-56的提取分离及其结构鉴定 |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与讨论 |
第2章 SPG-56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SPG-56对荷瘤裸鼠肿瘤增长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SPG-56对裸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创新点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3)甘薯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甘薯蛋白及多肽类物质 |
2.1 甘薯糖蛋白(sweet potato glycoprotein,SPG) |
2.2 甘薯贮藏蛋白(sweet potato storage protein,SPSP) |
2.3 甘薯凝集素(sweet potato lectin,SPL) |
3 多酚类化合物 |
3.1 花青素(anthocyanidin) |
3.2 咖啡酰奎宁酸(caffeoylquinic acid) |
3.3 香豆素 |
3.4 槲皮素 |
4 类胡萝卜素 |
5 甘薯呋喃二萜 |
6 展望 |
(4)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性质、抗肿瘤活性及其与膜荚黄芪凝集素的协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略词与译名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进展 |
1.1.1 L-天冬酰胺酶 |
1.1.2 L-天冬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
1.1.3 植物凝集素 |
1.1.4 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
1.1.5 黄芪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米黑根毛霉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基因克隆和表达、纯化、性质及应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2 菌株与载体 |
2.2.3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2.2.4 米黑根毛霉总DNA、总RNA的提取及mRNA纯化 |
2.2.5 L-天冬酰胺酶基因的保守区片断PCR扩增 |
2.2.6 L天冬酰胺酶全长cDNA的克隆 |
2.2.7 L-天冬酰胺酶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
2.2.8 L天冬酰胺酶c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2.2.9 L-天冬酰胺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2.10 菌体密度、酶活力及蛋白含量测定 |
2.2.11 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纯化 |
2.2.12 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分子量测定 |
2.2.13 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酶学性质测定 |
2.2.14 L-天冬酰胺酶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
2.2.15 L-天冬酰胺酶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与膜荚黄芪凝集素的协同作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L-天冬酰胺酶基因(RmAsnase)全长扩增及序列分析 |
2.3.2 L-天冬酰胺酶基因(RmAsnase)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3.3 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纯化及分子量测定 |
2.3.4 空载体对照及重组酶表达验证 |
2.3.5 重组L-天冬酰胺酶分子量测定 |
2.3.6 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酶学性质 |
2.3.7 重组L-天冬酰胺酶底物特异性和动力学参数 |
2.3.8 重组L-天冬酰胺酶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
2.3.9 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抗肿瘤活性 |
2.3.10 重组L-天冬酰胺酶与膜荚黄芪凝集素协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2.3.11 重组L-天冬酰胺酶与膜荚黄芪凝集素协同作用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膜荚黄芪凝集素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2 细胞培养 |
3.2.3 膜荚黄芪凝集素的分离纯化 |
3.2.4 血凝活性及蛋白含量的测定 |
3.2.5 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检测 |
3.2.6 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细胞核形态学变化 |
3.2.7 凋亡细胞片段化DNA的提取及凝胶电泳 |
3.2.8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验证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 |
3.2.9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
3.2.10 荧光标记AML观察细胞表面结合 |
3.2.11 免疫印迹法分析细胞凋亡信号通道 |
3.2.12 圆二色谱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膜荚黄芪凝集素的纯化及其生化性质 |
3.3.2 膜荚黄芪凝集素抑制不同肿瘤细胞系的体外增殖 |
3.3.3 荧光显微镜观察DAPI染色后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 |
3.3.4 葡聚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DNA片段化 |
3.3.5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验证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 |
3.3.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
3.3.7 凋亡抑制剂对AML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8 AML诱导的凋亡细胞的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
3.3.9 热变性方法研究AML凝血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相关性 |
3.3.10 荧光标记法观察AML与细胞表面的结合 |
3.3.11 游离糖对AML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论文创新点 |
4.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紫薯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甘薯种植情况 |
1.2 甘薯研究现状 |
1.2.1 甘薯成分研究 |
1.2.2 甘薯功能研究 |
1.3 多糖研究现状 |
1.3.1 多糖的功能 |
1.3.2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结构认识 |
1.4 甘薯多糖研究现状 |
1.4.1 甘薯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1.4.2 甘薯多糖的功能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紫色甘薯多糖的提取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紫薯多糖制备 |
2.3.2 紫薯粗多糖三氯乙酸(TCA)脱蛋白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紫薯粗多糖提取试验 |
2.4.2 紫薯粗多糖脱蛋白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紫薯粗多糖的分离 |
3.1 试验材料 |
3.2 主要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紫薯粗多糖分离工艺流程 |
3.3.2 紫薯粗多糖分离方法 |
3.3.3 多糖组分的紫外扫描纯度鉴定 |
3.3.4 公式计算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DEAE-Cellulose 52 层析柱洗脱液的选择 |
3.4.2 PPSP-1 紫外扫描纯度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紫薯多糖的纯化 |
4.1 试验材料 |
4.2 主要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紫薯多糖 PPSP-1 的纯化工艺流程 |
4.3.2 紫薯多糖 PPSP-1 纯化方法 |
4.3.3 组分多糖纯度鉴定(双缩脲法) |
4.3.4 纯化多糖 PPSP-1-1 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4.3.5 纯化多糖红外光谱扫描结构认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Sephadex G-100 层析柱纯化多糖 PPSP-1 因素优化 |
4.4.2 紫薯多糖纯度鉴定 |
4.4.3 纯化紫薯多糖 PPSP-1-1 的分子量测定 |
4.4.4 纯化多糖红外光谱扫描结构认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糖对油脂的抗氧化试验 |
5.1 试验仪器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硫代巴比妥酸法(TBA 法) |
5.2.2 试验步骤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非洲山毛豆种子凝集素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仪器与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凝集素的制备 |
1.2.2 热稳定性试验 |
1.2.3 酸碱稳定性试验 |
1.2.4 糖专一性抑制试验 |
1.2.5 金属离子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热稳定试验 |
2.2 酸碱稳定性试验 |
2.3 糖抑制试验 |
2.4 金属离子抑制试验 |
3 讨论 |
(7)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其基因型差异与环境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薯茎叶简介 |
1.1.1 甘薯茎叶的营养成分的组成 |
1.1.2 甘薯茎叶功能性成分的组成 |
1.1.3 甘薯茎叶提取物的医疗保健作用 |
1.2 多酚的研究 |
1.2.1 多酚的定义 |
1.2.2 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3 多酚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
1.2.4 多酚的生理特性 |
1.3 黄酮的研究 |
1.3.1 黄酮的定义 |
1.3.2 黄酮研究进展 |
1.3.3 黄酮提取及测定方法 |
1.3.4 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 |
1.3.5 黄酮的生理活性 |
1.4 甘薯茎叶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效应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甘薯茎叶多酚最佳提取方法的优化 |
2.1 甘薯叶多酚最佳提取方法的优化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甘薯叶柄多酚提取方法的优化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甘薯茎多酚最佳提取方法的优化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甘薯茎叶黄酮提取方法的优化 |
3.1 甘薯叶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的优化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甘薯叶柄黄酮提取方法的优化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甘薯茎的黄酮提取方法的优化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甘薯茎叶多酚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材料来源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甘薯茎叶多酚含量的多点区域试验分析 |
4.2.2 甘薯茎叶不同基因型多酚含量的差异 |
4.2.3 甘薯茎叶多酚含量基因型的稳定性 |
第五章 甘薯茎叶黄酮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和试剂 |
5.1.2 材料来源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甘薯茎叶黄酮含量的多点区域试验分析 |
5.2.2 甘薯茎叶不同基因型黄酮含量的差异 |
5.2.3 甘薯茎叶黄酮含量基因型稳定性 |
第六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正红菇菌丝体凝集素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凝集素的研究概况 |
1.1 凝集素的定义及分布 |
1.2 凝集素的结构 |
1.3 凝集素的分类 |
1.4 凝集素的分离纯化 |
1.5 凝集素的性质 |
1.6 凝集素的应用 |
第二节 大型真菌凝集素的研究概况 |
2.1 大型真菌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
2.2 大型真菌凝集素的发展前景 |
第三节 红菇的研究进展 |
3.1 红菇的分布及生态环境 |
3.2 红菇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响应面法优化正红菇菌丝体产胞内凝集素培养条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2.1 红菇菌丝体胞内凝集素提取 |
2.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3 单因素实验 |
2.4 Plackett-Burrman设计筛选影响总活力的主要因素 |
2.5 最陡爬坡实验确定主要因素水平中心点 |
2.6 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主要因素的最优水平 |
2.7 最优发酵配方组合的验证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正红菇菌丝体凝集素(RVL)的分离纯化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2.1 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 |
2.2 Sephadex G-100分子筛层析 |
2.3 纯度检测及亚基相对分子质量 |
2.4 纯化回收率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正红菇菌丝体凝集素(RVL)的理化性质及部分生物学活性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2.1 RVL的热稳定性 |
2.2 RVL的酸碱稳定性 |
2.3 金属离子对RVL血凝活力的影响 |
2.4 糖对RVL血凝活力的影响 |
2.5 RVL中性糖含量 |
2.6 RVL氨基酸组成 |
2.7 RVL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2.8 RVL对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9 RVL对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PHA的提取及其复合中药多糖的免疫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中草药与免疫 |
1.1.1 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草药 |
1.1.2 中药对免疫作用的复杂性 |
1.1.3 中药免疫增强作用的机制 |
1.1.4 植物源免疫增强剂国外研究概况 |
1.1.5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畜牧养殖中的研究应用 |
1.1.6 中药作为免疫增强剂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1.1.7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发展前景 |
1.2 植物凝集素研究现状 |
1.2.1 凝集素的定义和研究历史 |
1.2.2 凝集素在自然界的含量与分布 |
1.2.3 植物凝集素的分类 |
1.2.4 植物凝集素的结构与性质 |
1.2.5 植物凝集素的提取、纯化 |
1.2.6 凝集素在兽医临床的研究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药品与化学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动物 |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红芸豆植物血凝素提取工艺研究 |
2.2.2 植物血凝素的纯化 |
2.2.3 中药多糖的提取 |
2.2.4 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2.2.5 APS 和PHA 联用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
2.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PHA 提取工艺研究 |
3.1.1 各因素对反胶团提取的影响 |
3.1.2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蛋白含量 |
3.1.3 不同方法提取的植物血凝素的血凝效价 |
3.2 植物血凝素的纯化 |
3.2.1 PHA 过层析柱的洗脱曲线 |
3.2.2 SDS-PAGE 电泳检测PHA 纯度 |
3.3 多糖的提取 |
3.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
3.3.2 四种多糖含糖量测定 |
3.4 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3.4.1 PHA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2 多糖对脾淋巴细胞增值的影响 |
3.5 APS 联合PHA 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4 讨论 |
4.1 PHA 提取工艺研究 |
4.1.1 反胶团萃取 |
4.1.2 反胶团体系的选择 |
4.1.3 影响反胶团萃取过程的主要因素 |
4.1.4 反胶团萃取与传统提取方法的比较 |
4.1.5 PHA 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4.2 PHA 的纯化 |
4.2.1 凝集素纯化方法的选择 |
4.2.2 层析注意事项 |
4.2.3 SDS-PAGE 检测纯化结果 |
4.3 中药多糖的提取提纯 |
4.4 PHA 与CHPS 对小鼠体外脾淋细胞增殖的影响 |
4.4.1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 |
4.4.2 自提 PHA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4.4.3 中药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4.5 APS 联合PHA 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4.5.1 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5.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甘薯叶类胡萝卜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甘薯叶开发概况 |
1.1.1 化学成分 |
1.1.2 活性物质 |
1.1.3 医疗保健作用 |
1.1.4 利用现状 |
1.1.5 开发前景 |
1.2 类胡萝卜素的功效及研发现状 |
1.2.1 性质 |
1.2.2 生理功能 |
1.2.3 分布与来源 |
1.2.4 制备与分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甘薯叶中叶黄素的HPLC测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LC结果 |
2.3.2 HPLC的检测波长 |
2.3.3 流动相配比 |
2.3.4 专属性比对 |
2.3.5 标准曲线 |
2.3.6 测试的精密度 |
2.3.7 测试的重现性 |
2.3.8 测试的稳定性 |
2.3.9 测试的回收率 |
2.3.10 供试品测定结果 |
2.4 小结 |
3 甘薯叶总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供试品吸收光谱 |
3.3.2 测试的精密度及重现性 |
3.3.3 测试的稳定性 |
3.3.4 测试的回收率 |
3.3.5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6 正交实验结果 |
3.3.7 不同品种甘薯叶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干燥方法对甘薯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干燥方法对甘薯叶外观性状的影响 |
4.3.2 不同干燥方法对甘薯叶中叶黄素的影响 |
4.3.3 不同干燥方法对甘薯叶中总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光照对甘薯叶片光合色素积累及生理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光强对光合性能的影响 |
5.3.2 不同光强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5.3.3 不同光强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光强对不同品种甘薯叶片光合色素积累及生理的影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甘薯凝集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薯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 廖明欢,周珊,房伯平,黄立飞,邹宏达,杨义伶,王章英. 热带农业工程, 2018(03)
- [2]甘薯糖蛋白SPG-56的提取分离及抗结肠癌活性研究[D]. 王梅梅. 西南大学, 2018(01)
- [3]甘薯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国鸽,张靖杰,李鹏高.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2)
- [4]重组L-天冬酰胺酶的性质、抗肿瘤活性及其与膜荚黄芪凝集素的协同作用[D]. 黄林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5]紫薯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D]. 郭咪咪.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6)
- [6]非洲山毛豆种子凝集素性质的研究[J]. 丘苑新,马永全,于新.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8)
- [7]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其基因型差异与环境效应的研究[D]. 衣申艳. 浙江大学, 2011(07)
- [8]正红菇菌丝体凝集素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D]. 黄维雅.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3)
- [9]PHA的提取及其复合中药多糖的免疫作用初探[D]. 侯玉芳.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10]甘薯叶类胡萝卜素分析[D]. 石晋.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