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伴随着美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半价收购和AIG向联邦政府申请援助,以及国内央行改变之前强硬的紧缩政策和实施“双率下调”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A股市场深度动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随着大盘的剧烈下跌和宏观政策的出台,明显倾向于低风险的债券市场。抗风险和收益稳健的特征使得债券型基金成为市场资金的“避风港”。最近一年成立的债券型基金规模已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随着投资者风险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债券市场强劲走势的延续,债券型基金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扩容态势,债券型基金的发展面临良好机遇。与股票型基金绩效每况愈下相对照的是,债券型基金有着良好的表现,由此引发了投资者的申购热潮。由于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基金管理人在履行基金契约的过程中,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赎回机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引入的。在基金运行制度上设置赎回机制,其实是引入市场和竞争的作用,这就使基金管理感受到竞争压力,从而部分避免了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问题。正是由于赎回机制的制度创新,使得开放式基金最终超越封闭式基金而成为基金业的主流。开放式基金赋予了投资者按基金净值买卖基金的权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同时可能出现的短期大规模资金流出对基金的经营是十分不利的。为了应对大规模不可预见的赎回,基金必须保留大量现金来应付赎回,甚至不得不在低价位卖出基金资产,造成基金净值的损失。实证研究表明,基金的短期现金流的波动幅度与基金未来表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开放式基金被迫变现资产的行为还会加剧证券市场的动荡,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因此,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避免基金规模的大幅度减少是十分重要的。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始终保持较小的比例。而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比例则很大。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着不可忽视的赎回风险,因为我国基民倾向于在开放式基金业绩出现高增长时选择赎回(刘志远和姚颐,2004)。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基金管理者和基金投资者两方面研究了我国债券型基金的赎回现象,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论文包括四章,第一章绪论,第二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对全文进行总结。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对资本市场的现状、政府对债券市场的政策支持、债券型基金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指出债券型基金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使用面板数据研究影响债券型基金赎回的因素,并对不同风格的债券型基金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债券型基金存在“赎回异象”,基金规模、基金公司规模、债券基金市场形势也是影响基金赎回的因素。影响不同风格的债券型基金赎回的因素存在差异。第三章研究了投资者的赎回行为是否理性。本文运用因子模型进行了债券型基金的绩效评估,并通过回归法、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以及Yates修正下的卡方检验法来证明基金绩效存在可持续性。本文采用自助法得到的分布说明基金的持续性确实存在,而不是因为数据分布的非正态分布原因造成的,表明实际样本的结果是可信的,能够说明债券型基金具有可持续性。第四章为论文结论的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待改进的地方。本文的结论主要有:(1)我国债券型基金投资者倾向于赎回当期业绩好的基金。投资者并不是特别关注债券型基金的收益波动性。大规模基金能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投资者对大规模债券型基金更有信心。投资者的选择具有趋同效应,当整个债券型基金市场出现资金净流入时,单只基金也会出现资金净流入。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并不看好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扩大。(2)不同投资风格的债券基金所面临的赎回压力不同,影响投资者赎回行为的主要因素也不同。从类型I到类型III,投资风格越来越激进,基金公司所面临的赎回压力也越来越大。对第I类债券型基金而言,影响投资者赎回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基金自身的规模和债券型基金行业的发展动向。对第II类债券型基金而言,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单只基金规模的扩大给投资者传递了非常有利的信号,投资者更偏好基金公司的专业化管理。对第III类债券型基金而言,基金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但基金公司规模的扩大反而会带来赎回风险的增加。(3)由于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领域,因而收益率较高的基金绩效一般较好。研究表明基金绩效存在可持续性。自助法所得到的分布说明基金的持续性确实存在,而不是因为数据分布的非正态分布原因造成的,表明实际样本的结果是可信的,能够说明债券型基金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以下建议:(1)债券型基金应当高度重视赎回风险,积极寻找措施来化解赎回压力。从整体来看,基金公司可以通过扩大单只债券型基金的规模来减小赎回压力,而不宜盲目扩展基金公司的规模。基金公司还可以通过增加分红来降低净值,进而应对赎回风险。(2)不同投资风格的债券型基金应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赎回风险。对纯债券型基金而言,扩大规模是较好的选择。对“打新股”类债券型基金而言,基金公司可以选择扩大基金的规模和控制基金公司的规模等措施来应对赎回风险。基金公司应及时将“打新股”带来的收益进行分红,以抵消高收益带来的赎回压力。对“打新股”+“股票买卖交易”型债券型基金而言,降低收益波动性、控制基金公司规模、扩大基金本身的规模等都有助于应对赎回风险。(3)基金公司应加大对债券基金产品创新力度,适时推出新型投资风格的债券型基金。(4)我国的债券型基金绩效存在可持续性,那么投资者的这种行为就可以被认为是非理性的。我国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应该赎回历史表现差的基金,而申购历史表现较好的基金。总体而言,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对不同风格的债券型基金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影响不同债券型基金的因素存在差异。其次,本文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考虑了多重共线性,这在以往国内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最后,本文借鉴国外研究,对我国债券型基金的绩效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债券型基金的绩效持续性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成因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7)
- [2].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的影响因素研究[J]. 商展经济 2020(03)
- [3].四大窍门巧妙缩短基金赎回到账时间[J]. 金融博览 2009(05)
- [4].开放式基金赎回影响因子研究[J]. 国际商务研究 2008(03)
- [5].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开放式基金赎回风险的实证研究[J]. 经济视角(上) 2012(04)
- [6].开放式基金赎回异常现象实证研究综述[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08)
- [7].基金赎回潮显露苗头[J]. 证券导刊 2009(15)
- [8].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原因与对策[J]. 时代金融 2014(03)
- [9].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的成因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分析[J]. 时代金融 2011(17)
- [10].上市公司策略性信息披露与公募基金赎回冲击[J]. 金融与经济 2019(10)
- [11].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的行为金融学解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18)
- [12].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J]. 知识经济 2010(13)
- [13].买FOF,交易成本是关键[J]. 经理人 2008(01)
- [14].基金真正的赎回潮可能在反弹末端出现[J]. 股市动态分析 2008(17)
- [15].基金赎回应见机行事[J]. 农村百事通 2008(02)
- [16].基金赎回中的羊群效应[J]. 特区经济 2010(06)
- [17].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再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9(01)
- [18].开放式基金赎回因素分析[J]. 中国市场 2018(13)
- [19].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11)
- [20].基金赎回还需算细账[J]. 东北之窗 2008(11)
- [21].基金赎回有学问[J]. 理财 2010(07)
- [22].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实证分析[J]. 海南金融 2008(12)
- [23].基金赎回之道[J]. 进出口经理人 2008(02)
- [24].开放式债券基金赎回行为的实证研究[J]. 海南金融 2010(05)
- [25].我国偏股型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牛市和熊市分阶段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13)
- [26].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及其风险防范研究[J]. 金融纵横 2011(11)
- [27].分级基金下折[J]. 上海国资 2015(08)
- [28].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08)
- [29].市场升温 基金赎回暗潮涌动[J]. 证券导刊 2009(25)
- [30].基金之困[J]. 管理与财富 2008(08)