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研究

《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与文本比较研究方法,对《三国演义》满文翻译进行专题研究,系统论述了《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缘起、翻译过程、版本流变、文本特征以及后世影响等诸问题。全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论三大部份组成,并后附相关文本和图例。其中正文包含三章内容。绪论,介绍选题意义、前人研究状况以及研究方法。首先,《三国演义》是汉族古典文学经典之作,它广泛流传于域外,后世出现很多外文译本。《三国演义》满文译本是众多翻译文本的一种,满文译本在流传过程中又促生了蒙古文译本,形成了汉文→满文→蒙古文三连贯的翻译关系。前人研究《三国演义》,一般注重西文或日本译本,不太重视满文译本,本文选择满文译本,扩展了其域外传播研究范围,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次,《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工作历经太宗、睿王摄政及世祖亲政时期,时至1660年最后刊刻颁众;这正值满洲建国定鼎、武功大成、文治肇兴之时,是其文治大略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份,因此本文选题对研究满洲的文治肇兴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再次,《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影响了满族文艺,催发民间艺人创作三国题材歌谣。因此,从影响分析的角度阐释该文艺现象,对满族及锡伯族文艺研究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章“《三国演义》满文翻译考述”,由三节内容构成,主要从文献学与历史研究角度,探讨了清初《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的相关史实问题。清初《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实属其文化建设的重要事项,因此有必要将其放入清初文治肇兴的历史背景中,先阐明其翻译成书的政治文化背景、文化条件,而后才能考论翻译本身的史实问题。当初,翻译作业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满、汉双方对翻译持有不同意见,所以翻译工作时断时续,经过太宗、睿王摄政及世祖亲政三个时期,历时二十八年。鉴于此情,本章辟设三节,分别论述其相关问题。第一节从历史角度阐述清初文治背景,包括文字创改、人才聘用、文馆(三院)设立及图书搜集等问题。第二节以文献整理为基础,简单论述清初太宗、世祖两朝汉籍翻译情况,以阐明《三国演义》翻译在清初汉籍满译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取向。第三节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以严密的考据为先导,逐一考证《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的相关史实。内分太祖、太宗、世祖三个阶段,逐一讨论三朝围绕《三国演义》发生的各种事情及当政者对它的好恶变化,具体事项包括太祖好读《三国演义》、太宗喜览《三国演义》、达海始译《三国演义》、王文奎谏止及太宗勒令停译、睿王重启译端、顺治七年内院奏告译竣及顺治十七年刻成颁众,等等。学界咸知天聪年间达海译写《三国演义》未竣而卒,而不知王文奎谏止及太宗勒令停译《三国演义》一事,笔者依靠文献考据,首次揭露了太宗对汉籍的认识转变及停译《三国演义》的史实。学界多以《三国演义》满文刻本前附谕、奏落款为据,认为《三国演义》满文译本刻于顺治七年。笔者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质疑刻本顺治七年成帙一说,提出顺治七年是翻译告竣的时间,并非刻书成帙的时间,刻本成书当在顺治七年至顺治十七年之间。鉴于顺治十七年春颁书于众,推测顺治十六年为刻书告竣之年。第二章“《三国演义》满文译本文本解析”,由三节内容构成,主要考究《三国演义》译本的版本流变、文本特征,论及翻译底本问题。第一节阐述《三国演义》满文译本的版本情况。《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在其译写、刊刻、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纯满文本、满汉合璧本以及音写本等几种版本。笔者依据前人目录成果,对各种译本做了一番详细介绍,以显示满文译本的存世状况,以方便后人借鉴。第二节专门对《三国演义》汉、满两种文本进行了比对。笔者借鉴前人研究《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底本的基础上,利用文本细读方法,选择嘉靖本和纯满文本,以第一卷十回内容为例,进行逐字逐句的详细比较。通过比照,发现纯满文译本的文本体例、结构构造、与嘉靖本吻合,但文字上存在细微出入,因此证实了满文翻译底本确为嘉靖本的另一支的观点。第三节专门介绍了满文音写本比较。巴黎图书馆藏有一部特殊的《三国演义》抄本,该本用满文字母转写汉字而成。笔者经过一番比较,发现其中若干部份本于李卓吾本,另一部份则本于毛评本。此次,笔者暂对本于毛评本的部份文字进行比较,发现偶尔有些文字出入,可能该音写本来自毛评本的某种不为笔者掌握的版本。第三章“《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的影响评析”,由三节内容构成,主要分析《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对满洲军政、满洲文艺的影响以及催生蒙古文翻译等问题。满洲统治者翻译《三国演义》,出于军政借鉴需要。据史料记载,后世满洲将士确曾以《三国演义》为兵书,从中吸取军事政治谋略,例如,太宗仿效《三国演义》周瑜赚蒋干故事反间袁崇焕与明帝、乾嘉时期满洲名将海兰察与额勒登保习兵法于《三国演义》而立奇功等事。本文依据清初史实,逐一探讨上述诸项,鉴别其真伪,批评其妄论。《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对满洲文学、满洲文艺产生了深刻影响。自满文《三国演义》产生伊始,陆续产生了诸多汉文小说满文翻译作品,成为满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演义》不仅以文本形式流传,而且以口头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了民间伦理道德观念,并且丰富了满洲民间歌谣的题材,催发了民间艺人创作三国题材歌谣。《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的流传并非只限于满族,还传至蒙古,催生蒙古文《三国演义》的产生,并且影响了蒙古族文学创作、蒙古族民间文艺等领域。本章第三节即对此做了相关阐述。结论,总结本次研究所得,指出研究缺失,规划今后研究重点。通过本次研究基本厘清了《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相关事宜,译本体例、特征以及对后世影响等问题,但因条件所限,仍有若干问题托付日后,例如《三国演义》汉、满、蒙三种文本比较研究。此外,结论中还指出研究《三国演义》满、蒙翻译,最困难的还是存本难觅问题,鉴于此情笔者提出该问题需诉诸同仁齐心应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前人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清初《三国演义》满文翻译考述
  • 第一节 清初翻译《三国演义》文治背景
  • 第二节 清初译书考略
  • 第三节 《三国演义》满文翻译考论
  • 1.3.1 清太祖努尔哈赤好读《三国演义》
  • 1.3.2 清太宗皇太极敕译《三国演义》
  • 1.3.3 皇父摄政叔王多尔衮译刊《三国演义》
  • 第二章 《三国演义》满文译本文本解析
  • 第一节 《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版本介绍
  • 2.1.1 纯满文刻本
  • 2.1.2 满汉合璧本
  • 2.1.3 满文转写汉字抄本
  • 第二节 《三国演义》满文译本文本解读
  • 2.2.1 卷首序文
  • 2.2.2 三国志宗寮
  • 2.2.3 目录
  • 2.2.4 正文
  • 第三节 满文音写抄本解析
  • 第三章 《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的影响评析
  • 第一节 《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对满洲军政影响
  • 第二节 《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对满洲文学艺术影响
  • 第三节 《三国演义》满文翻译对蒙古翻译的媒介地位及其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