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小麦纹枯病的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采用传统的育种途径对该性状进行选择有很大的难度,而基于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定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数量性状的改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目前小麦QTL研究涉及到农艺性状、生理性状以及抗病性等许多方面,但纹枯病抗性QTL的研究仅见少量报道。本实验通过对ITMI(International Triticease Mapping Inititative)作图群体的抗病性鉴定,对小麦纹枯病抗性QTL进行初步定位,为纹枯病抗性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以提高育种效率。同时,对该群体的抗寒性QTL进行初步定位,并对小麦的抗纹枯病性和抗寒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探。此外,本实验利用SSR标记对我国冬、春麦区的73份小麦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明确我国目前各主要麦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希望能为育种工作者提供育种材料的遗传变异信息,为亲本选配及培育优质高产品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ITMI群体进行小麦纹枯病抗性QTL定位分析,鉴定出5个主效QTL。3个位于2D染色体上,可分别解释14.36%、12.97%和14.14%的表型变异;1个位于6A染色体上,可解释16.80%的变异;1个位于7A染色体上,可解释17.52%的表型变异。其中位于2D染色体上的QTL区段,在温室和大田两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利用ITMI群体进行小麦抗寒性QTL的初步定位分析,共检测到4个与小麦抗寒性相关的加性QTL,分别位于1B、3D、5D、6A染色体上。其中位于6A染色体上的QTL在两个重复中都能检测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位于6A染色体的QTL区段覆盖了与小麦纹枯病抗性相关的QTL区段。初步推断,小麦抗纹枯病性与抗寒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3.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我国主要麦区的73份冬、春小麦品种(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共检测出513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变异数在2~10之间,平均为3.61;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08~0.88,平均为0.60。73个品种经“UPGMA”聚类分析可分为四大类11个组,分类结果与品种系谱基本吻合,与小麦品种的冬、春性一致。对7个部分同源群多样性的比较结果表明,第5部分同源群多样性较高,第4、6两个部分同源群多样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