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化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国内外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现状、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和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测评等方面。本文则着重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机制与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的评价体系。本文从国内外有关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理论和评价模型出发,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从微观方面分三个层次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机制,并提出了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理论模型: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外在表现是出口和对外投资的逐步发展,其深层次的表现则是企业对杠杠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的有效运用,而这些又最终取决于企业的学习能力。为了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的评价体系,利用中小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本文还分别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出发,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对策。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 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1.3 本文的研究方法1.4 本文的创新之处1.5 本文的重点与难点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2.1 中小企业的界定2.1.1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界定标准2.1.2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2.2 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界定2.3 企业国际化成长理论综述2.3.1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U-M模型)2.3.2 出口行为理论2.3.3 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2.3.4 企业国际化的资源理论2.3.5 企业国际化四要素模型2.3.6 企业国际化带动论2.3.7 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向联系模型2.4 企业国际化成长评价模型2.4.1 苏利文测量方法2.4.2 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的六要素模型2.4.3 鲁桐的国际化蛛网模型2.4.4 尤宏兵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2.5 小结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现状3.1 我国中小企业整体概况3.1.1 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3.1.2 中小企业的结构分布3.1.3 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3.1.4 中小企业经营状况3.2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3.2.1 出口总量分析3.2.2 出口方式分析3.2.3 出口商品结构分析3.2.4 出口方式、商品结构与出口量3.3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3.3.1 对外投资的方式3.3.2 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3.4 小结4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研究4.1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目的4.2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动力4.3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外显层机制4.3.1 中小企业出口贸易4.3.2 中小企业对外投资4.4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中间层机制4.4.1 杠杠机制4.4.2 创新力机制4.4.3 控制力机制4.5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内含层机制4.6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的模型4.7 小结5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评价体系研究5.1 评价体系的涵义5.2 评价体系的分析框架5.3 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5.3.1 外显层指标5.3.2 中间层指标5.3.3 内含层指标5.3.4 “约束层”指标5.4 基于AHP-GRA的评价方法5.4.1 指标关联度的计算5.4.2 指标权重的确定5.4.3 评价结果的计算5.5 实证研究5.6 小结6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对策研究6.1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竞争优势构建6.1.1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模式选择6.1.2 更新观念,培养全球化思维方式6.1.3 制定科学的国际化经营战略6.1.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6.1.5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6.1.6 加强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6.1.7 加强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设6.2 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政府政策保障6.2.1 “小企业大政府”与“大企业小政府”的博弈6.2.2 政府服务体系创新思考6.2.3 加强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风险管理6.3 小结参考文献附录附录1附录2附录3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中小企业论文; 国际化论文; 成长机制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